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玉黎清知道自己要死了。
利箭貫穿了她的胸膛,傷口湧出的血液染紅了她桃粉色的衣衫,別在發間的香花落下,淡淡幽香消散在初冬蕭瑟的夜風中。
她倒在男人的懷裏,血腥氣湧進口腔,四肢漸漸脫力,意識模糊間,眼前浮現自己的一生。
她本是揚州富商的獨女,母親早亡,父親将她視作掌上明珠,為她謀了一份好姻緣,嫁進侯府,由商賈入高門。
父親病故後,她來到梁京。
入了侯府才知曉老侯爺和嫡子已經相繼故去,江家的主子就只剩下當初與她定下婚約的侯府庶子,江昭元。
江昭元年紀輕輕便顯示出易于常人的才能和遠見卓識,十六歲時便高中狀元,十八歲承襲爵位,在朝中聲名鵲起。
憑借一紙婚約,玉黎清得以入住侯府,與江昭元朝夕相伴。
初時,他眼中的冷凝肅穆讓玉黎清望而卻步。江昭元并不嫌棄她的出身,卻也不同她說話,他冷得如同山巅的白雪,純潔無垢,拒人于千裏之外。
她知他身為朝廷重臣,心系百姓,便在背後為他準備膳食,幫他曬書、鋪床,管一管府中的雜事。
白日裏見不到他,她便點一盞燈籠,去院門外等他,至少讓他回到家能吃上一口熱飯。
玉黎清不求江昭元能多看重她,只求兩個人能相敬如賓,和和睦睦的過日子。
慢慢的,江昭元開始誇她做飯好吃,許給她管理侯府的權力,後來,他回府時會為她捎些小禮物,一匹時興的布料,一本難覓的古書,又或是一枝含苞待放的芙蕖花。
細枝末節處的用心讓玉黎清看到了他冷漠的外表下,一顆真摯的心。
他很好,無論身為高官,還是未婚夫,玉黎清都對他挑不出半分錯處。
能遇見江昭元,是她一生之幸。
直到暗中的刺客射出那一箭前,她仍然堅信自己的未婚夫是個好人,濯濯清風,朗朗明月,是她心上最純淨的月光。
那箭本不是沖她而來,可她幾乎是下意識擋在了江昭元身前,寧願自己死了,也不能讓大梁國折損一位重臣。
蒙面的刺客在庭院中現身,将他們團團圍住,陌生而粗犷的嗓音控訴江昭元的罪行。
“江昭元,你妖言惑主,毒殺朝臣,人人得而誅之!”
“你弑父殺兄奪來這爵位,為奪權屢次暗害同僚,證據确鑿,多少忠良葬送在你手中!哪怕朝廷不敢動你,我等今日也要替天行道,除了你這奸臣!”
聽他們言之鑿鑿,樁樁件件都是血淋淋的兇案,玉黎清深感震驚。
為何他們口中江昭元與她眼中清冷如月的人截然不同?
她好想張口問一問江昭元,他們說的到底是真是假。可她已經奄奄一息,連張口的力氣都沒有了。
她被江昭元緊緊抱在懷中,感受着他身體的顫抖,不知是因為悲傷還是暴怒,又或者兩者皆有。
漸漸的,她的思緒有一瞬間的清醒,瞳孔漸漸放大,清晰的看到男人臉上陰鸷恐怖的表情,他從衣袖下飛出短劍,一個刺客的頭顱應聲落地。
面前的男人仿佛變了一個人,曾經澄澈明亮的雙眸如今殺意肆虐,原本溫潤而英俊的面容變得暴戾恣睢,只一瞬間就撕毀了曾在她面前精心僞裝的溫柔文雅,成了嗜血瘋魔的殺神。
玉黎清被他放在臺階上,腦袋垂向一邊,看江昭元穿着她為他裁的雲山藍裳,用那雙描摹山水的手指擰斷了刺客的脖子。
不過片刻,庭院中倒了一片屍首。
頃刻間了結數條人命,他身上一塵不染,憤怒的将刺客首領的頭顱踩爛,血濺庭院,如墜地獄。
男人踩着染血的腳印走到她面前,俯下身将她抱起,他張開口仿佛在說什麽,可玉黎清聽不清。
身體被抱緊,玉黎清靠在他肩膀上猛烈地咳了兩口血,模糊的視線中,男人白淨的脖頸濺開猩紅的血色,如同冬雪中盛開的梅花。
這是她生前最後所見的景象。
連句遺言也未曾留下,她的魂魄從體內抽離,再也看不清江昭元的表情,也無法再聽到他的聲音。
今夜的梁京注定是個不眠之夜。
入了冬的冷風夾霜帶雪,從她輕飄飄的魂魄中吹過,玉黎清失去了知覺,只覺得自己在一片寒涼中慢慢消散。
身懸高空,她看到江昭元舉兵造反,戰火燒遍梁京。她第一回 知道身為文官的江昭元拿起刀劍來如此心狠手辣。
叛軍兵馬攻至宮門前,兩軍交戰,無辜百姓亦受牽連,梁京血流成河。
她心如刀絞。
這時她才确信,她曾經一心敬仰的、勤政為民的江昭元,是個殺人不眨眼、謀權奪位的亂臣賊子。
他騙了她,将她玩弄于股掌之中。
她入侯府半年多,江昭元始終沒有提過與她完婚的事,許是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要娶她吧。空有未婚夫妻的名分,因着一紙婚約收留她,是為了官場上的名聲,還是為了玉家的錢財?
