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刀工
沈舟他們蓋豬圈這個事兒浩浩蕩蕩的,村裏沒一會兒就知道了。
村民過來問村長這是咋回事,村長沒好氣道:“不讓他們自己整個營生,上哪兒養活那二十來號人?”
提起來村長還生氣:“你說你們一個個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人家養豬給村裏養,賣蘿蔔條才能賺幾個錢啊,你們就開始眼紅。”
其他的人見村長這樣,也不敢多說什麽,只是道:“那他們養豬,能養得起麽?”
正猶豫着,瞧着蘇沉他們把蓋豬圈的磚頭都給拉回來,所有人大吃一驚,這磚頭居然是新磚。
尋常人家蓋房子還有買舊磚塊呢,這也太大手筆了。
有膽大的主動問蘇沉:“你們哪兒來的錢?”
蘇沉道:“管銀行借了兩千,不然喝西北風啊?”
這話一出,在場所有的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借了兩千塊錢。
一下子對他們養豬的事兒都不嫉妒了。要是尋常人家背上這種天文數字的債,怕是一輩子都還不清了。
村裏大夥兒才反應過味來,他們好像對小知青他們是有些不公平。但村裏這些人嘴硬,哪怕心裏糾結的不行,也絕對不會說上一句“我錯了。”
但一個個都幫着搭把手,蓋豬圈不費啥力氣。有村裏人幫忙,沒一會兒就把豬圈給蓋出來了。瞧着嶄新的豬圈,還帶分區的,瞧着可氣派了。
瞅着好像是比村裏原來的那個豬圈還大!
豬圈蓋完了,朱紅梅帶人還得清理出來,把食槽和排水弄出來。再鋪上點幹爽的稻草。豬最喜歡趴在稻草上睡覺了,就等着他們把豬給抱回來。
第二天,蘇沉帶着沈舟去了縣城的養豬場。接待的還是上次的廠長。
廠長記得蘇沉他們,道:“這是又要來選豬?”六月份一般人家都不買小崽,但他們這的母豬還在下崽子,弄的他們豬場都沒地方了。就盼着有人能把這些活潑歡實的小豬羔子買走。
Advertisement
沈舟道:“有沒有那種六個月就出欄的。”他們這裏是北地,過了十二月份這邊就下雪了,到時候豬掉膘。
廠長一聽,道:“有,我們這最近掙回來的蘇聯大白豬,這個豬的礁一下。然後再喂一些我們調配的飼料。四個月就能長到二百斤。六個月好好喂能上三百斤。”
廠長也是實在人,還指望着他們把豬養好給他們帶回頭客呢。弊端也給說清楚:“就是飼料貴!你們養的時候也得自己弄點米糠豆柏蔬菜泔水什麽的。但是每個月一袋飼料搭着吃,一袋兩塊錢。”
六個月就是十二塊錢,十頭豬就是一百二十塊錢,這費用可不低了。
“那飼料豬跟傳統喂出來的有啥區別?”沈舟在旁邊問的很仔細。
養豬場道:“可能嘴巴叼的人能嘗出來,說味道不如那個好,但是我是嘗不出來,我們這都是這麽喂的!”養豬場要是傳統養豬,現在外頭的肉鋪都得關門,上哪兒能出那麽多肉給他們?
蘇沉道:“成,這次你給我挑都是公豬吧。”
養豬場廠長道:“你們是懂行的人,還是公豬上膘快。走,我給你們挑。”直接進了籠子,在裏面扒拉着挑了十頭,一個個都歡實的不行。
買的多,沈舟還跟養豬場還了價。豬崽子花了二百四,把全部的飼料都給買回去了一百二,一共三百六十塊錢。
豬場老板大手一揮,直接叫司機給他們送去。
就是那拉豬的車太臭了,他們給完錢之後還是走着回去的。
蘇沉跟沈舟剛一回去,就去了大院豬圈,小豬在新的地方一點不怕生。繞着大豬圈就跑開了。
小豬羔子太小,只能吃煮過的食。第一鍋熱食澆在食槽裏的時候,小豬饞瘋了一個個拱在前面,把頭埋在裏面吃。大口大口的吃着可香了。
豬買完了,還有就是買糧。他們這人多,在村裏十塊錢買的糧吃不幾天。
蘇沉道:“咱要是多買,就去糧食站。那的站長我認識不用票。價格還低。”
沈舟道:“五十斤的雜糧面買十袋。粗糧米買十袋子。再加上兩袋子大米,兩袋子白面偶爾也得改善生活。”
“成。”蘇沉道:“我去一趟,你把鑰匙留給我,晚上我直接卸車,你早點睡就別等我了。”這些天沈舟忙着要趕大集的事兒,一直撈不到休息。
誰的媳婦誰心疼,蘇沉現在把大部分事情扛起來也是心疼自家小知青。
沈舟嗯了一聲,也不扭捏。
忙了一天等回去休息的時候,沈舟又累有困,早早的去了床上,等晚上蘇沉回來也能有個熱乎乎的被窩!
