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仁錫篇——來不及說愛你(一)
大四開學那個月,我還是一直都無法從那件事裏走出來,意志消沉,渾渾噩噩地混着日子。就在這個時候,同系的師妹跟我表白,我也不知道自己當時中了什麽邪答應了她。
她叫劉頌雲,我們是在大二時一次同鄉聚餐時認識的,一米七的大高個,但性格活潑可愛,娃娃音,經常梳着兩個長長的辮子,感覺像是一個一直沒有長大的小女生。平時老是喜歡跟我開玩笑,可當我們的關系轉變了之後,把我照顧得無微不至,但自己卻變得小心翼翼,讓我覺得很不自在。于是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我又變回到了高一時滿身刺的藍仁錫,沉默寡言,陰陽怪氣,毒蛇冷漠,說實話,我對她真提不上興趣。
兩個月之後,劉頌雲還是主動跟我提出了分手,開始和結束都讓她來選擇,我似乎顯得很紳士,但其實很混蛋,我都知道。
那一晚,我們倆安靜地坐在公園的座椅上,她哭的像個淚人似的,我的心一下子就軟了,不知所措地皺着眉,倔強地咬着嘴唇,懸在半空中的手卻一直沒有放在她的後背,實在想不到好的辦法來安慰她。突然,她兀的沖進我的懷裏,穩穩地抱着我,繼續嗚咽着,我直挺挺地坐在座椅上,雙腳緊緊并攏,一動不動。
臨走的時候,她擦幹眼淚,突然擡起頭來深情地望着我的眼睛,我四處閃躲,一直都不敢直視她。她輕咳了兩聲,大喊了一聲:“藍仁錫!”我瞬間愣住,像一座石雕一樣靜靜地站在原地。
她沒有理會我,放低了聲音繼續說:“你和我在一起的真正原因,不是喜歡我,也不是為了擺脫前任,而是逼着自己忘掉自己心裏那個人,真的有意義嗎?”
我尴尬地笑笑,沒有回答,望着她遠去的背影,漸漸收起了難看的笑容。連周遭的人都看出來了,我的确是一個長情的人,只可惜在喜歡的人面前連說出來的勇氣都沒有,那些遠離她的理由實在荒唐可笑,跟別人提及時大家都說不能理解,可我卻一意孤行,覺得全世界都不懂我,有意義嗎?我不知道。
自此之後到畢業,我的人生沒有起任何波瀾,平靜如水,除了劉頌雲偶爾會約我吃個飯再無其他。室友說我喝酒醉的時候也喜歡給人打電話了,這樣的癖好真的不好,真的不好……
我愛鄧溪晴,無論如何努力,那種感情都在不斷發酵,讓我無法掙脫。
畢業分配的時候,我選擇了離家很近的一座城市,我記得小溪和我說過,她媽媽希望她畢業後可以在離家鄉很近的這座城市工作,這樣一來照顧家裏人也很方便,她很孝順,只要是父母提出的合理的要求她一定會答應的。
和她一刀兩斷的我一點都不開心,我漸漸心性成熟,年輕時不願意擔責任,所以逃避妥協,動不動就放棄,我終于知道那個時候的我有多幼稚,于是深深地傷害了你,我想要努力挽回,所以,請你一定要給我個機會,鄧溪晴。
我曾經癡癡地想過我們在奶茶店或者咖啡店亦或者在某個陌生的街道偶遇的無數種場景,但是或許這座城市太大了,我一直沒看到一個哪怕是像她的背影。
我一直都在向身邊的人打聽所有關于她的消息。當我聯系到許穎璇的時候,卻被她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鄧溪晴說她這輩子最恨的人就是你了,跟你在一起她沒有一天是開心的,所以求求你不要再去招惹她了,好好過你的日子吧!”還沒等我開口解釋,她就挂了電話,再撥過去的時候就是正在通話中,我無奈地搖搖頭。梁荊楚說她們确實也聯系不上她,沒有故意隐瞞我,我嘴上頻頻說着“沒關系沒關系”,其實心裏一直都在犯嘀咕,鄧溪晴,真的,不要這樣,不要選擇消失。
後來即使我托熟人問了她姐姐,還是沒有得到她的去處。我很沮喪,心灰意冷,心情煩躁,氣急敗壞地關了手機,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呆呆地盯着天花板,想要想清楚一些事,可思緒混亂,什麽都想不明白。
第三天,我起了個大早,收拾完畢之後,繼續像瘋了一樣找她,情急之下還去了她的家裏,這似乎是最後唯一的希望。可是即使懇求也從她父母那裏沒得到任何消息,我不祥的預感再一次應驗,沮喪絕望,無所适從。
那天晚上她父親留我在家吃了飯,陪我坐在院子裏聊天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告訴了我小溪去了西南地區一個村子支教,他似乎知道我——從小溪留在家裏的日記裏無意中看到過我的。他說:“我一猜你就是那小子。其實人這一輩子很短,凡事都要努力争取。遇到了就要好好對她,她從小就是一個敏感而自卑的女孩子,所以一直用心地對所有人好,就是希望別人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她,她就是這麽單純傻乎乎的,我們怎麽教都沒啥用。”說完之後,他仰起頭哈哈大笑,我能真切地感覺到叔叔和小溪一樣,總是善良到能帶給周圍的人無限的感染力。
Advertisement
第二天一大早,我跟叔叔阿姨說了再見就準備飛往她所在的地方,我帶着特意為她準備的生日禮物,一門心思想要去見她。
但是就是在我上飛機之前,卻接到了一個電話,我爸爸病重,家裏人因為找不到我所以急死了,希瑜這次全程陪伴,現在自然是已經沒大礙了,叫我不要太擔心。
“藍仁錫,你不要這麽沒良心,和那個女的斷了聯系吧!家裏出了這麽大的事你還想着自己逍遙!別忘了你今年多大了!還以為自己十七八呢!”我媽媽的語氣強硬,她口中說出的每一個字都像是一塊石頭狠狠地砸在我的心上,讓我隐隐發痛。我坐在機場的座椅上發呆,最後還是屈從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