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章節
的話這些煎炸類的食物可以繼續賣,還可以賣些關東煮。只是這樣一來的話,陳叔陳嬸你們可能就會更忙了。我想我們可能需要再招一個廚師,一個負責掃地收拾的阿姨,兩個收銀員,還有這家店也要重新裝修一下。你們找找看有沒有什麽相熟的師傅,讓他們按我們的要求來裝修。”聶小柔把一張圖拿了出來,把美心和聶遠也一起叫了過來,“你們都是讀書郎,想想讀書郎喜歡什麽風格的,小石頭也說說喜歡什麽樣風格的休閑小館。”
衆人商量了幾個小時,後來大概定下了風格,聶小柔便把裝修的事情交給了陳叔陳嬸,快餐店的收銀員可憐兮兮地要求加工資時,聶小柔才想起她居然忘了這麽號人,大概是她覺得收銀員的工作沒那麽辛苦吧,好在去年發年終獎時陳嬸給這個收銀員也發了三薪。
“就漲為一千二吧。”聶小柔道。
“給交住房公積金不?”那收銀員問道。
“一個月補給你兩百,不過這筆錢要到你買房或者你确定不在這裏做的時候才會補給你。”聶小柔道,那收銀員滿意地點了點頭,回去happy地工作了。原本人人都漲工資,就她沒漲,元旦的時候大家都發獎金,她也沒得領,差點做不下去,未想過年的時候大家都發三薪,她居然也有三薪。看來果然要聽媽媽的話啊,她才來幾個月,怎麽可能和老員工待遇一個樣呢?人不可能一口氣吃成一個大胖子,她不過中專畢業,也沒什麽大志向。有這樣的待遇她也算滿意了,這裏包吃,她家裏并不富裕,有時候還可以拿一些幹淨的剩菜回家變相補貼家用,她覺得這樣很好,從目前來看,完全沒有必要換崗位,她知道很多成績比她好的同學都沒有社保醫保,而她卻有,嘻嘻。希望明年的這個時候還能漲工資吧,快餐店的長工阿姨工資都漲到1500了,不過人家的确比她辛苦很多。
聶小柔和陳叔陳嬸商量完大概事項後便回了趟以前住的套房,景行還是沒消息,張大媽李大嬸一如既往的熱情,她離開小城時,張大媽足足送了她100個土雞蛋,說是放在冰箱裏比較不容易壞,李大嬸則送了她一包正宗的紅菇說是對身體好。
聶小柔回到S市時便進行了不斷的實驗,炸了好多東西請杜飛虹、鄧秀文、藍晶小趙他們吃,足足試了半個多月才多少滿意,覺得大衆能接受。
再度回到小城時,幸福小屋已經裝修得差不多,聶小柔把調料什麽地給陳叔試了一下,陳叔說他也研制了一些調料,聶小柔試了覺得很不錯,便決定用陳叔的調料。
“有的調料裏面還可以放些辣椒粉,畢竟有的人愛吃辣,有的人不愛吃辣。”聶遠在一旁建議着。
陳嬸點頭,記了下來。她和陳叔這半個月一直想着怎麽調得可口,對個人的口味卻一時疏忽了。
“還可以弄些小包裝的番茄醬、胡椒醬。”收銀員小楊在一旁說着,她去吃過肯德基,對裏面的番茄醬印象特別深。
“廚師有五個人來應聘,掃地阿姨劉嬸(即長工阿姨)的妹妹想應聘,收銀員有幾個人過來應聘,都是本地人,你看要不要下午叫他們過來面試。”陳嬸問道。
“好。”聶小柔應道。
最後廚師和掃地阿姨都定了下來,收銀員卻只找到一個滿意的。
“實在忙不過來就我過去頂着。”陳嬸道。
“好是好,只是這店開得比較晚,不像快餐店七點半左右就關門了。短期還好,長期怕你吃不消。”聶小柔想了想道。
Advertisement
“還有我呀,反正收銀什麽的我很熟。”一旁的小楊連忙說着,聶小柔點了下頭,算是同意了。
私下裏又把陳叔和陳嬸的工資漲到了3300,畢竟幸福小屋剛開張,能否盈利,什麽時候盈利都是不确定的事情。
54、愛漸濃
開一家店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你從來沒有開過這種店的時候,買了兩臺大的冷暖空調,添了攪拌機、封口機、一個冰櫃……
桌椅也得細細選過,饒是陳叔陳嬸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開業的時候還是有不足,比如不太會使用機器,導致上飲料的速度很慢……
