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另外拜山頭
第56章 另外拜山頭
好在飛機的速度的确快, 從海城到武漢坐火車要十幾個小時,飛機只需要零頭。
他們抵達海城機場之後,甚至還來得及趕去銀行。
可惜這回他們的好運氣到了頭。櫃員看着136萬的國庫券, 只扒拉出一部分:“這些能賣, 這些不能。”
周秋萍皺眉:“為什麽?”
櫃員看都不看她,言簡意赅四個字:“國家規定。”
“國家什麽規定?”
“目前允許上市的就是1985年和1986年的國庫券, 你這1987年發行的當然不行, 得等國家新政策出來。你賣不賣?”
周秋萍這才反應過來她暈頭了。
之前她在寧安縣銀行兌換的大額國庫券是信用社和農行的存貨。大概是地區攤派任務的差別,換到手的基本上以1986年的國庫券為主,還有一部分是1985年的。于是歪打正着,反而符合了國家規定。
她暗自懊惱卻也不糾結,直接招呼餘成:“算了,換一家銀行吧, 又不是只有他家能換。本來還想把錢直接存在他家呢, 何必呢!”
聽說她願意存款, 櫃員有些意動,卻依然堅持說銀行得按規矩辦事, 1987年的國庫券必須得剔出去。雙方你來我往半天, 櫃員表示要全收的話自己得跟領導彙報, 領導開會去了,明天才能到。
“太多了,又到這個時候, 要不你們明天過來看看?估計到時候得貼現才能兌。”
什麽叫做貼現?這是1985年國家為了緩解國庫券“死錢”矛盾而推出的政策。步驟複雜不說,認購者不僅拿不到利息, 還要倒貼錢。100元面值的國庫券貼完現之後能拿到手的差不多只有70元。
這幾年國庫券搞得老百姓天怒人怨的, 當真不是沒有原因。
周秋萍和餘成當然不同意貼現, 千裏買賣只為錢, 賠本買賣他們瘋了才做。
話不投機半句多,他們也不為難櫃員小姐姐了,直接擡腳走人。
出了銀行門,周秋萍就調整方向:“去證券公司吧。”
出手大額國庫券,不能光指望銀行,還得找證券公司。
餘成驚訝:“證券公司?”
這對他來說,是個嶄新的名字。倒不是沒聽說過,而是感覺那不是國外的東西嗎?
周秋萍笑了笑:“國內已經有了,就在海城。它們也收購國庫券。現在海城可以合法經營國庫券的網點只有5家。之前我們去的銀行,其實是他們的代理機構。”
“公司在哪兒?”
餘成已經漸漸習慣于她和身份極為不相符的見識,他甚至沒有問她,你怎麽知道?
術業有專攻。人家能夠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攢下40萬的國庫券,自然有人家的能耐。
然而周秋萍的能耐有限,最起碼的,她根本不知道現在海城的證券公司大門朝哪個方向開。
但沒關系,誰不是鼻子底下一張嘴,他們可以問人。
兩人擡腳往前走,還沒來得及找人詢問,居然有個小夥子直接撞上來,神秘兮兮地問:“外彙券有伐?國庫券有伐?外煙要伐?”
周秋萍瞬間有種在看海派清口的感覺。她一時間特別想笑。
那年輕人眼睛瞪得溜圓,又重複了一遍:“外彙券有伐?國庫券有伐?外煙要伐?”
剛好這時招手停的出租車停了下來,他們趕緊繞過人,直接上車:“去來朝證券。”
出租車司機看那年輕人的模樣,哈哈大笑:“這打樁模子可真會找生意哦。”
餘成茫然:“打樁模子?”
他感覺自己才是那位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
司機眉飛色舞起來,十分樂意為乘客答疑解惑:“看到前面倒扣的那個籮筐嗎?”
