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你們想廠子抵押?”一小時後, 龍南大夏銀行,銀行經理看着秦寧資質問。
“對。”
“我剛才算了下,你們廠子硬件設施六十萬, 廠子簽的一年租約, 全算下來,能貸三十萬。”
……
三十萬和秦寧算的資金相差甚遠,秦寧問了一些細節,不死心問:“我們剛種了二百畝辣椒, 貸不了?”
“種子剛下地, 沒這麽貸的。”銀行經理樂了。
秦寧無奈,要是廠子只能貸30W, 她就沒必要抵押貸款了。
“你們辣椒辣醬都是自産自銷?”銀行經理問。
“對。”
“前幾天辣椒大賽冠軍, 是不是你們家呀?”
“你也看了?”
“都登龍南報紙了。”
……
銀行經理比較健談,兩人聊了一會, 經理道:“你們廠子名氣好,銀行看的是固定資産,廠子确實貸不了多少。”
“唉。”秦寧也知道這個道理。
“你們屬于鄉村發展項目,找政府貸款呀。”銀行經理為秦寧出謀劃策。現在國家鼓勵鄉村發展,辣醬廠是根正苗紅的鄉村企業,這種最适合政府扶持路子。
Advertisement
“我知道。”秦寧收桌上資料。她昨天想過政府渠道申請,只是李廷山現在還跟她置着氣, 她去鎮政府找了三躺, 李廷山愣是不見她。
秦寧想了想,打算明天再去一趟鎮政府, 下午一點, 她和趙曉雲離開大夏銀行。
“咱們現在去哪兒?”趙曉雲問。
“先吃點東西, 下午去學校看看。”
現在學生們還有一周開學。她打算把學生先送市裏, 等村小學學校建好,再把孩子們接回來。
兩人在銀行附近吃了點拉面,秦寧給龍南小學打電話。現在龍南實行片內招生政策,各公立小學只招收學區範圍內學生,秦寧一連問了七個學校,只有私立小學招片外的。
龍南著名私立小學有文華,智博,凱旋。文華教學質量和升學率是最高的,有很多片內家長都願意花錢把孩子送到文華。
秦寧分析完三個私立小學的優缺點,開車來到文華了。
文華老師和招生辦都在學校,秦寧七拐八拐的來到招生辦公室。
“你們能轉是能轉,轉過來學習跟的上嗎?”半小時後,招生主任看着雲山村資料問。根據資料,雲山村轉校學生十五人。
“先在普通班,等孩子放學了,我們會請學習老師補習。”秦寧說出自己打算。
“以你們的學習基礎,沒必要轉到文華。”招生主任說的很直白。接着拿出一張單子:“這是我們收費标準,普通學生擇校費兩萬,你們沒基礎的五萬,學費一年兩萬。”
作為市重點私立小學,他不想收這些貧困區孩子。只是秦寧廠子願意資助孩子上學,這才有點松口。
秦寧接過單子。按一人七萬計算,她前期得準備一百零五萬,這還不算住宿費用。
“我知道你想讓孩子們上好學,這些年齡小的還行,像這種八九歲的,轉了也不适應。”招生主任極有經驗的建議。
根據雲山村資料,這些孩子最小的七歲,最大的十四歲。七歲能跟一年級讀書,像這種十歲的,跟一年級三年級都不合适。
秦寧也知道孩子年齡是個問題,沉默的沒說話。
“現在講究義務教育,孩子上完了也不一定有出息。”寒門也能出貴子,但連義務教育都沒上完的農村孩子,他實在不知道以後能‘貴’到哪裏去。
“以後的事兒說不準。”秦寧不想他給孩子定性,直接問:“什麽時候交錢?”
“真轉呀。”
“嗯。”
“你先把孩子戶口拿過來看看。”
今天周六,招生主任想了想,讓秦寧周一帶着孩子和資料過來。
半小時後,秦寧和趙曉雲離開文華小學。
“咱真掏一百萬?”趙曉雲被一百萬數額鎮住了。
“唉。”
秦寧打電話詢問智博凱旋的費用,這兩個一個四萬一個四萬五,和文華相差無幾。這之外,她還咨詢了縣裏私立。這些私立學校學費便宜,但孩子們沒基礎,要想跟上基礎知識,必須得在良好的學習環境裏。
晚上九點,秦寧躺床上一直想學校的事情。她現在有兩個選擇,第一投資大汪村小學。第二是把孩子送市裏。她能把大汪村翻蓋一下,但學生上學不僅是師資和硬件設施,還跟學生的學習環境有關。
她思來想去,只能暫時性的第二種。
第二天一早,秦寧頂着黑眼圈給村民們開會。
“咱們有辣椒地,花那錢幹啥。”
“柳家孩子大學畢業,現在還不是回村種地。”
“上不上學都行。”
……
有部分村民不樂意了。秦寧沒有多說,而是看向抱怨的村民:“你認為上不上學都行?”
