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V]
生平第一次有了可以依靠的男人,粟梅覺得自己瞬間年輕了好幾歲,這幾日火鍋店也停業了,有兩個嫂子幫着打理家裏,她跟周先生對完賬目以後就閑下來了,還興沖沖跟着小包子和臘梅一塊去小溪邊放鞭炮。
村裏的大多數小孩都跑出來玩,嘴裏還唱着“...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白母身子重不方便,便由粟梅這個大姐帶頭來準備家裏的吃食,今兒已經二十八了,她先是帶着倆孩子玩了一圈熱熱身子,然後開始和面蒸饅頭,這幾個月家裏寬裕了不少,白母解開裝着細白面的布口袋,笑吟吟道,“今年咱家多蒸幾鍋,讓孩子們吃個過瘾。”
“娘親真好!”臘梅小跑過來,喜滋滋道,“我也來幫忙。”
粟梅便道,“臘梅你帶着包子去洗幾個紫薯,再搗點菠菜汁,姐給你們做幾個好玩的出來。”
除去家裏過年吃的饅頭蒸了好幾筐出來,還特意蒸了一鍋花式饅頭出來,粟梅掀開鍋蓋,對着等在一邊的倆包子笑着說,“蒸好啦!”
那蒸籠裏滿滿登登的裝着有小兔子、小豬小狗小貓小刺猬,還有金魚、蝴蝶和玫瑰卷,剛剛蒸熟的饅頭又白又胖,倆包子瞧着直流口水,粟梅撿了兩個小貓仔形狀的出來吹了吹,給他們一人分了一個,“兩個小饞貓,快拿去吃吧,裏面有甜甜的紅豆餡兒。”
包子們接過去歡呼着又跑出去玩了,顧景閑着沒事也湊上來,“娘子,我的呢?”
粟梅拿了一個小豬的在他面前晃了晃,眯眼笑道,“喏,看這個跟相公多像。”
顧景一本正經的看了一圈,點頭道,“嗯,娘子說像便像。那我吃了?”
“吃吧吃吧。”粟梅直接給他塞到嘴裏,伸手捶了捶腰,把蒸好的饅頭都收好,今天只顧着玩了,明天還得接着炸丸子。
一般人家過年的時候都會炸些肉丸子,幹吃或者燒菜燒湯都是極好的,顧景力氣大便被她拽過來幫着剁肉餡,肥瘦适中的豬前腿肉,再加上清脆爽口的白蘿蔔,切碎了放在砧板上剁成餡兒,再打幾個雞蛋和生粉進去,不僅是丸子,還寓意着讓一家人能夠團得更緊粘得更牢。
白子瑞坐在竈前燒了一鍋熱油,粟梅順手把幾條魚也收拾了下,待丸子餡剁好調好味,她便端到竈臺邊,捏了适當的餡在手裏團成小圓形,然後沾上蛋清放進油鍋裏炸。
沒多會倆包子就聞着香味尋來了,後頭還跟着白楊那幾個小孩,粟梅把炸得金黃酥脆的肉丸子端了一碗出來,“你們洗洗手吃吧。”
白楊斯斯文文的吃了幾個,還乖巧的說,“姨,下午也叫錦安去我家吃肉丸子。”
旁邊幾個孩子也紛紛表示要請小包子去他們家吃,小包子高興的很,同他們勾肩搭背的稱兄道弟起來。
“吃了我家的吃食,還要搶我的安安,哼!”臘梅瞧着這幾個小子,不滿的跺了跺腳,小聲嘟囔了兩句,然後嬉笑着跟上他們,“孩兒們,也帶帶小姨呗!”
