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誰都想發財
第36章 誰都想發財
19, 000多塊錢現金,就算學校環境再安全,周家母女倆都不敢放在宿舍裏。
第2天一早, 周秋萍再度跑信用社。她怕落入有心人的眼, 還特地換了身打扮,戴了帽子過去存錢。
信用社現在恨不得關門放假, 好擋住大家拼命取錢的勢頭。然而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因為一旦關門,會引起民衆更大的恐慌,甚至會造成群體性沖擊世界。
所以現在還登門存錢的周秋萍不是西方神話裏的天使,而是觀世音菩薩在世啊。
領導立刻把她帶去2樓,讓她享受現在還沒明目張膽上牆的VIP服務,順帶着積極推銷國庫券和定期存款。
周秋萍只聽不說, 東耳朵進西耳朵出, 堅決不接話茬。
領導說的嘴皮子都幹了, 又怕惹惱的大客戶,只能悻悻地去倒水喝。
周秋萍小聲嘀咕了句:“我手上的國庫券我還不知道怎麽處理呢, 我還買, 我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嘛。唉, 銀行能把零錢換成整幣,怎麽就不能換國庫券啊。”
大概是存錢的客戶比較難得,櫃員居然對她露出了微笑:“抱歉, 我們真沒這個項目。”
周秋萍失望地站起身,腹诽不已。
銀行真是一點點服務精神都沒有。她只不過是想換大面額而已。等價交換, 又不存在賬不平的問題, 他們怎麽就不能多伸伸手呢?
服務精神和意識跟不上, 怎麽能夠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乘風破浪啊?
她轉身準備下樓離開。
到了樓梯口時, 旁邊的辦公室門開了,一位約摸30歲上下的銀行女職員主動跟她打招呼:“這樣啊,同志,你的苦惱我們理解。雖然這是不合規定,但你是我們的大客戶,我們應該為你排憂解難來着。”
周秋萍一聽這事有戲,立刻露出笑容:“就是,你看我一直都認準你們家信用社存錢的。我也不取錢,都是拿存單還貨款。”
Advertisement
女職員微笑:“所以我們要感謝你呀。這樣吧,你現在手上有多少國庫券?我都給你換成100塊錢的,你看行嗎?”
周秋萍大喜過望。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困擾她許久的難題,居然這麽輕松地就解決了!
她趕緊拉開随身帶的包,示意給銀行的人看:“也不多,2萬來塊錢。嗐,我也不想要這些。可貨款難收啊,現在楊白勞才是大爺。拖了一年多了,終于肯拿國庫券結賬,那也比一張紙都不給強吧。”
職員雙眼放光,立刻伸手查看這些國庫券,不時點點頭,再擡起頭的時候,臉上卻露出猶豫的神色,勉為其難道:“行吧,這些我們都收了。下次你也得過來存款啊。”
周秋萍跟三伏天灌了一大瓶冰汽水一樣,渾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透着舒坦。
好,太好了。 VIP客戶的待遇果然不一樣。
國庫券的體積和重量問題終于完美得到解決了。
總量為10萬塊的100塊錢面額國庫券,就是1000張,一個小包就能裝滿。
周秋萍去櫃臺換了國庫券,跟人道謝,趕緊借用衛生間。
窗外的天是這麽的藍,純粹的像水晶。天上的雲是這麽的白,純潔的像棉花。鋪展在她面前的,就是浮雕般的畫。就連熱情過度的太陽都透着可愛,讓人感受源源不斷的熱量。
她跑去衛生間,蹲在小隔間裏解決三級問題。等出了銀行,她還得趕緊去賣豬油渣。
畢竟水湖鎮被單廠的存貨已經被她搬空了。這些床單賣一條少一條,賣光了就沒了。而豬油渣生意,只要繼續做下去,每天就是上千塊的進賬。
周秋萍解決完三急問題,準備起身的時候,外面傳來腳步聲,然後是兩人對話的聲音。
“你怎麽全都給她換啊?好些都沒到時間,要等到兩三年後才能兌呢。你就該把今年中簽能兌的都挑出來。”
如果不是周秋萍計劃靠倒賣國庫券掙錢而特地惡補過相關方面的一點兒知識的話,估計她聽牆角都聽不明白人家在說啥。
政府從發行國庫券到現在為止分三個階段,1981年到1984年面向個人發行的國庫券年利率為8%,期限為10年。1985年到1987年發行的年利率提高到了10%,期限也縮短為五年。另外就是今年剛發行的1988年國庫券了,期限為3年。
從時間上來看,無論哪種國庫券現在都沒到可以兌換的時間。但估計是因為長期不能兌現,認購者利益受損嚴重,厭惡敵視情緒激烈,發行工作難度日益增大。去年起國家就抽簽就決定1981年和1982年國庫券中能兌換的號碼,連本帶息還給認購者。
不過以現在消息流通的閉塞程度,周秋萍估計除了專業人士和為數不多的國營大廠的職工外,估計也沒多少國人知道這事。
這倒是給了金融機構掙錢的好機會。
外面的信用社職工還在說話。
“你當誰傻子?都說了是給大客戶的特別服務。憑什麽收一部分不收一部分?到時候惹毛了人家,人家連存錢都跑去農業銀行了,那要怎麽辦?”
