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俞拾國
靈玉縣,燈火街,縣衙內。
一大清早,還沒完全從睡夢中醒來,不情不願開始一天工作的兩個人打開了書庫,準備清點書籍。這是昨天臨時加的任務,兩人心裏很不樂意,敷衍地随手翻了兩本,突然面對面驚聲尖叫了起來。
一刻鐘之後,所有在衙門裏當差的,上至縣太爺下至灑掃的老大爺,全都集中在了書庫。這些人以最快的速度翻遍了書庫中的每一本書,無一例外,全都成了空白,不管是紙張竹簡還是龜殼,整個書庫裏,一個字都沒有留下。
身型稍微肥胖的知縣大人仍然不死心,在慌亂的翻找中,衣衫出了褶皺,帽子也被堆放書冊的架子碰歪了,他完全沒有心思去在意自己的裝束,他已經快要撐不住了。
他所管轄的靈玉縣正是皇宮所在地,這個書庫裏存放的是他們國家開國至今所有的典藏古籍,一半以上都是孤本,有着非同尋常的價值。
一夜醒來所有書籍上的文字全都不見,化為白紙成山,這種事情他根本想象不到,現在竟然真的發生了。
他已經沒有精力去思考要如何善後了,他只知道自己的腦袋是保不住了。往更糟糕了想,他全家的腦袋都保不住了。
說來這事發生的蹊跷,發生的時機更像是精心測算過的,早不來晚不來,偏偏趕上皇上要他們找書送給外國使臣的前幾天。這不光是知縣自己丢面子,到時候拿不出說好的贈禮,整個國家都會跟着一起被人看輕。
然而光在這想是沒有用的,他還是得向上報告,把這件匪夷所思的倒黴事盡早讓皇上知道。瞞是不可能瞞得住的,因為皇上定好的時間就是三天後,他們就需要呈送那批書籍進宮。
三天,知縣愁得臉部扭曲,三天夠幹什麽的?夠給自己準備準備後事嗎?
知縣姓馮,名叫瑾玉,終于明白在這裏幹等再久,那上面的字也不會回來之後,喊上師爺到書房去起草文書了。
這師爺姓于,單名一個硯字,不到三十歲的年紀,在靈玉縣也是個有名的人物。都說他不僅相貌堂堂,更有詩書氣質,詩詞文章信手拈來,是不少年輕小姐擇婿的标杆。
馮知縣心中憋悶,把一句“怎麽就攤上這事兒了”翻來覆去念了十幾遍,也沒給出個準話,這向上報告的文書要怎麽寫。
于硯已經研得了墨,提筆刷刷寫起來了,馮知縣才皺着一張臉轉過去問:“你寫什麽呢?”
于硯沒擡頭,筆耕不辍:“報告文書。”
馮知縣聞言點點頭,沒再多問。自打于硯來了之後的這幾年,他是再也沒在公文上面操過心。
每次需要寫點什麽,不用他指示,于硯總能寫得漂漂亮亮的,比他和上一任師爺兩個人一起照貓畫虎搞出來的東西要強得多。日子一久,他幹脆把這方面的工作全都交給了于硯,讓他自己看着處理了。
不過這次的事畢竟重大,馮知縣猶豫再三,還是叮囑于硯:“你寫完了,拿給我看一下吧。”
于硯:“好。”
馮知縣在書房裏轉了兩圈,跑來個衙差說前面有百姓找到縣衙要告狀,正鬧着呢,請知縣趕緊過去。馮知縣不敢耽擱,碎碎念着“禍不單行”、“屋漏偏逢連夜雨”之類的話,正了正官帽,急急忙忙到大堂去了。
他甫一離開,于硯就把寫了一半的公文往旁邊放了放,從抽屜中拿出一張信紙在桌面鋪開,提筆開始寫信。
細瘦的手指提筆在紙上寫下一個個遒勁有力的字。
竹青吾兄:展信佳。
自上次一別已三年有餘,不知……
馮知縣雖然在公文上頭的造詣不深,處理政務還是有能力的,不然皇帝也不可能把靈玉縣這麽重要的地方交給他管理。
縣衙大堂,一個穿着粗布衣裳的賣貨郎,和一家三口模樣的人正在争執。主要是貨郎在和那婦人吵,貨郎嘴笨還有點磕巴,說了半天馮知縣也沒聽出個大概,招手喊來剛才去找他的小衙差,問了事情的起因。
這貨郎是他們靈玉縣有名的老實人,平日裏靠用木頭做點小玩意兒,賺錢謀生。他在老實之餘還是有名的死心眼,只要是他認準了的事,誰都說不通。一般人都不願與去招惹他,這點馮知縣都聽說過。
現在就是這個貨郎,認定了這三個外鄉來的人偷拿了他的木雕沒給錢,那三人又不承認,就一路鬧到了公堂上來。
馮知縣正因為書庫的事愁得頭發一把一把掉,一聽是這等小事,當即就有點失了耐心,指着堂下那一家三口:“拿沒拿?拿了就賠錢給他。”
他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他看那三人穿着雖不是绫羅綢緞,卻也都是不錯的衣料。而且三個人的面色氣質來看都是養尊處優慣了的,也不會差那幾個錢。
一聽知縣這麽說,文晞也覺得冤枉:“我們給了,他不幹啊!”
