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幸而人間不蕭瑟
慕之明和聞鶴音避開耳目,悄悄翻牆離府,坐馬車來到顧家。
夜晚,來吊喪的賓客早已散盡,門前冷清,兩只罩着幽幽燭火的白燈籠惹人心寒,慕之明上前輕叩門,敲了好久才有人來開。
溫鐘誠打開門,見來人是慕之明後,說:“這位公子,今日吊喪時辰已過,您改日再來吧。”
“我不是來吊喪的。”慕之明忙道,“我是來還文書的。”
“文書?”溫鐘誠雖疑惑不解,但還是先将慕之明和聞鶴音迎進府邸,“公子随我去正廳吧。”
“不用麻煩了。”即使溫鐘誠是奴仆,慕之明依舊行禮相待,“請問尊夫人在嗎?”
“您尋娟娘啊。”溫鐘誠道,“她和我母親在竈房吃飯呢。”
聞鶴音心直口快:“您府上吃飯也太遲了,都什麽時辰了,才吃啊。”
溫鐘誠沒解釋什麽,只是賠笑,慕之明知他們是忙碌到這個點,好不容易才歇息下來吃口熱飯:“你領我去竈房吧。”
“什麽?可是公子,那是下人呆的地方。”溫鐘誠道。
“領我去吧。”慕之明堅持。
溫鐘誠不再多言,領着慕之明來到竈房,那裏還未收拾,菜筐齋飯柴火到處擺放亂成一團,娟娘和梁姨正擠在土竈臺前吃飯,見溫鐘誠領了人來,困惑才挂上臉,娟娘忽而将人認出,當即欣喜地站起身迎了上前:“慕公子!”
慕之明從衣袖裏拿出今天順走的文書:“這麽遲拜訪,真是打擾了,我有事想與三位說。”
說着慕之明四下張望,然後從菜筐附近拉出一張燒火用的小板凳,一團和氣地坐了下來,将文書遞給娟娘:“這上面有我寫的批注,你看看,能明白嗎?”
娟娘接過文書攤開一看,見上面将她要做的事,一步步寫得清清楚楚,一筆一劃可見用心認真,她忍不住眼熱,連連點頭:“能明白。”
“那就好。”慕之明放心地點點頭,“其實……其實我想同三位說說顧将軍喪禮操辦一事,當然我是外姓人,與顧将軍也非親非故,這般……”
“公子,千萬別這麽說。”梁姨開口,“你也瞧見了,我們三個仆從什麽都不懂,此時若有人願意幫襯料理一二,當真是雪中送炭啊。”
慕之明稍稍寬心,于是将他們需去請人協助辦白事,吊唁端飯擺茶,停棺後送靈等事一囑咐了,他怕三人記不清,來之前還将需注意的地方拿筆墨寫了下來,囑咐過後将文書拿出遞給梁姨。
三人都沒想到慕之明年紀輕輕行事如此周全,還這般竭盡全力相助,皆感激得紅了眼眶,幾欲磕首拜謝。
“這些時日,辛苦你們了,如若沒什麽事,我就先走了。”慕之明說罷,站起身欲離開,哪知梁姨突然撲前跪地,顫着聲央求:“慕公子,其實還有一事,我鬥膽想求求您。”
“快起來。”慕之明吓了一跳,去攙扶梁姨,“有什麽事盡管說,不必如此。”
梁姨握住慕之明的手腕,哽咽道:“可不可以請公子去勸勸我們家少爺?”
慕之明一怔:“顧兄他怎麽了?”
梁姨心疼地落下淚,唉聲嘆氣:“少爺在靈堂跪了兩天兩夜了,滴米滴水未進,方才我去勸他歇息吃些,他仍不願意起。”
慕之明心髒狠狠顫了顫:“他怎麽……可……與他親故的你們都勸不動,我這關系疏遠的外人,如何勸得動?”
