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41)
才子,我自然是要給三哥這個機會了,況且,聞名天下的事情,他怎麽會覺得我是在得罪他呢?”
“至于其他人,這差事哪樣不是利國利民的?我都沒說他們搶我的功勞了,他們有什麽好說的?”胤禛很是無賴的攤手,反正,累死的雍正帝只有一個,他才不會上趕着找罪受。以前覺得兄弟多是麻煩,少不得要多對付幾個人。現在嘛,兄弟多還是有好處的,事情就那麽幾種,兄弟多了,每個人平攤的就少了一些,于是每個人的功勞也就跟着要減少,功勞少了,你能指望着他封侯拜相嗎?
況且,百姓們可都是忙的很,誰有空打聽這事情是誰負責的,他們只會管這事情是誰提出來的。君不見,歷史上的各種發明,大家也不就是只記住是誰研究出來的,而不會問是誰制造出來的嗎?
李中寧還沒想到胤禛的險惡用心,只覺得胤禛是在韬光養晦,所以想了一會兒建議道:“你好歹是給自己留一兩件大事兒,也好在百姓心裏留下個大印象。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可不是開玩笑的,雖然沒有實力沒有武器也得不到天下,但是有了那些東西沒了民心,照樣會得不到天下。”
胤禛擺擺手:“你放心吧,我知道事情輕重,前段時間,那水稻種子我剛讓人研究出一點兒眉目。因為時間拖的太長了,戶部早就丢開這事情了,現在李大人又擔着戶部尚書的職位,我自是不會将這事情推給別人去做的。”
這種事情,可是比之前說的那幾件都重要的多了。這會兒還不是那個經濟為上的現代社會,糧食有多重要,只要是個會喘氣的都知道。差事不貴在多而貴在精,他可是謀劃了不少時日了。
因為李中淮是去年就進京的,所以胤禛身邊也算是有幫手,這兩年計劃的事情還真不少,李中寧剛回來,有些事情還沒來得及問,三言兩語的,就和胤禛熱烈的讨論開了。
李巧慧一開始還聽着,偶爾說兩句,後來,就只剩下打盹了。等天色漸晚,鄭嬷嬷過來給李巧慧送補湯的時候,兩個人才發現,李巧慧正側靠在軟墊上,弓着身子睡得香甜。
對視了一眼,胤禛趕緊過去将李巧慧給叫醒,讓寒蘭進來服侍着李巧慧用了湯,送她進去繼續睡覺了,才叫上李中寧,兩個人往書房說話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LAKERSzhang親的地雷~~~~~四大爺三年的功績出來了~~~~
中秋
更新時間:2012-8-27 17:15:00 本章字數:6091
李巧慧也不管胤禛和她的幾個哥哥商量了什麽,她現在是只關心自己的肚子。在康熙那裏,她也算是備過案了,所以很快,她就領着元希和寶珠,跟着胤禛去了圓明園。這會兒的圓明園,規格真是不能和後世的相比,甚至連後來的三分之一面積都沒有,更不要說沒有胤禛當雍正的那十三年的積累後加乾隆幾十年的擴建翻修了所帶來的各種華麗了。
不過,好歹是和胤禛的審美觀搭點兒邊兒的,這園子還算是漂亮,帶着點兒江南水鄉的柔美,夏天住在這兒,很是涼快,李巧慧總算是能有個安穩覺可以享受了。
這邊的人又是胤禛親自安排的,京城裏的郡王府裏又因為制度問題不會出現什麽大問題,時間一長,李巧慧就有些樂不思蜀了。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偶爾吃太飽睡不着的時候,就将元希和寶珠兩個叫過來指導他們的功課。
元希寶珠也是要經常是各種藥丸子的,都是李巧慧兌換出來的。再一想到幾個月後肚子裏還有好幾個需要各種藥丸子,李巧慧就森森的覺得,自己将來的人生是很黑暗的。為了養活兒子閨女,她的不停的轉動腦筋想各種各樣的發明創造,但是,她真的不是科學家啊,再說了,還沒有被發明創造出來的東西也不是她一個非理科生專業人士能弄明白的。更多的東西,是需要歷史的驗證,人民的經驗,然後才慢慢的有了雛形的。
她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人,就算是知道那東西長啥樣,也得有個緣由才能交代出來吧?可是,能有緣由的,她基本上已經耗費到她的那個修真功法秘籍上去了。
而以後,她說不定還得給胤禛兌換給鬼修的功法什麽的,而兒子女兒留個家傳秘籍什麽的,那些積分,是完全不夠塞牙縫的。要不然,她現在就兌換一個煉丹的秘籍出來?以後那積分,就只留着等兌換功法?
