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皇姐,請指教2
衆人驚訝于李思妤的開放,紛紛把頭轉過去。畢竟,她是嘉德太子的未婚妻。
嘉德太子,生來羸弱,半條命踏入棺材,但他還安穩的過了二十年。這次,傳聞他實在撐不住,北陳皇帝才想着給他娶妻沖喜。
李思妤的生辰八字很合嘉德太子,所以北陳皇帝花了三座城池幫兒子求娶。
大代價!
李思妤卸下一身累贅,終于輕松了。她微微的挑唇,似笑非笑,讓人瘆得慌。
"慕大人,我和你們太子的婚期安排在何時?"
慕思不知李思妤突然問這個有什麽目的,但他直接說:"這個月初八。"
今天是初三,還差五天。
"初八?"李思妤聽後笑了笑,眼神犀利的盯着慕思,“看來,慕大人不在乎嘉德太子的死活。”
慕思氣惱,他和嘉德太子是表兄弟,有情誼的,“你胡說。”
"你既然在意,為何不急回程?本宮記得此次和親,就是為了給他沖喜。你們慢慢吞吞,到了涼城,吉時早過。還談沖喜?"李思妤用質疑的眼神看着慕思。
慕思沉思片刻,停止了腳步。他立馬對着下屬下令。
“你們兩個去找馬車和馬。”
“是。”下屬領命。
慕思說的都是假話,他只是看不上李思妤這個異國公主,才說好的馬車和馬沒有。不過,他做的一切,都聽從福王的安排,福王是嘉德太子的叔叔,不會害他。
但慕思擔心嘉德太子的病情,被李思妤三言兩語說服。
馬車很快拉來,但李思妤就是不上去。
“公主,請上馬車。”慕思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忍不住開口。
“不必,本宮剛才吃得多,想走走消食。”李思妤一點不着急,慢悠悠的走。
慕思臉色不好,說話大聲起來。“公主,吉時不可誤。”
“慕大人別急,我們趕不上吉時,大不了重新選一個。”李思妤說得雲淡風輕。
慕思擔憂太子撐不過去,他又不能明說,被李思妤堵的啞口無言。
慕思急得跺跺腳,沖喜雖是封建迷信的說法,他們寧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慕思收起傲慢,恭敬的給李思妤請罪:"公主殿下,下官請罪。"
“大人何罪之有?本宮生性良善,不會怪罪無辜之人。”李思妤在挖坑。
慕思聽出話外之意,盡管他羞于承認自己的有錯,為了嘉德太子,他彎下腰了。
“公主殿下,下官有罪,冒犯到您。”
李思妤見好就收,“本公主寬厚待人,寬恕你這次,下次再犯,可不是口頭道歉這麽簡單。”
慕思認錯态度誠懇,“謝公主殿下,請公主上馬車!”
沒人搞事情,和親的隊伍走得很快。
李思妤去北陳和親,到了北陳的皇宮,她理應先拜見北陳皇帝和皇後。但嘉德太子好像情況危急等不了了。她一進城,被人拉去東宮。
嘉德太子住的東宮沒有半點成親的喜色,個個擺着一張苦瓜臉。
李思妤被宮女急急忙忙的換上新的嫁衣,就被拉去拜堂的地方。
一位老公公尖叫聲想起:"吉時已到,拜堂!"
這裏除了李思妤這個新娘,不像有人成親的樣子。
李思妤透過紅紗,疑惑的看着周圍。
空空如也的高堂,一切都透露着詭異。
“等下。”李思妤說話,給侍女輕風一個暗示,讓她出面。
輕風領會,輕咳一聲,"這裏一無高堂,二無新郎,三無賓客,哪門子的堂?"
司儀一臉難色,說:"太子殿下病情嚴重,他無力起身前來和公主拜堂。皇上和皇後憂心太子的病情,身體有恙,不能前來。太子病重,舉國禁止參加紅事,都為太子吃齋祈福。公主請見諒。"
一個太監走出來,谄媚的說:"太子雖然不能來,我們會選個代表我們的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病重,本宮理應體恤,婚禮理應從簡。”李思妤開口,她倒要看看北陳還想出什麽辦法折辱她。
“婚禮繼續!”
輕風心疼李思妤
李思妤讓輕風稍安勿躁。她又不是因為喜歡嘉德太子嫁給他,她才不在意成親缺了什麽,熱鬧還是要湊。
這時,一個太監拿了一只公雞上來,尖銳的聲音傳來,“太子殿下到,拜堂!”
“你們欺人太甚,我家公主身份尊貴,新郎來不了,你就讓一只畜生侮辱我們公主。”輕風的火氣又冒出來的,氣得要死。
明眼人都看出,北陳在輕視李思妤這位和親公主。
李思妤徹底無語,她堂堂一個人,有一天居然淪落到與牲畜為伍。
"你們拿牲畜當你們的太子太子,你們還要臉?"李思妤忍不住發脾氣。
輕風撸起袖子要打架。
李思妤攔下撸起袖子要打架的輕風,打架多失風範,嘴能解決的事,動手多累。
“這……”太監苦惱。他沒法,上面的人發了指令,他不能不執行。
李思妤嘲諷的看着衆人。
“你們不為太子感到丢臉,本宮還覺得丢臉。你們要是認為嘉德太子只能和這只雞相提并論,也找個母雞替本宮拜堂。”
司儀連忙搖頭,“不行,太子怎麽和母雞拜堂。”
李思妤冷哼,“你們可會雙标。本宮作為一個公主,難道只配和公雞拜堂?你們不找個看得過去身份的人代替,婚不結也罷。”
“不行,會耽誤吉時。”司儀急了,要是因為耽誤吉時太子有什麽事,他可負不起這個重責。
李思妤看向一旁抱着公雞的太監,"公公,你确定要母雞代替本宮?"
太監見李思妤堅持用母雞頂替她自己,他拿不住主意,跑了出去。
不久走來一位稚嫩的男子,大約十七八歲。
衆人見到皆恭敬的行禮。
“福王。”
來着不善。
"你就是我大侄子的新娘?"福王頂着一直青春活潑的臉,卻沒有好臉色。他上下掃了一眼李思妤,說:"本王聽說南宋公主有傾國容顏,今日一見,不過如此,與本王府上的歌姬平分秋色。"
福王把堂堂公主與賤籍歌姬混為一談,絕對是故意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