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幸運大抽獎:有幾率獲得稀有獎勵。是否立即使用?”
“是。”
……
在秦寧點擊确定的那一刻, 面前出現一個圓形轉盤。秦寧點擊,三十秒後,轉盤停止——
“恭喜宿主獲得景觀獎勵:飛流直下三千裏。”
飛流直下三千裏:景觀型瀑布, 造景預算:300W。備注:景觀建築僅限雲山村及雲山村範圍內使用,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請用飛流直下打造完美景觀吧!
【飛流直下】是一個巴掌卡片,上面畫着一個若隐若現的空中瀑布。系統介紹,景觀建築使用後, 系統會提供完善的技術邏輯鏈。只要預算充足, 村子可以在山中建景觀瀑布。
秦寧看完三遍,有些遺憾的收起卡片。【飛流直下】稀罕是稀罕, 但村子的主要任務是經營基建, 至于花300W買人工瀑布……有閑錢再說了。
十分鐘後,康潔電話響起。
“秦村長, 有沒有計劃長期合作?”電話剛一接通,裏面傳來康潔的笑聲。
“怎麽合作?”秦寧笑了笑問。
……
第二天一早,秦寧秦志來到金虹大樓。金虹大樓位于龍南高開區,是一個三十層的獨棟大樓。金虹在25-30層辦公,剩下的出租給了酒店公司。
兩人剛到辦公室時,康潔和股東們剛開完會。
“這是金虹的采購計劃。”康潔拿出一張表格。金虹打算每月采購10W瓶辣椒醬,貨款每月底支付, 要是銷量好了會随時追加訂單。
“秦村長, 咱都是長期合作了,價格能不能優惠些?”
Advertisement
康潔聊完又扯到了價格上。之前小瓶18元, 大瓶34元。金虹要負責儲存清點運輸, 利潤确實不高。
秦寧問了一些合作細節, 由于長期合作, 她把價格放到了17元,33元。
“合作愉快。”康潔對雙方合作十分滿意。
“合作愉快。”秦寧笑了笑。
中午十二點,秦寧秦志離開金虹。剛才金虹已經把尾款付了,現在尾款加之前剩餘,工廠賬面餘額420W。
“咱們現在去哪兒?”秦志激動問。
“銀行。”秦寧大手一揮。
今天臘月二十六,她原打算三十給村民發分紅,現在貨款到賬,她不介意提前取現。
下午兩點,兩人到達最近銀行。現在臨近年關,銀行裏都是人山人海辦業務的,秦寧領了號碼牌,找了支筆在一旁算着。
雲山村有237畝地,按一年三熟計算,每年能産五百萬斤辣醬。每斤三十,總銷售額一億五千萬,淨利潤六千萬到八千萬之間。
八千萬聽着不少,但好爸爸,川香味這些企業年銷售額都在五十億以上。雙方比較,八千萬是辣醬廠的極限了。
秦志見秦寧想的認真,開口問:“在想什麽?”
“想把辣椒錢結了。”秦寧放下筆道。之前辣椒都是跟村民賒賬的,她打算把村民辣椒錢結了,以後也維持随賒随清。
三點二十,秦寧取了160W出門,秦志第一次見這麽多錢,緊張的抱在後座。
“不用這麽緊張。”秦寧有些好笑。
“一百六十萬,不能不緊張。”秦志抱的更用力了。
白色越野吭哧吭哧的前行着,路過十字路口時,秦志朝窗外看了看。從這個角度正好能看到金虹大廈,陽光下,金虹像一個地标建築一樣矚目。
“真好。”秦志有些羨慕。
金虹雖然和雲山合作。但在金虹眼裏,雲山只是超市貨架上的一個牌子。合作了錦上添花,不合作了也沒什麽大不了。他們在金虹呆了一上午,能感受到金虹的大氣排場。
“是挺好的。”秦寧跟着看了過去。
她感覺雲山是一個即将揚起的風帆,她想把雲山經營的更好。
下午五點,兩人回到村子。
“開會了?”
“是不是結辣椒錢?”
“好像還有分紅。”
……
秦志在群裏發過通知,兩人到村委會時,村委會已經聚集了不少村民。大家拎着板凳馬紮,有的還抱着面條碗。
“吃的這麽香?”秦寧調侃了兩句,接着看向王和平:“統計的怎麽樣了?”
“這是單子。”王和平拿出財務報表。
今年廠子淨利潤260萬,秦寧把50%用于公共建設,20%村民分紅。分紅是按占股比例分配的,最高五萬二,最少的兩千五。
秦寧分完紅,又把辣椒錢結了。辣椒一斤八塊,村民辣椒+分紅平均分了五萬以上,大家樂的合不攏嘴。
晚上八點,最後一筆分紅分完後,一個村民舉手:“村長,我們還能不能重新入股”
當初辣醬廠投資兩百萬,他試投了1萬,占0.5%股份。現在村子盈利,他感覺0.5%太少了!
