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好好休息別操勞
顧缪出殡後的第五日,天降谕旨,命駐紮西北邊疆的融焰軍大将衛淩雲為大将軍,繼續抗擊西戎族,守衛山河百姓。命顧缪之子,融焰軍少帥顧赫炎為羽林校尉,領兵三萬,前往西北邊疆支援。
翌日,傅濟安一覺睡到辰時,醒來時人都傻了。
因為慕之明沒來奪命驚魂似地喊他起床。
他起身問伺候自己的宮人,宮人笑答:“燕國公小世子昨日請安貴妃娘娘,說今日有事告假不入宮,貴妃娘娘也同意了。”
傅濟安撓着頭嘀咕:“慕哥哥能有什麽事呀?啊,等等,今日是我師父出征的日子!我得去送送他啊,啊啊啊!”
七皇子嚎叫着,手忙腳亂要起身,被宮人按住:“殿下你就別瞎忙活了,這個時辰,他們早就整軍離城了。”
一
城郊外,鼓角聲聲,旌旗獵獵,三萬将士整裝待發,奔赴邊疆。
顧赫炎一身戎裝,騎在馬上,在他身旁的摯友裴寒瑭同樣騎着馬,看着浩浩蕩蕩的軍隊感慨道:“當年我爹把我扭送到顧将軍府上學武時,你和我才六歲,而今一晃,物是人非。”
“不用遠送,回去吧。”顧赫炎平靜地說。
“行。”裴寒瑭無奈點頭,笑道,“那些叽叽歪歪的送別詞你不愛聽,我就不說了,總之早些回來,到時候請你湖景賞月喝酒。”
“好。”顧赫炎篤定點頭。
裴寒瑭抱拳告辭,他禦馬回城時,與一輛馬車擦肩而過。
顧赫炎拽緊缰繩,正準備馭馬前往隊伍最前頭,忽然一輛馬車停在古道旁,飛揚的塵土尚未散去,一人掀開簾子躍下馬車,那人左右四顧,目光與顧赫炎在空中相撞後,匆匆朝顧赫炎走來。
聞鶴音彎腰掀開簾子,本想下馬車跟在慕之明身後,一擡頭見顧赫炎就在前方不遠處,于是退回馬車裏。
顧赫炎動作利落地翻身下馬,當是時,慕之明在他面前站定。
兩人對視片刻,顧赫炎先移開目光,輕聲問:“為什麽來了?”
慕之明不假思索地答道:“想送你,就來了。”
顧赫炎因驚詫困惑而驀地擡眸,不過一瞬,又立刻收斂神色,垂下目光:“嗯。”
慕之明問:“怎麽了?我就不能來送送你嗎?”
顧赫炎:“……可以。”
慕之明彎眸笑了起來,他思索片刻,問:“顧兄,你想聽送別時遙祝前程的骈四俪六,還是想聽我自己想同你說的話?”
顧赫炎:“你自己想說的。”
“那……”燕國公小世子竟有些忸怩,支支吾吾道,“邊疆環境困苦,你要對自己好一些。”
顧赫炎點點頭:“嗯。”
“我會替你照顧好梁姨一家的。”慕之明信誓旦旦地保證。
顧赫炎微怔,倒也沒問為什麽顧府仆從需要慕之明照顧,只是道:“謝謝。”
“還有……”平日能言善辯的慕之明繼續吞吞吐吐,“好好吃飯,好好休息,不要太操勞。”
顧赫炎繼續點頭:“嗯。”
“然後……還有……呃……還有……”慕之明想了又想,憋出一句,“別受傷。”
顧赫炎斂眸沉默。
慕之明見他不吭聲,略有慌亂地問:“怎麽不回答?我說錯話了?”
