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不讓出門?
聽到這話的唐遲遲不由得上下打量了譚明睿好幾眼,發現今天對方和前幾次見面的時候差不多。身着一身白色的衣裳,頭戴金冠,并有幾縷發絲自然垂落,除了胖了一點,氣色好一點之外,看起來和之前并沒有什麽不同。
唐遲遲想不明白譚管家為何不讓對方出門。
于是她好奇地問道:“譚管家為什麽不讓你出門啊?最近沒聽說城裏有什麽事啊,而且去年奪寶節的時候他不也出去過嗎?”
“譚叔沒說。”
譚明睿愁眉苦臉的,“再問他老人家就只會下跪磕頭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麽。不過估計是我大哥的吩咐吧,以前他就做過不喜歡我穿白色衣裳,然後讓人把我的衣裳統統都拿去扔了的事。”
“哎,我也不好為難譚叔,只好自己偷偷溜出來了。不然每天都待在府裏,真是悶得慌,而且大哥讓我看的那些星象書,我還看不懂。”
譚明睿語氣抱怨,從他的表情裏唐遲遲可以看出對方對譚大将軍并沒有怨怼,只是真的覺得很苦惱,顯然兄弟間的感情還是可以的。
看來譚大将軍不太好相與啊。
她暗暗同情。
而且對方管譚明睿這個弟弟,也管得太嚴格了吧,居然還因為不喜歡對方穿白色衣裳就讓人都扔出去的事。
這一聽就是那種管控欲很強的大家長。
唐遲遲又看了眼譚明睿,不過既然現在譚公子每天都穿着他喜歡的白衣,那顯然是後來他的反抗勝利了。就是不知道他天天一身白衣,沒穿過其他顏色的衣裳,到底是因為自己本身非常喜歡,還是單純為了反抗。
“譚公子,你是一直穿白色的衣裳嗎?”
唐遲遲好奇問道:“我每次見你,你都是一身白衣,而上回我在貴府偶然撞見了令兄譚大将軍,他則是一身黑衣。”
“白色衣裳?”
Advertisement
譚明睿下意識地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裳,然後想了想道:“從小,我的衣裳就是我娘或者我大姐做的,我奶也做過一些,不過後來她老人家過世了。”
“小時候我的衣裳好多都紅色的,大紅、朱紅、棗紅,我奶和我娘都覺得小孩子穿紅色的喜慶,大概是因為穿得太多了,長大之後我就不喜歡紅。”
譚明睿的語氣裏帶着些懷念,“後來長大一些,大姐喜歡給我做白色衣裳,她說我穿白色的好看,說什麽翩翩少年。而且受她的吩咐,府裏的繡娘們也開始給我做白色的衣裳,後來穿着穿着就習慣了。”
原來是這樣。
唐遲遲恍然,她看着對方認真的臉,心想有這樣的一張俊臉,再配上一身白衣,還真是一副翩翩少年郎的模樣。在譚公子十幾歲的時候,配上一身白衣,不就是現代的那種校園王子,初戀男神嗎?
這樣的少年郎看着就讓人高興。
唐遲遲輕笑了起來。
譚明睿莫名地望了她一眼,然後也跟着笑了,“對了唐姑娘,你剛才說剛從大将軍府出來,那待會兒要去哪兒啊?”
“我準備到城裏逛逛。”
唐遲遲道:“過年的時候一直窩在家裏,都沒有出來好好玩過,這次有機會,就準備在城裏到處逛一下。而且我爹說春天開始的時候,會陸續有洋人的船到江州來,若是能見到外藩人就好了。”
“之前譚管家說辣椒是一位出過海的商人帶回來的,若是遇見了洋人,沒準還能買到一些新奇的東西。”
“洋人?”
譚明睿眼前一亮,興致勃勃地對唐遲遲道:“那唐姑娘,我和你一起去吧,我在京城的時候就曾經見過洋人,還和他們說過話呢。”
“你還會說洋人的話?”
唐遲遲驚訝了,沒想到譚明睿居然還會外語,在古代這種大環境裏,想要學外語可比她現代難度多了。
“會一點,我爹以前在鴻胪寺待過一陣子。”
譚明睿和唐遲遲并肩往外走,“鴻胪寺姑娘你知道嗎?就是主掌外賓、朝會儀節之事的地方,那裏的人或多或少都懂得一些外藩話,我小的時候跟我爹學過一陣子洋人的話,他老人家還誇我聰慧呢,就是長大之後說得少了。”
唐遲遲心念一動,“那,那你能不能教教我啊?”
