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節
悄扔進去,打在書本上,趙知文吃了一驚,擡頭一瞧是宋祺,便眉眼具開,微微一笑:“福姐兒。”宋祺嘻嘻笑道:“知文哥哥,你怎麽還在看書啊,累不累呀。”
趙知文把彈跳在地上的石子撿起來放在桌上,道:“不累,你怎麽來了。”宋祺從門跑進來,道:“我來看看你啊,父親說不許打擾你念書,可我好幾天沒看見你了。”
趙知文給她倒了茶,道:“我整日念書,倒忘了這些,你呢,先生留的功課都寫完了嗎?”宋祺道:“寫完了呀,不然娘哪能叫我亂跑,這些日子可沒意思了,天天學這個學那個,真羨慕知文哥哥啊,只要念書就可以了。”
趙知文微笑:“那我們倆換換好不好,只怕到時候叫你來做文章你又嫌煩悶了。”宋祺笑道:“我可沒有知文哥哥這麽聰明有耐心。啊,我給你送了個好玩的來。”
說着掏出了九連環。趙知文失笑,接過來道:“怎麽給我這個。”宋祺道:“我就這個了呀,娘說我貪玩,其餘的都給收走了,這個你就留着解悶吧,看書看累了就玩一會。”
趙知文聽她哄小孩一樣的語氣,笑道:“那多謝你了。”宋祺又說了過兩天出門做客的事情,絮絮叨叨的,趙知文只是耐心聽着,偶爾接一句,宋祺道:“我就是不喜歡劉姑娘,知府有什麽了不起的,知文哥哥,你以後要做丞相哦,娘說,外祖父就是丞相。”
趙知文忍不住笑道:“你這麽大了,心思還跟小孩子一樣,這丞相哪能是想做就做的。”宋祺道:“別人不會,可知文哥哥肯定會的呀。”二人又說了一會話,宋祺到底不敢耽擱太久的,連茶都沒喝完便說走:“知文哥哥,你好好看書啊,等下回我找着好玩的了再來看你。”
趙知文笑道:“好,你也別貪玩了,叫你父母擔心,你乖乖的,等過陣子我得了閑,就帶你出去玩。”宋祺眼前一亮,道:“真的,說話算話,那我先走了。”
趙知文目送着宋祺走遠,這才嘆了口氣,端起書來,卻沒了心思,發起呆來,宋祺出生的時候,趙知文已經六歲了,正直家道中落,那時候馮氏敬重洛氏年輕守節,有同病相憐之感,便時常接趙知文來家裏小住,趙知文是看着宋祺長大的,從一個牙牙學語的嬰兒變成懵懂稚嫩的女童,如今長成為明媚鮮豔的少女,宛如枝頭的含苞待放,趙知文心裏的感覺與其說是歡喜,不如說是吾家有女初長成的自豪。他如今大了,不似從前的一心只知讀書,對于男女之事,也有了些許的認知,他也曾想過,憑着兩家的交情,宋老爺和老夫人許是願意把宋祺許給他的,親上做親,這樣的安排他自然是願意的,可是想起宋夫人,趙知文又開始了不确定,宋夫人乃是丞相之女,身出名門,自然不會把女兒嫁給他這麽一個窮苦書生,那麽将來他的終身,又在哪裏呢?再者,又有誰會願意把女兒許給一個一窮二白的人,趙知文思慮漸定,傷感中又有些羞愧,娘還在喪中,他倒想起這些有的沒的來,當真是不孝極了,于是按下心思,認真的看起書來。
宋祺回去後到沒有繼續閑逛,反而認真的背了幾頁書,練了一會琴,又把聞師傅教導的針線撿了起來,天氣漸熱,打算給祖母做一雙新鞋子,穿着涼快也透氣。半蓮見宋祺如此用功,高興都來不及,暗暗想姑娘到底是聽趙公子的話,這從趙公子那一回來就知道用功了。
宋祺用功,半蓮反而反而不知道該怎麽辦,平日裏都是她苦口婆心的勸着,哄着,既要哄着姑娘聽話,又要在老爺夫人跟前替姑娘遮掩着,當真是不容易的,雖說夫人把她叫過去特地教訓了一番,說要看好姑娘,偷懶了就去回她,可她有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在夫人面前說姑娘的壞話啊,總要說一半,誇一半,回回去回話都是戰戰兢兢地。
半蓮一會端來甜湯,叫宋祺歇歇,一會嫌磨墨的丫頭磨的墨不均勻,要自己親自來,一會又嫌外頭太吵,出去把外頭的小丫頭罵了一遍。