有了這個念頭,李巧慧就開始計算,看哪個方法更劃算了。只要是,煉丹這項事業,不是你想幹就能幹的,功法能用大量的積分兌換,藥鼎能用大量的積分兌換,但是那些你聽都沒聽過,或者就算是聽過也絕對沒有見過的各種草藥藥引呢?要是還得兌換的話,她又何必去費這個功夫?
不過,沒等她計算出結果,胤禛就宣布要回京了。李巧慧很是依依不舍:“怎麽這就回去啊?京城最近不是沒什麽事情嗎?不如你先回去,我就在這裏等生完了孩子再回去?”
生完孩子就要坐月子,多胞胎是肯定不會足足十個月的,所以,大約就是八九月間,雖然說七月流火,但是還有九月的秋老虎,回京城那四方城裏坐月子,豈不是要悶死?
“你日子都過糊塗了,這都中秋了,你不打算回去參加中秋家宴?”胤禛瞥了她一眼,抖抖手上的禮單:“這是去年的,你看着增減幾樣就成了,只是別忘了胤禟胤誐他們幾個,娶了嫡福晉的,節禮加三分,納了側福晉的,多一分就成了,另外要給女眷準備見面禮,你是當嫂子的,這禮物也不能太寒碜,若是你那邊東西不趁手,我庫房裏還有幾樣東西,得空你去挑一下。”
“不用了,給女眷的東西,哪兒能動用你的。”李巧慧伸手接了禮單掃了兩眼:“時間過的真是快,我還想着這是六月份兒呢,沒想到馬上就是中秋了。咱們府上的月餅,你讓人準備了沒有?”
“沒有。”胤禛很是坦然的搖頭,完全不理會李巧慧瞪得大大的眼睛裏面露出來的怨氣,在一邊坐下,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抿了一口才說道:“不過,各種東西都是準備齊全了,就等中秋節前兩天,你吩咐一聲,大廚房裏就能準備出來了。”
知道自己被耍了,李巧慧只是撇撇嘴,轉身去吩咐建蘭她們收拾東西,準備回府裏去了。這些禮單雖然是有舊例的,但是看實際情況還是要改動一下的,比如說,大阿哥府裏添丁了,她得多幾個禮物,但是因為是庶女,又不能礙了大福晉的眼,各種情況綜合考慮,基本上這節禮每年都是要變動一下的。
胤禛的東西倒是好收拾,只派了兩個丫鬟過去,不到半個時辰,就打包好了。元希和寶珠的則是比較麻煩的,小孩子的東西本來就精貴,李巧慧又準備了各種玩具等,足足裝了兩輛車子才算是完事兒。
回到府裏也沒顧得上歇兩天,就開始各種繁忙了。有些人家是要提前送禮的,比如說李家和張家,還有盛京的某些王爺的老家。而有些人家裏,是要斟酌着避諱點兒的,比如說索額圖或者明珠家裏。還有一些,你得考慮着不能近不能遠,掐着時間點兒随大流送節禮,還得讓對方知道你心裏惦記着他們,比如說佟家。
等一圈忙完下來,時間也就到了中秋了,李巧慧很是不樂意去參加家宴,每年參加家宴,那宮裏的東西實在是不怎麽好吃。康熙不是胤禛,胤禛的飲食是追求清淡美味,更偏向于精,而康熙呢,大約是受順治以及順治的那些蒙古後妃的影響,口味更偏重。
對李巧慧來說,這時候,一點兒口味的偏差,都是很能影響食欲的。所以她真不想去宮裏餓個半夜再回來,只是,不去也不行啊,誰讓她沒特權呢。