“行吧,沒魚蝦也行。到時候本金留在賬上,利息拿出來,估計也不少。我看1985年發行的就不少,光到今年就有二十四塊八毛四分錢的利息呢。”
“我猜她手上還有國庫券,要是後面固定找我們的話,那真是送錢上門。”
“那你可得好好籠絡住她,別讓她跑到農行去。嘿!這回咱們可得發筆小財了,起碼有好幾百塊。”
腳步聲漸行漸遠,女廁所又重新恢複安靜。
周秋萍輕輕地噓了口氣,趕緊起身捋褲子。
再蹲下去,她腳都要麻了。
難怪銀行職員這麽積極呢,原來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
國庫券因為不能流通,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利率定得相當高。正常情況下,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将快要到期的國庫券打折用出去。
可現在不一樣啊。在物價飛漲的恐慌壓力下,老百姓連定期存款的利息都不要,都急着趕緊把錢取出來,何況是在他們眼中如同雞肋的國庫券。
管它是不是要到期了,先拿來買東西再說。
所以周秋萍收上來的國庫券有為數不少的一部分都屬于這種。
她在心裏感嘆。不愧是金融業從業者,掙錢的腦袋瓜子可真夠靈活的。這種沒本的買賣跟天上掉鈔票有什麽區別啊?
要不是她急着去倒賣國庫券,又擔心節外生枝。她都想橫插一腳,要求分錢。畢竟,現在是他們擔心她這個客戶跑掉。
算了算了,別撿了芝麻丢了西瓜。還是專注異地倒賣國庫券的事吧。
周秋萍無意間撞破了他們的秘密,卻無心當面戳穿。對方有錢掙才好啊,為了這份錢,他們都要盡心盡力。
國際社會都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天底下,最穩定的關系就是利益關系。
不過她們的話倒給了她靈感,到期還本付息啊。
1981年和1982年的國庫券有部分中簽的已經可以提前把本錢和利息拿出來了,那她為什麽還要再絞盡腦汁折騰到海城去賣呢?她完全可以在寧安縣或者省城就變現了。
周秋萍一顆心火熱,有心想去問問信用社的職工到底哪些國庫券中簽了又怕打草驚蛇,影響了後面的以零化整大計。
對了,還有農行!農行也能兌付國庫券。他們肯定清楚情況。
周秋萍半秒鐘都舍不得耽誤,立刻騎車往農行趕。
農行同樣一條長龍排到馬路對面,急着兌錢的老百姓個個面色焦灼。
周秋萍如法炮制,以要在農行存款的名義直接被引進了領導辦公室。接待她的幹部眼睛亮得跟電燈泡似的,滿懷期待:“同志,你要存多少錢?存五年吧,利息高……”
“您誤會了,我想問問國庫券的事。”
幹部聽到“誤會”兩個字,瞬間心口拔涼拔涼,又聽說國庫券,瞬間死而複生,充分體會了把什麽叫冰火兩重天。
“國庫券?好,同志你的覺悟真高。正好,小李,你聯系下報社,我們對這位高風亮節積極支持國家建設的同志進行宣傳報道,號召大家向這位同志學習,切實做好今年的國庫券發行工作。”
周秋萍心裏有底了,她再一次深切感受到眼下國庫券是多麽不受歡迎。
她清清嗓子,趕緊打斷農行幹部的滔滔不絕:“您聽我說完,我是想問國庫券中簽付本還息的事。我在廣播裏聽了一耳朵也沒聽明白。想來想去,農民銀行為農民,咱農民跟錢有關的事肯定還得過來問農行。”
幹部一聽說她是來想把國庫券變成錢的,頓時老大不痛快。眼下所有從金庫裏往外拿錢的事,都是銀行的公敵!
可人家又把農行捧得高高的,搞得他不好當場下臉,就只能不冷不淡道:“是有這麽回事,你想問什麽?”
“我想問到底哪些國庫券能兌換,都什麽時候兌換,能兌多少錢。”周秋萍小心翼翼道,“兌了錢,能不能直接存你們銀行?”