真相與否,她已無法知曉。她才十八歲,在不甘與悔恨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玉黎清死不瞑目。
寒冷的夜風如同凜冽的刀鋒将她吹散,玉黎清徹底陷入混沌,五感盡失。
不知過了多久,沉寂的黑暗之中,她隐約聽到清脆的鳥鳴聲,耳邊輕盈的腳步聲時近時遠,清淡的花香味萦繞在鼻尖,一步步将她引向有光亮的地方。
窗外吹進來的風帶着春日的暖意,合着清雅的花香味,吹散了她身上的寒冷。
意識漸漸凝聚起來,玉黎清猛的從床上坐起,下意識捂緊疼痛的胸口,大口的呼吸着。
過了好久,胸口的痛感如同融化的冰塊在回暖的身軀中緩緩消失,不留痕跡,她一身冷汗,呆坐在軟榻上。
等回過神來,眼前的景象逐漸清晰,大敞的窗外是一樹盛開的海棠,花繁葉茂,白中透粉,幽幽香氣随着春風吹進屋裏,沾在她衣袖間揮之不去,春意盎然。
玉黎清環視四周,熟悉的擺設,敞亮的房間,還有她心愛的海棠樹,這裏是她的家。
聽到屋裏有動靜,候在外頭的丫鬟走了進來,看見玉黎清坐着,疑惑道:“小姐不是要午睡嗎,怎麽剛躺一會兒就起來了?”
站在眼前的是她的貼身丫鬟若若,還紮着孩童的兩股發髻,看上去不過十四歲,比記憶中的模樣稚嫩許多。
玉黎清開口問她:“今年是哪一年?”氣息有些虛弱。
若若答:“宣貞四十八年啊,小姐您問這個做什麽?難道明日去私塾要同先生論時策?”
宣貞四十八年,她十五歲,這個時候父親還健在,身體硬朗,她在揚州讀女子私塾,沒有見過江昭元,沒去過梁京,更不明白那樁婚事對自己而言意味着什麽。
本以為受人蒙騙,身在異鄉孤單慘死,就是她一生的終點,沒想到上天給了她一次重來的機會。
既然上天垂愛她,讓她抛卻前世重生回來,那今生絕不能再重蹈覆轍。
玉黎清忙下榻穿上繡鞋,收拾整齊,推開門,走進柔和的春風中。
不明就裏的若若小跑過來,跟在她身後,疑惑問:“小姐,您這是要去哪兒啊?”
玉黎清步伐堅定,“去找父親,我有話要同他說。”
穿過花香四溢的花園,長長的走廊,蜿蜒繞過怪石嶙峋的假山,從荷葉舒展的小湖旁走上橋,家中的園林依舊如記憶中精致美麗。
玉黎清來不及駐足欣賞,走進父親的院子,看到書房外候着兩個小厮,她徑直走過去推開了房門。
擺滿了書卷的書房裏點了淡淡的檀香,絲縷白煙從香爐裏幽幽升起,年過四十的玉家老爺玉天磊正坐在書案後專心查賬,一身蒼黃長袍,與滿屋的書卷融為一色。
外頭小厮來不及禀報,玉黎清就走了進來,玉天磊聽到動靜擡起頭來,看到是女兒,疲倦的臉上揚起微笑,“你怎麽過來了?”