就算有宋嫂和胡嫂幫忙,幾日還是忙了一整天,這下過年的吃食已經備的差不多了,連餃子餡都拌好了只等明天過大年。
到了年三十,村裏的鞭炮聲從早上開始噼裏啪啦就沒停過,一家三口都換上了新做的衣裳,吃罷早飯顧景在院子裏伸了伸懶腰,小包子也嬉笑着跟着他扭了扭身子。
粟梅調了一碗面糊糊站在廚房門口招待他倆,“姓顧的都過來,有活兒幹。”
一大一小慌忙跑過來,粟梅把面糊糊交給顧景說道,“今年咱們出了府能在自己家裏過年,也得貼春聯啦,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們爺倆,娘去包餃子。”
“好嘞!”
父子倆嬉笑打鬧一上午,終于貼好春聯了,粟梅這邊餃子也包好了正準備下鍋,朝院子裏喊了聲,“可以準備炮仗啦!”
顧景得了命令,把小包子送進來,摸摸頭道,“咱家的鞭炮太大了不甚安全,爹和顧爺爺來放,你就在這幫娘親燒火。”
小包子點點頭,“那爹爹記得提前說呀,我好幫娘親捂住耳朵。”
顧伯拿根竹竿挑着大串的鞭炮,顧景拿着火折子迅速點着,瞬間震耳欲聾的聲音就響起來,小包子又嫩又軟的雙手捂在粟梅耳朵上,粟梅手上還沾着些許白面,也幫他捂着耳朵,聽着外頭的鞭炮聲,母子兩個相視而笑,這一年注定紅紅火火。
中午吃了三鮮餡和豬肉餡的餃子,到了晚上才算是重頭戲,一家三口還有顧伯都來了白家,一家子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吃頓團圓飯。
粟梅手上的鍋鏟不停翻遍,看火光映在白子祥臉上紅通通的,她忍不住調侃道,“等過完年咱們二郎娶了媳婦,再生個白白壯壯的大胖小子,啧啊,那咱們家就更熱鬧了。”
提到媳婦和兒子什麽的,白子祥難免有些腼腆,弱弱反擊,“姐你再說,我就不幫你燒火了。”
粟梅努努嘴,“看見沒,後面都排隊等着呢。”
顧景、小包子、白子瑞和臘梅都圍在竈房裏瞎忙活,粟梅早早就把菜品都配好,眼下直接下鍋炒就行,他們幾個根本幫不上忙,便都眼巴巴瞅着竈前的位置。
白子祥假裝沒瞧見,低頭專注的燒起柴火來。
吃年夜飯,雞鴨魚肉自是少不了的,粟梅首先就剁了鲢魚頭做了那道鴻運當頭魚。還有一道年年有餘,是用加上少許豬肉和白蘿蔔一起紅燒的一整條魚,也示意這一年有頭有尾年年有餘。
其他還有四喜丸子、糖醋小排骨、金玉滿堂等許多葷菜。
當然就算最簡單的白蘿蔔到了粟梅手裏都變得色香味俱全,那道素松白玉便是用一根最常見的白蘿蔔,洗幹淨削好皮之後切成手指長短的小段,中間挖空,表面也刻出小巧玲珑的花紋來。
處理好白蘿蔔,粟梅喚來小包子,“兒子,幫娘挑幾個顏色不一鮮亮好看的小菜來。”
小包子得了吩咐,在竹筐裏找了青椒紅椒胡蘿蔔、還有他們暖房裏種出來的小青菜和韭菜黃,還有香菇、冬筍和鹹臘肉。
“娘親你看這些行不行?”
粟梅在他腦門上親了一口,“很不錯。”
說着把這些配料都各自處理,焯水的焯水,切末的切末,那邊削制好的蘿蔔段也放到蒸籠上蒸熟,然後把這個配菜快火急炒一番,勾上芡汁兒裝進蘿蔔中間,于是玉白與色彩相映的同時也不失了味道。
直到最後幾道菜端上桌子,粟梅才把一直在爐子上小火煨制的砂鍋蓋略微掀開一點,便有酒香撲鼻而來,直入心脾。
這便是大名鼎鼎的佛跳牆了,果然又吸引了一群饞貓過來,粟梅好笑道,“你們不是都上桌了麽?怎的又回來了?”
饞貓們吸吸鼻子,“好香!”
