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宣寧萬萬沒想到,她會在山裏待那麽久。
第一場雨下來的時候,氣溫降了一些,宣寧從超市買了些床單窗簾,讓大家裁衣服穿。
第二場雨降落,氣溫又降了一些,空氣有些潮濕,宣寧有點擔心各種物品的存儲問題。雨天山路濕滑不好走,她也只好一邊擔心一邊等待,準備等雨停了就回去看看。
等第三場雨連綿不絕,下了七天還有繼續的趨勢,甚至下得越來越大,縣城裏所有人都慌了。
城牆下守門的士兵伸長脖子看着遠方,城裏,孫平安磨完簪子準備歇一會,起身的動作一停,側耳細聽。等了一會,發現是天上的悶雷在響,頓時放下了心。
宣寧一行人則被大雨困在了王家村裏。
王家村雖然在群山中間,但所處地勢也高,雨水落下來,很快就順着向下流走了。水漫過了腳踝,村長讓把糧食放在炕上,一群人站在屋裏往外舀水,忙活了大半夜。
當晚,累壞了的村民剛睡了沒一會,只聽見“轟隆”一聲響,衆人被驚醒,孩子們被吓得哭嚎起來,大人一邊哄孩子,一邊給自己順氣。
大家大眼瞪小眼,你看我我看你,誰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直到村長拿着宣寧給的唯一一個手電筒,帶人出去走了一趟。
“他大伯,什麽東西倒了那麽大動靜?”
“山倒了,山垮了,雨水把山石都沖下來了,吓死個人。”
“山垮了?”
宣寧也醒了,在小屋裏坐立不安地等消息,聞言茫然地眨了眨眼睛,終于想起了另一個詞。
泥石流!
王家村在山間,雖然不至于被水淹了,但被泥石流淹沒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村長這話一說,大家都不敢睡了,瞪大眼睛等天亮。
村長也愁。當初為了避兵禍,他們選了一個山裏的位置,可現在這麽大雨,山就是危險的根源,想出去也得爬好幾座山,誰知道哪座山爬着爬着就垮了,還不如他們現在待的地方安全。
Advertisement
這麽想着,村長把人都叫出來,把倉庫裏的東西堆在一起,大家擠了擠,都擠進了倉庫裏。
倉庫在村子一角,是王家村的重中之重,哪個孩子敢跑過去玩,屁股能被打得腫起老高,晚上都得趴着睡。
倉庫門前一直有專人看守,不過村長現在把人集中在這裏,是因為建倉庫的時候大家都花了大力氣,倉庫是整個村子最結實的建築。而且離幾座山都遠,當時想着萬一有賊人從山上過來能多點時間布防,不至于一下子就被人攻到了緊要的地方。
不過搶東西的賊人沒等到,泥石流面前,這些都是一條條避險理由。
倉庫外,大顆大顆的雨滴打在屋頂上地面上,仿佛一聲聲擂鼓敲在了人們心頭。
倉庫裏,村民們蜷縮在一起,豎起耳朵聽外面的動靜,一聲悶雷都能引起幾聲尖叫。所有人的神經都繃成了一根弦,稍有風吹草動就要跳起來。
孩子們并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還有幾個人來瘋,看村子裏的人都擠在一起,開始調皮搗蛋,上蹿下跳,試圖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小屁股被緊張兮兮的爹媽爺奶四只大手使了狠勁揍,孩子喊得聲音都啞了,給本就暴躁的氣氛又添了一把火。
村長喊了幾次,終于讓大家都安靜下來,然後趕緊找了幾個經歷過的老人,回憶當時的事情,傳授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說一說萬一遇到了哪裏更安全,該如何逃命。
泥石流的危機懸在頭頂,這些都是很有可能用到的保命知識,每個人都聽得很認真。偶爾悶雷響起,有一兩個字的聲音被蓋過了沒有聽清,衆人急得抓耳撓腮,要問過然後再三确認才能放下心來,仿佛少兩個字到時候就會少一條命。
就這麽挨到了天亮,雨慢慢小了,淅淅瀝瀝下了半天,終于停了下來,天還是陰陰沉沉的,看上去随時都會再下一場雨。
村民們也終于能從倉庫裏走出來,伸伸胳膊擡擡腿,好好放松放松蜷縮了一晚上的筋骨,也看見了泥石流的情況。
滿是樹木的山上像被剃刀剃了頭一樣,露出一條寬寬的棕色痕跡。泥土順着這條痕跡沖下來,把山上的一切都倒卷在裏面。等滑下了山,更是沖出去很遠。
