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梁琦韻後來回憶起高三的日子,只剩下教室裏紛飛的試卷和考不完的月考大測小測,以及偶爾年級月考總結會上的“相遇”。
L中為了充分鼓勵高三學生,基本上每次月考後都會在一樓禮堂那裏開年級大會。
除了總結過去一個月的年級學習狀況,宣布下一個月的教學複習計劃,再就是對月考中成績優異的學生進行表彰。
這個時候總是從理科班開始的。
級長站在演講臺上,大屏幕出現了一排排人名、分數、級排名。
他顯然也很是興奮,渾厚的聲音透過話筒傳遍到禮堂每一個角落。
“我們現在先來表揚理科前一百五十名。”
“周明铮、林遠、李向……”
“因為名字太多,我就只念第一頁,大家可以擡頭看大屏幕。”
“接下來是理科語文前十,第一名林遠……”
“理科數學前十,第一名周明铮……”
“理科英語前十,第一名周明铮……”
級長還在一個個地念着名字,“周明铮”這三個字無疑是出現頻率最高的。
劉筱顏原本對理科班那邊沒興趣的,一直低着頭在背書的。
這樣子一連番下來,也是忍不住和梁琦韻感嘆道,“周明铮還真是厲害,除了那幾次沒有參加考試,從入學到現在一直都是級第一。”
“除了語文,基本上每科都是級前五。”
Advertisement
梁琦韻光是聽着級長念的一聲聲“周明铮”,一班那邊一直在起哄鼓掌,心底也是跟着激動起來。
此時聽到劉筱顏的誇贊,她幾乎是下意識地點頭,“他是真的厲害。”
八月底遇到的那次,他說還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努力。
哪怕是高二将近一年沒有在教室裏正經上過課,但少年他還是以最快的速度趕追上來了。
甚至是直接登頂級第一。
不止是理科班那邊在起哄,文科班這邊也在熱烈議論。
表彰理科班這邊費了不少時間,等到表彰文科班時速度就快了不少。因為理科有十五個班,而文科才五個班。
級長繼續念道,“現在我們來表彰文科級前十五名。”
梁琦韻上了高三後,總分基本上能夠穩定在級前三,語文和數學更是常年拿級第一,文科生特有的政史地也不差。
在表彰文科這邊,也時常念到她的名字。
只是梁琦韻的心思并不在上面。
她微仰起頭,把視線投向一班那邊。
因為離得實在是太遠,哪怕她知道周明铮就坐在其中,也還是望不清他的背影。
一班那邊一直很配合地在鼓掌。
或許他也是。
梁琦韻突然很滿足。
那些無數個日夜學習,除了是心之所向,朝着夢想努力。
她還有着個小願望,想要離他再近一點。
哪怕只是在同一個禮堂內,兩人的名字曾前後出現過。
高三的日子很難熬,除了學習時間成倍地增加,周末只能休息一天外,還要面臨一次次考試的打擊。
很多住宿生中午也不回宿舍休息了,吃完飯後就直接回到宿舍繼續複習刷題。午休時間過半後才逼迫自己趴在桌子上休息會。
某次月考出成績的那天中午,梁琦韻本來趴在桌子上午休的,她迷迷糊糊聽到些啜泣聲,還有安慰聲。
原本八分的睡意少了三分,不過她沒有擡起頭,閉着眼睛假裝睡着。
別人不一定會喜歡自己脆弱的樣子被看到。
啜泣聲伴随着些許壓得很低很低的無奈和心灰意冷的話語:
“我明明都很努力學習了,為什麽還是沒有進步,這次考得比上次還差?”