餘成眼神好,瞧得清清楚楚。前面的落石口的确倒扣着個籮筐,上面還貼了不少外煙的煙殼。還有一張紙大喇喇地寫着:“兌換外彙券、國庫券、汽油票等票證”。
“站在旁邊的,就是打樁模子。你們不要小看他們,他們一天成交一筆買賣,掙個10塊錢的話,一個月就足足有300塊哩!現在誰能拿到每個月100塊錢的工資,那都叫人眼紅。”司機笑嘻嘻的,“你們去來朝證券,你們還不曉得打樁模子?不是天天和他們打交道的嗎?”
周秋萍說的跟真的一樣:“他退伍了,我大學畢業,我倆都要找工作。聽說來朝證券工資高,我倆去碰碰運氣。”
司機笑呵呵的:“那你們能跑不?”
“啊?”
司機神秘地眨眨眼睛,含糊其辭:“他們公司的員工要特別能跑。”
周秋萍故意逗悶子:“他們不是證券公司嗎?又不是體育公司。”
司機笑呵呵的,沒有再接話。
車子停在公司門口,司機随口報車費:“五十塊。”
餘成吓了一跳,這搶劫啊,張嘴就是五十塊。
周秋萍沒瞧見計價器,也不讨價還加,直接數給他兩張十塊錢的鈔票,笑眯眯道:“謝謝大哥啊,我們還沒找到工作呢。”
司機想拉下臉,外面攔車的新客人卻急着上車,他只好悻悻地收下錢,罵了一句不知道是窮鬼還是癟三之類的,就氣呼呼地收下錢。
餘成想跟對方掰扯清楚,周秋萍趕緊拉他下車:“行了,別節外生枝。咱們要去證券公司,你看都幾點了。”
花了大價錢還平白挨罵的兵哥哥只能忍氣吞聲地下車,倒想起來剛才司機沒回答的問題:“他們公司的人為什麽能跑啊?”
“因為要在全國各處收購國庫券收購。”周秋萍嘆氣,“你們假如想把這個當成事業搞,就必須得擴大規模。光靠我們兩個人肯定不行。我說的設點的事,你們得盡快排上日程。”
兩人正說話,一輛面包車停到了樓房門前。然後車上人擡着兩個大麻袋下來。那麻袋塞的叫一個滿,簡直叫人懷疑它的口袋是怎麽紮上去的。
餘成福至心靈:“看來他們公司的員工不僅能跑,還要有力氣扛。”
瞧瞧面前這幾個,白斬雞似的。一個麻袋兩個人擡,還氣喘籲籲,中途甚至砸在地上,裏面的國庫券散了一地。有5塊的,有10塊的,零零散散,各種面額年份的大雜燴,簡直可以開一個國庫券的展覽會。
幾人慌慌張張,趕緊上前去撿。
餘成想幫忙,周秋萍示意他老實待着,看好他們的家當。她自己過去幫忙撿,開門見山地問:“你們公司收不收國庫券?”
那幾人對視一眼,開口詢問:“有多少?”
周秋萍一點兒也不怵:“你們能吃多少?”
領頭戴眼鏡的人笑了:“你有多少我們就能吃多少。”
周秋萍比劃了個的數字,那人不以為意:“13萬啊,可以。”
周秋萍輕輕地嗤了一聲:“136萬。”
這下子,對方終于變了臉色,咬咬牙道:“七進八出,券面價格8折我們收。”
周秋萍看都沒看他一眼,轉頭招呼餘成:“走吧,我不跟傻子打交道。”
那人面紅耳赤:“你說誰傻子呢?你可以出去問問啊。”
“傻子才會把人看成傻子。實話告訴你,我們已經在銀行交易過好幾筆了。這次是晚了一步,銀行關門了,我們又要坐晚上的飛機,沒空在這邊等着。”
那人這才收起輕視的神色,不把他們當沒見識的鄉下人看:“那你想什麽價錢?”
