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輿情大師
是否能放“搖錢樹”趙佶出門見老教授,不是劉備一個人能決定的。
譚楚楚并不希望将租客們永遠困在公寓樓的一畝三分地,但外出活動對于剛來十天的趙佶,依然為時尚早。
于是,她讓劉備編了個“趙先生有皮膚病,養好病之前不宜出門”的理由,既不掐死湯教授與書法知音見面的希望小火苗,也可以在兩人見面前,給趙佶提供額外的适應現代世界的時間。
老先生想要追星,小店卻開始被一群較為年輕的書法愛好者質疑。
“天下一人”全部作品都打着這位趙書法家的名號,然而店裏每幅字雖然都以瘦金體和行草為主,但在懂行的人看來,內裏風雲卻變化多端,有時候仿佛都不是同一個人寫的。
于是,一個毫無依據的猜測,在東川市的書法愛好者圈子裏傳了出來:這家網店想要捧紅一位名叫趙佶的青年書法家,但網店售賣的作品卻出自多人之手,只以趙佶一個人的名義發表、售賣。
搞藝術創作的人多少都有點傲骨,那些為了生計幫人挂名、給人當槍//手的,最為人所不齒。
劉備已經買了一部屬于自己的老年機,雖然功能簡單,但可以用來操作網店就足夠,不用時不時跑去朱厚照的房間,打斷他的直播用電腦了。
關于小範圍爆紅的書法家趙佶的讨論,很快就傳到了密切關注網店相關消息的劉備耳中——耳朵大也是有好處的。
他先悄悄地告訴了趙佶。這些代筆的質疑,可把趙大藝術家給氣壞了,氣得他幾分鐘內就用狂草抄完了一首《詩經·相鼠》,讓劉備挂在網店上,罵一罵那些毫無證據就對他說三道四的家夥。
陪了許久的話,趙佶才勉強消氣,但趙佶卻對劉備提出了一個難度頗高的要求:“劉皇叔,我寫字,你分成,我們合作也挺愉快的了。我此生不去回憶前世的黃粱舊夢,只願一心一意做好藝術家,所以你一定要還我一個清白!”
劉備:我特麽去哪兒說理啊?明明是你趙大藝術家自己作品風格過于豐富,才引得別人懷疑,結果你雙手一攤,把所有澄清事實的責任推到我頭上了?
劉備只恨和自己一起穿越過來的是曹操和孫權這兩個看到一眼就煩的家夥,而不是自家那位口才卓著的諸葛軍師。要不然,那群瞎質疑的宵小哪還有分辨餘地?
想去找譚楚楚商量,卻想起管理員小妹拉着幾個租客外出買食物去了,劉備只得悻悻然地癱倒在公共房間的沙發椅上,獨自思考該怎麽完成趙佶交代給自己的艱巨任務。
“大耳,怎麽這麽頹廢?畫賣不出去了?”說曹操,曹操沒到,孫權到了。
“碧眼,我怎麽也是你妹夫,就不能放尊重點?”劉備煩歸煩,嘴還是要鬥的。
Advertisement
斜眼看去,孫權嘴角帶着一抹詭異的微笑,手中拿着一本破舊的《互聯網經濟入門》,書的封面還用黑色水筆寫着“TCC”三個英文字母。這是譚楚楚搬家後從壓箱底的積壓庫存中發現的老課本,原本準備賣給學弟學妹,想了想,還是留給租客們學習用了。
見孫權不說話,只坐在自己身邊翻書,劉備索性将心中的煩惱告知了這位比自己小了20歲的大舅子。
孫權聽完,只是冷笑,笑得劉備愈發惱怒。在劉備即将爆發的前一刻,孫權臉色忽然變得嚴肅起來,鄭重其事地賣起了關子:“大耳,你開網店也有些時日了,這麽好的賺外快機會你都沒意識到?”
劉備這下來了興趣。見孫權似乎不願和盤托出,劉備臉色稍稍緩和,難得地用上了非侮辱性稱呼:“大舅子說說呗,我這裏只有實踐沒有理論,你這些日子讀了這些理論,咱們正好互補!”
“你想呀,咱們樓裏的小朱同志為什麽人氣越來越高?一個是他本身的游戲水平也就是實力,一個是他和觀衆聊天時候展現出的人設。”孫權依然不緊不慢地循循善誘,但在劉備聽來這就是拐彎抹角,就好像一些所謂暢銷書籍裏永遠在用廢話旁敲側擊,不願切入主題的成功學大師一樣。
劉備點頭,示意孫權趕快往下說。
“現在趙佶在你的網店賣字畫,依靠的是他的實力,卻因為沒有和任何買家建立起商品之外的交流,所以沒有在受衆中建立起人設。如今他的實力也遭到了質疑。為了網店長遠發展考慮,你不能只想着證明他的實力以推翻別人的質疑,你更要幫助他在受衆中建立一個屹立不倒的大藝術家形象,靠這個形象不僅能夠證明他的本事,說不定還能吸引更多感興趣的潛在客戶。至于同時做到這兩點的方法嘛,也不新鮮了,在我們身邊就能找到成功的例子。”
能在亂世中割據一方的豪俠都不是笨蛋,孫權這麽一點,劉備就想明白了:學朱厚照直播游戲,給趙佶的創作過程也來個直播,不僅可以讓質疑者閉嘴,甚至還能依靠趙佶創作過程中的獨特癖好、言語動作等個性化元素,吸引到更多的業餘書畫愛好者。
從沙發椅上一溜煙坐起,劉備恢複了精神,雙手鉗住孫權還抱着書本的手,激動得熱淚盈眶:“大舅哥,緣分吶!”