按照慣例,李巧慧一進宮就直奔慈寧宮,而她的那些妯娌們則是先去拜訪各自的婆母的,所以她是第一個到慈寧宮的。進門就發現不對了,居然有人比她還先到,再一看,喲,不是妯娌,是個後妃,李巧慧給皇太後請過安之後,趕緊上前行禮:“見過佟貴妃母,給佟貴妃母請安。”
“快起來快起來,你身子重了,也不好行禮,就不用如此多禮了。”佟貴妃趕緊扶住李巧慧的胳膊笑道,這佟貴妃是佟皇後的親妹子,在佟皇後死了三年之後,被佟家給送進宮了,一開始只是個妃子。還是虛的,連金冊都沒有。
雖然對于日後她至少會有一個貴妃的頭銜這種事情心照不宣,但康熙硬是給拖了小半年,今年才算是給佟貴妃一個明确的稱號,并且經過了正式的冊封。所以佟貴妃這會兒臉上也是喜氣洋洋的,笑眯眯的拉着李巧慧說道:“你是個有福氣的,正好元希和寶珠也大了些,等你肚子裏的一出來,也能當個好哥哥好姐姐,替你照看下面的弟弟們了。”
“佟貴妃母說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元希和寶珠只要不鬧的我頭疼,我就謝天謝地了,可不敢指望他們帶着下面的弟弟們。”李巧慧笑着說道,也沒敢在佟貴妃身邊坐下,只站在一側。皇太後很是稀罕小孩子的,這會兒正逗弄元希和寶珠,聽見她的話,佯裝不樂意的說道:“我們元希阿哥和寶珠格格是最乖巧聽話的,怎麽會吵鬧呢?元希和寶珠說烏庫媽媽說的對不對?”
“烏庫媽媽說的對,我們從來不吵鬧的。”元希和寶珠當即點頭,異口同聲的說道,還不服氣的回頭對李巧慧撒嬌:“額娘別頭疼,等小弟弟出來了,元希(寶珠)一定會好好照顧弟弟們的。”
“你們怎麽照顧弟弟們?”佟貴妃這會兒才二十來歲,正是想要個孩子的時候,見着機靈活潑的元希和寶珠,滿心的慈愛,忍不住就笑着問了兩句。
元希歪着腦袋想了半天才說道:“元希将最喜歡的毛筆給弟弟,讓弟弟天天寫大字。”
寶珠也跟着點頭:“寶珠将最喜歡的針線給弟弟,讓弟弟天天練繡花。”
李巧慧忍不住黑線,這兩個小鬼頭,明明是自己最不喜歡的,卻非得說成是自己最喜歡的。以為她不知道嗎?元希一看見那毛筆就要揪掉一根毫毛,寶珠則是拿着針線四處扔,到練習的時候就說找不到了。不過,這些小樂趣她自己偷着樂就行了,沒必要拆兒子閨女的臺。
皇太後和佟貴妃不知道這些事情,還以為元希和寶珠這麽小就聰明的不得了呢,更是樂呵了,逗着他們說些童言童語,一時之間,慈寧宮樂呵的很。
正熱鬧着,就聽外面通報,說是惠妃宜妃德妃和榮妃以及良嫔幾個都到了,她們身後自然是跟着自家的兒媳的。衆人又是忙通通的行禮,等都落座了,慈寧宮就更熱鬧了,因為幾個六歲以下的孩子,都是被各家的額娘給帶了過來。
側福晉也是能被帶進宮的,有些受寵的,就也跟在自家嫡福晉後面進宮了,有的側福晉也是有孩子的,幾家的加在一起,那真是數量可觀,原本還算是寬闊的慈寧宮正殿,這會兒都覺得有些狹小了。
大家都想在皇太後跟前好好表現一下,這樣一來,元希和寶珠就有些不顯眼了,李巧慧正好能将他們拘在自己身邊,省得他們和哪個小阿哥小格格吵嘴。
