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時間荏苒, 轉眼到了一九八一年的夏天, 傅小雨馬上就六歲了, 到了該上學的年齡。
雖然不到六歲,她的身高體重在同齡孩子裏是最出挑的,高挑的個子, 微胖的身材,粉嫩嫩的皮膚, 精致的五官, 就像觀音娘娘身邊的仙童,說起話來小大人一樣, 又活潑愛笑,懂事孝順,深得家人和親朋好友的喜歡。
如今她的冰棍已經做出了十幾種口味,不但有各種雪糕,還有香甜冰激淩,各種水果味冰沙等,在冀鎮風靡一時, 也是學校最最吃香的零食,連大人也都愛上了這冰冰涼涼, 又香又甜的東西,每年夏天必是要吃冰棍才算是過了夏天。
許多眼紅的商家也想自己做冰棍賣,奈何沒辦法在夏天把冰棍成凍,就算自家做成了冰窖,做出的冰棍成本也相當高, 根本賣不出傅家冰棍那麽便宜的價格,只好都到傅家批發冰棍賣。
傅家地窖便真的成了地下冰棍廠,供應着整個冀鎮的冷飲,并有向X省蔓延的趨勢。
傅家除了傅老頭種自留地,李秀芝做衣裳外,都參與到做冰棍裏來,後面人手不夠,就聽傅冬月的建議,把能幹又吃苦耐勞的張雄叫過來幫忙,張雄辭去了供銷社的工作,參與到傅家的冰棍行業中,每個月的工錢比供銷社高了不止一倍,整日笑嘻嘻的,捉摸着啥時候存夠了錢向傅家提親,把心愛的冬月妹妹娶回家。
李秀芝擺了兩年地攤了,已經有了許多的回頭客,連學校的校服也都找她定制,家裏的舊縫紉機換成了新的,每天西屋都會傳出縫紉機工作的聲音,代表着李秀芝豐富的客源。
而傅小雨做冰棍的材料,如巧克力、牛奶,奶烙之類,以及李秀芝的布和線都由在外跑運輸的傅有田供應,他開車在各大省城奔走,認識了許許多多的商家,經常能買到最時新的物品,而且價格比市面上要低許多。
烈日炎炎,知了熱得翹起屁股直叫喚,傅家後院十分熱鬧,不少人等着批發冰棍,傅老太一邊拿着冰棍往箱子裏裝,一邊看着貨單子指揮着兒子閨女幹活,頗有領導風範:“成家雜貨鋪綠豆雪糕三百支,蛋筒三百支,張家百貨鋪冰激淩二百支,白糖冰棍三百支,都動作麻利點,別讓客人等!”
傅有糧、傅冬月、張雄三人被指揮得團團轉,但還是頭腦清醒,動作麻利的将傅老太要的冰棍拿出來給她,裝好各家鋪子要的,兼職做冰棍的傅老頭提着箱子出去交貨,五十多歲的老頭,走起路來腳步生風,比小夥子都跑得快。
這兩年傅家日子過好了,傅小雨更注重家人的身體健康,讓他們勞逸結合,勤加鍛煉,飲食規律,加上他們都是勞動分子出身,身體底子好,又是吃綠色食品長大,保養時間一長,便明顯要比同齡人衰退得慢些。
這兩年傅家二老一點也沒有變老的跡象,用他們的話來說,他們還等着将來孫女賺了大錢享福呢,怎麽能老得太快?
傅老頭把冰棍拿出去,念了單子上商鋪的名字,便讓人來點收,确認無誤,收錢交貨,再接別的單子,動作一次呵成,說不出的老道,不知道的以為他幹了一輩子生意。
拿到冰棍的都樂呵呵的從後門走了,沒拿到的還在着急的排隊等待,拿貨這麽辛苦,價格不賣高點都天理難容了,可是傅家卻有言在先,誰要是不按他們定的價格賣,冰棍就不批給他們,所以,想牟取暴利的商家就絕了心思,老老實實薄利多銷吧!
傅小雨這樣做也不是想多管閑事,而是想讓更多窮人吃到她做的冰棍,而且現在土地承包制度還沒有落實到位,農民日子雖然好過一點,但還是窮,這個時候把物價往上提,她做不到。
穿越過來六年了,她是看着傅家從苦日子過來的,是看到過家裏的孩子吃上一塊肉那幸福滿足的樣子的,她不想讓窮人家的孩子吃支冰棍都覺得是奢侈,她希望更多的窮人吃上她做的冰棍,把幸福和希望帶給窮人,讓他們不絕望不放棄,努力生活,發奮圖強!
Advertisement
東屋裏,縫紉機發出悅耳的聲響,李秀芝一邊做着衣裳,一邊哼着小曲,能把自己喜歡的事情當成事業的感覺真好。
這兩年賺了不少錢,除了交一部分到婆婆那為日常開銷,其餘的都存起來了,女兒說再過兩年就到鎮上去租個鋪面開服裝店,這幾年雖然辛苦,但是在為以後搭橋鋪路,先苦後甜,而且她一點也不覺得苦,反而樂在其中。
做成一件,她仔細的檢查,不讓衣裳有一丁點的瑕疵,女兒說,質量是留住顧客的關鍵,只要質量好了,價格自然而然會提高,如果質量不好,價格再低也不會有回頭客,做生意,回頭客是重中之重。
想到那小小人滿腦子的生意經,李秀芝露出慈愛的笑容,上輩子一定積了許多德,才能得一個這麽能幹的閨女,她一定會好好珍惜的,努力幹活,讓女兒過上最好的生活!