無奈之下把美心和聶遠都調了過來,他們畢竟是少男少女,學東西的速度就是比較快。可是一把他們兩個調過來,快餐店的人手又不夠了。更糟糕的是,他們畢竟只是兼職,一開學的話就沒法像暑假這樣一天到晚都在店裏,于是店外又張貼了招聘啓事,多招了兩個人進來。聶小柔看着他們能差不多上手了才多少放心。
聶小柔算幸運的,幸福小屋的生意從剛開業起生意就還不錯,由于這家店足足有100平方米,空間比較大,如果有人想來個小型聚會也可以,而且裝修也比較新穎。
和同類店鋪不同的是,聶小柔店裏花瓶插的花都是當季的鮮花,而不是仿真花,此外插花的花瓶各種造型都有,卡通的、古典的、漫畫式的。還在牆角的地方弄了個許願板,每個人都可以在那板上寫上自己的心願,又在店的最裏面設了幾個秋千架,讓人們可以坐在上面放松放松。此外還訂了些日報、漫畫、雜志,讓顧客可以在等餐的時候看。因是剛開業的緣故,聶小柔模仿大城市裏有些店的措施,給顧客們發積分卡,每消費一百就可以得到一份小禮物。比如一個唐老鴨的水杯,一本筆記本,一個手機套……這都是聶小柔和之前精品店的老板死命殺價淘來的覺得價格适中又不錯的東西。
她決定每隔幾個月就推出一份新飲料,讓顧客有新鮮感,比如夏季他們的主打飲料就是西米露,各種各樣的鮮榨果汁也是他們的營業範圍。
她要求陳叔在快餐店裏隔斷時間就推出一樣新菜,陳叔也做到了,有時她在外地有吃到一些好吃食料又便宜的菜,她也會回家自己試做一下,讓陳叔在快餐店裏推出。做什麽産業都是一樣,推陳出新保證質量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六月份的時候聶小柔又從美國那邊訂了3000瓶的魚油膠囊,得到了更優惠的價格。五月份的時候許是兒童節即将到來的緣故,賣了幾百瓶的魚油膠囊,差點斷貨。她的膠囊在購物網站上的銷量是越來越好,每個月增長的速度都是驚人的。向她拿貨的那家藥店到九月份時每個月的銷量也達到了150瓶。
過完年後,她在網上也賣起了衣服,主要是賣睡衣。她對衣服這個行業不熟,又想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讓自己期末考的成績看起來不要那麽凄慘。思來想去,只有賣睡衣最适合不過的,一般人都不會介意睡衣穿得大一點,也不用那麽注意尺碼的問題。她賣的都是質量比較好的睡衣,那種進價幾塊錢一套的睡衣她是不會做的。于是就選了進價二十塊錢左右的有點小牌子的棉質睡衣、睡裙、睡褲,在網上的售價就定為40塊錢不包郵。剛開始只賣女式的,後來也賣了些男式的,銷路說不上好,但也還可以。
九月份開學的時候她就上了長款的睡衣,答應每賣套睡衣給鄧秀文2塊錢的抽成。由于沒怎麽在網上做推廣的緣故,也可能是女性對買衣服比買藥更挑剔的緣故,她的網店的主要客戶都是原先和她買深海魚油膠囊的。有時有新客戶在她網店買了睡衣,說質量還不錯,就是價格貴了點。聶小柔有些無語,她去商場看了看,同等質量的睡衣商場都賣到了一百多,普通小店賣到了五六十一套,就是在那些批發市場買一套也要三四十的。
還有些人抱怨線頭多了點,或者布料摸起來不像真絲。她看了簡直想笑,都說得很清楚了,賣的是棉質的睡衣,怎麽可能摸起來像真絲。買衣服有些線頭是很正常的,自己拿起剪刀剪掉不就好了,又不是線路的問題。
她進貨的那個做睡衣的廠家還有生産羽絨服,大衣什麽的。聶小柔看了看那些羽絨服和大衣,覺得質量還不錯,就是款式不夠時尚便有些猶豫。
“這些反正是去年的舊貨,我們給你優惠點的價格,你能賣幾件算幾件,實在賣不了就退還給我們。”那老板娘豪爽地對她說着,去年他們對市場估計錯誤,生産了過多的衣服導致産品嚴重積壓。
“我倒是有個想法,你看行不行?”聶小柔把衣服翻來覆去看了幾遍道。
“你說。”
“我想先從你這邊先進個幾十件就好,你能不能讓你廠裏的師傅幫我把衣服改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