五六歲的孩子,都是調皮的不得了,又都是各家的小霸王,她這會兒身子不便,萬一等會兒打架了,她就沒辦法好好照看了,她也沒個婆婆幫她照看着,出了意外,可是足夠讓人憋悶的。勢單力薄,到時候估計也沒地方申冤,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孩子還是不要離開身邊比較好。
不過,她也算是特殊的了,各家的福晉都是站在自家婆母身後的,就她因為沒婆母,又大着肚子坐在另一邊,雖然是個末尾,也算是混上座位了,看在別人眼裏,也就難免會憤恨了。
“四嫂真是好福氣,和四哥大婚也有将近十年的時間了吧?四哥的孩子都是四嫂生的,可見四哥平日裏對四嫂肯定是特別體貼的。”八福晉在一邊酸溜溜的開口,她嫁給胤禩也有兩年多了,連個孩子都沒有。
上次選秀的時候,良嫔已經打算給胤禩納個側福晉了,若不是她求宜妃幫忙,恐怕這會兒府上已經多了一個女人了。
“八弟妹這話說的,好像四爺就不幹別的事情,專門在府裏體貼我一個人似的。就算我不經常出門,可也知道四爺平日裏忙的很,汗阿瑪看重四爺,四爺經常是連回府吃飯的時間都沒有的,辦差都那麽累了,回去還能有精力做別的?”
李巧慧挑眉說道,女人善妒可不是好名聲,但是有了子嗣,太注重女色而将差事放到一邊,那可不是什麽好話。在場的幾個福晉,誰不清楚她們家裏的爺這會兒手裏的差事都是四阿哥讓出來的?
所以李巧慧話音剛落,三福晉就跟着笑道:“我婦道人家也不是很知道外面的事情,但是啊,我們家爺是說過的,四弟可是很能幹的一個人,這朝中上上下下,哪個不誇他勤勉?汗阿瑪也是很看重四弟的,為了不讓四弟累着,還特意将很多差事都交給了別人呢。”
七福晉雖然一向隐形,但好歹七阿哥也算是因為四阿哥才從小透明變成有實際差事在身的貝勒,這會兒也跟着說道:“是啊,我也聽我們家爺說了,四哥是很忙的,上次因為那個水泥的事情,連着好幾天都是在工部休息的呢。”
八福晉臉色不忿,卻也不算傻,尤其是在被宜妃瞪了一眼後,就再也不開口了。宜妃等人正準備換個話題,就又聽外面通報,說是太子妃過來了。
一群人除了皇太後,都呼啦啦的站了起來,各自給太子妃行禮。太子妃穿着青色的太子妃大禮服,拉着太子嫡長女進門,先給皇太後請安,又對各嫔妃問好,接着就是慰問下面的幾個弟妹。
“我剛才在外面就聽說大家說的樂呵,隐約聽見差事繁忙什麽的,可是幾個弟弟辦差有了麻煩?”在皇太後下首坐下,太子妃攬着自家閨女笑着問道。
“太子妃想多了,這爺們兒的差事,再怎麽繁忙,咱們婦道人家也管不着。”大福晉當即就笑道,鑒于大阿哥和太子的關系,大福晉和太子妃也是不怎麽和睦的,所以說話也就不怎麽客氣了。轉頭看着太子妃身側的小姑娘,大福晉笑的很溫和:“大格格長的越發的漂亮了,我聽說,毓慶宮的李氏也懷上了?那大格格可應該高興了,日後就能有妹妹陪着玩耍了。”
“大嫂消息倒是靈通的很。”太子妃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大福晉:“不過,倒也多謝大嫂關心了,我們大格格平日裏也是不缺玩伴兒的,這宮裏的奴才多了去了,我們大格格身份高貴,想要人玩耍還不是一件輕松事?倒是大嫂,經驗豐富的很,大哥的幾個格格平日裏活潑的很,或許就是平日裏有人陪伴的原因?”
