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謀劃
難道會是鄭貴妃?鄭貴妃一直給人老好人的形象。平日裏不多言不多語,也不争寵,看起來是最沒有威脅的人。但是她卻是除了皇後之外,唯一一個生下孩子的人。康妃如何善謀,錦妃如何聰明,還不都是失掉了孩子?這樣看來,鄭貴妃絕對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般簡單。如果鄭貴妃謀劃了這件事,那麽她的目的是什麽呢?推倒了柳家,對于鄭貴妃有什麽好處呢?鄭貴妃的父親,是當朝宰相。柳家雖然鮮花着錦,烈火烹油,但是就實權而言,遠不如鄭家。柳家的存在與否,似乎對于鄭家沒有什麽影響。柳淑妃的存在與否,對于鄭貴妃也不會産生影響。這麽看來,鄭貴妃動手的可能性也不大。
既然不是三妃中的任何一人,那麽情況就有趣了。柳淑妃被治罪後,勢必空出了淑妃的位置。下面從陳昭儀算起,九嫔都有可能問鼎妃位。那麽就是說,九嫔都有可能策劃這件事。而最有可能的就是陳昭儀。
皇後在心裏翻來覆去地思索陳昭儀的可能性,竟然越想越覺得她的嫌疑最大。如果柳淑妃被治罪,空出了淑妃之位,陳昭儀無疑是最有可能晉封的人。當日刺客行刺,四妃中傷亡慘重,楚修儀一屍兩命,低等宮嫔中也有受重傷的。但是陳昭儀卻沒事,這有點不合常理。另外,皇後想起事後調查此事的時候,有人告訴她,負責舞蹈的梅修容曾事先向她求過曲譜,并且征求過她對于選曲的意見。
梅修容是确定了曲子後,才找的舞姬。這就是說,陳昭儀完全有能力在這裏面動手腳,從而确保梅修容選上她安排的那批舞姬。當時皇後就懷疑過陳昭儀,但是皇上是想壓下此事,不欲公開。所以就找了梅修容做了替罪羊,草草結案了。
如果陳昭儀和柳淑妃一起策劃了這場行刺,目的是除掉四妃。至少除掉其中的兩個。也就是前淑妃和另外一個人。這樣柳元兒繼任淑妃,陳昭儀也可以順位晉封為妃。兩個人的目的就都達到了。
但是青烨的出現打亂了她們的部署,最終只殺了前淑妃,其他三妃卻都安然無恙。這讓陳昭儀不得不再次尋找機會,伺機除掉四妃中的一人。所以當她得到柔巧時,她決定再次出手。所不同的是,她這次對付的人是她曾經的盟友柳淑妃。只要柳淑妃一死,不僅空出了淑妃的位置,更是将她參與刺客行刺的那件事永遠地帶進了棺材。皇後想到這裏,心中不住地打顫,如此完美的計劃,如此精妙的設計,這個陳昭儀果然不容小觑。
“都不是省油的燈啊!”皇後擡起頭,目光裏一片森冷殺意。
康妃回到珑華宮,因為在外面站得有些久了,身子受了些涼。千靈急忙命人給她熬了姜湯服下。康妃喝了姜湯,身子暖暖的,舒服極了。楊瓊從後面貼近她的身子,輕聲道:“娘娘可是想休息了?”
這在耳邊響起的聲音讓康妃一下子清醒了。她回頭,沒想到楊瓊離得實在太近,她的唇瓣刷過了楊瓊的面頰。
康妃還沒有反應過來,楊瓊已經伸手固定住她的頭,來了一記長吻。
康妃的身子漸漸無力,待到長吻結束,她已經完全倒在楊瓊懷裏。她為了自己薄弱的意志力生氣。伸手推了楊瓊一把,道:“你也不看看時辰,現在天還亮着呢。”
楊瓊的眼睛晶亮晶亮的。“娘娘的意思是,天黑了就可以了嗎?”
康妃氣結。“你少來,本宮可不許你随意胡來。”只是說出口的話,氣勢上弱了很多。
楊瓊笑呵呵地圈緊了康妃的身子,“娘娘說得是。我都聽娘娘的。”
康妃看楊瓊說話的樣子,無奈道:“你先讓我起來。”
楊瓊聽話的松手,康妃坐直了身子,低頭整理了自己的衣服和妝容。
“你也太放肆了!”康妃埋怨道。
楊瓊無辜地看着她,“誰讓娘娘這麽漂亮?我忍不住嘛。你知道昨天晚上……”
“好了!不要再說了。”康妃的臉又不争氣地紅了。
“好,不說不說,都聽你的。”楊瓊倒是說到做到,規規矩矩地站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當起了背景牆。
康妃回頭看了她兩眼,見她當真不再亂來,這才放心。其實康妃并不讨厭和楊瓊的親密接觸,只是自己宮妃的身份始終令她無法釋懷。再說這珑華宮裏,多少雙眼睛盯着,一旦被人發現,兩人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康妃是個理智的人,她不想做撲火的飛蛾。如果明知道結果是死,還要撲上去,那就是死有餘辜了。所以她很矛盾,一方面貪戀着楊瓊的溫暖,另一方面囿于宮規禮教。她只能偶爾放任自己一下,只是一下。
“你啊,也別整天想着胡來。你如今是女官了,這宮裏風頭最勁的人物。我若是那些個想挑事的,第一個就從你下手。”康妃覺得她們兩個最好說點什麽,否則這氣氛實在怪異。
楊瓊聽了,笑道:“我跟着娘娘,她們能動什麽手腳?”
