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誣陷(二)
開宴之後的氣氛一點都不像想象中的那麽沉悶,反而是非常的熱鬧,甚至中央還有舞者前來獻藝的,完全是一派君臣同樂的場面。那些個大臣們以沈大人為首一個比一個還要會鬧,沒過多長時間就開始鬧酒。
起先是聖上被鬧了一杯,所有的新科進士們也跟着敬酒喝了一杯。然後沈大人他們又要敬幾個皇子的,然後所有人又喝了一杯。接下來又要敬安樂王,不用說,全體跟着繼續一起喝,一下子已經三杯下去了。
鐘亦文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今日安樂王也過來了,若不是剛剛敬酒敬到他,鐘亦文估計還發現不了。安樂王非常低調的坐在聖上的下手,幾乎都沒有說什麽話。他的身邊和對面就是太子和幾位皇子,太子他們四兄弟倒是熱鬧的很,一直互相勸酒。聖上坐在不遠處,看着他們四人鬧騰也沒有開口。
太子和另外三個皇子長得都不太像。二皇子大概有二十四五的樣子,樣子俊朗,個頭很高,虎背熊腰,看上去更加像安樂王而不是當今聖上。據說二皇子的阿麽生的就非常高大,二皇子應該是效其阿麽。太子的模樣有點平淡,勉強算是周正,不太像當今聖上,估計也不怎麽會像他的阿麽先皇後林氏。四皇子倒是和當今聖上有幾分相像的,清秀白淨,像是一個書生的模樣。最後一個七皇子倒是四兄弟中長得最出彩的,而且非常愛笑,有點調皮的樣子。
當今聖上除了四個皇子,還有六位公主,前面四位公主都已經出嫁,如今留在宮中的還有兩個公主,但都不到十歲的年紀。
鐘亦文自知酒量不佳,也不敢再多喝,平時在家中也沒有小酌的習慣,所以這一上來什麽東西沒吃就先喝了三杯,一時之間已經上了頭。不但腦袋有點發暈,就是臉上也泛起了淡淡的紅色。
不少人雖然沒有主動和鐘亦文拉近乎,但是關注他的的确不少。現在鐘亦文的這副模樣自然讓人看得是清清楚楚,完完整整的一副酒醉美人圖。
太子他們幾個也發現了鐘亦文的醉态,幾人有點發愣,想不到狀元郎的酒量會差到這個地步。太子給身邊的幾個兄弟打了一個顏色:“我們幾個一起去問候一聲新科狀元郎,如何?”
“好啊,好啊!”七皇子第一個高興的應聲。其他兩人也是點頭應下。
其實他們三人早在會試結果出來的時候就想拉攏鐘亦文,只是他們查到鐘亦文居然和安樂王府有關系,所以才沒有行動。鐘亦文若知道還是因為安樂王府導致幾個皇子沒有和他相交,只怕又要在安樂王他們身上再添一筆罪行。從他被迫無奈在會試之前拜訪江大人和陸大人,到會試之後被安樂王叫出去告誡,加上京都裏關于他的那些留言,哪一條是和安樂王府沒有關系的。
現在,鐘亦文已經是狀元郎,太子他們倒是不會再避諱很多,畢竟鐘亦文的個人才識也是他們幾人都非常賞識的。太子雖然不喜鐘亦文,但這個時候自然也不會表現在面上,但是他不喜,并不代表鐘亦文可能被其他人拉攏。
懷着這樣的心情,太子領着幾個兄弟起身,也不怕別人看見,端着酒杯一起走到了鐘亦文的身邊。
鐘亦文此刻正是頭腦發暈的時候,看見自己面前突然來了人,而且還是太子他們,當即忍着不适立刻站了起來,行了一個禮招呼道:“太子殿下,二皇子殿下,四皇子殿下,七皇子殿下。”
“狀元郎,你的名字,我兄弟幾人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今日看到狀元郎本人和我們年紀相當,忍不住想要結交,所以特地過來和你招呼一聲,日後還請才華橫溢的狀元郎你多多指點!”太子的話只當鐘亦文是朋友一般交談,起碼給人最直接的感覺就是禮賢下士。
鐘亦文心中卻是咯噔一聲,腦中頓時清醒了不少,心道不妙,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已經惹到了太子不喜,居然給自己這麽大一頂帽子,但表面上還是誠惶誠恐:“臣多謝太子和幾位皇子的看重,只是‘指點’二字實在不敢當。”
“那就和我們切磋切磋總沒有問題吧!”七皇子開口笑道,“來,來,來,其他的以後再說,今日最高興的事情當然還是要恭賀狀元郎高中,請!”
七皇子舉起酒杯敬鐘亦文,其他幾人自然不會多說其他,也舉起了酒杯。
鐘亦文豈能看不出來七皇子為他說話的意思,微微一笑:“多謝幾位殿下,臣先幹為淨,請!”