“父親。”玉黎清向他走過去,她有好多話想同父親說,走到父親面前,心裏的委屈和思念交織在一起,還未再開口,杏眸裏已經蓄滿了水光。
前世,她親眼看到父親被病痛折磨的不成人形,躺在榻上,因病故去。
母親早亡,是父親一手将她養大,給她她想要的一切,甚至留下遺書将家中所有的財産都給她做了嫁妝,為的是等她出嫁去梁京,有足夠的銀子傍身,不會被夫家人看不起。
父親一生都在為她謀劃前途,而她卻被人蒙騙,與一亂臣賊子同住屋檐下半年都未有察覺,此前才看清他的真面目。
她愧對父親的用心。
“父親……”玉黎清跪坐在父親身邊,趴在他腿上小聲泣不成聲,“我好想你……”
“怎麽哭了,上午還好好的,午睡做噩夢了?”玉天磊放下毛筆,粗糙的手掌輕撫女兒的後腦勺,柔聲問她。
玉黎清啜泣着搖搖頭,坐直了身子,一邊抹眼淚一邊說:“父親,我不想去梁京。”
“傻孩子,誰讓你去梁京了?”玉天磊慈愛的看着她,捏了一截袖子為她擦眼淚。
故去的親人就在面前,失而複得的喜悅下,對未來的恐懼也無法忽略,她不要再走前世的路,不想失去父親,也不想再與江昭元有任何糾纏。
玉黎清緩了緩心緒,字句清晰道:“我不想嫁去侯府,父親能不能為我退了這門親事?”
作者有話說:
溫暖小太陽×天生綠茶惡種,感謝小可愛們的支持(啾~)
下本開《失憶後與宿敵同床共枕》驕縱天真長公主×假清冷端方·真又野又欲大奸臣,輕松甜文,求收藏支持呀~
長公主與奸臣是死對頭。
聽聞奸臣下獄,長公主喜笑顏開,穿了最好看的新衣帶人去大牢要教訓他一頓。
還沒等她動手,就見意外失憶的奸臣睜着一雙清亮的眸子看她,烏發及腰,膚白勝雪,腳踝被鐐铐磨成了水紅色,脆弱又惹人憐,勾得長公主神魂颠倒。
長公主立馬從打人變搶人。
奈何失憶的奸臣清冷自持,誓死不從,長公主只得哄他:“我是你未過門的娘子,特意來接你回家的。”
花言巧語把人騙回府後,日日欺負他。
天冷用他暖身,下雨讓他撐傘,入夜鑽進他被窩裏,見端方持重的奸臣紅了臉,長公主奸計得逞,枕在他臂彎裏睡的香甜。
沒了對頭,長公主政途坦蕩,不料枕邊的奸臣一夜間恢複記憶,重回朝堂,登閣拜相,而她竟成了階下囚。
長公主難忍屈辱,一頭撞到牆上。
——
奸臣少年老成,殘忍冷血,耳目遍布京城,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未及弱冠便位至首輔,卻因一場失憶栽在長公主手裏。
奸臣睚眦必報,扶植新帝,關押公主,勢要一雪前恥。
聽聞長公主撞了牆,奸臣趕到大牢,見公主小小一團縮在牆角,睜着一雙純淨的眸子看向他,怯生生地問:“你是誰?”
奸臣壓下眼中的狡黠,将人抱起,在她耳邊誘哄:“我是你相公,來接你回家。”
聞言,乖巧的長公主露出小虎牙,摟着人又捶又咬,“大壞蛋,你怎麽才來!”
預收《瘋犬纏金枝》聖潔良善公主×嗜血戰争狂·天生瘋狗皇帝(禁欲者為情亂心,混沌者為愛忠貞)
慶歷二年,公主榮瑾輔佐幼弟登基。
少女稚嫩淡雅,俯視衆臣,意外對上一雙燒着野心的烏眸。
殿階下,元帥裴燼矜貴持重,對她微微一笑,恭敬叩拜,仿佛那一瞬的對視只是她的錯覺。
數月後,裴燼起兵造反,被榮瑾拿下。
大牢裏,榮瑾審問叛臣,“你已位至三軍統帥,還有何不滿?”
裴燼打量着少女不盈一握的腰肢,嘴角勾起一絲邪笑,毫不掩飾眼中熾熱欲念:“若公主以身飼虎,末将定忠心無二。”
公主清冷的臉上飄過一絲薄紅,“冥頑不靈。”
遂将其流放三千裏。
幾年後,敵軍兵臨城下,榮瑾被羽翼漸豐的慶帝推到陣前,獻給敵軍求和。
敵國皇帝禦駕親征來到陣前,捏住她的下颌,啞聲道:“許久未見,公主生得越發勾人了,朕心甚悅。”
榮瑾聞聲擡頭,眼前人竟是叛臣裴燼!
——
裴燼生在亂世,天性殘忍,重傷瀕死之際,被一位路過的貴人救了性命,此後他仍舊嗜血毒辣,心上卻掃出一塊幹淨地兒供奉那抹月光。
弱冠之年,裴燼成為慶國三軍統帥,權勢鼎盛後卻漸生乏味——刀劍久不飲血,心癢難耐。
直到新帝登基大典上,他擡起頭來,看到了那位聖潔如月的長公主。
猛然發覺,心上月光就在眼前。
肮髒的欲望在心底瘋長,裴燼一片癡心着了魔,要将她扯進自己這團污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