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節
必化解二人的姻緣。”
“這……”月老緩緩的說道:“我曾先後給了他們二人一人一個小金人;這小金人有自我保護的能力,除了那兩個人之外,其他人根本就找不到。如今不知道他們将金人放在何處,只怕就算是強牽婚姻也是有緣無分呀;難結秦晉之好。”
玉帝聽完皺眉為難的說:“我說王母阿,嫦娥仙子與二郎神本沒有姻緣之份。如今擅自更改只怕其中會升變故。會造成星宿換位,只怕天下格局會發生異變……”
王母回道:“臣妾怎會不知,只是如今二郎真君自願選了太白金星,這姻緣就已經命定;可二人同為男子,又如何結親,就算可以,他們也必然要受世人的白眼。而且就算如今這樣的安排,臣妾不知為何還是覺得要改變二人姻緣也非易事。陛下,如今我們只能靜觀其變了。”
衆仙此刻方知,這王母娘娘根本就是個不會表達情感的人;對二郎神不僅不是厭惡,反到了溺愛的地步。同時,衆神心中長嘆:“為何這文曲星君每次下凡都會麻煩不斷呢?”
轉眼二郎真君和太白金星在人間将近二十載。二郎真君下凡後,出生在常州府武進縣一戶展姓人家;名昭字熊飛。為人俠肝義膽,武藝超群,百裏傳名;因其久居江南又少年任俠,被人尊稱為‘南俠’。而同去的太白金星則出生在婺州府金華縣的白姓望族人家;起名玉堂字澤琰。因其雖是錦衣華服卻只愛穿着白色衣物,又年少行走江湖,被人們稱為‘錦毛鼠’;後與‘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四人結拜為異姓兄弟居陷空島盧家莊,號稱‘五鼠’。而他們皆是行俠仗義、嫉惡如仇之人,人們将陷空島‘五鼠’稱為‘五義’。
同年,文曲星君下凡的包拯年滿四十,在揚州政績卓越,被地方百姓稱為‘青天’老爺;皇帝趙祯聞其賢明,将其上調至開封府擔任府尹一職。然包拯在揚州政績雖好,卻也樹敵不少;途中只有包興一人服侍。因此有人在途中埋伏殺手取其性命;幸得展昭數次搭救。兩人漸漸熟絡,雖是一文一武卻也相交甚深。
快入汴梁時,展昭問包拯:“包大哥,這仕途如此兇險,為何還要執意在此呢?”包拯說到:“展賢弟,我問你,憑你的三尺青鋒你可以保得了多少人的平安?”展昭說:“這,在下只知道見到不平之事就應仗義相助;救得了一人就救一人。”包拯說道:“且不說知府巡按之品,僅僅是一個七品知縣就是千戶之侯、百裏之長;你們江湖人保的是一人的安寧,一個好官保的則是一方百姓的安寧。天下官吏富豪衆多,自有持強欺壓百姓之人;我雖不才卻願為自己治理下的百姓保一片安寧。”
展昭有感包拯的心志,說:“與大哥相比,展昭實在有愧;大哥既願保一方百姓,如不嫌棄展昭願跟随大人左右聽候差遣。”包拯忙扶起展昭說:“賢弟過謙了,其實我原就打算引薦你入朝;只是念及你身在江湖,怕是不願入朝。如今你既表明心意,來日與我一同朝見天子,到時再做商議就是。”
由于未到聖上召喚的日期,包拯就在相國寺裏借宿;相國寺的智清方丈,連續三日與包拯禮佛,見他對佛的參悟很深,又有仁愛之心。某日智清方丈說:“包施主,貧僧見你慧根不淺,對事情的分析又有着獨到的一面。但為官太過剛直,日後只怕難免樹敵呀。”
“高僧此言差異,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為官為的是一方百姓的安寧,只要身正何懼影斜。”
智清方丈點點頭,說:“包施主胸懷磊落,貧僧深感敬佩;此次上任開封府尹,真乃百姓之福呀。只是為何不見包施主的刑名師爺相伴?”
包拯說道:“實不相瞞,在下的刑名師爺一直是衙門裏安排的,從沒有雇用過自己的師爺。”
“哦……那老衲倒有一人推薦給施主,此人雖說是個落第的秀才;卻是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之輩。更精通岐黃之術,善于觀察天降異相、測字蔔卦。不知施主可願起用他?”