而那滿腦子生意經的小小人,此刻正在東屋打算盤,手指如飛,算盤珠子被拔得啪啪響,算好後,她拿起一支精致的鋼筆在賬本上記上一筆。
這支鋼筆是她五歲生日的時候郝兵給寄回來的,真應了傅冬月那句話,年年生日,年年禮物,還不帶重樣兒,但郝兵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傅小雨現在一看到自己家那些東西就能想到那個長得比女孩子還漂亮的小男孩,以及他偷襲她的那個吻,想忘也忘不了!
記上賬後,傅小雨繼續打算盤,這是她纏着傅老頭學的,傅老頭早年在酒樓做過賬房的幫工,一手算盤打得直溜,傅小雨想着這個時候估計也還沒有計算器,唯一能算賬的除了口算心算筆算就是算盤了,前三都費事,只有後者方便快捷,她便央着傅老頭學了打算盤。
上輩子用的全是高科技,連算盤的樣兒都沒見過,如今學起來還真有難度,足足學了半年她才上手,到現在總算能打溜了。
傅小雨在算今年上半年的賬,七九年夏天剛開始賣冰棍,半年下來賺了九百塊錢,而李秀芝的衣裳靠擺地攤,十天擺一次,一次可以賣五十塊左右,一個月大約有一百五十塊,冬天是旺季,比平時多了一倍,半年就賺了一千二塊,八零年,也就是去年一個夏天的冰棍賺了兩千一百塊錢,李秀芝的衣裳一整年是兩千五百塊。
至于今年上半年……
傅小雨算完最後一筆,冰棍是一千六百塊,衣裳一千七百塊。
這兩年一共賺了一萬塊錢左右,傅小雨看到這金額數有些咂舌,兩年時間,傅家靠賣冰棍和擺地攤賣衣裳竟成了萬元戶,她都不由得在心裏感嘆一句,牛叉!
賺這個數還是因為她的冰棍賣得便宜,要是賣得貴還不止,不過轉念一想,也許賣貴了也就沒這麽好的生意了呢!
而除去一家子的開銷和工錢,如今賬上的餘額是六千五百塊,等于這兩年的開銷和工錢就有三千五百塊錢,真是賺得多出得也多,要擱以前的老傅家,一輩子也別想能花出去這麽多錢。
拿着算盤上下搖了搖,把珠子搖整齊,合上賬本,露出一個笑來,目前為止對生意還算滿意,但滿意不滿足,現在只是萬元戶而已,傅家一大家子住在一個破屋子裏,以後要建新房子,幾個哥哥要娶媳婦兒,家人得盤店面做生意,樣樣都需要錢,要真是幹起這些大事來,這點錢遠遠不夠。
所以,革命善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晚飯時候,傅小雨将家裏的賬目公布給一家子知曉,大人們都激動得滿臉通紅,而四個臭小子則在屋裏蹦跳了老久,這裏面的每一毛錢都是一家子辛勤的付出,他們高興也是理所應當的。
高興完,一家子坐下來商議正事。
傅老頭說:“上面已經下達了明文規定,各個生産隊都要實施土地承包制度。”
“那地是個咋分法?”傅老太問。
傅老頭答:“按人頭,不分男女老少,每人估計是四分地。”
“才四分?”傅老太驚訝:“咱家人多的還好,一人四分,就算不算有軍一家子,也有四畝多,人少的可咋整?耿老弟家就他一個,分四分地給他,咋養活自己?”
傅冬月說:“耿大叔不是大夫嘛,也不靠種地養活自己。”
傅老頭看了傅冬月一眼:“上面還說了,閨女出嫁前可以分地,但出嫁後地就得上交國家,另行分配。”
“啥?”傅家上下都是一驚。
傅冬月揪住自己的大辮子:“爹,這是啥制度嘛?我都二十了,在家也待不了幾年,我們要是把地給種肥了,又得拿出去給別人種,這多虧啊!”
“上面的政策,我有啥法子?”傅老頭抽了口煙,悶聲說。
傅小雨看看自己,還好她還小,離出嫁還有好些年,不然她的地也得上交,多虧呀。
李秀芝說:“爹、娘,那是不是讓二哥早些和他對象結婚,這樣咋家又可以多分四分地?”
傅家狀況變好後,有許多人來給傅有田說對象,但傅有田都不同意,直到去年,他自個找了個對象,對方家也是生意人,長得不太出衆,但為人和氣溫柔,重要的是對小餅小馍兩個孩子很好,傅家上下都覺得滿意。
傅老太直點頭說:“嗯,小米他娘提醒我了,這事得趕緊告訴有田,讓他們再忙也得回來把婚結了先,好分地。”
作者有話要說: 兩年就成萬元戶,爽歪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