第2章 有些無奈又為難
江游的一天就在果園的小屋裏度過了。
夏天白天很長。晚上外公來換班的時候,天都還沒有暗下去。和外公換完班後,江游拿了書離開了果園,回了外婆家裏。
家裏外婆還在廚房做飯,江游進了院子後,就去了堂屋旁邊的廚房。一進門,外婆正好給鍋臺上的大鐵鍋掀蓋。鍋蓋一掀開,熱氣騰騰而出,一下子廚房裏就被蒸汽給充滿了。在蒸汽散盡的同時,江游也看到了大鐵鍋的蒸屜上整整齊齊放置着的包子。看到包子皮顏色,江游一下開心起來。
江游一開口,正在掀鍋蓋的外婆也聽到了他的聲音。外婆正在忙事情,江游突然出聲還吓了她一跳。老人臉上先是被駭了一下的表情,随後看着江游笑起來,說。
每個孩子家裏的長輩,總會有那麽一兩個拿手的飯菜,讓孩子長到很大還會心心念着那一口。在江游這裏,外婆做的地瓜面包子就是他念的那一口。
地瓜面包子是用地瓜磨面和白面摻在一起做的包子皮。包子皮不發,就純死面,地瓜面帶着點微甜,白面筋道,摻和在一起,光包子皮江游就能吃得停不下來。
再加上裏面的白菜豆腐粉絲餡兒,清淡的蔬菜餡兒料和微甜香糯的包子皮一混合,江游一口氣能吃八個。
外婆也是盤算着江游差不多回來開始蒸的這一鍋。江游“哇”完之後,擡手就要去拿。外婆一手打開他,笑着埋怨道。
“燙。還有你回來洗手了嗎?就直接拿。”
被外婆埋怨這麽一聲,江游也嘿嘿笑着把手從鍋裏收了回來,然後趕緊跑去自己的小屋放下書本,再去了院子裏的井邊用水泵壓了些水洗了洗手。洗過手後,水也沒擦就重新回到了廚房。
廚房裏熱氣散得差不多了,外婆正站在鍋臺邊,拿了笸籮往裏面拾包子。鍋裏太熱了,鍋臺上還放了一瓢水,老人拿包子之前,手先在涼水裏過一下,而後将一個個滾燙的包子拾進了笸籮。
這邊江游洗完手,就興沖沖過來了,外婆回頭看了一眼急吼吼的江游,剛好包子也拾得差不多了,她把裝滿包子的笸籮遞到江游手裏,道。
像是在村子裏生活,基本上都會有這種操作。小到去你家拿棵蔥,大到做什麽好吃的了,分給鄰居家一些。村子裏生活雖然簡單,人也不多,但是每家每戶好像都有聯系,把生活過得熱氣騰騰的。
平時外婆家做了好吃的,都是會往秦爺爺家送的,反之亦然。不是假期的時候,就是他們老人之間互相去送。到了假期,孩子回來了,老人就安排孩子跑腿了。
就江游暑假放假回外婆家不到一個星期,已經替外婆跑了七八回了。
但江游是願意去秦爺爺家跑腿的。一來他很願意幫助外婆,二來他也很喜歡秦爺爺。他小時候在外婆家住到八九歲,秦爺爺基本上把他當親孫子待的。去下地摘野果或者弄點稀奇的東西,回來都會給他。每年寒暑假江游回外婆家,也會天天跑去秦爺爺家玩兒。
江游和秦爺爺的關系很好,某種程度上說,他也是江游另外一個長輩和親人了。
平常的時候,外婆這麽一說,江游早就抱着笸籮興沖沖地去了。但是今天,外婆話說完後,江游抱着笸籮卻沒動。
“怎麽了?”外婆這邊還在拾着鍋裏的包子,見江游抱着笸籮站在那裏一動不動,笑着問了一句。
“想先吃了再送啊?”外婆笑着打趣了一句。
江游喜歡這種包子,每次都吃得很開心,這次回來也是急吼吼的,被她給把手打了回去。外婆尋思着江游可能是想先吃,這樣說完後,對江游道:“你先送了再回來吃,剛好現在還燙着呢。你現在送過去,你秦爺爺和小晃剛好吃,等你吃飽了再送,包子都涼了。”
外婆這樣說着,同時想起什麽事兒來,眼睛看向江游,說:“哎,你今天碰到小晃了吧?他昨天晚上到的,你二妗子說他今天早上在門口和你碰到了,你倆說沒說話?”
“上次小晃回來,還是他七八歲的時候呢,一眨眼十年過去了,小晃也長成大人了。”說到這裏,外婆笑了一下,看着自己的外孫,說:“平時只看着你,覺得你就夠高了,今天碰到小晃,小晃得比你還高半個頭吧。”
外婆話題一扯到秦晃身上就像拉不住閘了,而這邊江游還是一動不動,也不發一言。他聽着外婆“拉踩”完他的身高,對外婆道。
江游這麽一說,外婆拾包子的動作這才停了停。她看向江游,打量着他,說:“怎麽今天不願意過去?”