“你別太輕敵了。那些人連本宮都敢動,何況你呢?”康妃想起自己被貶林芳閣,還心有餘悸。
楊瓊聽到此話,冷笑道:“敢動娘娘的人,就是我楊瓊的敵人。”
康妃聽了面上雖然沒什麽表情,心裏卻是很歡喜的。從今以後,再也不是一個人孤軍戰鬥。不管成敗,總有個人是陪着自己的。
“你那把映月劍,還是盡量不要用。後宮規矩森嚴,你縱然有聖旨,傷了人,也是很麻煩的。”
楊瓊看了看自己腰間挂着的映月劍,說實話,突然多了這個個東西,她還真覺得很別扭。好在此劍不長,就算礙事也礙事不到哪去。“我不是沖動魯莽的人,只要不威脅到娘娘您,我是不會輕易出手的。”
康妃笑道:“最近跟着歐陽霆學武功學得怎麽樣了?”
“歐陽霆教得很好,就是我太笨,學得不怎麽樣。”楊瓊此番話倒也不虛。古代的很多武功招式都是內外兼修。內功配上外家招式,才能發揮作用。可是楊瓊毫無內功基礎,現學現賣也來不及。歐陽霆倒也是個人才,竟然将好幾套劍法打亂,抛棄需要內功的招式後,重新組合成一套新的劍法交給她。饒是如此,她也學了好久才能勉強達到歐陽霆的要求。歐陽霆一直很奇怪,楊瓊看起來并沒有多厲害,為什麽當日以寡敵衆仍能保護兩位妃子周全?對于這個問題,楊瓊給出的答案是——不怕死,敢玩命。
康妃道:“這宮裏到處都是侍衛,原本也用不着你學武功。不過藝多不壓身,既然禁龍衛首領要教你,你還是好好學吧。”
楊瓊想起一件事,問道:“娘娘,昨晚上的那個柔巧,可是您安排的?”
“何以見得?”
“只是感覺。柔巧出現的時機太好了。說得也太清楚流利了,總感覺是演練了無數遍出來的效果。”楊瓊回想昨晚上的情景,她确實是這麽感覺的。
康妃笑,“哪裏有那麽多人願意撞柱自盡的?一個柔巧都不容易找呢。”
楊瓊瞪大了眼睛,“真的是娘娘您?”
“除了本宮,還有誰願意去謀劃這種事情?”康妃說得無奈,滿朝文武,皆默認了皇上給出的結果。沒有一個人敢去質疑。整個後宮,也是如此。皇後任由柳淑妃氣焰嚣張,無非是為了打壓自己。她隐忍了這麽久,捧了柳淑妃這麽久,就是為了讓柳淑妃犯了衆怒。
若非衆口一詞,皇後怎麽可能判斷柳淑妃為棄子?在這後宮之中,事實如何不重要,上位者的心思才是最重要的。平心而論,柔巧的出現,當日的細節,并非毫無破綻。如果有人肯為柳淑妃喊冤,如果皇上和皇後還不想放棄柳淑妃,她并非毫無生機。康妃的謀算,從來都不是事情如何,而是人心向背。
“娘娘怎麽找到柔巧的?”楊瓊發現,在自己不知道的背後,康妃原來謀劃了這麽大的一樁事。
“柔巧和嫣巧皆屬于巧字輩,是同一批入宮的宮女,本宮前些日子讓嫣巧出去做事,就是為了打探更多的事情。嫣巧這丫頭倒也是本事,竟然發現了柔巧,幾番接觸下來,柔巧已經同意以死為前淑妃喊冤。”
“為什麽她會如此忠心?”楊瓊自問單以主仆而論,自己沒有辦法做到以死殉主。
“如果你被逼到生不如死的境地,就不會問這種問題了。”康妃看着楊瓊一臉不懂的神情,繼續道:“柳淑妃驕橫跋扈,不是個好侍候的主子。柔巧是前淑妃的心腹。如果你害死了自己的姐姐,整日裏面對姐姐的心腹,你會如何做?”
楊瓊明白了。柔巧原來是被逼上了絕路。柳淑妃不會放過她,早晚是一死,她才會同意千秋誕上告禦狀。
作者有話要說: 情人節什麽的,有沒有情人都要快樂啊~~~~沒有情人的咱們來看文吧。文裏美女多啊,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