言語間,先是說了李氏的孩子生下來也不過是個侍妾的孩子,不值得多看重。再來就是說大福晉了,一連生了四個閨女才生了兒子,這該是多麽的讓人震驚的說那閨女運啊。
大福晉臉色不怎麽好看,惠妃的臉色也不怎麽好看。太子妃毫不顧忌的打趴下了自己的對手,也不理會她的臉色以及下面所有妯娌們的臉色,只轉頭對一臉迷茫的裝作什麽都沒聽懂的皇太後笑道:“皇瑪嬷,時間不早了,咱們不如往千秋亭?總不好讓汗阿瑪在那裏等着。”
皇太後這才被驚醒一樣,轉頭四下看了一遍,連連點頭:“好好,咱們先過去,不能讓他們等着。”
作者有話要說:捂臉,我發現我一寫女人們吵嘴的戲份,就很容易飙起來,有點兒控制不住的感覺……
和樂
更新時間:2012-8-28 14:39:04 本章字數:4666
千秋亭距離禦花園是很近的,同樣,距離慈寧宮也是比較近的,李巧慧對此是十分的慶幸的,雖然她能保證自己安安全全的走到,但能少用一點兒力氣就少用一點兒呗,反正節省體力也不是什麽壞事兒。
太子這些成年阿哥,一般上給康熙請過安之後,就不再往慈寧宮去了,不是說他們不願意給皇太後請安,而是一大屋子的中年婦女青年婦女嫂子弟妹的,更重要的是有他們的小媽在,得避諱,他們去了也不合适,還得讓那些小媽們找地方躲,實在是太忙亂了,索性也就不去了。
所以等這群娘子軍到了千秋亭,就能看見各家的男人已經在裏面坐着了。大庭廣衆之下,倒也不用特別的避諱,一堆人給長輩行禮,年齡小的給年齡大的行禮,爵位低的給爵位高的行禮,女人給男人行禮,小叔子給嫂子行禮,侄子侄女給叔叔伯伯行禮,大些的弘皙等人又給嬸子伯娘行禮。
總之,就這一會兒的功夫,每個人行禮的次數都要比以往一天的時候多的多。只累的每個人腰酸背痛的,幸好這會兒四阿哥的立場中正的很,衆位阿哥們也不願意為難四阿哥的家屬,尤其是看到李巧慧那小山一樣的肚子,躲避都來不及了,更不會上趕着讓她行禮了,每次都是在她作勢行禮的時候趕緊喝令她身邊的丫鬟給扶着。
“弟妹身子重,也不用來回奔波行禮了,太子妃,等會兒你照看着四弟妹一些。”很是溫和的囑咐了兩句,倒也沒敢說讓人搬個凳子過來讓李巧慧坐着。不過,皇太後倒是有資格說這個話的,她趕緊吩咐道:“先搬了凳子過來,老四家的可不能疏忽了,要放上軟墊。”
“多謝太子殿下了。”胤禛很是有禮貌的給太子道謝,太子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謝什麽,咱們一家兄弟,何必說那個客氣話?來來來,趁着汗阿瑪沒過來,咱們先過去喝兩杯,等汗阿瑪來了,咱們可就沒那個口福了。”
大阿哥斜眼看太子:“太子殿下這話說的可不對,你應該說,等汗阿瑪來了,咱們的口福就更多了,這會兒不過是一些冷盤,有什麽好吃的?要我說,咱們不如先找點兒人弄個雜耍什麽的,樂呵一番。”
三阿哥拿着扇子在手心敲了兩下,擡頭看着天空說道:“如此夜色,如此圓月,人間團圓美景,咱們還是不要辜負了這金秋佳節的勝景,不如咱們來吟詩作對,評出個一二,等汗阿瑪過來了,也能讨個好彩頭。”