外婆說完,江游看了外婆一眼,他抿了抿唇,也不好說他不想碰到秦晃所以不想過去。他只看了一眼包子,說:“我就是有點餓了,想吃飯。”
江游說完,外婆笑起來說:“就三步路的事兒,耽誤不你兩分鐘。”
江游:“……”
确實,江游外婆家和秦爺爺家院牆貼着院牆,過去送個包子也就三兩分鐘的事兒,剛好還能等燙人的包子涼一涼。
但是江游在外婆說完後,還是杵在那裏沒有動。
“你是不是不知道怎麽和小晃說話啊?”外婆看着外孫,這樣問了一句。
外婆這麽說完,江游看了外婆一眼。既然外婆提了秦晃,江游也沒再掩飾,他道:“就是好多年不見了,本來也不算太熟……”
“那剛好可以借着這個機會熟一熟啊。”沒等江游說完,外婆計劃通地這樣說了一句。
江游:“……”
只是說還不算完,外婆直接上手将抱着笸籮的江游往廚房外面推,邊推邊道。
“我還以為什麽事兒呢。你呀,就是太腼腆,不熟那你就跟人家說話跟人家玩兒多熟悉熟悉嘛。行了,別啰嗦了,快去送。不然我怕他們爺倆已經吃過飯了。”
外婆手上全是涼水,她用手腕推着江游,老太太雖然比江游已經矮了一頭,但是勁兒卻是大的。江游被外婆半推半搡,直接給推出了廚房門口。
“你快去,我這兒還要拾包子呢。送完了記得把笸籮拿回來啊。”
将江游推出去後,外婆叮囑道。
端着一笸籮包子的江游:“……”
眼看着江游站在院子裏還不想動,外婆佯怒地看着他,沖着他朝着秦爺爺家的方向揮了揮手,揮完手後,老太太笑起來,又回去廚房裏忙碌了。
江游端着一笸籮包子,有些無奈又為難。他擡頭看了一眼秦爺爺家的方向,又看了一眼廚房裏忙碌着的外婆,最終,江游端着包子去了秦爺爺家。
秦爺爺家和外婆家只隔了幾步路的距離。江游離開外婆家後,就去了秦爺爺家門口。他一到秦爺爺家門口,秦爺爺家的狗大黃像是就聽出了他的腳步聲一樣,撒歡地叫了起來。
與此同時,伴随着狗叫,院子裏木工的工具聲停止,秦爺爺說了一聲“應該是游游來了”。他說完,逗完大黃的江游端着包子走進了秦爺爺家的院子。
秦爺爺正在院子裏做木工。他本身就是個木匠,平時村子裏有什麽木工活兒都會找他。活兒雖然不多,但基本上一年也停不下來。江游平時沒事兒的時候,就會來找秦爺爺玩兒。
這種傳統小時候就有了。小孩兒對什麽都新奇,秦爺爺做木工的時候,工具就很奇妙。另外做木工會有些方方正正的木頭邊角料,剛好可以拿來玩兒。再往遠了說,秦爺爺還會做滑冰鞋,會做陀螺和高跷,家裏也很多稀奇古怪的小玩意,江游最喜歡來他家尋寶。
而秦爺爺也喜歡他。有時候出去做木工活兒也會帶着他,就跟帶着個小尾巴一樣。
秦爺爺早年喪偶,就只有一個兒子,也就是秦晃的父親。秦晃父親當年是村子裏第一個名牌大學生,據外婆回憶說,當時連縣長都驚動了。
而後秦晃的父親就去讀書,讀完書就留在了大城市成家立業,後來就有了秦晃。
江游和秦晃第一次見面,還是江游六歲的時候。那時候他一直以為秦爺爺是孤寡老人呢,沒想到突然冒出這麽大個孫子,江游還吃了一驚。
後來關于秦晃和秦晃父母的事兒他都沒關注過,畢竟那時候小孩兒就只關注玩兒。
再後來,江游和秦晃連玩兒都不一起玩兒了,也就更不關注了。
最最後來,就是現在了。
江游端着笸籮站在院子門口,院子裏的櫻桃樹下,秦爺爺正扯着攤子在做木工活兒。平時坐着他的地方,現在坐着秦晃。他進來時,顯然秦晃正在和爺爺說着什麽,臉上的笑還沒淡去,就循着狗叫的聲音看向了他這裏。
夏天天黑得晚。
現在七點多,太陽剛有落山的地方。山村的夕陽清透,單薄,帶着熹微的柔光。那層光芒薄紗一樣地鋪在秦晃的身上和皮膚上,他的皮膚像是都有些透光了。
他真是一看就是城市裏的孩子。
正經村子裏長大的孩子,是不可能長這麽白的。
兩人的眼神一對上,秦晃的目光就在餘晖下一動,他神情微收,像是想要跟他打招呼。而江游卻已經收回了看向他的視線,回頭和秦爺爺道。
“我外婆包的包子。”
“讓我給您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