宋祺手下不停,飛針走線,一邊道:“半蓮,你是怎麽了,從剛才就一直急急躁躁的。”半蓮尴尬,笑道:“今兒姑娘這麽用功,奴婢反倒不适應了。”宋祺道:“我以前也用功啊,哪天都要練字練琴的。”半蓮陪着笑道:“那是,只是之前都要奴婢說上好幾遍您才動一動呢,今兒個這麽勤快,奴婢倒不适應了。”宋祺笑道:“你取笑我啊,明兒是哪個先生來啊,先把書準備好。”半蓮想了想,道:“今兒個是聞師傅,明兒是卿師傅。”
宋祺如今算上琴棋書畫,女工刺繡,每日輪着要學四五樣,原先宋祺啓蒙時就是宋老爺這個狀元父親親自教導的,可漸漸的大了,馮氏說,女孩子要心靈手巧,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才行,所以叫家裏的媽媽教導宋祺下廚房,還請了聞師傅來教導女紅,可徐氏卻說這些東西難以登大雅之堂,女孩子,還是要學點琴棋書畫,陶冶情操,培養氣質。因此要宋祺學習琴棋書畫,要求樣樣精通。兩個人相持不下,宋老爺夾在中間為難,便說要宋祺兩樣都學,因此,徐氏又給宋祺請了兩個先生,一個是教導琴藝的卿先生,一個是教習先生韓師傅,還有由宋老爺親授的棋藝和徐氏親自教導的丹青,按着天排下來,要五天才能歇上一天,着實不輕松,也難怪宋祺逃學。
004.做客
更新時間2013-1-18 9:14:36 字數:2408
三月十二那一天,宋祺跟着徐氏去劉家赴宴。雖說青鄉縣不大,可因為地處要塞,道路四通八達的,來往的商人不少,也帶的這裏繁榮起來,鎮上十戶人家倒有六七戶是做生意的。
劉家原先也不富裕,後來靠着劉家的一個姑娘,心靈手巧,帶的家裏好了起來,如今在鎮上開了五六家點心鋪子,家産也漸漸的累積起來了,在青鄉縣也算得上富貴人家了,如今劉家的兒子又中了秀才,成了知府的女婿,那地位就更不一樣了,自然多的人巴結。
可徐氏帶着宋祺一出現,大家争相巴結的就變成了徐氏,一來,徐氏是知縣夫人,知縣雖只是七品小官,可卻是一方父母,他們這些商戶做生意還要靠着知縣的庇佑,誰和知縣關系好,自然得到的好處也大,自古以來,民不與官鬥,貧不與富争,這也是不無道理的。
徐氏一去,其餘幾家的夫人都圍上去打招呼,徐氏笑着一一應付,劉夫人是東道主,自然更殷勤,引着徐氏做了上座,開始寒暄起來,如今的話題左右離不開兩個,一個是劉公子的親事,一個是劉公子的課業,劉夫人說着興高采烈,好似她兒子中了狀元似的。
衆夫人都是一臉的羨慕嫉妒,徐氏也只是不鹹不淡的聽着,說着恭喜的話。宋祺是晚輩,行了禮就被同年紀的姑娘拉到一旁玩去了。
劉姑娘生的很是豐腴,又穿金戴銀的,打扮的很是富貴,見了宋祺便親親熱熱的拉着她的手道:“前幾天娘帶着我們去踏青,本想請你一同去,偏你不得空。”
宋祺被她拉着手,掌心發熱,滑膩膩的,便不動聲色的抽開手,拿帕子擦了擦額頭,笑道:“這幾天都要跟着先生念書,所以不得空,劉姐姐身上好香啊,擦了什麽粉?”
這句話把劉姑娘的性質都引出來了,得意道:“這是魏姑娘送我的,說是京城最時興的香粉,三兩銀子才那麽一盒,你要是喜歡,我那還有呢。”
後半句話說的有些違心了,小心翼翼的,生怕宋祺真的要,正是愛美的年紀,有了新奇的東西自然先可着自己,這香粉她只有兩盒,若是送出去了,她豈不要心疼死,宋祺微笑道:“多謝劉姐姐,我不愛擦粉,只是聞着怪好聞得。”
劉姑娘松了口氣,這才道:“哎,你們知不知道魏家啊。”
大家都是鎮上的姑娘,從小到大都生活在這個鎮上,自然有些孤陋寡聞,都說不知道,劉姑娘更得意了,道:“魏家可是咱們大周朝最大的財主了,從京城到江南,十家鋪子有七八家或是魏家的
,或是魏家參了股的,如今魏家說是富可敵國也是信的。”
平日和宋祺關系較好的孫姑娘道:“既這麽有名氣,我怎麽沒聽說過。”劉姑娘道:“你還能什麽都知道啊,魏家怕招惹是非,一向很是低調的,不過你們可知道杭州城最大的胭脂鋪子浮夢軒,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