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伐申
一月前。
自楚武王在行軍路上病薨,鄧武後傷心過度,病了數月,熊赀有空便會去看望母親,這日,他從栖鸾殿出來,路過一間舊院。
他駐步而立,院內桃花盛開,猶如八年前。
他推開院門,有兩個宮人正在打掃庭院,見之正要施禮,被他揮手屏退。
目光落在那株桃花樹下,一張石桌,兩張石凳,仿佛有一個小小的身影,正坐在那兒逗着一只鹦鹉。
眉眼彎彎,顯得很開心,她嘀嘀咕咕的說着什麽,像是教鹦鹉說話,突然她轉過身來。
小小的人兒己經長大,有了傾國傾城之姿,還朝他展開一個甜蜜的笑容。
熊赀一怔,随之也笑了。
桃夭,你能嫁給心儀的男子,也是一件好事……
趙升在一旁侯着,見着主子的神色正奇怪着,一陣腳步聲傳來。
趙升笑道,“大王,随姬抱着長公主來了。”
熊赀這才回過神。
“見過大王。”
熊赀扶起随姬,看着她懷裏的長公主,再次露出了笑容。
“當真是不離手了,這麽抱着不累嗎?”
随姬笑道,“妾不累,妾高興着呢。”
熊赀接過長公主,摸着她的臉蛋兒,“可惜君父沒能見上一面。”
衆人默言。
片刻,随姬又道,“妾正去栖鸾殿,大王要一起嗎?”
熊赀将長公主交到她懷裏,“寡人剛去過了,寡人要回議正殿處理政務。”
言畢,便從她身邊走過。
随姬等衆人躬身退至一側。
熊赀離開後,一旁奴婢綠衣說道,“未想大王喜歡桃花,主子何不在殿內也種上些,如此,大王便會常來主子宮殿了。”
随姬瞧着熊赀的背影,又轉身看了看這滿院的桃樹,及那三間屋舍,“聽聞,這裏曾是陳國公主幼時住過的地方。”
“嗯?”綠衣不解。
随姬卻也沒說什麽,搖搖頭笑了笑,“走吧,我們去栖鸾殿。”
熊赀回到議政殿,剛拿起一份文書,彭仲爽求見。
彭仲爽一身麻衣素服,行了一大禮。
“先生請起。”熊赀道,“這些日子,忙于先王喪事,冷落了先生,不知先生在楚國住得可習慣?”
彭仲爽道,“臣誠恐,得大王如此照顧,臣一切都好。”言畢起身坐在下側的席上,“先王薨,望大王節哀,莫要過于傷心,保重身體要緊。”
彭仲爽一向嘻嘻哈哈,這話出自真心。
熊赀颌首,“寡人知道了。”
片刻,彭仲爽從懷裏取出兩份帛書遞上。
“臣食君之祿分君之憂,大王即繼王位,當秉承先王遺志,大王可記得,當日在陳國農院,臣與大王說過的話。”
“自是記得。”熊赀接過帛書,展開一看,是一份關于遷都的詳情。
熊赀道,“此事,寡人己向幾位重臣提及,明日會在朝上讨論。”言畢,又展開一份,卻是一張地圖,他不明其意,擡頭看着彭仲爽,“這……”
彭仲爽雙手一揖,“如此,臣請大王出兵北上滅鄧。”
什麽?熊赀猛的睜大雙眼。
但聽彭仲爽道,“大王手上的圖,乃是楚之疆域,先王征戰一生,讨伐西南諸國,如今楚之方向是漢北,而鄧國卻扼守楚國,是北上中原腹地之水陸要道,其位置十分重要,以鄧為界,可直通中原腹地,大王将來要挺進中原,此地不得不伐,不得不滅。”
熊赀緊了緊雙手,“先生所言,寡人當然明白,但鄧國是楚之姻親,又因寡人之母。”熊赀頓了頓,“鄧為楚國征戰也出了不少力……”
“大王。”彭仲爽聽言搖了搖頭,“難道大王就因這些原因,而放棄挺進中原的理想?這可不是大王所為,再者,臣聽言,鄧侯一直不甘心于楚之下,當年,鄧侯敢出兵與楚做對,難保以後不會,先王沒有滅鄧或有多方因素,但如今,楚己稱霸漢東,更應擴大疆域,臣以為滅鄧時機成熟,大王要為将來做好準備,不僅要占領重要地位,還要擴大疆土,至于大王擔心鄧武後的心情……鄧武後素有賢後之稱,她是楚國的王後,是楚人,為何會阻止呢?”
熊赀緊皺着眉頭,“先王剛薨,母後正處傷心這際,且,不僅僅是母後,寡人也難過心裏這一關。”
“大王是明君,在國事面前,大王不可感情用事。”
熊赀揉了揉眉心,“罷了,你先退下,容寡人思索思索。”
彭仲爽施禮而退。
熊赀再次翻閱那封疆域圖,看着原本只有極少一處的楚國,在先王的努力下,擴大了一倍,心裏升出一份豪情。
統一南方,擴大疆地,稱霸中原是幾代楚王的心願,也是他的壯志。
只是未想,這繼位的第一件事便要征伐鄧國。
半個時辰後,熊赀宣鬥伯比觐見。
鬥伯比以為是遷都之事,入殿後便開口直言,“臣思索數日,認為遷都可行。”
熊赀道,“有老令尹這句話,寡人便放心了,此番請老令尹前來,還有一事。”
熊赀言及滅鄧,鬥伯比沒有作聲,半晌才嘆氣一聲,“當年先王也欲滅鄧,臣及時勸阻,只因鄧國是太子最大的支持,臣進言先王滅鄧是最後一步,不過,如今大王己經繼位,形式也發生了變化,此事便由大王自己做主吧,大王說得沒有錯,鄧國位置重要,打通其要道,對于将來是有利的,大王看得比臣更遠,老臣真為大王感到高興。”
熊赀嘆道,“其實這并非寡人的注意,包括遷都之事,皆是彭仲爽所提出。”
“哦,便是大王帶回的那位客卿?”
“正是。”
鬥伯比捋捋胡須,“妙哉,初見此人,此人言談舉止……”鬥伯比呵呵一笑,“未想竟有此等才能,還是大王慧眼識賢呀。”
熊赀卻也笑了起來。
鬥伯比不阻止滅鄧,一切讓熊赀作主,鬥伯比退出後,熊赀再次陷入沉思。
次日,朝堂之上商議遷都之事,因鬥伯比的支持,又是對楚國極為有利的戰域部署,此事便定了下來,同時交于鬥伯比去施行安排。
接着,熊赀下達了伐申的命令。
“申、息兩國北接中原,東連淮夷,正是楚國的北疆門戶,是懸于楚國門之外的邊防要塞和楚國揮師北進的橋梁。”
鬥伯比,彭仲爽皆是一怔。
衆人議論紛紛,先王曾伐過一次申國,而這一次,趁申國一直處于內亂之中,熊赀欲再次伐申。
楚人好戰,一聽有戰打,皆是興奮,有了戰争,便有軍功,有了軍功便有更多的土地。
鬥伯比,彭仲爽卻沒有說話,互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一絲了然。
而公子元左右看看衆臣,嘴角微勾,他第一個出例道,“臣願為伐申先鋒。”
接着,衆武将皆出例請戰。
公子從也在朝,不甘落後,“大王,這一次你無論無何也別想撇下我。”
引來衆人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