“我再投三萬。”
“我去借借,還能投五萬。”
“家裏辣椒還有兩萬。”
……
其他村民也想重新入股。
“辣醬廠可以繼續投資,不過只分紅不占股,等以後有了新項目可以重新入股。”秦寧詳細解釋道。
辣醬廠是村集體産業,她不想股份變來變去。但股份不均又會引起村民芥蒂,她思來想去,決定實行投資不給股的方式。村民繼續投資不占股份,只要廠子正常運營,這對村民影響不大。
村民們聽的雲裏霧裏,其中一人問:“什麽時候投資?”
“年後再說。”
“這麽晚啊。”村民急切想要投資。
秦志在一旁看着樂了,其他廠子都是想法設法的吸納資金,雲山村這邊……反着來了。
晚上十點,村民在一片熱熱鬧鬧中散場。
……
“分了多少?”雲山村西坡上,田芝拉着張順根問。
田芝腿腳不好,今天開會她和雙雙在家裏等着。從晚上七點開始,她就一直焦急的看着村委會。
“這個數。”張順根比了一個‘2’字。
“兩千?”
“兩萬六。”
張順根之前投了十萬塊,這次按比例分紅,他分到了兩萬六。現在還有十萬本金在廠子放着,這兩萬六是實打實的紅包。
“這麽多!”田芝趕緊把紅包捂住。
“明天二十九,我去城裏存錢,再給雙雙買兩身衣服。”
“村裏還通車?”
“村長去市裏,搭個便車。”張順根有些不好意思道。之前雙雙去市裏,就是秦寧幫忙送的,這次雖是便車,但終究是麻煩人了。
“我腌了點兒鹹魚,明天給村長送點。”田芝說了兩句,接着難受的看着手機:“那邊沒打電話。”
以往臘月二十五,張宏達三口都會回家走走。自從戶口遷出去,別說回家,連電話都沒了。
“別管他,養了個白眼狼。”張順根冷哼一聲。
上次搶戶口後,他就已經想通了:張宏達愛去哪兒去哪兒,他以後只有雙雙一個孫女。
“孩子呢?”張順根沒看到雙雙。
“在裏屋看電視。”
張順根進了裏屋,此時張雙雙正在坐在電視前看動畫,小臉看的格外認真。
“好不好看?”張順根問。
“好看!”張雙雙扭頭。
她家以前是政府送的扶貧電視,電視一到陰天下雨就花花的看不了。自上周換了電視,她太喜歡新電視了!
“別一直看,壞眼。”張順根囑托完後,有點發愁雙雙的上學問題。
雙雙按理應該上學前班,但現在還找不到小學。他打算開春送雙雙去市裏試試,實在不行,他在周邊租個房子陪學。
……
“寧寧村長。”
第二天一早,張順根在院子外等着。此時他們一家三口穿戴整理,張順根手裏還掂着兩條鹹魚。
“起這麽早?”秦寧詫異問。
“剛剛起來。”張順根說完後,就把鹹魚挂秦寧院子。
“別挂,吃不完了。”秦寧連忙攔着。
這兩天天天有人往她家送大米糧油米面,昨天晚上,還有人往她院子裏放了只老母雞。老母雞新鮮歸新鮮,但她不會做呀。
“已經腌好了,熱一下就能吃。”張順根開口讓着。
雙方禮讓了一會,秦寧帶三人去市裏。
今天二十九,辣椒廠放假,她打算買點衣服,也算辭舊迎新。
上午十點,雙方分開。張順根存完錢後,拉着雙雙和老伴兒站在十字路口。他們左邊是龍南商場,右邊龍南批發城,以前買東西,他們都是去批發城的。
“咱們去哪兒?”張雙雙看着車輛問。
“龍南商場!”張順根咬牙道。
他結婚五十年,沒給老伴兒買過像樣衣服。現在快入土了,怎麽也得買件好的!
三人忐忑的走進商場。經過多家對比,張順根給雙雙買了件毛衣裙,打完折180元。老伴兒的是件羽絨服,230元。這兩件衣服對于龍南商場都不算高價位,但田芝拿着腿軟:“會不會太貴了?”
二百三,都夠二十斤豬肉了!
“買了你就穿着。”張順根心疼的收起小票。
龍南商場是一個中檔商場,1-6樓商業區,7樓餐飲區。
三人逛完商場,去餐飲區吃了份拉面,張順根給張雙雙買了杯奶茶。奶茶十二塊,張雙雙咬着裏面的黑珍珠,第一次吃到這麽好吃的東西!