胤禛繃着臉沒說話,胤祺漢語不好,索性也不說話了,胤祐一向是小透明,也沒人詢問他的意見。接下來,就是胤禩了,這位笑的一臉溫和,那樣子真是皎皎如月,确實是當得起君子如玉這個評價的。
“衆位兄長的提議都好的很,臣弟倒是覺得,咱們一邊飲酒,一邊賞樂,情致來了再賦詩作詞,也是一種人間美事。”胤禩倒是誰也不得罪,将前面那三個提議都給加上去了。
胤禟在一邊哼哼道:“誰耐煩作詩啊,這種好時候,咱們就應該敞開了肚皮喝酒才對,來來來,十弟,咱們去一邊喝酒,我告訴你啊,上次你九哥我剛得了一個絕色美人兒,回頭送你玩玩?”
十阿哥胤誐眼睛一亮,湊到胤禟身邊問道:“有多好看?告訴你,不好看我可不要!”
“好看的很,比你府裏的好看多了,所有的加起來都比不上那女人一只手。回頭你到九哥府裏看看就知道了,九哥保證,你一看就會迷上的。”胤禟就差拍胸脯保證了,也幸好宜妃距離的遠,要不然,非得過來揪胤禟的耳朵不可。兄弟間互相送個女人什麽的,這是正常事情,但是你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場合,這種話能說嗎?誰給你嚼個舌頭傳到皇上耳邊,你就等着倒黴吧。
胤祺雖然說不好漢語,但還是能聽懂的,見自家弟弟這麽不避諱,臉色頓時有些尴尬了,十二阿哥胤裪在後面打圓場:“臣弟前些日子得了一個玉雕,看樣子倒是挺精致的,但是幾位哥哥也知道,臣弟對這方面實在是太不懂行了,所以也判斷不出來真假,哥哥們若是有興趣,就幫臣弟鑒別一番?”
十三十四年紀小,在胤禟和胤誐說話的時候,胤禛就将人叫道身邊引開了他們的注意力,但是胤裪的聲音不低,兩個人頓時來了興趣:“十二哥,快拿出來大家瞧瞧,若真是好東西,咱們也能長長見識。”
胤裪脾氣好,立馬從荷包裏拿出來一個玉墜,雕的是上古貔貅,顏色翠綠,看起來确實是很精致的。十三十四鑒別不出來,就轉頭找胤禛幫忙。
胤禛拿在手裏仔細觀察了半天,才點點頭說道:“确實是真品,這刀工是順着玉石原先的走勢來的,自然而成,帶着天然色彩,但每一刀都是經過仔細琢磨的,所以雕刻之後,又是特別精致傳神的,若是我沒猜錯,這應該是漢玉雕。”
胤祉對此也有些研究,聽了之後就湊上來觀察,半天也給出了評價,很是贊成胤禛的意見,看完之後又給了露出好奇之色的胤礽,于是兄弟幾個就掄着将這玉雕看了一遍。
大阿哥倒是不太懂行,幸好他沒二到家,知道大部分的人都贊同,也就只是哼哼了兩聲,沒敢将所有的兄弟們都嘲笑一番。
玉雕輪到胤禟手裏,他倒是眼睛閃閃發亮,拿着看了大半天,才依依不舍的還給十二阿哥:“十二弟,你這東西若是出手的話,可先要找自家兄弟啊,哥哥我到時候肯定不會讓你吃虧的。”
十二阿哥笑了笑,剛準備将那玉雕塞到胤禟手裏,胤祺在一邊喊道:“胤禟,過來,我這裏有個東西是特意給你留下的,你看看喜歡不喜歡,若是不喜歡,我就給你換一個。”
胤禟立馬屁颠屁颠的過去了,胤裪也沒在意,重新将玉雕給收起來,轉頭去照顧十五阿哥等年紀更小的弟弟們。
