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章節
跟着坐在一旁,徑自想自己的心事。
直到晌午,趙知文才叫宋祺回家,二人剛進了村子,便看見那邊一群人浩浩蕩蕩的,估計也是從墳地回來,宋祺看有宋老爺,便上前喊了一聲,宋老爺見是宋祺和趙知文,招招手道:“你們怎麽在這裏。”
宋祺道:“我陪知文哥哥去給洛嬸嬸上墳去了。”宋老三笑道:“福丫頭難不成是想嫁到趙家去,所以才這麽殷勤,知文你瞧瞧,這兒媳婦多孝順,還沒過門就知道去磕頭了。”
宋祺羞紅了臉,躲在宋老爺身後,趙知文也鬧個大紅臉,道:“宋三叔說笑了,知文可擔不起。”宋老爺也笑道:“孩子還小呢,說這個做什麽,三哥,我先回去了,事下午再說。”宋三叔道:“那也成,時候也不早了,你先回去吧。”
回去的路上,宋祺問是什麽事,宋老爺道:“之前你的一位堂叔沒了,也沒有子嗣,留下的地族長說各家分了,可怎麽分還要說說。”宋祺道:“咱們又不要這地,叫他們分去就是了。”
宋老爺笑道:“傻孩子,這地咱們肯放棄,別人未必肯,雖只是幾畝地,可還有的說呢。”宋老爺嘆了口氣,宋祺不明白,趙知文可明白,道:“宋叔,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
宋老爺道:“你好生念書要緊,這些事我應付的了。”縱然宋老爺不争這幾畝地,可是憑着宋老爺的身份地位,到時候難免不叫人喊去評理,都是一家子,幫這個得罪那個,幫那個得罪這個,最是吃力不讨好。
012.分地
更新時間2013-1-25 7:01:17 字數:3010
族中若是有誰絕了後,家裏的田地都要交給族長,大家商議個法子處理了,宋家也不例外,宋老爺吃着朝廷的俸祿,對這幾塊地自然不稀罕,可其他人卻不同了,都是土裏刨食的,多兩塊地一年要多好些進項呢,那天宋三嬸來說,想必也是為了這件事。宋老爺吃了午飯,便去族長家了,徐氏嫌外頭髒,也不愛出門,只在家裏陪着馮氏接待來拜訪的親戚。
宋祺是無事一身輕,鬧着叫趙知文跟她出去玩。宋祺對這兒不熟悉,可趙知文卻熟悉得很,兩個人帶着丫頭小厮,沿着小路一直走到上山的那條路上,越接近山,風景越幽深。
宋祺笑道:“知文哥哥,面對如此的好景色,你要不要賦詩一首啊。”趙知文笑道:“我可沒有那樣的才華,出口成章。”
兩個人撿了塊石頭坐下,趙知文給她講小時候村子裏發生的趣事,半蓮跟瑞寶金寶一起坐在不遠處的草地上,瑞寶調皮,去扯半蓮的頭發,半蓮白了他一眼,道:“跟着趙公子這麽久,也沒學點好的。”
瑞寶嘿嘿道:“公子跟神仙似的,說實話,我伺候他這麽長時間,還是經常捉摸不到他在想什麽,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平日裏也沒什麽脾氣,只有姑娘來時還有點笑容,像個人。”
半蓮道:“呸,會不會說話,什麽叫像個人啊。”瑞寶道:“不信你問金寶。”金寶使勁點頭:“這話可不假,可不跟神仙似的。”瑞寶和金寶都是趙知文進宋家後宋老爺挑的,因此服侍的時間也不長,半蓮道:“我才不信,你們兩個就知道胡沁。”
正說着,忽聽遠處傳來喊聲,趙知文和宋祺一看,竟是宋老爺身邊的小厮寒松,宋祺道:“你怎麽在這?”寒松喘着粗氣道:“可了不得了,老爺那邊打起來了,夫人不好過去,叫我趕緊來找趙公子,去那邊看看。”
趙知文道:“好,我馬上去。”又囑咐宋祺:“你在這等着,或回家等着。”又叫瑞寶金寶好生伺候着,然後跟着寒松飛快的趕回去了。
宋祺心裏着急,若是打架,宋老爺可是實打實的白面書生,看着瑞寶金寶道:“你們也快去幫忙,我在這還能丢了不成。”瑞寶金寶聽說打架,血氣方剛的,恨不得飛回去,聽宋祺一發話,一溜煙的跑遠了。
半蓮道:“姑娘,咱們回去吧。”宋祺點點頭,也打算回去瞧瞧情況。主仆兩個走得飛快,這條路走到盡頭一轉彎便是個岔道,一邊通向村子裏,一邊通向去青鄉縣的大路。