幹部一開始還不耐煩呢,聽說她還要存錢,瞬間眉飛色舞:“哎呀,這個好辦,你等下啊,我把材料找給你看。”
還要找,可見銀行對這項業務也完全談不上熱衷啊。
周秋萍面上不顯,只堆滿了笑:“那就麻煩同志您呢。”
現在人的防範意識薄弱到讓老天爺都要嘆氣,這位銀行幹部居然就這樣丢下周秋萍獨自一人待在辦公室裏,自顧自地去找兌換的通知了,完全不擔心她是梁上君子怎麽辦。
周秋萍哭笑不得,暗自搖頭,打量起這間辦公室。屋子收拾的清清爽爽,桌上的文件材料也碼放的整整齊齊,桌面上還放着本《江省財會》。
她心念微動,下意識地想伸手翻看雜志。現在這種專業雜志外面不好買,能買到要碰運氣。
農行的幹部已經拿了幾張紙過來,推到周秋萍面前給她看:“囔,這是1981年的,這些尾號的可以付本還息。”
周秋萍趕緊追問:“今年都1988年了,那86年跟87年中簽的號碼怎麽辦?”
“一樣能兌,而且計算利息,一直到90年9月30日之前都能兌錢。”
周秋萍立刻恭維:“還是同志你說得清楚,真正是為人民服務。要不是你,我真兩眼一抹黑,哪裏知道這些啊。”
幹部被誇得心情愉悅,還主動給她介紹利息的計算方式:“81年的國庫券利息是8%,今年能兌換的100塊錢面額的券,利息就是七八五十六,連本帶息整整一百五十六塊錢。你看這個合算吧,幾年時間利息都比一半還多了。你再買今年的國庫券,10%的利息,三年後都不用抽簽,直接到手130塊,多好。”
周秋萍腼腆地笑:“那我得回去問問,先把能兌的給兌了。不然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搞不好就過期了。”
下面的材料分別是去年公布的1982年國庫券中簽號碼以及今年公布的1983年和1984年發行國庫券中簽號。
今年一下子搞了兩個年份,又宣布國庫券上市交易的事,可見國家對證券這塊的決心力度之大。
周秋萍笑眯眯地拿起掏出口袋裏的小本本,工工整整将所有的信息都抄寫下來,然後又仔細核對。
農行的幹部看她認真的樣子,還特地提醒她:“你可以在你們鄉鎮村裏都好好宣傳,到時候找個人統一來我們銀行兌付。完了直接拿今年的新國庫券或者存單回去,多方便。千萬不要再賣給那些私人販子了,他們三文不值兩文的騙了你們的券,一轉手就賺好多差價,嚴重擾亂經濟建設,非常不好!”
周秋萍汗顏,她就是那個賺差價的無恥的二道販子。
對了,阿媽去農村賣豬油渣時也可以收國庫券。反正現在也沒什麽知了猴了,對農民來說用國庫券換東西還更方便。
不心虛,有啥好心虛,人家能做的生意她都能做。
當天晚上,周家母女清點國庫券到夜裏十二點。除了按照金額分門別類之外,還要将截止到現在中簽的國庫券都挑選出來,好直接換錢。
反正國庫券不管怎麽炒,都不可能比到期連本帶利的價格高。不然轉手的人要怎麽掙錢啊。
就這多忙的兩個小時,讓周秋萍在農行裏光國庫券的利息就拿到了五千塊。看到錢時,周秋萍都想跑回寧安縣信用社,抱住那兩位女職工一人狠狠親一口。
如果不是她們的提醒,這些國庫券送去海城,最多只能讓她比票面金額多掙一千來塊錢,哪裏比得上現在啊。
她也夠意思,兌出來的錢說存在農行就存農行,直接拿了一萬五的存單走人。之所以沒買國庫券,她給出的理由是村裏其他人還沒商量好,她一個人做不了決定。
等出了農行的門,她又拎着那些沒中簽的國庫券去信用社兌換一百元面額的券,渣得明明白白。
而且她還留了心眼。
她第二次拎着小面額的國庫券去信用社兌換的時候,就特地惴惴不安地問職員:“同志,這個還違法啊?要是違法的話,我可不能害了你們,我不換了。”
職員急了,她不換的話他們怎麽掙錢?
鵝蛋臉的信用社職員信誓旦旦:“不犯法,我們一沒低買高賣,二沒低賣高買,不過是把零錢換成整錢,一回事。沒關系的。”
周秋萍捂着胸口,如釋重負道:“那就好!你是國家的人,你說這話我就放心了。昨晚我吓的一宿沒睡踏實。”
職員露出溫柔的笑容,安撫她:“你別自己吓自己,信用社是國家的,國家還能騙你不成?下次你還過來換,真沒事。”
周秋萍臉上的笑容更深了:“那可太好了,下回我收了貨款還找你們。”
等她出了信用社大門,伸手摸到包裏的錄音機,肩膀才真正松弛下來。
有了這個,就算後面真有警察找上門她都不怕。
她一個農民她懂什麽?當然是信用社的人說什麽就是什麽。既然他們都說不違法,那她為什麽不能做?她肯定會放心大膽地做呀。不是說購買國庫券就是支援國家建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