十三則是纏着胤禛:“四哥,過兩天咱們去打獵吧?汗阿瑪上一次去圍獵對沒有帶上我,你說了要帶我去的,我東西都準備好了,前幾日蒙古送來了新馬,咱們過去挑幾個好的?我聽說,今年有一匹特別烈的馬,咱們去求求汗阿瑪,讓汗阿瑪将那馬賞給弟弟吧。”
“十三哥,你太沒義氣了,你明明前天還說要陪我去買東西的,這會兒又要去打獵!”十四十分的不滿意,在一邊拽着胤祥說道,再有一個多月就是胤祥和胤禛的生辰了,他這個當弟弟的自然是要送禮物的,往年都是額娘自己準備的,只是今年好歹他也算是大人了,這禮物自己準備才顯得有誠意。
十三也想到自己答應十四的事情了,立馬有點兒不好意思的說道:“那我不是沒想起來嗎?不如這樣吧,這才八月十五,我先陪你去買東西,然後咱們讓四哥帶咱們去打獵?十月的時候打獵正好,到時候四嫂也要生孩子了,咱們正好能給小侄兒做個衣服什麽的。”
十四想了一下,覺得此建議甚好,點頭應道:“那咱們就說好了,你先陪我去買東西,後天就去吧,我要去找汗阿瑪求個情,不想去無逸齋了,那群老頭子講課太沒意思了,還不如四哥講的,就說我們要去四哥府上讨教功課,然後順便在四哥那兒住幾天。”
胤禛在一邊很無語,你們兩個讨論的倒是歡快,連行程都訂好了,就沒人問問我同意嗎?
正想着,就聽外面傳來響鞭聲,然後就見康熙的禦辇從另一邊過來了,一群人趕緊保持安靜,等康熙下了禦辇,扶着梁九功的手走過來了,才一起行禮請安。
康熙哈哈大笑着讓衆人都起身,他後面還跟着很多的宗室,好歹是家宴,康熙自己的兄弟,已經那些堂兄弟都是要請過來的,不管感情深淺關系好壞,總之,不能在大好團圓日落下把柄讓人說愛新覺羅家不重視感情。
這會兒的座位可不是按照爵位來安排的,距離康熙最近的,除了太子,先是長輩,比如說康熙的叔伯,接着是兄弟,幸好康熙兄弟不多。然後才是胤禛這群兒子們,再往後就是能單獨有個座位的皇孫們,加起來也能排個三十多桌了。
而女眷這邊,和男人那邊的排位又不同,皇太後和康熙并排坐着,皇太後下首是太子妃,太子妃再往下是佟貴妃,然後是惠妃榮妃宜妃德妃,接着是良嫔等嫔位上的,最後是一些康熙比較寵愛的答應美人之類的。
這些都有十多號人了,再往後是李巧慧這些皇子福晉,小孩子要跟着親額娘坐,等她們排完,才宗室福晉。至于各家帶來的側福晉的,都是在另外一邊的,不能排在這正經的席面裏。
當然,康熙是不會讓自己的女人和宗室王爺們面對面的,于是,這女眷面前,都是要擺上屏風的。當然,這東西除了妨礙大家看見對面的人,也就沒別的缺點了。
反正歌舞什麽的,都是在對面的戲臺子上表演的,完全不影響大家的觀看。
在開宴之前,康熙他老人家先是說了一堆吉祥話,大致意思就是中秋佳節到了,愛新覺羅家的一群人也聚一聚,然後一起樂呵樂呵,然後率先喝了一杯酒,這就是個訊號,代表大家都要開始敬酒了。
輩分最高的王爺先說話,敬了康熙一杯酒,說了幾句好話,挨着次序往下來,當然,康熙也不是每個人的敬酒都喝的,大部分都是不給面子的沾沾唇,一直到太子敬酒,他也不過是喝了兩杯。
