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筒子樓也有石磨, 那是吳大爺從老家帶過來的,大夥兒要用的時候跟他打聲招呼就行。
封映月把石磨清洗幹淨,磨好玉米糊糊後, 又把石磨洗幹淨跟吳大爺道了聲謝, 便端着一大盆玉米糊糊回到五樓。
別說,還挺費手。
“喲, 今兒蒸玉米粑吃啊?”
路過張大嫂家門口時,張大嫂掃了一眼瓷盆裏的東西笑問着。
“是啊,老家送過來的嫩玉米。”
封映月點頭。
回到家她在裏面加了點糖,又把清洗幹淨的玉米殼衣用來包玉米糊糊。
為了快點熟, 封映月包的個頭都不大,手掌長, 巴掌寬,這鍋不大, 一次只能蒸十二個, 這也蒸不完。
封映月只能分兩次, 上鍋蒸二十分鐘左右,把第一鍋的玉米粑撿到竹簸箕裏晾着,接着又蒸第二鍋。
剛出爐的玉米粑泛着清香, 封映月洗了手拿了一個剝開,熱乎乎的,有些燙手, 她三兩下剝開被蒸得微黃的玉米衣, 小心地咬了一口尖尖。
口感綿潤,軟糯香甜還帶着玉米獨有的清香味。
很好吃。
她用碗裝了六個, 送到了隔壁去。
趙大嫂知道她在做啥, 就怕囡囡饞嘴忍不住過去看, 所以拘着她在屋子裏呢。
不想封映月端了一碗過來,趙大嫂把碗騰出來給她後,又讓守着玉米粑的囡囡給封映月道了聲謝。
Advertisement
唐文生回來時,封映月已經把玉米粑全部蒸好放在竹簸箕上了。
“快嘗嘗,還熱乎着呢。”
封映月把中午沒吃完的紅燒肉給熱一熱。
唐文生洗了手,先幫着她弄完後,才一起坐下吃飯。
封映月說起唐文慧和元蛋今兒來送玉米,然後又指了指木架上放着的三個小泥人。
接着又說給趙大嫂他們送了一碗玉米粑,“吳大爺那也送點吧,我用了他的石磨。”
“我待會兒下去洗澡順帶送過去。”
唐文生點頭。
“多吃點,這天熱,過了夜肯定會壞的。”
封映月見他吃完了,又給他遞了一個過去。
唐文生笑着點頭:“很好吃,下次我也蒸給你吃。”
“好啊,再吃點紅燒肉,這也不能過夜吃,天越來越熱,咱們煮一頓吃一段,盡量不吃剩菜。”
就連唐文生現在中午都不帶飯了,就是怕悶了一上午有味兒,吃了對身體不好。
“好。”
吃過飯後,唐文生讓封映月別管,他來收拾,然後給封映月燒水,他自己提着木桶,拿了四個玉米粑下一樓去了。
這天熱,他喜歡涼水沖洗。
封映月洗好澡收拾好後,又做了一張試卷,軍子等人來的時候,她正好做完。
“嬸子,這道數學題我們讨論了一下午,還是沒思路。”
軍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把那道題指給封映月看,封映月見幾雙眼睛都看着自己,便讓他們坐在一起,她站在前面,将這道題細細地跟他們分析了一遍。
“聽懂了?”
“懂了!”
封映月點頭,“那就坐回來,自己先做一遍,我挨個檢查。”
等他們做完後檢查完,封映月又給他們出了類似的題,等他們都掌握後,這才放他們離開。
軍子回到家時,面對的是他爹剛絞盡腦汁想出的,和軍子做不出來的那道類似的題。
“光是聽明白那一道題可不行,得再換一個思路都能做出來才算吃透了,來,把這道題做了,我想出來的。”
王大哥得意地把那張紙放在軍子面前。
軍子無語地看了一眼他爹,默不作聲地拿起鉛筆将那道題做完,王大哥一直在一旁看他,見他做得流暢不說,答案也正确,有些驚訝。
“人家封同志可不是小打小鬧,人家肚子裏有學問嘞!”