沒錯,堂下那看起來像一家三口的就是文晞、洛一悟,以及熊仔。
且說黎穆和文晞一行人在俞拾國的大門外分開行路,黎穆還要繼續往西行,文晞和洛一悟則要穿過俞拾國,然後往西南方向走。
本來黎穆還問了文晞,要不要讓熊仔跟他走,這樣他找到李夜的第一時間就能幫熊仔恢複原樣。但是熊仔不願意與文晞分開,所以她便還是将熊仔帶在了身邊。
他們留了黎穆的手信,打算要是織城這一趟還是沒辦法讓熊仔恢複原樣,他們再去黎家拜訪。
進入俞拾國之前,文晞還跟洛一悟這個百科全書打聽了一下這個國家的大致情況。
俞拾國在當下大陸上衆多的國家裏來說,不是什麽輝煌大國。但它存在的時間很久,百姓都精于鑽研,很多周邊的大國有時候會來求取一些治水農桑之類的經驗,或是借閱一些古籍抄本。
整個國家人口大約三四萬,面積能有百十個洛家山莊那麽大。洛一悟覺得這麽形容面積比較直觀,但是他忽略了文晞沒有去過洛家山莊的事,文晞也沒提醒他。她就自己在心裏算了算,百十個山莊,應該也沒多大,是個小國。
俞拾國的皇宮設在靈玉縣,皇家姓婁,現任皇帝年三十六,名叫婁天孝。
洛一悟在城門□□了通關文牒,三人就進了城。
一路走到靈玉縣,都沒發生什麽意外。他們本就不欲在俞拾國停留,只是想着穿過這個國家繼續往前,到織城去找洛一悟的師父。
誰知還是惹上了麻煩。
這事兒要說确實是他們不對。他們今早剛到靈玉縣境內,洛一悟去店裏買包子和牛肉餅,文晞就在旁邊的小攤邊上牽着熊仔等着。
那是個木制品的小攤,攤面上擺着不少精致的小東西,有家裏可以使用的餐具,也有小孩子喜歡的玩具。
文晞見熊仔喜歡,就掏錢買了一個。
文晞沒看到他另一只手還拿了一個,只付了一個的錢。熊仔并不是故意要偷拿的,他就是手裏拿着兩個都沒舍得放下。
洛一悟買了吃的回來,他們三人便離開了。沒走出多遠,那貨郎就追上來,說他們偷盜。
文晞一翻熊仔的手,确實多拿了人家一個,她當即就問多少錢,要把錢補給人家。
沒想到對方不依不饒,還說她态度有問題,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要她賠禮道歉。
文晞心裏是不大爽,道歉的時候沒那麽真誠,但總歸是道歉了的,少付的錢也補上了。她正準備牽着熊仔走,找個沒人的地方好好教育他,貨郎一手拉住了她。
“不行,你得跟我去縣衙。”
一直在旁邊看着沒參與的洛一悟都看不過去了,這人到底想怎麽樣啊!于是他上手想把那人的手從文晞身上拽下來,試了兩次都沒拽動,文晞把熊仔交給他,自己上手掰開貨郎的手,兩個人劍拔弩張,打起來了。
貨郎身材高大,身強體健,力氣上占優,而文晞到底是練過的,閃躲騰挪不落下風,還專挑讓人疼得動不了的地方打。
後來圍觀群衆報了官,來了好些兵丁。文晞一看人這麽多,就收了手,貨郎像是覺得來了官府撐腰,也沒再繼續跟她糾纏。就這樣他們一起被帶到了縣衙。
馮知縣又瞅了一眼貨郎。這人認死理兒的勁兒要是上來,他可擺不平。他又朝剛才那個答話的衙差招招手,把人喊過來,小聲吩咐:“你去看看于師爺忙完了沒,喊他過來。”
那衙差應了聲“是”,往後面跑去。
沒多久,文晞就見他帶回來一個男子。
男子身高七尺,一身青衣,簡單的裝束,手持一把樸素的折扇,然而随意的打扮都壓不住他脫塵的氣質,文晞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個很有學問的讀書人。不是苦讀詩書的那種,是能從書中讀出自己見地,學以致用的那種人。
他随着衙差緩緩步入公堂之上,在馮知縣身邊站定。
這樣的人僅僅在這小小的縣衙裏做一個師爺,看似有些屈才了。不過他自己不這麽覺得。他低聲和馮知縣交談了幾句,又走下來柔聲安撫賣貨郎。
誰都搞不定的賣貨郎,竟被他三言兩語說紅了臉,轉頭開始給文晞道歉了,可見這人有多巧言善辯。
他這一走下來,文晞能更近距離地觀察他。
盯着他過分俊朗的側臉看了一會兒,文晞拽着洛一悟小聲問:“這人長得這麽好看,怕不是個妖怪吧?”
不是文晞亂猜,她見過的妖怪,清梅和雅可都要比普通人更有姿色,就連宋無憂那個老鬼也比她見過的許多人要好看。
再有就是,她手腕上的鈴铛從入了剛才開始就響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