搶在幾位皇子的前面,鐘亦文一口喝完杯中酒。幾個皇子也不落後,紛紛将杯中酒水一飲而盡。
本該喝完酒就回座的幾位皇子,卻在愛笑愛玩的七皇子的逗趣下,繞着地方,将榜眼和探花也敬了一杯,之後又合着給剩下的所有新科進士們敬了一杯。從他們開始,整個鹿鳴宴掀起了第二波的敬酒*,當然現在都不是一群一群人的敬,而是一小波一小波的敬酒。
鐘亦文這個狀元郎自然是跑不掉的,。不大一會兒功夫就被輪流上來的人群恭賀,被敬了五六次酒。不過現在他也聰明了,每次只咪一小口,剩下的全貢獻給了帶來的黑色大氅。當然這事自然要做的天衣無縫,讓人看不出端倪。這樣偷工減料的方式,才讓鐘亦文至今還能保持着清醒,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鐘兄,好酒量!”坐在鐘亦文對面的榜眼丁河和探花胡為君,也跑來和鐘亦文喝了一杯。兩人對于鐘亦文明顯有了醉意,卻還能支持喝這麽多,實在是佩服的很。
其實鐘亦文現在也是有苦說不出啊,他現在雖然在偷工減料,但是極少成多,這麽一小口一小口的咪下去,其實也已經不少。現在還能夠撐着不倒,純粹是意志力在堅持,不能君前失儀。
當今聖上看到下面熱鬧的場面,也知道有他在這些人只怕還不能盡興,也不再繼續坐着,朝着身邊的德公公招招手:“讓他們年輕人去玩吧,朕先行離開。小德子,你就留在這,幫忙看着善後。”
“是,奴才遵命。恭送皇上!”德公公行了一個禮。
聖上的離開并沒有引起什麽大動靜,只是從側門出去。離聖上坐的比較近的陸大人、沈大人以及安樂王他們幾個都發現了。陸大人本來就不喜歡這樣的應酬,所以,幾乎是和聖上前後腳離開。其他幾個年紀比較大的大臣互相看了看,最後點頭示意,又一起悄悄的離開。倒是安樂王和沈大人兩人都還繼續留着。到最後,還繼續留着的大臣也就剩下兩三人。
江末江大人是這幾個留下來的大臣之一。他也不再繼續端坐在那裏,拿着酒杯就去找鐘亦文。昨日探花之事他已經知曉,他并沒有來得及拜托探花郎,想來肯定是鐘亦文幫的忙。聽到京都內現在都在讨論他家的花好人好,江大人也覺得與有榮焉,就連聖上今日早朝還特地誇獎了他一句。江大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江大人過去的時候,鐘亦文正被幾個人敬酒,然後剛好就從他的角度将鐘亦文的貓膩看得是清清楚楚。
這小子,膽子真大,連鹿鳴宴上也敢弄虛作假。
江大人倒沒有揭穿鐘亦文的意思,反而直接走到鐘亦文的身邊,和鐘亦文有一搭沒一搭的交流了起來。
鐘亦文現在真的是有點喝高了,只迷迷糊糊的看見身邊坐了一個人,再仔細一看,大腦慢半拍才認出來這人是誰:“原來是江大人啊,江大人你可不能再敬我喝酒了,我不能再喝了,再喝肯定會醉!”
我看你現在就已經是醉的不輕。罷了,江大人偷偷掏出一口黑色的藥丸,遞給鐘亦文:“狀元郎,這是解酒丸,趕緊吃下去,別讓人看見!”
江大人自己也是一個不能喝酒的,但進入官場之後怎麽可能推得了。一開始,他是每回必醉,然後第二天就頭腦刺痛。後來,還是他的夫郎找了一個老大夫拿了這解酒藥的方子,用了十數種的名貴藥材,做成了這解酒丸。打那以後,只要有酒宴,江大人就必定帶上一顆,等到酒喝得差不多的時候,偷偷吃下,保證一吹風就清醒,第二天還沒有後遺症。
今日,江大人也是帶了一顆解酒丸,只是他今日并沒有喝幾杯酒,于是這解酒丸就便宜了鐘亦文。
鐘亦文也不客氣,直接将解酒丸一口吞下,頓是感覺原本*辣的嘴巴喉嚨一陣清涼。果然是好東西啊!鐘亦文已經考慮,回頭一定要上江大人家中多弄一點過來,這以後喝酒的機會還多着呢,他不可能每次都這麽弄虛作假吧。冬天還好,直接倒大氅或者厚衣上,夏天可怎麽辦。
江大人還不知道,鐘亦文已經打上了他的解酒丸的主意,坐了一會兒就起身和鐘亦文告別離開。和鐘亦文已經打過招呼,還貢獻了一顆珍貴的解酒丸,幫了鐘亦文的忙,他也打算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