見他驚訝的樣子,王大嫂得意道。
“嬸子早就給我們出了新題了,而且比爹這個更難一些。”軍子也有些得意,王大哥則是摸着下巴在那思索什麽。
“該去沖澡了。”王大嫂催他。
“哦哦。”
王大哥提着桶往那邊走,結果就遇上了正在洗水池那洗衣服的唐文生。
唐文生給吳大爺送玉米粑的時候,被吳大爺拉着聊了好一陣,這會兒才洗了澡出來呢。
“文生啊,”王大哥雙眼一亮,湊上前打招呼,“你還記得計件間的李主任,她那個正在念五年級的小閨女嗎?”
“記得,怎麽了?”
唐文生疑惑道。
王大哥一拍手:“就今天下工的時候,李主任來找我們的主任說事兒,正好說到她閨女的學習問題,頭疼得很,你媳婦兒教孩子可是一把好手,我佩服得很。”
他豎起大拇指。
唐文生微微揚眉,點了點頭。
王大哥點到為止,見他明白後,便提着水桶打了冷水進去洗澡了。
“李主任的閨女?”
封映月聽他回來這麽一提,也有些心動,“我倒是沒問題。”
唐文生也覺得封映月沒有問題,畢竟筒子樓也有個五年級的小姑娘,遇見不會的題,偶爾會來請教封映月,封映月就沒有不會的。
“明天我去向李主任打聽打聽,”唐文生拿起梳子,給封映月梳着半幹的頭發,“不過就算能接下來,也得看時候,二舅那邊,還有軍子他們都要時間,你還要自己看書學習,得平衡好,不要太累。”
“放心,我心裏有數的。”
封映月笑着點頭。
第二天唐文生下工回來時,不只是他一個人,還有李主任和一個小姑娘。
“嬸子,我叫鄭文文。”
鄭文文長得很像李主任。
封映月笑着點頭:“我聽說你在數學這方面不是很擅長?”
“何止是不擅長,簡直要人命!”李主任十分頭疼道,“一年數學能及格五次,我就謝天謝地了,眼瞅着下半年開學就是六年級了,我心裏實在是着急……”
所以當唐文生找上她時,她抱着試試的心态帶着女兒上門了。
簡單地了解了一番後,封映月建議鄭文文先在她這學習兩天看看,這樣雙方都放心。
和封映月約定好時間後,李主任婉拒了晚飯,帶着女兒走了。
趙大嫂這個時候才湊過來:“好家夥,李主任的姑娘也想來你這學習?”
“是我想,”封映月笑道,“你知道,我這人閑不下來的。”
張大嫂和吳二嫂看着李主任走後,也在誇贊封映月有本事,李嬸子從旁路過,心裏有些不得勁兒。
煮好素面後,端進屋子,對一旁正在編竹簸箕的丈夫道:“封映月能搭上李主任那條線,靠的是誰?還不是小唐同志,看那些人把她都吹上天了!”
李叔疑惑地看過去:“什麽李主任?”
一件他搭茬,李嬸子立馬精神了。
“就剛才,李主任帶着她閨女去小唐同志家了!好像是為了讓小唐媳婦兒教她姑娘念書,要我說簡直是害了她姑娘,這封映月啥文化啊,教軍子那一年級的還行,這李主任的姑娘可五年級了。”
“少說點酸話,”李叔打住她,“人家有沒有那個本事,你我心裏都清楚,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成,別老眼紅別家的日子。”
“我這是眼紅嗎?”
李嬸子嘀咕着。
“不眼紅就少說話。”
說完,李叔就呼啦呼啦地吃起面,把李嬸子噎得半死。
甭管別人怎麽說,封映月并不受影響,她和唐文生吃完飯就出去遛彎,回來打水洗澡,然後和囡囡玩了一會兒,便回房睡覺了。
第二天早上九點,鄭文文一個人來到她家。
輔導了一上午,封映月對鄭文文的數學情況有了了解。
“你的課本知識沒有記牢固,最好把一年到五年級的數學書找齊,把知識點全部順一遍。”
鄭文文沒有在這吃午飯,她爺爺便來接她了。
回家的路上,鄭爺爺問道:“咋樣啊?”