包拯說道:“有如此之材,卻因為年年考場的八股文章而失意仕途;真是令人扼腕。我雖有納才之心,卻又唯恐屈才高人……”
“施主不必多慮,其實公孫先生在無意間聽到了施主與老納的談話,見施主心正神清,心生仰慕;才拜托我先來探路的。如今既然施主有納賢之意,何不與先生會上一面。”
“公孫先生?莫非是人稱‘泸州第一才子’的公孫策,公孫先生?”包拯意外的說。
智清方丈笑着點點頭:“怎麽?包施主也知道?”
“老夫久有耳聞了,卻不曾想會有相見之時;如此就有勞方丈了。”
不多時,包拯就見到智清方丈帶着公孫策來了,只見那人三十開外、身材長欣,面貌清雅、雙目溫和,面上蓄着‘山羊須’,頗有些道骨仙風的味道。
而公孫策見到包拯,看他面如墨汁,額頭上還帶着一牙彎月;整個人帶着難以抗拒的威嚴。首先鞠躬說道:“學生公孫策見過包大人。”
包拯連忙扶起說:“先生客氣了,久聞先生的盛名;能得先生這樣的奇才相助,老夫實感欣慰。”兩人秉燭夜談,不多時就有相逢恨晚的感覺。
數日後,仁宗皇帝趙祯宣包拯進宮述職。趙祯說:“包愛卿,朕聽聞你在揚州的政績卓越,現今調你到開封擔任開封府尹一職。一路上可還平安?”
包拯說:“回禀萬歲,臣赴京的路上曾遇到幾次險況。不過途中幸得巧遇南俠展昭一路護送才能平安的到達汴梁。”趙祯問包拯:“愛卿所說之人可還在開封?”
包拯回道:“啓禀我主,南俠展昭就在殿外候旨。”
趙祯忙說:“朕久居宮裏,今日到要見見這‘南俠’到底如何;左右,宣展昭進殿面聖。”随着侍衛的一聲令傳,展昭上殿面君;文武百官也引頸以待,想看看江湖人是何等的模樣。不多時,就見一位少年一身藍袍,面帶微笑的站在了金殿上;一雙濃黑的眉毛,帶着英挺卻不含一絲煞氣,鑲嵌着黑曜石般幽深明朗的眼睛,眼神澄澈而溫暖,明眸之間神采隐然,讓人看着神寧心安;面龐白潔如玉,溫潤中透着剛毅,瘦削的身形看似單薄卻堅韌強勁,渾身上下散發着一股正氣;猶如一朵青蓮徐徐盛放。
“好一個相貌堂堂的展昭。”趙祯一見心裏暗暗道好,問展昭:“展昭,你今年幾何了?有何絕技?”
“回萬歲,草民今年剛滿雙華。至于絕技一說,不過是江湖朋友擡愛罷了,不足挂齒。”展昭不卑不亢的說道。
趙祯說到:“展昭不必謙虛;那你拿手的又是什麽呢?成名的又是什麽?”
見狀,展昭知道今天如果不說的話,怕是無法退朝了,說道:“回萬歲,草民擅長袖镖,能‘百步穿錢’;成名的功夫只有‘燕子飛’而已。”
“‘百步穿錢’?朕只知道楊延輝楊将軍有‘百步穿楊’的技法,可惜當時朕還年幼,無緣得見。今天朕倒要見識見識。來人,起駕‘耀武樓’。”不等展昭反映,趙祯就迫不及待的想見識一下。
耀武樓,趙祯高高地坐在龍椅上;知道如果要助包拯一臂之力的話就必須經過這場考驗,展昭壓住內心的不悅,說道:“回陛下,等會兒草民會用袖箭去射百步之外的銅錢。”趙祯忙點點頭,興奮的看着展昭。展昭穩了穩神,用袖箭瞄了瞄方向;發出的第一支袖箭劃斷了懸着銅錢的繩子,緊跟着第二支的袖箭穩穩的射在了銅錢的中洞。太監将銅錢拿到趙祯的面前,趙祯滿意地說:“哈哈……‘百步穿錢’果然精妙。那‘燕子飛’呢?你也給朕演示一次吧。”
展昭為難的說:“這,展昭有個不情之請,請聖上在這耀武樓放一群飛鳥。草民才能展示。”心急難耐的趙祯命太監總管依展昭的要求。準備就緒後,展昭輕輕提氣,一躍數丈高。就在下落時,只見展昭輕輕的一點在鴿子的身上,竟又騰躍了數丈。不過兩跳就已經站在了耀武樓的房檐上。
趙祯看着居高臨下的展昭,興奮的大聲喊道:“不知你要怎麽下來呢?要花多久才能下來呀?”展昭也不回話,看清耀武樓的結構,輕點腳尖;來回的在樓的錯落點幾個跳躍就又從新站在了地上。“好好……這真是像極了朕的禦貓呀。哈哈……”
包拯見展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