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在過去,斯佳麗的活潑與玫蘭妮的娴靜是成正比的,可今天的斯佳麗卻特別沉默,而玫蘭妮則活躍很多,與丈夫久別重逢,玫蘭妮一雙棕色的大眼睛裏滿是淚花。斯佳麗挽着查爾斯的胳膊坐在他身邊,仰着頭看他,仿佛從來沒有認識過他一樣。
或許查爾斯身上陌生而新奇的品質勾起了斯佳麗的興趣吧?斯科特揣摩這姐姐的眼神,發現斯佳麗已經不再把查爾斯當成一頭待宰的小牛犢來看待了——這是個好兆頭。
在這個久別重逢、本能夠也本應該談笑風生的日子,斯科特也意外沉默着。他的脊背挺得筆直,手放在并在一起的雙腿上,目不斜視,比經歷了兩年戰争操練的小夥子們更有軍人氣質。他聽着一反常态侃侃而談的阿希禮和查爾斯,看着大家把他們團團圍住,看到窗外不時閃動的好奇的腦袋,看着大家淨拿戰争的問題纏住他們不放。斯科特明顯感覺出來阿希禮對戰争興趣寥寥,甚至還不如查爾斯對戰争感興趣——不過查爾斯似乎是用戰争的趣事來刻意掩飾一些他不願意提及的話題,阿希禮也是。
他們說的很多,歡笑不斷,成了談話的主角。他們談起朋友們的趣聞,講起生活中各種艱難應付時顯得樂不可支,把忍饑挨餓在雨中雪中行軍說的輕描淡寫。加上查爾斯不時在一旁補充,逗得一屋子女人們咯咯地笑個不停。
斯科特明白,只有經歷過戰争的人才有權訴說戰争的苦難,可是被戰争打掉了牙齒的年輕人們,和着血淚把苦痛咽下,在妻子兒女面前,維持着那個搖搖欲墜、奄奄一息的天堂。
誰能理解謊話連篇、強顏歡笑的士兵們的內心的傷痕?尤其是當他們的妻兒也在生活艱難、缺衣少食、忍受着物價飛漲、縫縫補補的日子,卻內心充滿了驕傲和信心的時候?士兵們都在妻子、兒女和父母面前演繹着一個謊言,但他們無法逼迫自己對這個謊言信以為真。兩年的戰争過去,大家對結果都心知肚明——南方會被打敗的,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每個回來探親的士兵都謊話連篇,力圖把這個謊話說得更圓滿,更長久。
勇氣是壓力之下的優雅風度,勇氣并不來源于勇敢,而是來自責任。
大家圍着火爐坐的久了,漸漸開始有人打呵欠。彼得大叔把韋爾克斯老先生和兩個姑娘送到旅店,斯科特去火車站接爸爸、媽媽和卡麗恩。塔拉一家、塔爾頓一家差不多都來亞特蘭大了,卡麗恩和布倫特、斯圖亞特和印第亞的婚禮就在亞特蘭大的教堂裏舉行。
整個聖誕節都因為兩對新人的婚禮而忙忙碌碌的,讓斯科特不由自主想到了兩年前,玫蘭妮和斯佳麗兩人的婚禮也是在兩個禮拜裏操辦出來的,那時候埃倫急得焦頭爛額,拼命勸斯佳麗和查爾斯緩一緩,可如今,就算全南方的埃倫也阻止不了原來世界的變遷和覆滅。
火車站居然遇到了瑞特,斯科特帶着一顆淡然的好奇之心問:“快半夜了,瑞特,抽了什麽風才在冬日半夜,一個人駕着馬車出來遛彎?”
“我說的理由你會信嗎?”一頂寬邊黑軟帽遮住了瑞特半張臉,一向閃閃發亮的眼睛在帽檐的陰影裏看不清楚。
“要麽是戰争,要麽是愛情。”斯科特懶洋洋地說,“你也該找一個情人陪着了,瑞特,作為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早該結束單身和漂泊的日子了。”
“女人是束縛,也是麻煩,我還沒有愚蠢到給自己找一個束縛或者一個麻煩。”
“而起恰好要來接兩個束縛和麻煩。”斯科特把平貼着褲縫的手塞進兜裏,“我媽媽和妹妹。我媽媽在十五歲時,有個男人心甘情願地把脖子伸進了套索,如今快二十年了。這個聖誕假期,又有兩個在本能沖動和未來考慮下的男孩,準備把愛情埋進婚姻的墳墓。”
話音剛落,瑞特高大的身子就從車上翻下來,降落在斯科特身邊。瑞特摘下自己的手套,他的一雙大手把斯科特的手從口袋裏掏出來,放在嘴邊喝着氣,修剪整齊的小胡子蹭過手背的皮膚,灼熱的氣息噴在凍得冰冷的手上,暖暖的,癢癢的。斯科特試着把手抽回來,卻發現自己的手像被鐵鉗鉗制住了似的,怎麽也抽不出來。
“老老實實的別動,你可不想像弗吉尼亞那幫愚蠢的士兵們一樣,把手指一根一根地凍掉吧。”瑞特粗聲粗氣地說,“如果下次再不戴手套就出門,我一定會想辦法讓你長個教訓的。”他的口吻像個恐吓小學生的壞脾氣老師。
瑞特的掌心粗糙卻溫暖,能隐約感受到他手背上的毛發和已經很輕微的傷疤。指關節很分明,指甲修剪得圓潤漂亮。暴露在冬夜的晚上,瑞特的手仍然灼熱,他的體溫透過毛呢大衣一絲絲地輻射出來,讓附近的空氣都變得溫暖。
有更加灼熱的氣體噴灑在斯科特的頭發上,斯科特疑惑地仰起腦袋,額頭重重地碰上了一個軟軟的東西。
半晌,瑞特捂着嘴巴,悶聲悶氣地說:“你的前額磕到了我的牙齒。”
斯科特可不這麽認為。他揉了揉額頭,并沒有一絲疼痛的感覺。不知道是瑞特及時用嘴唇包裹住了牙齒,還是瑞特根本就是在捉弄他。
這幾天簡直如夢似幻,其中充滿了聖誕樹的松枝氣息,燭光和裝飾品在其中閃爍,匆匆逝去的每一分鐘短暫地像心跳。多麽緊張的一個禮拜,讓人氣都喘不過來。
瑞特得知斯科特的妹妹要結婚了,從英國弄來了大匹閃閃發光的新緞子,外加兩塊帶花邊的面紗,料子足夠給卡麗恩和印第亞兩人做結婚禮服。當斯科特抱怨自己也能弄來同樣的東西之後,瑞特似笑非笑地說:“你就當我借花獻佛吧,況且,寶貝,我壓根不相信你對女裝的品位。”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