封映月并不是第一個給鄭文文私下輔導的人,但以往的人都堅持不下去,因為鄭文文成績上不去,輔導的人也很無力,更不好意思拿錢拿東西。
“我很喜歡映月嬸子,她說的我能聽懂,而且她不會嘆氣。”鄭文文說。
于是鄭文文從第二天開始,每天早上九點到十一點,下午兩點到五點,都來筒子樓找封映月。
期間李主任又特意來了一次,和封映月談了補習的錢,一天五毛,一個月十五塊錢。
這算是比較出得起價錢的了。
想想趙天一個月三十塊錢的工資,十五塊錢拿出來給姑娘補習,就知道李主任有多想讓鄭文文的數學成績拉上去了。
這事兒就這麽定下了。
這天,封映月去農貿市場買菜,正好瞧見一人手受了傷,旁人問道:“這傷了手,得多久才能好好幹活兒啊?”
那人笑道:“頂多十天,我怕的不是受傷,怕的是傷好後沒活兒幹。”
封映月想起二舅那邊,左想右想後,等唐文生回來,便跟他道:“我記得二舅那邊原本是有人的,只是傷了手,都過去這麽多天了,人家的手應該也好得差不多了,明兒我去二舅那邊把事兒回了,你覺得怎麽樣?”
“可以,”唐文生點頭,“請趙大嫂和你一道去吧。”
“我問了趙大嫂,她說得空,正好也想去看看二舅娘。”
封映月點頭。
二舅也在為難,他剛接了一個活兒,而之前的老夥計手也好了,但這老夥計幹活兒确實沒有封映月這個年輕人麻利,刀工也不及封映月。
“要不兩個都要?”
二舅娘出主意道。
二舅頭都快禿了,聞言更是皺眉:“一場席面下來能掙多少?多一個人就多分一些錢,不說我同不同意,另外幾人也有意見的。”
他舍不得封映月這樣的好手,又丢不得老夥計多年的情義。
難啊。
萬萬沒想到封映月主動過來辭了他這邊的事兒,等封映月等人走後,看着對方送過來的東西,二舅有些感慨。
“別看人家是年輕人,瞧瞧人家做的這事兒,真漂亮啊。”
二舅娘也點頭:“這下你不用愁咯。”
辭了二舅那邊的活兒,封映月每天就圍着幾個孩子轉。
鄭文文的數學一天比一天進步,李主任一家無比感謝,鄭爺爺來接孩子時,還會時不時送一點桃子過來,說是自家院子樹上結的,又甜又脆,十分好吃。
其間鄭文文要去舅舅家給她姥爺祝壽,有幾天都不能過來,于是封映月便自己騎着自行車回了老家。
看了大夥兒後,又把元蛋接過來住了半個月。
一直到唐二嫂想元蛋得很,跑到縣裏來接孩子,元蛋才跟着回去。
唐二嫂背了半背簍柴,還有南瓜、黃瓜、四季豆和茄子、辣椒、雞蛋過來,都是鄉下這些日子吃的。
那麽大的竹編背簍,硬是裝滿了東西,看着唐二嫂那被汗打濕了的頭發和後背,封映月和唐文生心裏都不是滋味。
今天唐文生休假,正好在家。
“沒事兒,我身體好着呢,在家背柴,我和老爺們比起來也不遜色,這點算啥。”唐二嫂喝完一大碗糖水後,随意地用元蛋遞過來的毛巾擦了擦汗水。
接着一把将元蛋抱住,“想伯娘沒?”
