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原主遺留事件(上)
更新時間2012-4-11 12:53:54 字數:2205
蕭桐醒來的時候應該有下午兩點多的樣子,随意洗漱了一下,又讓賦靈賦詩找了件衣服,自己關上門囧囧的換上了,身體沉重加上對那長袍衣服不熟悉的緣故,好一會才換好,還出了一層薄汗。蕭桐對上得到允許又進房間的賦靈賦詩詢問的眼神,只裝作看不見。
目前這身體可能因為缺少鍛煉,又嬌生慣養的,很是瘦弱,不過對整體的身體包括樣貌,蕭桐還是很滿意,而且慶幸這身體才二十歲,年輕了七歲,不是誰都有機會有兩次二十歲的。
這身體照目前的情況随意移動還是有些勉強,再加上那時時疼着的後腦勺,蕭桐沒勉強自己,就坐在她一直待着的房間內坐着(古代用來睡覺的房間似乎都有桌椅可以坐着,還有山寨版的衛生間,挺方便,又寬敞,對現代人來說這一個房間都是大大的奢侈啊),便開門等着肅親王過來說事。
沒一會,已經知道蕭桐醒了的肅親王快步進了房間,後面跟着言侍夫,蕭桐一時有些懵,是該上前請安還是等着,便只起立站着看着肅親王。
肅親王沒想要請安什麽的,只忙到蕭桐前小心的又扶着她坐下,嘴裏還念叨着“怎麽起來了?坐着,還是躺着?”,蕭桐心裏有些羨慕這原主,她媽對她還真好。
言侍夫看了蕭桐,似知道她想什麽,就說道“小姐,以後等你身體好了,看見王爺你要請安,道‘母親大人’”邊說着還比了比動作,身體上半身往前傾。蕭桐看了點點頭“恩,我知道了,謝謝言叔”。
言侍夫聽了笑眯了眼,直說好,肅親王在旁邊看了直點頭,蕭桐認真聽話的摸樣以前可少,現在這樣還真狠難得,越覺得以後要教好了。
蕭桐看着在他們大感欣慰的摸樣可以得出原主很不聽話的結論,蕭桐可不想今後每次哪裏不一樣他們都要感慨一番,畢竟她與原主是兩個人,有很多是不同的。理智果斷的打斷了他們的欣慰,問道“不是要處理什麽事嗎?”,蕭桐是看着肅親王問的,卻沒喊母親,做了很多心理建設,蕭桐還是無法喊出這陌生的稱呼。
肅親王的注意力被引到要處理的事情上去,也沒注意蕭桐的問話有些唐突,一張笑臉也沉了下來,再看看那言侍夫和賦靈賦詩也是一個摸樣,蕭桐想事情可能有點大了,卻不得要領,也只能沉默等着他們的回答。
肅親王沉吟了一會,才開口道“阿桐,你現在不記得從前往事了,這事你自己得知道,我和你好好說說,且以後萬不可做出那樣的事了。”肅親王直直盯着蕭桐,蕭桐唯有點頭。
肅親王接着說道“先皇在泰安二十五年親封本王為肅親王,賜刺桐州為封地,只要本王還在世,這刺桐州州內的政務一切由本王做主。當年因當今聖上未封太女,本王一為我大燕國能有個明君讓我燕國更加繁榮昌盛,二為當今聖上乃明君且是本王的嫡親妹妹,為能實現她強國為民的願望。對燕都投入了太多的精力,無力顧及刺桐州。
至泰安三十年儲君争奪到了最關鍵的時候,因當時當今聖上的勝算最大,當時為先皇長女的蕭幕困獸之争下了一步狠棋,在刺桐謠言惑衆,讓人引導州下的百姓幫助本王奪皇位,要組織人員一路起兵至燕都接應本王裏外應和,争奪皇位。當時州內心大想着加官進爵的世家舍身做陪,已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亂。
本王得到消息從燕都趕回刺桐已來不及,差點釀成大禍,是當時還是一個幕僚的楊易不顧勸阻出了極端的手段,力挽狂瀾,才平定下這場禍事。
當蕭幕讓手下将消息傳達給先皇,先皇震怒之下捆了本王,将當今聖上也關了,封了現今的趙太師為禦使至刺桐調查。楊易才将禍事平定,又遇禦使緊急提審。楊易咬定有心人挑撥,又将所有帶頭之人的首級呈上,證詞證物齊全。
趙禦使經過仔細調查證實楊易之供詞,證實證詞證物的真實性,回禀了先皇。先皇得之前因後果,悲怒交加,着蕭幕削去爵位,貶為庶民,怒斥其不顧國之安危,不顧百姓性命,謀奪皇位,為大逆不道之徒;蒙騙家母,陷害手足,為不仁不義不孝之人。
Advertisement
禍事的平定功臣以楊易為首,讓州內的百姓免遭迫害,免除了先皇對本王和當今聖上的猜疑之心,并立了當今聖上為太女。
本王後來得知事情的始末後,往後并将刺桐州的政務漸漸交予了她處理,只重大的事情才交由本王決策。
泰安三十五年先皇駕崩,當今聖上登基,承蒙聖上看重,讓本王兼任刺桐、茂陵兩州提督,常年兩地奔波又時時與齊國交戰。本王将楊易任命為刺桐州知府,由其全權處理将桐州政務。
楊易是本王的下屬官員,亦是本王交心的好友,對她的正夫及幾位嫡女嫡子也相識,兩年前本王生辰楊易正夫何氏帶領幾位子女前來賀壽,被你瞧見剛及笄始出門應酬的楊軒楊公子,對堪稱絕色的楊公子,一下便着了迷失了魂。
近兩年你一直追求楊公子,到也未做過分之事,本王也曾提過與楊易做親家,不想那楊公子對你不喜,楊易與何氏對這嫡幼子甚是疼愛,不忍佛了他的意,再者你不成器,本王也不能勉強楊易這老友。遂本王已勸解過你,讓你在看他人,你未答複,本王還想着你是知道了不好意思答複罷了。
本王又幫你打聽了很多世家的男子,家世般配且教養得好的男子不願與你結親,教養得不好小門小戶出來的男子進了王府的門,又怕管不好王府亂了規矩,不如不娶。
本王後來在茂陵與一支男子軍統領相識,才知道那男子竟是莫俞老友的嫡子,已到二十三歲,但因相貌原因,沒有合适的人結親,本王與莫老友商量一通,都覺得做親家甚好,并将你與他家的阿璃定了親。
不想你還未死心,在成親之日聽了小人的挑唆,隐瞞了所有近身伺候保護你的人,使計将楊公子擄來王府,威脅楊公子要奪其清白,讓他今後永世都只能跟着你。并用藥将兩人迷暈,藏在這屋子裏。不想你應酬回來得晚,楊公子與侍從已經醒來,門窗被鎖喊了人外頭吵鬧還有人照應不讓進這院子,無人搭理。為了保住清白,與他的侍從策劃逃出這院子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