過了兩秒,恢複了理智的劉備問:“對了,大舅哥,你的理論全是從這本書裏學來的嗎?”
孫權答道:“是啊,也有我自己悟出來的。”
劉備繼續說:“沒想到前世的你帶兵親征損兵折将、文治經營力有未逮、晚年東宮逐漸失控,結果來到現代世界,你在短短一個月內居然學會了這麽多高大上的理論知識,比我想象得要厲害得多嘛!”
孫權無語了,自己好歹也給妹夫出了個好主意,可妹夫真的是在誇自己嗎?怎麽聽怎麽不像啊!
于是,下定決心想要反将一軍的孫權心生一計,淡淡道:“那可不,咱們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我也非複吳下阿蒙。”
來呀,互相陰陽怪氣呀,互相插刀呀,反正有~大把時光~
果然,“呂蒙”這個名字精準地戳到了劉備的痛處,要知道,即使穿越來了現代世界,劉備依然每晚都為關羽、張飛兩兄弟垂淚。
“碧眼,你就不能不提呂蒙這家夥嗎?”瞬間,劉備喊了沒兩聲的“大舅哥”,又變回了“碧眼”。
孫權也不惱,繼續語氣平穩地說:“不能。”
“為什麽?”劉備問。
“因為——可以讓大耳你不爽呀!”留下這句話,孫權抱着《互聯網經濟入門》飄然而去,放着劉備一個人在公共房間裏氣鼓鼓,卻又無可奈何。
于是,劉備用了沒兩天的老人機就這麽被淘汰了。這手機用來上上網、進行一些基本的網店操作夠用了,但攝像頭像素太低,用來直播不太夠用。
好在趙佶先前的幾幅畫已經幫劉皇叔掙到了足夠買一部新手機的錢,舊機器便交到了圖書館管理員武則天手上。
随着公寓樓經濟條件逐漸改善,譚楚楚購入的藏書也越來越多——大多數是人文社科、科技工程等入門課本,偶爾也買些笑話大全、青春小說,好讓租客們從另一種角度學習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圖書館已經移動到了公寓樓二樓的公共空間,一樓就專門留給租客們聚餐、聚會、談天說地。
這裏比一樓的公共空間稍小,卻剛好能沿着牆壁擺滿書架,再在房間中央擺下三張四人用書桌。考慮到大多數租客借了書都是帶回房間裏看,十二個圖書館座位綽綽有餘。
武則天習慣了手寫藏書目錄,譚楚楚想把ipad借給她用來記錄、歸檔書籍的提議還被拒絕了。在時空隧道親歷過譚楚楚的手機因沒電而不再發亮,她的內心對這種奇怪的現代科技産品有些抵觸,更願意依靠自己。
然而,她畢竟已年近五十,雖然眼神極好,記憶力卻有所下降,偶爾也會出錯。拗不過譚楚楚再一次的提議,她決定試一試,把圖書歸檔系統搬進這方盒子裏。
用手機第二天,她發現用手機記錄下的書名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按照書名第一個字的現代讀音排列,或者按照這個字的現代寫法排列。
用手機第三天,她發現了自己用來登記書籍的軟件還能聯網。自己這裏剛錄入了一本書,從譚楚楚的手機電腦、朱厚照屋裏的臺式機、張皇後手中的ipad或者劉備的新手機上,只要輸入自己給的分享連接,都能看到這本書的狀況。
用手機第四天,在寫代碼學習路上走得飛快的張皇後,幫武則天寫了一個簡單的邏輯:一旦武則天将某本書标記成“已借出”的狀态,其他人的設備上都看不到了;一旦恢複成“已歸還”的狀态,這本書便重新出現在書架目錄上。
女皇大人的信息管理能力突飛猛進的同時,“天下一人”小店首次直播賣貨也即将開始。
之所以沒有在剛換手機的時候就直播,是因為劉備在大舅子孫權的建議下,先花了幾天時間特地去頂那些質疑趙佶被代筆的貼子,甚至裝成質疑者去附和這些貼子,把這件事重新炒熱,引發更多人的争論。
然後再通過直播,甩下重磅實錘,證明趙佶的确是一個人又快又好地完成了這麽多作品。
讓事情發酵到頂點,在人們的關注度即将跌落之時去打臉,輿情效果最好。這是飽讀互聯網生存法則的孫權總結出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