元蛋湊過去蹭了蹭她微濕的臉:“想的。”
唐二嫂一陣心肝兒地喚着,唐文生騎着自行車去縣裏買東西了,封映月在家陪着唐二嫂說話。
“家裏一切都好,爹娘身體也好,你二哥還是那個鬼樣子,說什麽轉頭就忘了,”唐二嫂雖然這麽說唐二哥,可臉上還是帶着笑,“另外文慧還讓我給你帶了東西。”
說着便拿了一個荷包出來,這是唐文慧自己繡的,唐文慧的姥姥有着一手刺繡的手藝,當年靠着那手藝養活了一大家子人,而唐文慧是她所有孫女外孫女中,最有慧根的。
姥姥雖然已經走了幾年,但唐文慧還是學了一點本事。
“真好看。”
看着淺青色荷包上面的粉色荷花,封映月驚嘆道。
“小妹那雙手巧得很。”唐二嫂連連稱贊着,她的荷包也是唐文慧繡的呢。
唐文生出去一趟,回來手裏提着大包小包,加上早上他出去買的魚,中午就做了紅燒魚,茄子燒肉,炒四季豆還有清水煮南瓜。
還蒸了幹飯。
給唐二嫂拿了一個大碗,裝得滿滿當當的,唐二嫂笑得合不攏嘴。
“我這一回去一說,你們二哥要羨慕哭。”
這回二哥沒來是因為生産隊收糧食呢,得上工。
“我待會兒再做點紅燒肉,用鐵盒子裝好,二嫂你帶回去給大夥兒嘗嘗。”
封映月笑道。
“好好好。”
唐二嫂覺得和自家人一起,不用這麽客套,所以也不說啥場面話,笑眯眯地吃着飯,元蛋碗裏堆滿了茄子燒肉,小家夥吃得擡不起頭。
魚裏面有細刺,唐二嫂發現唐文生會把刺挑幹淨,然後再給元蛋夾過去。
元蛋也不像以前那麽害怕他,而是在唐文生喚他的時候,便把碗往唐文生那邊移過去,接魚肉。
唐二嫂見到後對封映月擠了擠眉眼。
封映月笑着點頭。
下午唐二嫂和元蛋回去,是唐文生把人送到紅大嫂那邊的,背簍也是他背着,裏面白面、大米,肉啥的都有。
封映月則是在家給鄭文文輔導數學。
生産隊的五嬸子見唐二嫂把元蛋帶回來了,便陰陽怪氣地問道:“不是接去縣裏了嗎?咋又帶回來了?咋,不受他後娘待見?”
唐二嫂見不得這種人,牽着元蛋一邊從對方面前走過一邊道。
“都去半個多月了,家裏人也想得不行,就接回來呗,五嬸你孫子一直在他姥姥家吧?咋不接回來呢,莫不是你媳婦兒不讓你帶孩子?”
不等那人說話,唐二嫂又道,“也是,畢竟上次你沒看住,那孩子差點就淹死了,啧啧啧,難怪不讓你帶孩子呢。”
五嬸:……殺人誅心。
元蛋牽着唐二嫂的手一蹦一跳地走着,半點沒有被五嬸子的話影響。
“元蛋,可別聽人胡說,你娘對你咋樣,你自己最清楚,咱們別因為外人說幾句不中聽的話,就随便亂想,知道不?”
“知道。”
元蛋點頭。
阿壯知道今兒唐二嫂去縣裏接元蛋,所以時不時就往小岔路這邊跑,就想着能不能見到回來的元蛋。
這會兒瞧見元蛋他們後,阿壯像小炮仗一樣跑過來一把拉住元蛋就往山坳那邊走:“走走走,元蛋我給你看我捏的娃娃,可好看了!”
都過了這麽久,阿壯還沉迷捏泥娃娃呢。
元蛋一聽也跑了起來,看着兩個小娃娃飛奔在前,唐二嫂笑了笑,又提着嗓子吼道:“慢着點!”