蘇沉回來的時候果然沈舟睡着了。輕手輕腳的走在旁邊瞧着小知青的睡顏,忍不住親了一口,随後才上了床。
剛一上床一個柔軟的身子就貼了過來,給夜晚剛回來的人增添了許多的溫暖。
……
馬上就要到大集市了。提前一天沈舟就把從縣裏買來的雞骨架和豬骨頭一塊煮湯。濃湯滾了一天,只放了淡淡的鹽就極其鮮美。
在大院這邊,做飯是楊元,但論起廚藝,沈舟做的還是遠勝一籌。湯鮮味美,等涼了的時候灌裝到五十斤的白酒桶裏,這就是麻辣涮串的湯底。
至于蘸料,沈舟弄了兩種一種是麻辣口的,一種是酸甜口的。
用綿白糖和白醋熬出來的酸甜嗆人,但是蘸上串來就剩下味美了。
其餘的東西都串成小串,簽子都是知青們磨的,整整一萬根竹簽子。穿土豆片,海帶,蘑菇,幹豆腐,白菜,葷的有雞胗,牛肉,薄切五花肉。還做了一個雞肉炸丸子,攏共就這些,除此之外還讓楊元做了五十斤的素面片,等用的時候現切。
土豆就薄薄的一片,海帶也是一片,白菜倒是很大。其餘的牛肉一根簽子上就一片!
薄切五花肉有手掌大的,讓所有人見識到了沈舟不同凡響的刀工。
之前分豬肉都見識過一次了。
但那一次感受不深。
現在所有人看見都睜大了眼睛。
他從小練習刀工,五花肉切下來,薄薄的一片,要是蒙在報紙上都能透出字來。
而且是完完整整的一片,這就是絕活啊!
一般人誰能幹這個。哪怕是用慢工出細活小心翼翼的切,也弄不出這麽勻稱的一片。
他一個人切,下面九個人都是穿串工,居然一個供這麽多人,還有餘力。
連楊元都想拜師了,眼巴巴的看着道:“我什麽時候才能練成這樣?”
沈舟道:“三五年吧。”大人比小孩子接受程度高,學的也更快一些。
楊元震撼了。道:“那我也練練。”反正切絲可以炒菜要是切的太碎了就剁餡。
劉旺眼瞅着第四個大盆都快裝滿:“這是第多少串了。”一開始還數着,等串上了三千之後就數不過來了。現在沒數了。
“幹活得了,管那麽多呢。”
按照沈舟的意思,素的一毛錢三串,葷的一毛錢兩串,二兩面條是兩毛錢。蘸料免費,他們的心還是挺心虛的。
價格聽着不貴,但一個土豆能串三十串,合下來一塊錢,這不是比肉還貴麽?
不過熬醬的時候聞到那香味,可真是饞蒙蒙的。要是他們去那邊,這個價還是願意買一些嘗嘗的。
其實這會兒就想吃,又不好意思,打定主意了。明兒賣的要是不好的話,他能幫着過來開開張!
沈舟把拌鹹菜這個教給了王時和羅志,現在弄的蘿蔔條多。拌起來是個力氣活兒啊!弄了一百多斤,胳膊都累得慌。
一行人早早就出發。
到了大集天都亮了,燒鍋的碳是早早就弄好,這會兒把鍋架起來,高湯一放,沸騰了就下素串葷串。把調料倒出來兩個小盆裏,放上勺子,待會兒想吃就可以舀來蘸着吃!
來趕集的人大多都沒吃早飯,遠遠的聞到一股叫人欲罷不能的香味,肚子咕嚕嚕的叫了起來。
大家互相張望:“這啥啊,這麽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