三人逛了一天,總花費475元。
張順根想多花錢,臨到關頭還是沒舍得。三人花的不多,但這是三人這段時間最開心的一天。
下午五點,三人等到秦寧後上車。
……
“是不是你爸?”就在張順根上車的同時,龍南商場南出口,宋明看着離去的小白車問。
“怎麽可能。”張宏達抱着大包小包跟着在身後。他沒看見小白車,但以張順根個性,根本不可能來這種商場。
宋明想了想,感覺也對。
兩人膩歪了一會,宋明坐上張宏達的電動車。
現在房子已經買好了,他們買了鮮花布置,這将是他們一家四口的家,至于張順根和張雙雙……最好老死不往來!
……
“過年好。”
“新年好!”
……
第二天一早,雲山村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中。秦寧年齡小,但在村子輩分大,她先給長輩們拜完年,從上午十點開始,村裏小輩給她拜年。
雲山村172口人,拜年流程應該很快走完,但秦寧這裏的拜年流程複雜。大致為:長輩拉着小輩過年—回憶上一輩鄉情—誇贊秦寧—希望明年越來越好。
當這一連串流程走完,時間也大多一小時後了。
秦寧從十點忙乎到晚上八點,八點十分,最後一個村民離開,她才有精力歇息。
秦寧打開電視機,電視裏播放着夏國版春晚。
秦寧看了一會,外面閃起煙花。此時村民都在家裏吃着團圓飯,村子十分靜谧安靜。她靠門口看了會風景,接着看向自己的桌子。
桌子上有雞有肉,這是拜年村民幫她布置的,菜品雖然豐富,但她總感覺冷淡了一些。
恍然間,院子外有燈光亮起。
秦寧走了過去,院外張雙雙拿着手電筒,懷裏抱着一個餃子碗:“這是奶奶包的。”
貴雲沒有吃餃子的習慣,田芝是北方人嫁過來的,她每年三十都會包一些餃子。久而久之,張順根一家也養成年三十吃餃子的習慣。
秦寧接過餃子。
張雙雙說了句‘新年快樂’,揪着小裙開心跑開了。
秦寧回到屋子,電視裏還播着春晚。她從廚房拿了罐辣醬,餃子蘸醬,美味!
“秦村長?”秦寧剛吃了兩口,有人在院子裏喊。
秦寧出門。
這次來的是王鳳,王鳳是秦志媳婦,她手裏拿着一些肘子:“你秦叔擔心你一個人吃不飽,讓我給你送點。”
秦寧接過肘子,這時趙彩菊,趙曉雲,方文娟這些熟不熟的村民都來了。大家拿着提前預留出來的熱菜,這次不是想着村長套近乎。而是大過年了,秦寧一個人太不容易了。
“謝謝。”秦寧之前無所事事,現在心裏暖烘烘的。
九點十分,村民們回家。
秦寧把東西放到桌子上,接着看向屋子裏的小樹苗。這是‘一粒種子’,之前在院子放着,她擔心下雨,把它移到了屋子裏。現在種子有三厘米高,就像普通的花生芽一樣,秦寧碰了兩下感慨:“新的一年了。”
………
大年初一,秦寧過完年後就回到了廠子裏。廠子初五開工,她主要整理辣醬廠新年度的發展規劃。
現在雲山醬金虹月銷量10W罐,等過了十五可能回落。網上5000-7000罐之間。年前有北方供銷商打電話,想做雲山醬的北方代理,雙方因價格問題暫沒有談妥。等全部談妥,雲山醬的月銷量應該有30W罐。
這比不上好爸爸,一壇子這些成熟辣醬,但每月利潤應該維持在三百萬以上。
秦寧算了一圈,随後意識到一個嚴重問題:太草臺班子了。
現在自己主管經營方向,張順根負責車間,秦志管理後勤……辣醬廠規模小,暫時能管理,要是走上正規,這個草臺班子肯定不頂事。
村子有三十六個返鄉青年,其中高中學歷十二人,大學以上七人。秦寧打算先網上招聘,要是村民們願意,送他們培訓學習?
秦寧雜七雜八的想了一會兒,電話響了。來電人:李廷山。
“新年好呀。”秦寧笑着接聽。
“新年好。”李廷山說了兩句,接着道:“市裏要修路規劃,你們确定了沒有?”
“這麽快?”
“市政府要年底交工,确認方案了就開始修路。”
秦寧想了想:“我們想聯合修路。”
“嗯。”李廷山對秦寧選擇并不意外,接着問:“預算多少?”
“村預算?”
“對。”
“五百萬吧。”
“多少?”
“五百萬。”
……
李廷山感覺自己聽茬了,一個村子五百萬修路預算?離譜了。
作者有話說:
秦寧:要想富,先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