傍晚,唐家其他人回來時,看見堂屋桌上放了那麽多東西,就知道是封映月他們置辦的了。
“這紅燒肉真好吃。”唐二哥夾起一塊紅燒肉,瞪圓了眼。
“好吃就多吃些,”唐母從不拘着兒子和兒媳吃不一樣的份量,“天熱不能過夜,都吃。”
封映月做得多,一家子人都吃得盡興。
唐文慧得知封映月很喜歡那個荷包後,露出一排白牙:“那就好。”
元蛋在院子裏自己拿着小木馬轉着圈兒跑,唐二哥在一旁看着。
唐父坐在堂屋門口,正在理唐二嫂帶回來的葉子煙。
竈房裏唐母三人說說笑笑,整個小院子都很溫馨。
而這邊的喬思雨正在哭。
因為她娘來到了這個草房,對着她一頓罵:“你瞧瞧你現在過的什麽日子!
“那個姓邛的,你真以為能指望得上啊!他就是個騙子就是個混賬!這麽一個二混子,你當年和他做出那種羞事出來,還搞大了肚子!
“我們為了你,算計了唐文生,原本那日子就可以繼續過下去,你說你跑個屁啊!”
喬母指着面前泣不成聲的喬思雨越發生氣了。
“瞧瞧人家唐文生和他現在媳婦兒過的日子,住着筒子樓,騎着自行車!還買了手表!甚至還讓你的兒子喊着人家娘!
“你當年但凡忍着點,這日子就是你的了!”
喬思雨瘋狂搖頭:“不會的,娘,唐文生他、他看見了我和邛元哥私會,雖然沒有揭穿我,可每一個眼神都帶着警告,我知道,要不是為了他娘的身體,他早就把我趕出去了!”
“什麽?他知道了?!”
喬母聞言一陣驚慌,連忙拉着喬思雨追問,聽完後只覺得腦子暈得很。
“難怪,難怪當年我們用元蛋威脅他的時候,他無動于衷,原來早就知道元蛋不是……是了,當年他娘差點沒了,要不是元蛋出生好轉些,唐文生根本不會留下元蛋。”
說完,喬母也哭,還抽打了喬思雨幾下,“你說你當年怎麽就那麽傻!邛元無父無母,就是個野生的雜種!你咋就信了他的鬼話和他搞在一起了呢!”
被打的喬思雨還在為邛元說話呢:“邛元哥說了,會回來找我的,他一定會回來的!”
“我真是打死你算了!”
喬母越發氣了,“你知不知道,因為你太丢人現眼,現在你小妹議親對象都沒有那麽好!你害了自己,也害了你小妹啊!”
喬思雨聞言只知道哭。
喬母回去後,拉着喬父回房說了唐文生知道元蛋身世的事兒,喬父這幾年身體也不好,聞言咳得不行。
被喬母拍了好一會兒的背才停下來。
“咳咳報應啊!”
喬父只覺得嗓子火辣辣的疼,“當年我就說不能這樣,不能這樣!你偏偏說這麽好的機會,不抓住可惜了,現在看來,我們利用人家,人家何嘗沒有利用我們呢?
“結果現在怎麽着?孩子被他們養得孝順,他娘的身體也漸漸好起來,現在又娶了個年輕漂亮的媳婦兒!”
喬父又重重地咳嗽了幾聲。
“而我們家思雨呢?什麽也沒撈着,還和邛元那小子糾纏不清呢!為了他就是不嫁人,寧願被趕出家門也要為邛元守着!到頭來,我們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他的身體從那年開始越發不好了,許是因為做了虧心事,喬父覺得自己是遭了報應。
喬母跺腳:“這、這當年也沒有辦法啊!你能看着你閨女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啊?”
“以後避開唐家人,我們兩把老骨頭沒什麽臉面了,可我們還有孫子孫女,還有未出嫁的小閨女!唐文生,我們得罪不起。”
喬父咽下喉間的血腥,“當年的事兒要是被他說出來,我們整個喬家,都會被戳脊梁骨的!”
“那就把思雨嫁出去,”喬母咬牙道,“甭管她願不願意,只要她嫁人過日子了,就不會惦記姓邛的,還有元蛋了。”
“嫁!必須嫁!”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