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章節
真找不到。
桃花林風光美,也就是暮春三月裏才能這般動人。謝了花紅,青州城的人也就不大來,至于桃枝上結的那些個小而酸澀的果子,可沒有人會吃,只除了梅笙。而這桃花林實在是深,青州城的人倒也不會追着根底往裏頭走,梅笙領着大家朝一條幽僻的小徑進去,繞過一個山頭,便真真發現了一處極美的地方。
那是一片碧波蕩漾的小湖,湖水盈盈,上面落了不少桃花瓣,而岸邊正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梅笙早就叫人擺了小茶幾,置辦好了一切,就等他們幾個了。
莫堯倒是低呼一聲,率爾上前,提起酒壺就替自己斟酒,“不錯!綿醇夠味,也就是你梅笙,能将那桃花釀出這般清冽的佳釀來!”梅笙每年只釀三壇桃花酒,不是他不釀多,而是只能出那麽三壇,偏莫堯這人又饞酒,每次喝着桃花酒,就跟貓兒撓癢一般,止都止不住。
杜如蘅瞥眼看了一下蘇子軒,見他眉宇間的郁色似乎松散了一些,才放下心來,然後又看這灑脫的莫堯,心底生出羨慕來,像他這般活着,才是真的活着吧。娘親一輩子都沒得到過,死了,也才得了解脫。那麽她呢?
是不是又要重蹈娘親的覆轍了?
[ ]
15 聽琴
莫堯這人,性直,率爾而為,但卻不叫人覺得粗鄙,就他剛才搶過去嘗酒這麽個舉動,便是換做旁人不認識的,也只會笑他率性,而非莽撞。杜如蘅這般豔羨他,也不是毫無道理的。
自小她就被母親拘在那一方小院裏,府裏的下人對她也是冷眉冷眼的,等她覺察到自己同別人是不同的後,杜如蘅便開始冷下心來,靜靜地照着娘親要她的那般去做了。她怕,怕有一天至親的娘會因為她的不同而抛棄她。
這般長大的杜如蘅,又怎麽可能肆意灑脫?獨她嘴角那一枚笑,便像是天邊的雲,端看個人看法了,但無論怎麽看,總歸是美的。這或許就是蘇子軒他不愛杜如蘅的理由了吧,明明是凄苦之人,怎可以有這般看透的淡美笑容?
青城四少裏頭,除了蘇子軒早前成了親,另外三個可都未成家。他們倒也不同城裏的那些個纨绔子弟,踏青便是踏青,賦詩作畫彈琴,好過那些個庸脂俗粉在一旁嬌笑賣癡。
是以這會兒湖畔只杜如蘅一個女子,這叫杜如蘅有些不知所措,偏蘇子軒也不護着,同梅笙他們席地而坐後,就剩杜如蘅一個人呆呆地看着,看了眼蘇子軒,得不到回應之後,杜如蘅想了想,到底還是慢吞吞地跪在蘇子軒身後,這般總不會錯了吧?
莫堯跟梅笙像是沒看見一般,而蘇子轅卻是歉意地同杜如蘅笑了笑,擡手倒了杯桃花酒遞給杜如蘅,“嫂子嘗一嘗,這酒香甜,小酌一番也別有滋味。”蘇子軒皺着眉瞥了一眼蘇子轅,但看着蘇子轅的笑,到底舍不得發作,只冷冷地哼了一聲,自己飲起酒來。
梅笙看着對面那三人的樣子,微微眯了眯眼,似被風給迷了一般。莫堯看不大真切,但心底卻是真有了打算。
若沒有杜如蘅,蘇子軒心情倒也是真不錯,畢竟弟弟蘇子轅回來對他來說可真是件好事。父親去得早,他雖然只大了蘇子轅五歲,但真是将弟弟當兒子般養大的,這般親厚可是真做不了假。先前梅笙作了支新曲子,确實好聽,空靈婉轉,只聽了一遍他便愛上了。梅笙笑着跟他允諾,等有了詞,便叫妙音來學,定然極好。
Advertisement
說來,妙音同妙姿确實各有千秋。妙姿的身段窈窕娉婷,每走一步,便真像是足下生蓮一般,蘇子軒雖非貪歡好色之人,但卻不得不承認,妙姿那雙嫩白如玉的腳丫子,确實叫人着迷。至于妙音,那也是妙人一個,風動碎玉,嬌啼婉轉之間端是風情無限。蘇子軒同她們,雖算不上什麽深情,但到底有這兩個人陪着解悶,确實纾解不少煩躁。
催促之下,梅笙也不客氣,擡手覆上琴弦,随意撥了三兩下,調好音色後,琴聲悠揚便這般散落在湖畔,餘下幾人皆屏氣凝神。一曲終了,卻只覺得心胸舒暢,意猶未盡極了。
杜如蘅會彈琴,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蘇子軒根本不屑知道罷了。
