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鳳離岐山,雲湧秦川
第二日一早,應清正在府中修剪花草。昨夜驟雨忽至,下了一夜,府中的花草皆是青翠舒展。
管家從門口進來,行至應清身旁,恭敬道:“公子,丞相大人差人前來,請公子相府一敘。”
應清将手中剛剛剪下的枯葉丢進從中,又轉身去修剪別的枝葉:“你就說我有病在身,不便出行,推了吧。”
“這……”管家有些猶豫,呆呆看着應清,拿不定主意。
“無妨,”應清随意的說道:“你就如此回答,無須多言。”
“是。”
管家轉身離去,應清靜立于一株新栽的海棠花旁,左右觀賞,看樣子十分滿意。
沒過一會兒,管家又從門前走來,神色有些凝重。
“公子,太傅大人求見。”
應清依然保持着剛才的姿勢,幾乎動都未動。
“還是一樣,說我抱病在身,不便見客。”
管家這回沒再多說,只是默默搖了搖頭,實在猜不透公子的用意。
自從半年前公子從鳳岐山下山到達京中,頻頻有朝中官員前來拜訪。而公子仿佛不以為意,随心所欲的很,心情好時便四處轉轉,心情不好,便閉門拒客。
只是,以往貴客來訪雖多,卻從未曾像今日這般門庭若市。況且今日來訪的都是朝廷重臣,公子卻一概回絕,令管家很是不解。
又過了一會兒,管家再次匆匆從門口跑來,這回他已篤定自家公子今日裏就是不願見客,做好了去門口回絕的準備。
“公子,大司馬衛大人求見。”
Advertisement
應清嘴角微微勾起,将手中剪刀遞給管家,拍了拍掌中的灰塵說道:“正廳看茶。”
管家一愣,這公子的心思還真是奇怪,接連回絕了兩位朝廷重臣,怎麽這會又願意見客了?但他也只是愣神了短短一瞬,立刻回過神來,恭敬答道:“是。”
【松雀府正廳】
案幾邊烹着新茶,衛岚與應清端坐于案幾兩側。
“不知衛大人今日前來,有何賜教?”應清謙遜有禮,含笑緩緩問道。
衛岚笑着擺了擺手,亦是謙遜嘆道:“哪裏哪裏,公子說笑了。”
應清端起茶壺,斟上兩杯熱茶,一杯遞給衛岚,另一杯放在自己面前。
衛岚點頭致謝,接過杯盞,卻是置于面前幾上:“老夫今日前來拜會公子,确實有要事相求。”
“那便恕我直言了,”應清低眉垂眼,端起杯盞輕輕吹了吹:“衛大人今日前來,可是為了渝州失守一事?”
衛岚眼中盡是驚詫之色,贊嘆道:“都說松雀府中應公子乃是鳳岐山雲牙子這幾十年來的唯一門徒,智勇雙全,料事如神,果然名不虛傳。”
應清禮貌的笑了笑,擡眼道:“衛大人過獎了,師父智謀,我未及萬分之一,萬不敢打着師父的旗號招搖過市。”
想起師父,應清心中波瀾微起。
不知道他老人家,如今在山中過得可好。
【半年前鳳岐山頂】
應清一襲白衣,立于崖邊。四周雲海翻騰,遠處巍峨高山,青松蒼翠。
昨日師弟秦桑已自請下山,去秦川國中完成自己未盡之事。将師弟送至山腰,看着他下山的背影,應清久久不能平靜。
眼前這片崖頂,便是平日裏與師弟習武之地。十年來風雨無阻,每日他們師兄弟二人皆是攜劍至此,相伴舞劍,共論天下。
如今這崖頂,卻只剩自己一人了。
應清看着遠處雲海湧動,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悲涼。
雲牙子站在應清身後不遠處,看着自己從小帶大的愛徒站在崖邊,不禁神游。
二十年前,他還是個襁褓中一個嬰兒,便已在自己身邊。二十年來,他恭順好學,嚴謹刻苦,從不忤逆自己的意思。
于雲牙子而言,應清雖非親生,卻勝似自己的兒子。
昨日秦桑下山,自己未曾出言挽留。因他知道雖為師長,能授其文武,卻不能改其志向。秦桑胸有大志,此番下山,亦是想要建功立業,以成舊願。而應清雖是嘴上不說,但心中放不下這個師弟。
這些,雲牙子都是知道的。他看着應清有些落寞的背影,心中很是不忍。
這個孩子,身在鳳岐,心卻早已随師弟下山了吧。
“清兒。”
師父的聲音從背後傳來,應清呆立在這許久,竟半分未察覺師父到來。也不知師父,已經來了多久了。
應清趕緊轉身,俯首抱拳恭敬道:“師父。”
雲牙子背手而立,長發披于肩後,緩緩行至應清身側,看着遠處的雲海山川,平淡道:“如今你師弟已經下山入世,你,作何打算?”
