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獻藝
皇上觀她的表情,知道這才是她最想要的東西。心中不覺安定下來。“此劍既然是朕所賜,日後宮中準你帶劍行走,如遇敢傷害康妃者,可先斬後奏。”
皇上的這一番話,名義上是給了楊瓊帶劍行走的權利,實際上明眼人都看出來了,皇上的最後一句話,是敲打衆人,不要再對康妃做什麽手腳,動什麽心思。康妃背後有他這個皇上可依靠。
楊瓊再次領旨謝恩。皇上這才讓她退下。這一番封賞下來,楊瓊可以說是露足了臉。連一向不多話的鄭貴妃都輕聲對康妃說:“你這個丫頭真是給你争臉啊!”
康妃還是老樣子,不悲不喜,平靜無波。別人看不出她內心所想,也猜不透她的下一步行動。“貴妃姐姐謬贊了。青烨不過是用命博來的賞賜,倒是天家恩德,妹妹我也着實感念呢。”
另一邊的周錦妃湊過頭來悄聲道:“怎麽樣?姐姐我沒有食言吧?”
康妃道:“姐姐真是大手筆啊,一出手就要六尚之職。要不是皇上看在姐姐的面子上,怎麽可能會答應?”
周錦妃道:“別說什麽面子不面子的,本宮一條命,換什麽都值了。”
這一句話,将康妃逗笑了。
此時楊瓊已經回到康妃身邊。康妃含笑看着她,并沒有說話。楊瓊有些尴尬,總覺得康妃像看一只被耍的猴子一般看她。
皇後一直在前面冷眼旁觀。她不是小家子氣的女子,所以對于今天的封賞她絲毫不生氣。皇上重賞了青烨,其他的宮女太監才知道勤奮做事。這對她統治後宮是有利的。
封賞了楊瓊之後,皇上又賞了幾個當日受傷的太監宮女,不過分量就輕了很多了。封賞完畢,衆人繼續觀看歌舞。楊瓊依舊站在康妃後面,完全沒有自己現在已經是正四品女官的自覺。
周錦妃看了不覺嘆道:“你這個丫頭到底是從哪裏找來的,不驕不躁,看着就讓人喜歡。”
康妃道:“姐姐你只看見她的好。你見過哪個宮女連頭都不會梳的?說出來不怕你笑話,她今日的這身打扮,都是我命人特意為她梳妝的。她啊,說到底就是個武人。前段日子剛練了字,現在她的字才勉強能夠入眼。”
周錦妃聽了奇道:“這到底是哪裏教出來的丫頭,怎麽就這般的與衆不同?”
康妃只是笑,不再繼續接話。
此時殿中的氣氛已經到了高潮,皇上面色也微微泛着紅,道:“不知諸位誰願意歌舞助興?或是吟詩作對也可。”
話音剛落,就見一個美貌女子袅袅娜娜地走出來道:“皇後娘娘的生辰,臣妾不才,願獻舞以祝酒興。”
衆人一看,是新晉封的孫美人。孫美人平日裏喜歡穿紅色,今日也不例外。一襲茜色宮衣,趁得她如火般熾熱嬌豔。殿中絲竹聲起,孫美人聞音起舞。一舉手一擡足皆看得出深厚的舞蹈功底。她舞姿曼妙如仙,一回眸,正對上皇上,眸中情思綿綿,惑人的心神。
康妃贊道:“果然是傾娘的弟子,有乃師當年風範。”
鄭貴妃聽到康妃的話,驚訝道:“康妃妹妹說的可是當年教坊第一舞姬陸傾娘?”
康妃道:“貴妃姐姐說得極是。這世間還有幾個陸傾娘呢?”