女眷那邊不流行敬酒,大家都是對上面的皇太後說幾句好話,老太太一直是高興的很,臉上的笑容都沒有斷過。酒過一輪,鼓樂就開始了。
作者有話要說:嗯,估計是最後一次這麽美好和樂了?下面就要開始各種勾心鬥角了,弟弟們都長大了啊,對此太子爺表示很困擾,只有小四一個弟弟是好的,其餘的連帶大哥都是一群混蛋,還不如讓他們的額娘都塞回肚子回爐重造呢……
返祖
更新時間:2012-8-28 17:32:09 本章字數:5529
中秋節很快就過去了,李巧慧再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裏,是半點兒都沒有踏出雍郡王府,她那肚子,連宮裏不管事情的老太太也是十分擔心的,經常派嬷嬷過來詢問情況。
胤禛也是不敢掉以輕心,太醫們已經給胤禛說過了,李巧慧肚子裏的孩子個數太多了,肯定會早産,最好是在七個月的時候引産,要是到了八月,就可能會有危險。更不能拖過八月,因為到時候孩子會太大,李巧慧必定是承受不住的。
所以一進入九月,整個雍郡王府就開始戒備了,李張氏甚至是住在了雍郡王府,徹底将胤禛給趕到了書房,白天黑夜,李張氏都是住在李巧慧隔壁,只要李巧慧一有動靜,那邊就鐵定能聽見。
而李張氏擔心自家閨女,晚上更是不能睡的太沉,時時刻刻警醒着。先聽見那邊翻了個身,然後就有輕輕淺淺的呻吟聲傳出來了,李張氏原本的困頓立馬就飛了,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了,叫了腳踏上休息的小丫鬟,穿了衣服就往隔壁跑去。
劉嬷嬷和黃嬷嬷年紀雖然大了,但畢竟是有經驗了,九月初的時候也被胤禛給接過來了,這會兒是睡在李巧慧房間的另一張榻上,她們的速度比李張氏還快。
李張氏進屋的時候,黃嬷嬷正扶着李巧慧的肚子,劉嬷嬷則是一邊給李巧慧擦汗,一邊輕聲問道:“福晉?福晉?可是肚子疼?還是想吃點兒什麽?或者起夜?我讓人準備着?”
李巧慧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睛。斷斷續續的說道:“快,讓人……讓人準備,孩子,孩子要出來了。”
李張氏慌慌忙忙的就站在屋子中間喊起來了,建蘭寒蘭等大丫鬟這段時間也是一直在外面守着的,聽到李張氏的話,不僅不顯得忙亂,反而有松了一口氣的感覺,怡紅等人雖然已經出去配人了,但是怡藍怡綠是留在府裏當嬷嬷了的。這會兒兩個人根據上次的經驗,一個站在院子裏,一個站在廚房裏,有條不絮的指揮着院子裏的人行動。
各處的燈籠也被點燃了,雖然是半夜,這院子裏卻還是亮堂堂的。怡藍随便拽了個人,讓她去墨香閣通知胤禛。又另外叫了人去守着元希阿哥和寶珠格格的房間,囑咐那些教養嬷嬷們小心照看着,千萬別讓阿哥和格格過來。
畢竟孩子年紀小,這又是半夜的,婦人生孩子保不準要出多少血,兩個孩子就算是從小比別人家的孩子聰明膽大,那也是小孩子,萬一沖撞了,可就不得了了。
沒多久,胤禛就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