應清微微低頭,謙卑道:“徒兒未有什麽打算,只當留在山中,盡心侍奉師父。”
雲牙子捋了一把胡須,淺笑道:“可如今為師卻有一事需要你下山代為完成,你可願意?”
應清詫異,看着身旁高深莫測的師父,半天沒有緩過神來。
“怎麽?不願意?”雲牙子回過頭看着他,眼中慈愛盡現。
應清趕忙垂首道:“但憑師父吩咐,無論何事,應清自當竭盡全力。”
雲牙子滿意的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起身平視:“好,為師命你即日下山,輔助師弟秦桑,助其成事。”
應清滿面皆是震驚,呆呆看着雲牙子:“師父……”
“無須多言,回去打點行囊,今日傍晚便下山去罷。”
雲牙子毅然回身,未給應清留下半分推脫的機會,便向山中行去。
長發風飛,一身浩然。如高人入世,仙蹤盡顯。
【松雀府正廳】
想到這些,應清微微有些出神,倒是面前的衛岚将他拉回了眼下。
衛岚嘆了口氣,緩緩捋了一把胡須道:“想必公子也已聽聞,昨日軍前傳來渝州失守一事,至此我秦川已損失城池十六,戰将數十人,現如今,朝堂內外,皆是惶惶不安。”
應清托起茶盞輕抿了一口,淡定道:“的确如此,此戰一敗,形勢堪憂。只是不知這國政之事,大司馬屈尊來敝府尋我一介草民是為何意?”
衛岚聞言,端坐起身,正色道:“還望公子切莫過謙,不怕公子恥笑,我雖為大司馬,掌朝中武事,但歷經數十戰之後,我軍損兵折将,軍中能戰之人屈指可數,百官推薦的又多為世家子弟,是否有真才實學且能率軍迎戰還未可知。老夫作為大司馬,本當身先士卒,卻因年邁,實在難以率軍征戰。現如今,老夫已是是黔驢技窮,無計可施。”
應清輕輕點了點頭,手心朝上,指了指衛岚眼前的杯子:“衛大人莫急,這是今年新茶,衛大人嘗嘗味道如何。”
衛岚見應清還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更是焦躁,他皺了皺眉,拱手直身急切的說道:“應公子,京中早有傳言,鳳離岐山,雲湧秦川。老夫知道你此番下山必是受尊師雲牙子指引,有要事待辦。只要此次你肯出手相助,助秦川一解燃眉之急,日後有任何事情老夫幫得上忙,定當萬死不辭。”
應清一看,衛岚此刻才算是真的着急了。他也端坐起身,認真道:“衛大人言重了,其實想要篩選大将之材,并非要把眼光放于高牆之內,大人請想一想,南淵帶兵之人連允,是何出身?”
衛岚一愣,眯着眼睛回想片刻:“他乃太傅葉闌高徒。”
應清笑着搖了搖頭:“那麽,他在拜師之前呢?”
衛岚沉思片刻,恍然擡頭,瞪大眼睛道:“他無父無母,乃是孤兒。”
應清看着衛岚,輕輕點頭道:“沒錯,連允只是當年葉闌赴任途中收留的一名孤兒,論出身,他不敵朝中任何一位将軍。但正是這麽一位民間人士,如今卻讓秦川損兵折将,束手無策。衛大人是明白人,這民間卧虎藏龍的道理,想必,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衛岚一聽,眼中放出驚喜的光芒,一邊點頭,一邊拍着案幾道:“沒錯沒錯,民間素來不少奇能異士,說不定真有将領之材未被察覺。”
“不過……”應清故作憂慮道:“衛大人也知道,朝堂之人皆看重出身,若是在民間選出良才,怕是過不了諸位大人這一關哪。”
衛岚微微垂眼想了想,片刻之後堅定道:“事到如今也只有一試了,聖上乃是明君,老夫相信他必然會有正确決定。”
說罷,兩人端起茶盞相視一笑,一飲而盡。
門外有幾只喜鵲停在屋檐,叫聲令人歡喜。光影交錯,滿園生機。
應清看着這蓬勃景色,心下稍有安定。
這一日,終于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