山腳下剛開墾好的農田被沖了,根本看不見田地的影子。還有一戶勤快的人家準備建房子,地基打好了,一間屋子的雛形也有了,正等着封頂,房子被埋在泥土下面,消失的幹幹淨淨。
這家的女兒木木愣愣地看着原本是房子的地方,嘴唇哆嗦了幾次都沒能說出話來。
半晌,終于說出來一句:“家又沒了。”
聲音輕飄飄的,引得周圍的人都紅了眼。自然力量太過可怕,不少人單是看了一眼,略略想象當時的情況,就被自己的腦補吓得腿軟倒在了地上,也不站起來,就那麽跪着,嘴裏念念有詞,不知道在拜謝哪路神仙。
宣寧也吓了一跳,群山之間在晴天是個避世隐居的好地方,這種連綿陰雨天還待在這裏,就是自尋死路了。
可出也不好出去,留也不好留下。大家暫時待在原地,每天都有一堆人朝着各種方向跪拜,乞求老天爺開開眼,給兩天好臉色,讓山上的泥土稍微幹一點,別那麽容易引發泥石流,他們也好暫時離開這裏。
許是王家村運氣好,天雖然一直陰着,但也有整整三天沒下雨。村裏人可不敢用命去賭接下來會不會又是連下幾天雨,趕緊收拾東西,準備走出去避一避。
比起來的時候各種破爛零碎都帶着,但其實全賣了也換不來幾文錢的情況,王家村這次帶的東西體面了不少。
宣寧開店從富人那裏得到這個世界的銀錢,然後用銀錢買了大量的鐵和其他超市裏沒有的東西。每個村民手裏都有全套的農具,板車也是每家每戶都至少有了一個。
村民們平時拿着鐮刀準備禦敵,遇見山路不通實在繞不過去的時候,幾個人拿出鐵鍁就開始幹活,其他人歇口氣的功夫,路就恢複了暢通。
除此以外,王家村最近的日子可謂富裕。老老少少每頓飯都能吃飽,甚至學着宣寧的樣子每天吃三頓,惹得老人們又是天天給宣寧祈福希望好人長命百歲,又是教育那些吃三頓飯還嫌不夠,攢點錢就想換油換菜甚至換糖的後輩過日子要節儉。
總之,王家村當時餓得前胸貼後背都有一把子力氣,好吃好喝這麽久,趕路爬山更是不在話下,年輕人愛出風頭,偶爾還要比一比快慢,這麽一來,趕路的速度就更快了。不過大家被泥石流吓怕了,每次都停在空曠的地方歇一歇,然後一鼓作氣爬山下山,去另一個空曠一點的地方喘口氣再走。
山路泥濘,崎岖難行。衆人走了兩天,就又下起了雨。宣寧在出發前給大家買了一次性雨衣,還買了一大堆最大號的黑色垃圾袋鋪在板車上,充當防雨罩。
大家穿着雨衣,也不敢進山躲雨,趁剛下急匆匆又翻過了一座山,站在空曠的地方,靠在板車上等雨停。
盡管身上淋不濕,但就這麽放任大家淋着,等雨停了就得受涼病倒一大片。村長叫人砍了幾棵細高的小樹,把垃圾袋重疊在一起,高高地架在樹枝上,又把四面圍上,硬生生造了幾個帳篷出來。
這次的雨下得又大又急,好在只下了大半天就停下了,中途遠處幾陣轟鳴聲響起。雨一停,王三柱拿着兒童望遠鏡爬了樹,半晌,陰沉着臉,紅着眼,一句話也不說。
大家也就知道了,他們辛辛苦苦建好的宿舍,他們親手建造的家,又沒了。
原本緊張而活潑的氣氛沉寂下來,村民們原想着他們就出去躲一陣,幾天就回來了,就像走親戚一樣,走完就回家了,盡管還有泥石流的威脅,但他們自覺有底氣,一路上都很輕松。
可是親戚家還沒到,自己家就先沒了,心情也就完全不一樣了。
年輕人不再比較力氣,小孩子受大人的情緒影響,安安靜靜地坐在自家板車上。大家悶頭趕路,沉浸在又一次失去了家園的難過中,直到走出群山,在山腳下遇到了比他們還狼狽的排骨。
排骨身上好不容易養出的一點肉沒有了,兩頰凹陷下去,身上被雨水淋濕又陰幹,臉色青白,頭發還在往下滴水。
他不是自己來的,身後還跟了不少人,大部分是他手下的那些乞丐,還有一些縣城裏的住戶。他們的情況也很不好,過分消瘦,過分虛弱,有的身上還帶着不知道誰的血。潮濕的衣服帶走了身上的溫度,凍得臉上一點血色都沒有,像一具具行走的屍體。
排骨本來走在最前面,作為這群人的主心骨,盡管身上已經沒什麽力氣了,他還是挺直了腰背,朝宣寧說過的方向走去。
看見宣寧,排骨停在原地,大腦過了一會才反應過來。
他搖晃了兩下,看着像是要暈倒,江大一個箭步沖過去扶住他。
宣寧也快步跑過去,抓住排骨快摔到地上的胳膊,灼人的熱度從指尖傳來,明顯已經發高燒了。
排骨已經沒有力氣站着了,他有些神志不清,半閉着眼,憑感覺用力抓住宣寧的手,聲音低啞:“我找到他們了。不要去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