“我們家七畝地,有啥不行。”
“要是沒有地,或者沒有辣椒種子了?”
抱怨村民是村子有名的貧困戶,他以前年收入不足三千,直到去年種辣椒,銀行卡才有五位數。他雖說着上不上學都一樣,但面前站一個文化人,他內裏總會犯怵。
抱怨村民想了想,感覺十分委屈:“村子給上學的孩子出擇校費,我們這些沒孩子的多虧啊。”
“誰說虧了?”秦寧拿出會議黑板,寫出村子的教育計劃。
村子教育計劃分三大版塊——
1,村子全額資助1-9年級的教育學費。
2,高中及大學成績優異者,村子分檔次給予村民獎勵。比如考上京雲,京華這些全國級大學,會直接獎勵50W現金。
3,村子鼓勵村民再教育學習。村民若想自考大專/本科,學習美術,建築知識,插秧育苗技術,小吃學習……只要跟學習有關的,都可以向村委會提交申請。申請通過的,村委會會提供學習資金,要是同一項目學習的人多了,還會聘請專業老師指導。
“咱們廠子流動資金不多,但你要想學,還是能拿出學費的。”秦寧寫完後看向村民。
“還學呀。”村民直接蔫了。他小學二年級上完就不上了,現在別說學習,他連一本書也看不進去。
“咱們村子三十七戶,一百七十三口人。每一個人都是村子的一份子,我敢肯定,咱們村子以後會越來越富的。我也會努力讓大家住上新房子,開上新車子……大家的富不能只是腰包鼓了,精神和學習也要和現代接軌。”
“學習有用嗎?有用!我父母當年不借錢送我去市裏讀書,我也不能站在這裏。外面的世界很大,我希望以後的某一天,我們精神物質都能很有底氣的出去看看。”
……
秦寧後面這段話是結合原主經歷說的,說到最後,她更能理解原主執意回鄉的心情。
秦寧說完後,現場面面相觑。
他們不理解秦寧說的精神物質,在他們看來,兜裏有點錢就很滿足了。至于新房子新車子,暫時還不敢想了。
他們不理解秦寧說的,但想起外面的世界,還是有些激動。
恍惚中,一個村民舉手問:“只要和學習有關的都能申請?”
“對,審核通過了,村委會會資助學習,不過要定期檢查進度。”秦寧道。
“我想學辣椒種植技術。”
“我看電視,很多地方都溫室大棚種辣椒,咱這兒不知道行不行。”
“我之前試過,要是溫度控制好了,辣椒要比以前長的大。”
……
村民雜七雜八的說起看法。
雲山辣椒種子放地裏好活,只是種的多了,他們也發現辣椒長勢不是完全相同的。比如陽面辣椒要比陰面個頭大一點,土松的比土瓷的長的好。更甚者,還有村民從辣椒裏面自産種子種植。
這些種子光長芽不結果,就算結果了,也只有指蓋大小無法食用。
村民種了一輩子地,這些最基礎的農業問題像一個麻線一樣困擾着他們。他們本來讨論适齡兒童教育問題,這麽一會,變成了種子種植大讨論。
【叮,恭喜雲山村激活系統成就:十萬個為什麽。成就獎勵:辣椒種子升級權限。】
就在村民種子大讨論的同時,秦寧茫然的打開系統界面——
名稱:瘋狂的小米椒。橙黃色的小米椒,香香辣辣,一個十分滿足的味道……(初級)
升級權限:自主研究。
最高升級:不受系統限制。
……
‘辣椒種子升級權限’只有八個字,但信息量很大,根據系統介紹,這個位面可以研究小米椒的種子特性。要是研究成功,可以不受系統産地産量限制。真到了這麽一天,雲山村可以種,大汪村也可以種。
此時村民還在讨論辣椒種植。
秦寧看了一圈,感覺自己思維之前僵住了。比如小米椒種子僅限雲山村種植,她就以為真的僅限雲山村種植,而不去思考突破系統限制的可能……
恍然間,秦寧打開系統介紹。
大村長系統:鄉村振興,鄉村致富輔助系統。
這個輔助系統不是完全被動的,是需要村子和宿主主動探索。
“村長?”這時有村民舉手。
“怎麽了?”秦寧問。
“我能不能申請學習辣椒種植?”
“還有溫室大棚種植。”
“我想學嫁接。”
其他村民也紛紛舉手。
秦寧第一次見村民有這麽高的學習熱潮,大手一揮:“能!”
中午十二點,村民散會。
經過上午讨論,村民對适齡教育沒什麽意見了。更多了一種急迫感:出錢是村委會的,學習是自己的。只要學習了,就是占村委便宜!
學,必須學。
不學習就是吃虧呀。
作者有話說:
村民:從沒想過,居然想學習了。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