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7】紅酒與牛奶
白朗猶豫了一下,這時候祁斯年已經錯開了身子。他只好跟着祁斯年進了房間,順道回過頭去關上房門。
時間已經将近午夜,确實不該是練琴的時候了。
白朗腦袋裏的熱度終于褪了下來。
祁斯年的房間整體布局跟他的房間相似,不大,卻很夠用。不同的是因為頂樓,頭頂多了一塊方方正正的天窗,從白朗的角度看過去,正看到一輪明亮的月光。
窗邊是一張長條書桌,靠牆的位置還有內嵌書櫃,上面整整齊齊摞着一疊又一疊的樂譜,還有一些光碟。桌面上收拾得整潔,桌角有一瓶墨水,旁邊放着一支鋼筆。
現在很少見到習慣使用吸墨鋼筆的人。但白朗卻覺得祁斯年理所當然應該就是這樣的。
祁斯年讓白朗坐在沙發上,自己則靠在吧臺,随意地問道:“睡不着嗎?”
白朗看向祁斯年,餘光看到他浴袍的領口因為動作而微微敞開,露出線條分明的結實胸膛,陰影一直隐沒進浴袍下方。
白朗在這一瞬間有些坐立難安,他有些忍受不了與祁斯年的對視,于是低下頭,敷衍地“嗯”了一聲:“可能時差有些沒倒過來。”
“睡不着就拉琴,這麽乖?”祁斯年低頭笑了笑,随後拿起手邊的一瓶紅酒,“要喝點嗎?可能有益睡眠。”
白朗剛想點頭,卻又聽他說:“還是算了,你今天喝過酒了。給你拿瓶牛奶吧。”
祁斯年從冰箱裏拿出一盒牛奶遞給白朗,自己卻拔出紅酒的瓶塞,把酒倒進紅酒杯裏,然後走到白朗對面坐了下來。
他的動作不慌不忙,看起來十分優雅,白朗不說話,他也就這麽悠然地品着酒。
白朗莫名有些手足無措,低頭抿了一口牛奶,奶香味在口腔裏四溢開來的時候,覺得自己實在有些蠢了。
“首席,謝謝你。”他只好沒話找話說。
祁斯年說:“你好像總是對我說謝謝。是我要邀請你排室內樂,我該說謝謝才對。說實話,大提琴的獨奏恰空不多見,與我如此合拍的更是可遇不可求。”
白朗覺得臉有些發燙,心說,那是因為我聽你的恰空聽了無數次,演奏起來也完全都是你的影子。
他舔了舔嘴角,說:“首席,我覺得你跟我想象的有點不一樣。”
祁斯年把酒杯放到桌子上,微微曲起一條腿,向後靠了靠:“哪裏不一樣?”
“您比我想象的要溫柔多了。”說完這句話,他臉上的熱度已經很難遮掩,“我原本以為,你會更加嚴肅……嗯,應該說,更加古典主義一些。”
“古典主義?”祁斯年重複了一遍,像是覺得這種形容有意思,讓他想起今天下午的那首恰空,“就像巴赫?”
白朗仰頭看他,認真地喃喃道:“嗯,就像巴赫。”
祁斯年沒有說話,只是沉默地看了白朗一眼,像是在鼓勵他說下去。
“但我又覺得你的巴赫與別人的都不同。”白朗繼續說道,“別人的巴赫總是規律到嚴絲合縫,你的巴赫也有規律和秩序,但那更像是自然規律,是一種逍遙自在的規律。別人的巴赫只是巴赫,而你的,是Sean Chyi的巴赫。總之,是我根本無法演奏出來的感覺。”
“比如呢?”祁斯年微笑着問他。
白朗想了想,說:“比如……使用了更加纖細的發音方式,還有将裝飾音放在拍前?”