杜夫人出嫁前,可是有名的才女,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嫁做商人婦後,遷就杜老爺的喜好,漸漸斷了閨閣時的那些個手藝,等到落了寵,她便一門心思教養起女兒來。女兒口不能言,她便教女兒打手勢,寫字,那一手漂亮的梅花篆,就是杜夫人自己也比不上。
而這琴,杜夫人教得格外用心。等到杜如蘅琴技熟稔之後,杜夫人還找出兩本壓箱底的琴譜交給杜如蘅。這譜子是她的陪嫁,只是嫁過來一方面杜老爺不喜歡,另一方面卻是宅子裏事情實在是多,杜夫人哪裏靜得下心來揣摩這琴譜?等到落了寵,掌家權利被崔姨娘奪了之後,杜夫人便更加沒那心情去鑽研什麽琴譜了。
倒是杜如蘅,本就蕙質蘭心,但凡她靜下心來,便沒有她學不會看不透的東西。娘親那把琴,杜如蘅嫁到蘇府時也帶了過來。在杜府時,為娘守孝三年,她三年沒碰那琴,現如今嫁進蘇府,她更是如履薄冰,根本不敢做任何事,更不提彈琴了。
這會兒杜如蘅聽着梅笙的琴,卻是真的有些癡迷了。
知音見性,這話可真沒錯。杜如蘅明白,一個人,只有真的将自己的心融到琴裏去,彈出來的曲子才會染上琴主人的思緒,然後打動旁人。梅笙公子的琴裏含着一抹缱绻,卻非男女之間的相思纏綿,倒像是一種淡淡的失落,仿若錯過一般,無論是誰,聽完只覺得通身爽落,卻又含着一抹道不明的愁,偏又心底愉悅極了。
杜如蘅低垂着脖頸,下意識地将酒杯端起,唇瓣只抿了一小口酒,便覺得這兩者确實相得益彰。這桃花酒,便同梅笙剛才彈的那曲子一般,溫厚怡然。她倒是奇怪,究竟是怎樣的過往,才能鍛造出這般豁達怡然的性子。
只可惜,不是她這般卑微的人能夠知道的吧?杜如蘅眸底一黯,她想,若自己是男兒生,或許比現在會好上許多,也不至于從一方小院跳到另一方小院,獨不能遨游天空,肆意灑脫一些。
杜如蘅的沉思,除了梅笙,再沒人注意到,因為另外三人都沉醉在他的琴音裏無法自拔,還是莫堯先清醒過來,拍了梅笙的肩,“果真是不得了,你這琴技,不說青州城,只怕全天下都沒幾人比得上了。”
梅笙卻是眯着眼,像是想起什麽,嘴角挂着一抹狐貍一般得意笑容,“不,便是青州城,我也只敢認第二,還有一人,便是極簡單的一首《梅花弄》也勝過我。”
梅笙的話叫另外三人呆滞了一下。要知道,聖朝開朝已有一百多年,正是天下太平興禮樂的時候,天子更是偏好琴樂,若真有人比梅笙還厲害,只怕聖上早就召進宮裏,聞名天下了。
莫堯倒是不信梅笙的話。
他在青州城裏,也算是橫着走的人物,雖看上去大咧,但平素裏也是聽慣琴樂的,可從未聽人說過誰家有琴技能勝過梅笙的,遂笑着駁了一句,“梅笙,瞧你往日裏也不是個虛的,這會子當着弟兄的面倒是裝模作樣起來。這青州城,若還有人比你還厲害,我莫堯豈會不知道?”
梅笙渾不在意莫堯說什麽,只是微微笑了一下,眸底一片波光粼粼,“閨閣之內,你又如何知道?青州城這般大,藏一兩個能人之士,又豈非誰都能探知的?”杜如蘅心底狠狠地跳了兩下,眉梢顫了顫,然後才靜了下來。
[ ]
16 不過是個啞巴
杜如蘅怎麽會不知道《梅花弄》?
杜夫人在世時,最喜歡的便是這首《梅花弄》,杜如蘅為了叫娘親能夠寬心,便常擺了古琴,彈《梅花弄》來讨娘親歡心。直到杜夫人離世之前,杜如蘅彈得最多的一曲便是這《梅花弄》了。
說來也是奇怪,這《梅花弄》但凡學琴之人都會彈,指法算不得多麽精妙,後人皆拿這支曲子來習琴,可杜夫人偏愛的就是這《梅花弄》,琴音清揚。杜夫人晚上總是睡不安生,極難入眠。杜如蘅便移了琴,只要彈《梅花弄》,杜夫人便能安神睡去。
這些,也都只有杜如蘅跟扣兒知道,娘親早就辭去,外人又是如何得知的?尤其是眼前這梅笙公子,杜如蘅第一回見他,雖不怕他,但終是陌生人,可他無端端的說起閨閣與《梅花弄》,這實在叫杜如蘅心生疑惑。
忍不住,杜如蘅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