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鹹魚再二十次翻身:
按理來說,霍樓追星追到這個份上,霍粉肯定不能再忍了。
不論之前如何,所有人都默認,如今的性質俨然已經是另外一個層次了。任何感情都是有獨占性與排他性的,自己掏錢包養了個小的,卻看着小的在外面還有個野的,除了綠帽黨,誰會開心?他們都要替霍粉不開心了。
但,霍粉就是這麽不講道理。
比起不爽霍樓堅持打卡別人超話三千多天,她們現在更擔心,今晚《不臣》第六集 上了,霍樓的心态會不會直接崩掉。
可以說很未雨綢缪了,真情實感的害怕霍樓去打人。
打編劇、打演員,或者是兩者都打。
因為……
【作為劇透黨,我可以負責任的說,按照《不臣》原作的時間線進度,yjm馬上就要被捅死了,不可能活過第六集 。】
《不臣》的編劇自己本身就是個作者,請她來主筆,就是因為《不臣》的框架是直接買的她的小說版權。原作講的是一個因為家破人亡,而走上複仇之路的大奸臣的故事。有歷史原型。寧不臣演的就是這個大奸臣,看上去人畜無害,卻是個拿反派牌的主角。
衣既明在劇裏,演的是寧不臣還沒黑化前的老師,當代大儒,有匪君子。這個角色是沒有歷史原型的。完全是作者為強行把歷史上的奸臣、皇帝以及皇後三人拉上關系,而生造了一個他們師從一人的設定。原作裏,這些求學時光,都是主配三人一個個細小的回憶碎片,電視劇裏為了劇情的連貫性,想直白的讓觀衆看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而改成了從主角小時候開始演。
換言之,老師的戲份就集中在開篇的前幾集,很快就要殺青了。
【老師死了???】
【他不死,主角怎麽黑化?怎麽報複昔日的小夥伴?】
【不僅老師死了,全家都死了,青梅竹馬也死了,我大臣臣這回是真的慘啊。】
【yjm死了,那hl不得瘋?】
【是老師死了。PS:衣既明真不愧是演技咖,很适合演原作裏這種會成為所有人追憶的白月光,臉就特別有說服力。換我,日常面對這種顏值的溫柔老師,他沒了,我肯定要為他報仇啊!導演選角能力地表最強!】
Advertisement
【我覺得以我霍追星追的走火入魔的狀态,他不一定有那個智商分清楚到底是誰死了。】
【道歉籌備組已經就緒,時刻準備……替哥哥道歉。】
為粉絲們的這種擔憂雪上加霜的,是霍樓用【日月我心】那個小號,發的一連串的大哭表情。如果沒有劇透,大家大概還會發散一下思維,猜霍樓又在整什麽幺蛾子。如今,就只剩下心頭一跳,完了,霍樓已經被劇透了。
連在劇裏演捅死老師的刺客的演員,都緊張了一下。一方面覺得霍樓應該不至于那麽神經病,一方面又從實際出發的考慮他能不能扛住霍樓找他麻煩。
但霍樓這回真沒那麽沙雕,他覺得他哭的有理有據。
衣既明不和他一起吃早飯了!
“……”阿羅戴着藍牙耳機和霍樓通話,手上敲擊鍵盤處理工作的動作卻并沒有停,被迫一心二用,情緒多少有些暴躁,“我給你三十秒,好好組織一下語言再說話。”
“明明肯定是生我昨天的氣了!今天還沒消!我像往常一樣,去隔壁找明明吃早飯,但家裏根本沒人。我問周浪,周浪說今天的劇本研讨會明明也請假了。下午寧不臣就要走了,我就沒有理由再繼續住在這裏了。明明就是在躲我,想拖到再不和我見面,你明白嗎?!怎麽辦啊啊啊啊啊!”
阿羅深呼一口氣,才對霍樓冷靜道:“我至今沒有收到李林方面的解約合同,所以,哪怕衣既明真的不想見你,開機之後你們還是照樣要朝夕相對。”
“對哦!”霍樓腦袋頂上的燈亮了。
“我要去和周浪說,為了追求藝術品質,我們必須進行全方面的封閉式拍攝!拍不完,誰都不許走!拍它個兩百天!不,還是一年吧!”
“你開心就好。”阿羅毫不猶豫的挂斷了電話,并對霍樓設置了“來電免打擾”,讓對方冷靜仨小時,他暫時不想再和這個追星腦說話了。
但不出一分鐘,阿羅的微信就瘋狂響了起來。
你不能掐死他(阿羅給霍樓設的備注名):【明明要是還想繼續演,那他現在去了哪裏?對于明明來說,不可能有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
阿羅愁的也要開始掉頭發了,他怎麽會知道衣既明去哪兒了?