這樣的改動,在對細節嚴苛到近乎變态的歐洲古典樂圈大概可以算得上是“大逆不道”了。
但這是祁斯年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白朗有十級濾鏡,他非常非常喜歡。
祁斯年用一種奇異的眼神看着白朗,視線劃過他的眉眼,在他的嘴唇上停頓了一下。片刻之後感嘆道:“你總是說我是你的偶像,直到現在我才真的相信了這句話。”
“怎麽這樣。”白朗露出了不滿意的神色,“你當然是我的偶像啊,而且是最大的偶像。其實在來維也納的那天我就想好了,見到你第一件事情就是問你要簽名。可惜運氣不好,事情太多,耽誤了。”
祁斯年淺淺地笑了一聲,竟然站了起來,走到桌邊拿起鋼筆:“現在也不晚。你想要簽在哪裏都可以。”
白朗呆了一呆,他看着祁斯年線條完美的側臉,下意識伸出手來,傻傻地張開手心。
祁斯年因為這個動作愣了,随後忍俊不禁地搖了搖頭。半幹的黑發随着動作垂落額前幾縷,又被他擡手撥了上去,顯出随意的淩亂來。
他打開桌下的抽屜,從裏面抽出一個信封來。随後用鋼筆刷刷簽下自己的名字,托着白朗的手背将信封放進他的手裏。
“美泉宮音樂會的票。”祁斯年的笑意未收,“明天晚上。我與維也納愛樂樂團有一首合作曲目。希望我的小粉絲可以來捧個場。”
白朗看着手裏暗紅色的信封,緩緩地直起身子,臉徹底紅了。
美泉宮,歐洲第二大宮殿,僅次于法國的凡爾賽宮,名氣來自于哈布斯堡家族最有名的茜茜公主。
白朗起了個大早,上午在團裏練到手腕酸疼,下午才心安理得地勻出時間來到城外大名鼎鼎的美泉宮——夜幕降臨後,這裏會舉辦盛大的音樂節。在那之前,他打算先逛逛這座維也納最出名的景點。
洛可可風格的宮殿內部金碧輝煌,白朗看得意趣盎然,跟着導覽走走逛逛出來的時候,時間已經悄然過去了一個多小時。
美泉宮的後花園依着山坡的絕妙角度建造,俯視能看到大片的建築與雕像,遠眺是老城與多瑙河。整個花園設計得精妙,完全成對稱展開,一如他們嚴謹而神聖的古典樂。
事實證明,情調和古典審美這種東西,歐洲實在比美國要強太多了。白朗這麽想道。
“真有這麽好看嗎?”第一中提Alex看着這個來自東方的少年繞着海神泉興致勃勃地拍照,忍不住開口。
白朗放下相機,笑了一下:“抱歉,我還挺喜歡雕塑的。”
他最後看了一眼花園裏的雕塑群,邊走邊懷念地說:“從前我在茱莉亞樂團裏排過勃四,那時候就對這些雕塑感興趣了。總覺得,雕塑雖然不會說話,可它們立在這裏已經成百上千年了……在我心裏,有點像是具象化了的古典樂。”
Alex覺得這話說得挺有意思,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勃拉姆斯人生的最後一部交響曲,圍繞古希臘神話《俄狄浦斯王》展開。作為演奏者,為了更好地诠釋作曲家的作品,了解音樂背後的故事是必須的。有些出色的交響詩演奏家甚至會逼迫自己完全沉浸進背景故事當中去,以求再現作曲家的心境。
Alex摸了摸下巴:“還是你們茱莉亞好啊。在我畢業之前,就沒排過什麽像樣的交響詩。不過也是,反正不管交響曲還是協奏曲,有沒有viola都差不多,反正全聽不出來。”
白朗當即不同意了:“不是有《Harold En Italie》?那可是專為中提琴創作的交響曲。”
他們的身後,第四大提安東尼跟一位金發碧眼的美女剛剛聊完,耳朵卻沒閑着,居然還能自然而然加入話題:“我親愛的白,你大概不知道,Alex可以從頭默寫Harold的總譜,一個音符都不會錯。”
果然,Alex幽幽看向他:“那是當然,畢竟我們中提琴只有Harold。不像violin和cello,譜子多到練不完。”
白朗:“……”
安東尼朗聲大笑:“Alex,別再逗白了。你會吓到來自東方的小朋友的。”
作者有話說:
注:
[1]祁斯年對巴赫的處理方式稍微參考了一下小提琴之神海菲茲(已故),在我這種外行看來,老爺子的恰空拉得非常完美。但內行對其評價毀譽參半,甚至有很多學院派教授禁止學生參考海菲茲的演奏方法。一般來說,更權威的是米爾斯坦的版本。
[2]《Harold En Italie》:哈羅爾德在意大利。作曲家柏遼茲所作交響曲。是極為少有的專為中提琴寫的曲目,由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委托而誕生。然而即便是這首曲子,帕格尼尼也因不滿“中提琴solo不夠多,沒有凸顯其主導地位”而拒絕演奏。
[3]維也納美泉宮音樂會:真的有這個音樂會。因為露天,大量維也納居民會聚集到後方的小山坡上邊聊天邊享受音樂,是維也納年度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