這時路邊又停下輛小轎車,一位身穿白襯衫打着領帶的中年男人下車,從後排座椅上兩個大大的行李袋。
那行李袋裝的實在太滿了,以至于被撐破了,隐隐約約露出國庫券的影子。
他看着樓下的下屬和兩個陌生人,問了一句:“什麽事?”
“我們要出手國庫券。136萬,107元的價格,願意收就收,不願意收,不要耽誤我們的時間。”
中年男人看了看周秋萍和餘成:“哪一年的?”
“有81年到84年的,也有85年86年的,還有87年的。”
“好吧,拿過來點點。”
周秋萍懸着的心掉了下來,好,只要不說不收87年的國庫券就行。她也是摸着石頭過河,能賺多少是多少。
餘成用眼神詢問周秋萍的意思,看她沒反對,便拎着箱子進去了。
136萬的國庫券,雙方當面清點驗貨。等核算無誤之後,那位馬總發了話:“107就107吧,我們收了,下次還可以找我們。每天的交易價格都是明标價碼的。”
周秋萍笑了笑:“馬總痛快,我們自然也痛快。”
136萬的國庫券又變成了1455200元人民幣,加上64萬元的存單,就是2095200塊。他們不過只跑了一趟武漢,100萬元的本金就硬生生地漲了一倍還多。
餘成的喘氣聲都粗了。
這生意也太好賺了。
“下次咱們還找證券公司,87年的也肯收,真地道,都沒壓價。”
周秋萍笑道:“咱們其他的券掙錢啊,兩頭拉一拉,他們肯定有的賺。”
餘成豪氣萬丈,尤其慷慨:“走,這回我們坐軟卧回去吧。小山那邊今天應該收了不少。”
周秋萍認真道:“你們應當形成一個團隊,有人負責在全國各地收,有人負責銷售,還要有人負責中途運輸。異地大額收購國庫券最大的問題是安全,但這對你們來說應該不成問題。”
她半開玩笑半認真道,“一個銀行一個你們,其實才是做大額國庫券買賣交易的最佳人選。”
餘成倒是替海城金融市場擔心了:“全國各地的國庫券是國家按照額度攤派到各省市發行的。如果全都湧到海城了,就意味着海城的錢全跑出去了,那不會起亂子嗎?”
周秋萍笑着搖頭:“不能這麽說,你看,湧入海城的國庫券實際購買價格是低于券面價格,國庫券的利息高,等到期之後,它的實際年收益大于20%。它到期之後,財政部還會再支付一個多百分點的兌付手續費。你算算,這樣一來,是不是資金反而湧入了海城?”
餘成被她繞得有點暈。他對金融知之甚少,對于這些,本能反應是退避三舍。
如果不是他接到的任務是得好好利用國庫券賺錢,他根本就不會摻和這件事。
錢來的如此簡單又便捷,而且還不是寫進刑法的東西,誰能不心動?
這已經是周秋萍第二次還是第三次說這事了?
他下定了決心:“好吧,這次我跟領導彙報的時候就把你的建議提出來,争取盡快将這項事業連成蜘蛛網。”
周秋萍點頭:“那行,我等你的好消息,我先回一趟家。”
餘成驚訝:“家裏有什麽事嗎?”
現在可是他們倒賣國庫券的關鍵時刻。少跑一趟,都要少掙上百萬。
周秋萍苦笑:“我有孩子呀,我兩個孩子還在家呢。”
“不是你媽幫忙照應嗎?你這才出來幾天啊?”
周秋萍好想翻白眼。大概他們這些男人出門在外一年半載都無所謂,反正也不用操心教育孩子。
“我是媽,我想孩子行嗎?再說了,我那邊還有40萬的國庫券。”
饒是現在餘成看管着兩百多萬的資産,聽到40萬的國庫券時,他還是感覺什麽東西碎了。
作為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他不應該喊天啦!可是,這位只比他大兩歲的姐姐,為什麽在遇見他們之前,就有80萬的身家了?
不,人家賣掉國庫券之後,還不止80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