梁姨搖搖頭:“慕公子,我們做下人的嘴笨,不會說話,你知書達禮,能言善辯,定比我們懂得勸,求求您去試試吧。”
“我……可是他對我,實在是冷漠……況且這麽晚了……我如此突兀地出現,着實不妥……”慕之明猶豫再三,說話斷斷續續,梁姨一直攥着他的手腕,那般堅定,那般迫切:“慕公子,我們少爺并非冷漠,他只是不善言辭罷了,他從小,喜歡什麽事物從不說出口,不争也不搶,大家都說他成熟懂事,可別人越這麽說他,他就越可憐,旁人不知,但我從小看他長大,我是知的,這世間,哪有與生俱來的忍讓呢?誰不曾是襁褓裏嚎啕大哭的娃娃呢?若有人知他脆弱,知他哀傷,他又何必故作堅強,何必将苦深藏在心?”
梁姨一席話,驚得慕之明心神動蕩。
他想起前世,坊間裏說書人口口相傳,顧赫炎十七歲上沙場,少年龍駒,戰無不勝,鐵血将軍震山河,懾外族,壯懷激烈朝天闕。
世人将他捧上神壇,又有誰想過,父母雙亡後将頭顱懸在帶血的劍上不知明日死活時,顧赫炎,只有十七歲。
“我知道了。”慕之明攙起梁姨,“我去試試。”
“多謝慕公子。”梁姨拉起衣袖拭淚。
慕之明對聞鶴音道:“阿音,你在這等等我。”
“好。”聞鶴音點點頭,撸起袖子,“閑着也是閑着,你們的竈房這麽亂七八糟的,我幫你們整整吧。”
梁姨哪肯讓聞鶴音幹活,讓溫鐘誠拉他坐下,喊娟娘拿來點心給他吃。
慕之明離開竈房,獨身前去靈堂。
冷月如鈎,涼夜染墨,靈堂前,孤苦凄涼白色招魂幡随風而動,香火燒紙青煙缥缈,顧赫炎跪在靈牌棺材前,聽見風聲穿堂嗚咽。他早已跪不住了,頭暈背疼膝蓋僵肩膀垮,他知道自己跪在這毫無意義,但是他不知該做什麽,他想就這樣被天地遺忘。
顧赫炎在等,等自己體力不支暈過去的那瞬,而後一切都将沉淪進黑暗,包括他難以言狀的悲恸。
前世他就是這樣熬過這七日的,不吃不喝跪着守孝,暈過去,再醒來。
這一世,也如此罷。
就在此時,顧赫炎聽見輕輕的腳步聲,他勉強擡起頭看去,茫然恍惚地覺得自己應當已經昏迷,如今是在做夢。
要不然,怎麽會看見他呢?
慕之明在顧赫炎身旁跪下,恭恭敬敬地對着靈牌行振董禮,俯首磕頭。
行完禮,慕之明轉頭看向顧赫炎,兩人對視,一時無言。
雖說梁姨讓慕之明來勸勸顧赫炎,可慕之明能說什麽?該說的該勸的,梁姨他們會沒說沒勸嗎?
可勸了說了,顧缪能死而複生嗎?顧赫炎能不再孤苦伶仃嗎?
慕之明沉默,他不想勸什麽,他想就這樣安靜地陪陪顧赫炎。
靈堂白蠟燭火因風顫栗,天寒地凍,顧赫炎忽而緩緩開了口,他目光落在顧缪的靈牌上,聲音似雪落般微不可聞:“他出征前,我問他,若一去不回,可有遺憾,他同我說,無憾,于是訣別那天,我目送他離開,什麽都沒說。”
慕之明看着他,靜靜聽着,聽着顧赫炎重複那句:什麽都沒說。
短短的五個字,不知藏了多少顧赫炎想對顧缪說的話,但最後就只剩下:什麽都沒說。
清淚破開眼眸深處的漠然,從顧赫炎的眼眶中湧出,剎那決堤,接到噩耗後就只知安靜無言的少年,在有人陪着他,聽他說完與父親死別的下一刻,哭泣落淚。
寒冬雪夜,靈堂之中,慕之明伸手将崩潰無助的顧赫炎擁入懷中,讓他的額頭抵住自己的肩膀,讓他的淚落在自己胸膛,讓他的哭聲藏進自己懷裏,讓他孤冷的身軀能得片刻溫暖。
世事倥偬,幸而人間并不蕭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