二人一轉彎,剛巧碰上兩匹馬過來,宋祺唬的不輕,連退了好幾步,半蓮趕忙攔在宋祺前頭,喝道:“什麽人。”那騎馬的原是兩個年輕人,一個十六七歲,錦衣華服,氣宇軒昂,一個青衣小帽,是個小厮,年紀也有十五六歲,那小厮見有人,忙勒住馬,拱手道:“哎呦,姑娘,可真對不住了,我們對這不熟,不提防有人,沖撞了姑娘,還請姑娘不要怪罪。”
那人說話彬彬有禮,半蓮心裏有氣也不好發作,道:“這回沒事也就罷了,下回可要仔細了。”宋祺心裏牽挂着宋老爺,催促道:“快回去吧。”
半蓮哎了一聲,那小厮卻忽然下馬攔住了,半蓮警惕的看着他:“你想幹什麽?”那小厮咧嘴一笑:“姑娘,對不住了,我們對這不熟,你能不能給我們指指路啊。”
宋祺不耐煩,撥開半蓮道:“真是奇怪,你們不知道路出來瞎跑什麽,也不怕丢了。”又指着左邊的路道:“這是通往青鄉縣的,右邊的是通往玉山村的,你們要想出去,還是走左邊的道吧。”
說完便拉着半蓮朝右邊的路匆匆走了。留下一臉尴尬的小厮,那小厮朝在馬上的主子一笑:“主子,這丫頭嘴倒是厲害。”那少年恩了一聲,眼含笑意:“人家也沒說錯,你不是說你認識路嗎,再走不回去,我就扣你的月錢。”那小厮慘叫一聲:“不要啊,主子,我這就帶路。”
宋祺回到家裏,徐氏急得要命,在屋子裏轉圈圈,宋祺看她這樣子,反倒冷靜下來了,道:“娘別着急,爹不會有事的,給他們膽子,他們也不敢對爹動手啊。”
徐氏道:“這話雖不錯,可摻和裏面到底不好。”馮氏倒是安穩,道:“放心吧,有知文呢,還有你派過去的小厮跟着,鬧不起來,那群人我最清楚了,色厲內荏,不過是仗着輩分高些,整天的倚老賣老,我是個婦道人家,不好插嘴,不然非去罵他們一頓不可。”
宋祺道:“祖母,您就別說氣話了,先叫人去打聽打聽是怎麽回事。”徐氏早就派人打聽了,是排行第八的一位宋老八,年輕無子,還沒來得及娶媳婦就一命嗚呼,名下有當時成年後分的五畝地。
按理說,是該給親兄弟侄子的,可是宋老八也沒什麽親兄弟,只好交給族長處置,要是按以往的例子,是誰家艱苦些,分給他們貼補貼補,或是誰家子女多,多分些。
可是這回,族長要按規矩分的話,五畝地要分三畝給宋老四,兩畝給宋老七,可是宋老三一開始就是打着這五畝地的主意的,宋素娘要出嫁了,那家人要不是看在宋素娘的堂叔是縣太爺的份上,才不會看上宋素娘,雖說定了親,可嫁妝是一項,總不能太寒酸,二來,二丫頭玉娘也該說親事了,正好趕上這兩件事,宋老三便覺得這五畝地應該給自己,因此提前派了宋三嬸過來說情,馮氏雖未答應,可那意思也是不會不問的。
因此今天一提出分地,宋老三便獅子大開口,族長自然不會願意,宋老四宋老七更不願意,兩邊吵起來,還是要看宋老爺,宋老爺本就煩這事,給宋老三吧,宋老四宋老七那邊孩子嗷嗷待哺,若是給了宋老四宋老七,宋老三這邊又要打饑荒,兩邊為難,索性不管了,說任憑他們處置,于是,宋老三就和宋老七宋老四鬧起來了。
趙知文趕去時,兩邊的人馬已經把人拉住了,宋老爺一臉愠色,坐在上頭,最後還是族長發話:“依我說,老三家今年也确實艱難,素娘玉娘的親事擺在那,可老四老七更艱難,不如今年把地都給了老三,等老三的饑荒過去了,明年再分給老四老七,你們看怎麽樣。”
宋老二笑道:“叔祖,就這五畝地,這麽折騰也麻煩。”族長瞪他:“你有主意?”宋老二嘿嘿笑道:“要我說,這地仍舊分給老四老七,老三家今年困難,素娘出嫁,咱們這些叔叔伯伯多少要有點表示,七弟是最富貴的,不如叫七弟多出點錢,幫老三過了這個饑荒就好了,你看怎麽樣。”
這法子自然好,只要宋老爺全包了,那還争什麽呀。宋老爺冷笑道:“二哥打的好算盤,一樣的叔伯,為什麽叫我多出,打量着我不知道是吧。”
宋老二道:“七弟,你和我們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