她期待地望着譚明睿,“我覺得洋人的話挺有趣的,但我爹只會幾句。”說完,她故意給他學了幾句打招呼及問候之類的話。
唐遲遲這話也沒說錯,唐二魚是會那麽兩句英語,還教過給他們,但也僅限于兩三句,應該是他當年随着船隊出海的時候學會的,發音還不太準,若不是唐遲遲學過正宗的,肯定會被他帶偏。
她現在說出來,就是想讓譚明睿覺得自己有一點點基礎,然後跟他學上一些,遇到了真正的外國人,又跟外國人學一些。
這樣一來,過一段時間之後,她自己就可以開始磕磕絆絆地說了,有人問起就可以說是從他們這裏學的。
只要她不表現得太奇怪,應該沒有問題。
“唐姑娘你也會啊。”
譚明睿驚喜,于是高興地跟她說了起來,一路上又再教了她好幾句話。這些語句的發音雖然和唐遲遲學過的不一樣,但還是能聽懂意思的,她認真的都記了下來,然後複述給譚明睿聽,讓他直誇她聰明。
與此同時,她想要找機會學習的心又燃了起來。
在這個時代,唐瓷屬于不折不扣的文盲。只會說,不會看也不會寫,而唐遲遲自然不想這樣,之前她按照大将軍府送來的禮單,磕磕絆絆地開始了認字,但這并不夠,她還需要經過更多的學習,争取早日能全部看懂這裏的文字。
不管在哪裏,能夠認字便能夠獲取到更多的信息,将來也會有更多的選擇。尤其是在這個普遍文盲的古代,識字的話別人也會高看一眼。
就好像村子裏的唐二壯和鄒海一樣,唐二壯是不識字的,而鄒海則讀過幾年書,所以鄒海平日裏更得村子裏的人看中,據說每次賣魚他爹,也就是村長鄒大船都會把鄒海帶去,就因為他讀過書,認字。
不過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所以她按捺下心情,和唐明睿一起朝着繁華的街道走去。
……
唐遲遲和譚明睿兩個人在城裏最繁華的街道上逛了一下午,兩個人盡挑着有特色,或者和外藩人有關系的店鋪去看。不過他們并沒有遇上外藩人,外藩的東西倒是見過,不同國家的東西擺在一起,有的奇特,有的珍貴。
譚明睿則沒有買什麽,只是陪着她一個店鋪一個店鋪地到處逛,時不時的還會跟她講解一下他認識的東西。
按照他的話說,這些東西并不稀罕,有的大将軍裏就有,大将軍府沒有的,他們家在京城的府邸也有,所以他興趣缺缺。
唐遲遲倒是對據說是英吉利來的一個座鐘很感興趣,它高約一米六,外面由紅木,裏面則由黃銅制成。座鐘裏裏外外都被店鋪裏面的活計擦得程亮,上面的指針也規律地沿着順時針轉動,發出咔嚓咔嚓的響聲。
這是她來到這裏之後,見到的第一個鐘表。
雖然它有些笨重,不太符合唐遲遲的審美,但對于不能根據太陽的角度和沙漏分辨時間的唐遲遲來說,真的是很實用。
但可惜它實在太貴了。
就這麽一個簡單的座鐘,前世在淘寶上賣五六百塊的東西,這家店鋪的掌櫃居然喊出了三千兩的高價。這麽貴的價格,唐遲遲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別說她沒有這麽多錢,就是真的有這麽多,也不會用來買這個不能吃也不能喝的東西。
所以他們遺憾地從店鋪裏出來了。
見時間不早,唐遲遲向譚明睿提出了告辭。
“譚公子,很感謝你今天教我說洋文,我覺得它也不難,回去之後會認真練習的。現在天色不早,我就先回去了。”
譚明睿有些遺憾。
他覺得跟唐姑娘在一起挺開心的,對方能聽懂他說的話,而且不會動不動就低下頭戰戰兢兢,甚至是下跪,那會讓他覺得自己是個惡人。這也是他在府裏待得別扭,想要出來的一個原因。
但可惜的是對方要回去了,也不知道下回什麽時候才能再見。
想到這裏,譚明睿收斂了思緒,轉而對唐遲遲道:“唐姑娘,這裏離你家挺遠的吧,我送你到車馬行找輛馬車吧,有馬車代步,你也能快些到家。”
唐遲遲自是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