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靜香
魏宮妝奁自難棄,
靜居難識梵王心。
香鬟堕髻半沉檀,
富貴人間走一輪。
這是當年魏家大姑娘靜香五歲生辰時,老太太特意帶着兒媳和大孫女到長春宮在長春老祖面前親自請的一只簽,上面暗含了靜香的名諱,又明明白白寫着,大姑娘将來是要進宮做娘娘的。
那時候魏家大姑奶奶還沒生七皇子,自然不是什麽麗妃,老太太怕女兒将來受媳婦的擠兌,所以一門心思把靜香和三皇子連在一起。十年來,老太太并大夫人只将靜香當成了王妃一般教養,所有的孫女們都靠後,這也是三姑娘在大房裏不得意的一個重要原因。
廉國公也知道這一首詩,只是,他心裏總有自己的盤算。老太爺轉頭看了看大兒子和大媳婦,略有藹色的笑道:“靜香那丫頭也來了嗎?喚她出來叫我看看”
大兒媳略顯尴尬的瞄向老太太,家庭大事,哪裏輪得上小孩子冒風頭,況且又是當着幾個小叔子的面,叫女兒出來見人總覺得有些失禮。
大老爺魏青松性情有些耿直,對父親的話從來都是唯命是從,忙道:“是,父親。”大夫人見無奈的看了看丈夫,只能招手喚丫頭進了老太太後面的碧紗廚。不多時,魏家大小姐靜香在衆人注視下款款進了內室。
“孫女見過祖父,祖母,見過各位叔叔,嬸嬸。”
廉國公暗暗打量着久不見的大孫女,今日的靜香穿着一身淺粉色的夏衫,走起路來裙擺搖曳生姿,像是支在冬日裏綻放的桃花,嬌豔動人。頭上上插着淡金色的宮花,更映襯出膚若凝脂。靜香一擡頭看廉國公,嘴角梨窩隐現,耳朵上兩串兒細點梅花墜随着她的盈然一笑乘風飄揚。
廉國公不由得将大孫女和剛剛見過的凝萱做了比對,心下高低立現。雖然五丫頭年紀小,可看得出美貌猶在她長姐之上……并不是說靜香不好,相反,靜香的品貌氣韻都是上乘中的上乘,只是,魏家的女孩子從來不差相貌。
廉國公這樣一想,心裏的主意便更加的篤定,他慈祥的一笑:“好孩子,和宮裏的嬷嬷學規矩可累?”
靜香滿打滿算,到了隆冬時節才到及笄的年紀,雖然看着穩重些,但到底是個孩子,面相還略顯青澀。靜香略有拘謹的應道:“祖父和祖母愛憐靜香,請來的嬷嬷和氣又飽學,已然是靜香的良師益友。”
老太太忙笑道:“國公爺還用擔心我們靜香的品性?那是最好不過的,連麗妃娘娘都幾度誇贊,上次還托了小公公來信兒,說等進宮的時候一定捎帶了靜香同去”
廉國公聞言,看了看孫女衣裳的佩飾,略有些皺眉:“這個也是宮裏面的東西?”
Advertisement
靜香聽出了祖父的不悅,忙不知所措的低頭去看,原來腰間別着一塊早間新上身的獨玉金鳳佩,明黃色的宮縧暗示着此玉出身高貴,竟乃是皇宮內庭的産物。這樣的東西在靜香的聽雨軒中不敢說有百八十塊,但兩匣子總不缺,都是她姑媽麗妃娘娘賞賜的東西,滿府姐妹,姑媽待她向來與衆不同。
靜香隐約猜出此物是犯了祖父的忌諱,但也不敢伸手去扯,只能輕聲回道:“回祖父,确實是娘娘的恩賞。”
“雖然是娘娘的心意,可你心裏須知,不能因此而嬌寵,丫頭年紀還小,等及笄之後再往腰間佩這些昂貴的飾物也不遲,現在樸樸素素反倒符合年紀。況且皇後娘娘大喪,你們姊妹幾個更要收斂些,我已經叫洪大管事吩咐針線房裁制素服,這段日子靜香就不要跟着嬷嬷學規矩了,就領着幾個妹妹多做些女工。”
大夫人一聽當即上了火,只覺得口中幹苦,公公這話什麽意思,不叫靜香學規矩,豈不就是斷了她們進宮的念想?不成,自己非問清楚不可。
大夫人正要開口,大老爺已然明白了妻子的小思量,忙暗地裏去拉大夫人的衣襟,示意她不能開口。
這兩口子就算動作再小,可總有響動,靜香看的分明,臉上羞赧,卻還心存感激,知道父母倆的糾紛全是因了自己,靜香一咬牙,索性代了母親說道:“靜香謹遵祖父吩咐,多和針線房的嬷嬷們學手藝。”
廉國公笑道:“這就好,你且先下去吧,祖父尚有大事和你這些長輩們商議。”
靜香不敢耽擱,匆匆按照原路返回,她的丫頭雨竹正侯在內室和碧紗廚連接的一個小廳堂裏,知道大姑娘出來,忙挑起珠簾,滿是憂心的看着姑娘。靜香腳下未停,一踏出門反手攬了雨竹的手腕,兩個人側身貼着牆壁站定,傾耳去聽裏面的詳談。
屋內老太太發起了牢騷:“再有幾年,皇子們陸陸續續可都要開始議親了,國公爺難道不知,當皇子妃可不單單憑借繡花的手藝。咱們這樣的世家,要什麽繡娘沒有,用得着小姐們勞心勞力嘛”
大夫人心疼女兒,更心疼女兒的前程,便再也不管丈夫的阻攔,陪笑道:“聽人說,白繡坊出了個厲害的師傅,打北邊過來,滿手金絲挑繡的本事,父親就是不說,兒媳也早起了念頭要請她來家裏教導教導姑娘們,只是……媳婦以為,這種奇技yin巧的東西學多了,總會傷了姑娘們的根本,沒得将來學個小家子氣”
凝萱的父親魏清冼臉色一變,四爺看在眼裏笑呵呵的插話道:“嫂子說的是,我們家雅靜和樂熙就少學這種東西,倒是三哥家的五丫頭似乎對女工情有獨鐘。”
大夫人一怔,馬上意識到自己犯了個大錯。
三弟妹在世的時候,她們兩妯娌雖不熱絡,可到底井水不犯河水,給紫藤苑下絆子的都是老太太的主意。大夫人說到底都是女眷,如果因為某些話得罪了三房叔叔,自己豈不是半點兒禮也不占。
廉國公明知嫡出的兩房和三房不親,但并不勸阻,在他看來,多親密的兄弟,将來也定要走上分家這一條路。他對三房此刻受的羞辱不是不知,卻仍舊視而不見。
廉國公沉聲道:“老大媳婦也不用在我面前打馬虎眼,實話交代了你們,三皇子妃,我相中了平西大将軍李政道家的小孫女,消息已經遞給了麗妃娘娘,你們心裏有數就好。”
一席話驚得人心神俱顫,後門小廳裏的靜香聽在耳中,狠狠的将腰間的玉佩扯下,猛推開雨竹的攙扶,大踏步從碧紗廚的小門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