周錦妃插言道:“據說當年她一舞動四方,引萬人空巷。可惜我沒有機會見到。”
康妃的眼睛始終盯着大殿中央跳舞的孫美人,“那姐姐不妨仔細看看孫美人的舞姿。雖然抵不上傾娘,卻也相去不遠了。”
周錦妃聽了看得愈發仔細。
鄭貴妃身邊的昭雲公主也被這優美熱烈的舞姿所吸引,說道:“母妃,我也想學這種舞蹈。”
鄭貴妃聽了不悅道:“你是堂堂公主,怎麽能夠學這種伶人的技藝?讓你父皇聽到了,是要斥責你的。”
這番話一出,鄭貴妃周圍的人皆紛紛側目。她這無異在說孫美人學的是伶人技藝,是不入流的東西。要知道,傾娘固然是教坊伶人,但是她的舞技卻得到過先帝的認可。京城的官宦人家,都曾重金聘請傾娘教導家中女兒舞技。但是最終成功請到傾娘的卻沒有幾人。
鄭貴妃的一番話,不僅得罪了孫美人,也将一衆命婦千金得罪了。鄭貴妃見衆人投過來的目光有異,也迅速明白了是自己失言。于是掩飾道:“本宮并沒有貶低孫美人的意思。不過朝雲年紀還小,許多東西還沒學會,學這種舞蹈實在力不從心。”
這番解釋,更顯得欲蓋彌彰。康妃冷眼看着鄭貴妃略顯窘迫的神情,出言道:“貴妃姐姐說得極是。公主要學這種舞技,這天下間也只有請得傾娘出山,然而傾娘五年前就已經失去了蹤跡,只怕尋找不易。因此公主還要耐心等一段時間。切不可心急,随意找了教坊伶人來教。”這一番話,算是承認傾娘的地位不同于一般伶人,将鄭貴妃的話圓了回來。
鄭貴妃感激地看了康妃一眼,康妃笑笑,便別過頭去。
此時,孫美人的舞蹈已經結束,皇上高興,也給了重賞。不過楊瓊看孫美人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似乎對于皇上的賞賜不太滿意。
孫美人剛剛回到座位,又有一人出現在大殿中央。是一位新入宮的段寶林,她請求獻歌一曲。衆人此時皆不約而同地看向陳昭儀。陳昭儀的座位與四妃相對,所以她只能看見四妃的表情,卻聽不見她們的談話。此時見衆人望向自己,她保持着端莊優雅的神态。內心卻極為不屑。自打她入宮以來,每次宴會都會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妄圖以歌邀寵。卻每每都敗在她的歌聲裏。這次又是,她都沒有了應戰的心情。
段寶林唱了一曲《臨江仙》:“鬥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靓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流水便随春遠,行雲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裏路,飛雨落花中。”歌喉清涼,婉如莺啼,衆人聽罷擊節叫好。皇上照例重賞,段寶林含羞帶怯地仰視皇上,軟聲道:“謝皇上。”這一聲,酥了衆人的心。楊瓊忍不住顫抖了一下,這聲音也太媚了吧。好聽是好聽,可惜失于莊重。如此美女,注定難登高位。
接下來是幾個官家小姐的才藝,有賦詩的,有作畫的,也有彈琴的。在楊瓊看來,都是非常精彩。酒宴已經接近尾聲,看皇上也有些倦怠。這時音樂聲起,竟然是不常見的陶笛。衆人聞之精神一震,康妃的嘴角勾起笑意。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随着空靈飄渺的歌聲出現的,是杜念雲美麗的容顏。她發絲輕绾,脂粉薄施,一副出淤泥而不染的輕靈模樣。陶笛聲陡然升高,杜念雲的歌聲也随之升高,到了一個衆人皆自認無法達到的地步。而後,她的聲音自高處緩慢下降,猶如仙子重回人間。雖然歌詞只有四句,她卻唱得極盡婉轉,令人覺得這是仙樂,不該人間所有。最後一句“一夜征人盡望鄉。”杜念雲連唱三遍,将那種思鄉之情演繹到極致。一曲終了,大殿內鴉雀無聲。皇上微醉的神情也消失無蹤。他看着杜念雲,半晌才大聲道:“好!”
這一聲,如同驚醒了衆人,大殿裏爆發出雷鳴一般的掌聲。楊瓊聽不出高層次的東西,她只是隐隐約約感覺到,這首歌裏的每一處細節都處理得極為精準。簡直可以用妙到毫巅來形容。
龍心大悅,皇上道:“杜氏聽封。”
杜念雲急忙跪倒在地。
“才人杜氏,今日獻歌有功,朕心甚悅,特晉封杜氏為美人,搬入芊柔苑居住。”
杜念雲大喜道:“謝皇上恩典。”
皇上笑道:“快平身吧。今日是皇後誕辰,你才有機會當衆獻歌,還不去謝謝皇後?”
杜念雲急忙叩謝皇後。皇後道:“快平身。你能取悅皇上,就是替本宮分憂。皇上既然賞了你,本宮也不能落後。來人,将本宮的赤金雲紋手镯取來賞給杜美人。”
杜念雲受寵若驚。有宮女取來手镯,杜念雲雙手接了,連聲道:“謝皇後娘娘,謝皇後娘娘。”
周錦妃此時道:“皇上,皇後,臣妾記得陳昭儀的歌喉是冠絕後宮的。如今來了一個杜美人,臣妾與衆姐妹們,倒是有耳福了呢。不知道陳昭儀是否願意當衆獻歌一曲?”
陳昭儀聽了暗恨,這周錦妃明擺着就是來看笑話的。前面杜念雲那一曲幾成絕唱。自己縱然再自負,也不會蠢到在這個時候出去獻歌。于是笑道:“錦妃姐姐好雅興啊!不過妹妹我昨日貪嘴多喝了幾口蜜水,今兒個感覺嗓子不舒服,平時唱唱倒也沒什麽,不過聖駕之前,恐因為嗓子不好,污了聖聽,那就是臣妾的罪過了。”
周錦妃還待再說,被康妃一個眼神制止了。皇上此時非常高興,對于這等小事自然不會計較。“既然陳昭儀嗓子不舒服,就不必唱了。今日朕十分高興。朕與皇後夫妻多年,伉俪情深。如今海內平定,後宮安泰,朕夫複何求啊!哈哈哈!”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