“我現在排名連普通班的排名都不如……”
“距離高考就只剩下兩個月了,我該怎麽辦啊……”
一聲聲自我質疑像是在呢喃,但因為教室安靜,梁琦韻又和她們離得近,所以勉強能夠聽清。
接下來是女生的同桌在安慰着她。
梁琦韻聽得難免有些惆悵。
高考對于十八歲的青年男女來說,無疑是最重要的一關。
她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起碼在現在,她只能夠努力。
四月山花始盛開,六月白桔梗長得正嬌豔,九月桂花飄香。
如果幸運的話,她應該會和周明铮在大學校園相遇的。
到了那時候,她一定會主動一次。
五月迎來二模。
梁琦韻總分還是很穩,甚至是難得地拿了文科級第一。
六月初L中還是安排了三模,考完就進入自主複習了。
三模剛好安排在端午節假日內。
那天考完回到班裏,下午五點過一點。
當天晚上還有晚自習。
班主任李老師提着兩大袋東西進來,她笑着看着班裏的人,座位還算是滿的。
“大家先別走啊,我買了粽子回來,一人過來拿一個,吃了後六月份高中哈。”
“哇哦!”
“老師您真好!!”
班裏頓時都是歡呼鼓掌。
梁琦韻也激動得鼓掌,和劉筱顏相對而笑歡呼着。
這一聲聲嚎叫,是積攢許久的情緒釋放。
是三模過後突然起來的驚喜。
喜的不僅僅是收到粽子,更是在那“高中”的美好寓意,是李老師作為班主任最美好的祝福。
一個個走上講臺去領粽子。
梁琦韻和劉筱顏跟着上去排隊。
輪到梁琦韻時,她笑彎了眉眼,“謝謝李老師。”
她伸出雙手接過那個寓意美好的粽子。
就聽李老師微帶鼓勵說道,“琦韻,老師很高興你能夠堅持走到這一步,繼續加油,勝利就在不前方了!”
“好的,也謝謝老師的關心。”
過去梁琦韻吃過無數粽子,有在外面鋪子買的,也有媽媽親手包的。
可再沒有一個粽子,比她十八歲高考前夕吃到的這個香,更加讓人感動,回味許久。
那個盛夏,日暮、教室、老師、同學、高考、粽子。
所有好的不好的,期待的不期待的詞語彙聚在一起,就是最青蔥的十八歲。
六月九號那天下午四點五十分。
一樓文科考場中,梁琦韻在英語作文答題區域寫下最後一個單詞,落下英文式的句號。
她把答題卡翻到正面,再三檢查考生信息部分沒有出錯,這才合上筆蓋。
她的腦海裏不期然地想起那年網絡上關于高考很火的一句話:
“願你合上筆蓋的那一刻,有着戰士收刀入鞘的驕傲!”
許是還有最後一點坐在L中教室裏的時間,許是這樣的日子注定引起考生的感傷。
梁琦韻腦海裏浮現出一幕幕。
第一次月考後換座位,她和周明铮成為同桌。
那天移桌子,是他主要來幫忙的。
他語文相對要差些。
所以在語文課上小組讨論時,她總是盡力把小組讨論的結果寫得極近完善。
當他站起身如青松般挺立,一字一句清晰地念着紙張上的答案。
聲音清潤爽朗,傳遍整個高一一班教室,似乎也成了那個十月最溫柔的秋風。
校運會上,他迎着光走來,笑着說,“咱留個手機號,待會方便聯系。”
是那個跳高差點破了L中最高紀錄的少年,是那個會在中場休息時走到她身旁,借口要站在那看比賽,讓她去看臺坐着休息的少年。
他曾在跨年夜時發來祝福:【新年快樂,平安喜樂!】
高一第二學期快結束時。
他就那麽随意地敞着腿坐在座位上,笑着指着課本上正盛開的花,說:
“這是白桔梗,代表着真誠純潔的愛。”
他曾主動舉着智能機,彎唇不羁一笑,“加個微信吧,以後好聯系。”
是那個只要有空,下午放學後總要在上操場打籃球的少年。
哪怕是将近一年沒有見過面,他就那麽不經意間出現在身後,背着正熱烈的日光,主動打招呼,“梁琦韻,你也來買東西嗎?”
是那個優秀到獲得國家級競賽二等獎,青大願意降六十分錄取的少年。
是那個永遠是級第一的周明铮。
鈴聲響,高考最後一門科目英語結束。
梁琦韻垂下雙手在兩側,等待着監考老師下來收卷。
2014-2017,她的高中就這麽結束了。
這三年裏,她就只做了兩件事。一是學習,二是愛他。
--------------------
作者有話要說:
“願你合上筆蓋的那一刻,有着戰士收刀入鞘的驕傲!”——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