“自然。”粟梅揚眉,“有詩雲,‘壇啓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這道佛跳牆可是出了名的葷香濃郁。”
也不看看她用了多少食材,單是主料就有鮑魚海參、豬肚羊肘、老母雞和鴨子各一只、還有豬肥膘肉和豬蹄筋等等近十種葷菜。
再加上各種香料、高湯和好酒做輔料,用小火慢慢的煨,不香才怪。
白母也是聞香而來,聽了這菜的名字忙道,“粟兒謹言,不可污了佛祖的名聲。”
粟梅聽她的拍拍自己嘴,笑道,“那就叫它福壽全,娘看這福祿壽三星報喜如何?”
白母這才滿意的點點頭,“這名字甚好,你們也別愣着了,快端過來準備開飯吧。”
年夜飯十分豐盛,特別是這道葷而不膩的福壽全,吃起來軟嫩柔潤,味中有味。
顧伯和白父都吃得差點把舌頭吞下去,喝了幾杯酒便嚷嚷着,“吃了這頓飯,給個皇帝都不換!”
這可把白母吓的不輕,生怕被人聽見了,粟梅笑着安慰她,“娘不必太謹慎,不過在咱們自己家裏說句話旁人又聽不到,現在啊就算是小叫花子都得找了地方過年呢。”
顧景心想如是想着,比起眼前的滿堂盛宴來,那深宮裏的皇帝着實沒什麽做頭,還不如他的媳婦孩子熱炕頭,自由自在的多好。
屋裏燃着火盆,吃過晚飯一家人便暖暖和和的坐在屋子裏頭聊天嗑瓜子,年三十晚上小孩子們都要守歲,這時候沒有前世那些娛樂節目,全靠着家裏的長輩講幾個故事聽,不過白母身子重容易犯困,陪着他們說幾句話便回屋躺着去了。
小包子平時愛聽粟梅講些睡前故事,比如他的偶像齊天大聖,眼下正穿着他的小紅棉襖站在中間,繪聲繪色的講述着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
不光是臘梅,連兩個老爺子都聽得入了神,聽到精彩之處還忍不住出言議論,“這天庭也忒過分,把人家美猴王哄上去就只給了個養馬的活計。”
“就是,還說的那般好聽,不是唬人是什麽?依美猴王的性子不鬧個天翻地覆才怪。”
白子祥笑道,“您們可別激動,待會被娘聽見了又該說咱們對天庭不敬了。”
他倆這才反應過來,雙手合十拜了拜,“哎呦呦,還請各路神仙莫怪!”
小包子嘟嘟嘴,嗓子一清頗有幾分說書先生的架勢,“既然顧爺爺和外公都不愛聽,那咱們就換下一個故事。”
兩個老頭瞬間一臉糾結,“那、那錦安記得講個更好聽的。”
“那是自然,我這裏的故事沒有不好聽的。”小包子揚揚下把,幹脆講起來西游記的故事,總之離不開他的齊天大聖。
講到半截,顧景突然道,“爹爹和娘親回家去拿你的大聖過來,也好給爺爺和外公瞧。”
說罷便給粟梅披上貂皮大氅帶上棉帽子裹得嚴嚴實實,拉着她的手腕出了門。
粟梅前世也會回老家過年,鄉村的夜總是漆黑靜谧的,但是過年時候哪裏都熱鬧,煙花爆竹的放個不停。
此時已經接近子時,稀稀拉拉的鞭炮聲開始東一家西一家的開始響起來,粟梅被他裹得連手都掏不出來,只好直接戳了戳他,道,“相公咱們早去早回,待會還等着你放鞭炮呢。”
顧景順勢抓住她肥肥的一條胳膊将她扯進自己懷裏,“娘子,我們一起迎新年,就我們兩人。”
作者有話說:
很抱歉現在才發上來,小貓崽這兩天生病,下班回來要先去趟醫院,過幾天會把時間調整過來的哈,愛你們!!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紫玉10瓶;夏天的雨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