顧赫炎輕聲說:“不可能不受傷,我不能答應。”
慕之明愣了半晌,心髒無可名狀地抽疼了一下,随即長嘆一口。
忽有将士打馬而來,催促道:“少帥,時候不早了,該啓程了。”
顧赫炎朝将士點點頭:“好。”而後轉頭看向慕之明:“我該走了。”停頓數秒,補上一句,“謝謝你來送我。”
“應當的。”慕之明抱拳行禮,“畢竟顧兄是我的救命恩人。”
顧赫炎點點頭,淡漠道:“原來如此。”
慕之明還沒弄懂顧赫炎這句“原來如此”是什麽意思,顧赫炎又道:“你回馬車去。”
慕之明樂了,勾唇笑道:“顧兄,是我送你,怎麽能我先回馬車呢?當然得我目送你離開才是。”
顧赫炎蹙眉,冷冷道:“你回去。”
慕之明萬萬沒想到顧赫炎會在此事上堅持,見他神情已然不悅,只好順着他的意思來,俯首與他再次行禮辭別,轉身朝馬車走去。
顧赫炎一瞬不瞬地看着慕之明上了馬車後,方才翻身躍上馬背,馭着赤馬往軍隊最前方疾馳奔去。
慕之明掀簾入馬車,聞鶴音伸手扶了他一下,說:“少爺我剛才還擔心着你會站在那古道旁看人離去再回馬車呢,還好沒有,不然等等隊伍一動,揚塵紛紛,你肺不好,若吸了塵土舊疾複發,定要咳上三天三夜才能緩過來。”
“我哪有如此病弱!”慕之明郁悶,“一些塵土而已,随手扇扇便好。”
“是誰八歲那年肺病咳血,養了三年才養好啊。”聞鶴音毫不留情揭短。
“你也知道八歲啊!”慕之明氣呼呼,“多少年前的事了,早就好透了!”
聞鶴音撇撇嘴,不置可否。
慕之明掀開馬車的布簾,見行軍旌旗迎着耀目金輪,将士隊伍望不見盡頭,而前後皆無顧赫炎的身影。
“少爺,不回府嗎?”聞鶴音問他。
“回吧。”慕之明垂眸道。
馬車緩緩往城內駛去,與行軍隊伍錯肩而過,天南海北,聚散終有時。
來年開春的日子,西北戰亂被平定,西戎族從猖狂屠城到被打得倉皇逃竄,這之間,僅僅只有三個月。
戰報傳回京城,所有人都在疑惑,邊疆發生了什麽?
再一封戰報,解開了這個疑問。
顧赫炎戰七場,勝七場,以少斬多,最後直接領着融焰精英騎兵,孤軍深入腹地,攻進敵營,生擒西戎族首領。
從此,顧赫炎聲望名譽一時無兩。
他駐紮在西北邊疆,花了大半年時間打擊西戎族茍延殘喘的勢力,修築防線,練兵固守,護佑百姓安定。
這一年,顧赫炎十八歲,被封為羽林将軍,代替顧缪,成為了融焰軍主帥。
又是半年後,白山以東北的勾吉國忽然舉兵進犯,兩國原本交好,有貿易往來,誰也沒想到勾吉國會突然捅刀,白山邊境的将士皆未反應過來,被骁勇善戰的勾吉國連占三城,戰火即将蔓延至中原。
顧赫炎臨危受命,率領融焰軍支援東北邊疆。
少年不負衆望,将勾吉國擊退,雄赳赳地奪回三城。
那一年,坊間流傳起少年英才将軍的故事。
同年,皇上宣德殿議政,與群臣探讨為何勾吉國舉兵進犯。
衆臣沸議:“蠻夷小國,定是因為貪心不足,窺觊我朝土地糧食、羊群布匹,當用武力威懾之。”
議論紛紛中,燕國公直言進谏:“先帝年幼執政時,主動派使臣前往勾吉國交流詩賦文章歌曲,自那以後,兩國交好,傳為千古佳話,而今皇上繼位二十餘載,放眼望去,滿朝文武,可有一人會勾吉語?可有一人能擔使臣之重責?”
皇上聽聞此言,只覺得醐醍灌頂、振聾發聩,當即決定從禮部挑選一人,前往白山以東北學習勾吉語,為日後邊疆安定時出使異國做準備。
可這是一份苦差事,先不說邊疆環境困苦,這日後奉旨出使他國,被囚禁甚至被殺害都是有可能的。
正當皇上對人選舉棋不定時,一人上書,主動請纓。
此人,是一個所有人都沒想到,也不會去想的人。
燕國公世子,慕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