你不能掐死他:【你問問李林呀!】
哪怕阿羅沒回,霍樓也像是點亮了讀心術一樣的作着弊。
阿羅長嘆了一口氣,他和李林除了工作以外,就沒有任何可以再和睦談下去的關系了,況且:【李林也不一定知道。請允許我再重申一次,他是他的經紀人,不是他媽。】
但其實,李林還真知道。
衣既明臨時去拜會了李林的堂弟李斯特,還是李林提前給預約好的見面時間,強制親自把衣既明送了過去,神秘到連小南都不知道具體情況。
李斯特同學是個歸國華裔,在業內小有名氣。衣既明和李林簽約時,李林給他安排的第一份行程通告,就是一周三次來找李斯特聊天。聊天的頻率在随後的這些年裏一直在逐步減少,直至變成了半年一次。如今還沒到時間,李林就再次把衣既明送上了門。
“抱歉,又來打擾你了。”
“沒事,”李斯特用小勺順時針攪動着杯裏香濃的咖啡,“我相信堂哥不會無緣無故打斷我的假期。事實上,我最近也有關注你的八卦。是因為霍樓嗎?”
“嗯。我不知道該怎麽分類他。”
衣既明的生活一直很規律,規律到了正常人沒有辦法理解的地步,但那是對于不了解他的人來說的。了解他的話,會……更不理解。
不僅是生活,衣既明連人際交往,都是嚴格分類的。
在衣既明的社交模板裏,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分區,以及不同的對待方式。好比李林、寧不臣,就既是好友,也是親密的合作夥伴,他很信任他們,幾乎予取予求;周浪就是導演與演員之間單純的合作關系,還是屬于第一次合作的那種基礎款,很冷淡的商業往來。
衣既明的這套處理系統,一直運行良好,有條不紊,層次分明。直至霍樓出現。衣既明對他的定義一直在變,始終不能穩定,好不容易勉強在朋友上定了,又出了如今的事情。
“這麽快他就是和寧不臣一樣的朋友了嗎?”李斯特略顯詫異。
衣既明停頓了一下,但還是點了點頭。
“你有想過為什麽可以這麽快嗎?”寧不臣從和衣既明合作,到成為普通朋友,再到親密摯友,可沒如今這麽容易,李林也是一樣的。
但是,霍樓和寧不臣、李林比,并沒有任何優勢,且更具攻擊性和侵略性。
李斯特有點好奇衣既明是怎麽想的。
衣既明卻沉默了下來,沒再開口。
“這不是壞事,”李斯特放下咖啡,沒再強求,“事實上,我覺得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我之前就一直在和你說,我不覺得你有任何需要吃藥的疾病,你只是恢複的比常人慢,很多感知都需要一點點的複蘇。”
當年那場車禍的後遺症一直都在,但時間早晚會治愈一切。
“我不進行分類,就沒辦法和霍樓說話。”衣既明是來尋求解決辦法的。
李斯特卻反問:“你想和他說話嗎?”
衣既明不假思索:“我想。”
“那,也許我們可以試着把霍樓當做特殊的,不去分類?就像你一下跳過很多中間過程,很快認定了他是親密朋友那樣,順其自然。”
“把他的标簽定義為‘特殊’?”
“哈?”李斯特雖然一直和衣既明有交流,但他也時常會跟不上衣既明的邏輯,“我是覺得你應該和他多接觸看看,也許以後……”
“明白了,謝謝。”
李斯特一臉懵逼,你明白什麽了?我都沒明白。
衣既明從李斯特家離開後,就坐在車裏打開了備忘錄,圍繞霍樓寫起了千字小作文,像分析劇本一樣的分析起了霍樓這個人。從他們最初的結識,到霍樓在網上的種種操作,最終,衣既明把自己的情緒圈定在了——“開心”。
霍樓那句“在想你呀”,讓衣既明感覺到了久違的暖流。
衣既明的車就停在地下車庫,本人卻一直沒上去,他做起事來就會很專注,忽略掉時間的那種。一直到他給霍樓也建立完善了一個和自己類似的備忘錄後,他才終于舍得從廢寝忘食裏擡起了頭。大忙人李林什麽時候走的,衣既明都不記得了。
脖頸有些酸痛,但心卻是從未有過的輕盈。
衣既明滿意的給自己打了一朵小紅花,想了想,又打了半朵,然後第三次又加了半朵,整整兩個,為自己的進步。
他給霍樓……打了一排,因為他看到了網上霍粉對霍樓的擔心。
一直到上了電梯,回到家,在家門口看到眼眶有點紅的霍樓時,衣既明才後悔了,他應該多打一排的。
“不要怕,我沒死。”衣既明主動上前,抱住霍樓,想要安慰一下這個看上去內心異常少女的大男孩。他超可愛的。
這回輪到霍樓宕機了。
但是不管了,先抱過再說吧!
作者有話要說: 霍樓:明明對我的愛,還真是深藏不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