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物價瘋了
第32章 物價瘋了
事實證明姜還是老的辣, 阿媽又花兩百塊錢進購第二輛二手三輪車的決策英明又神武。
被單什麽時候漲價,周秋萍一時半會兒還看不到。可魚肉蛋價格呼呼往上漲卻是實打實發生在她們眼前的事。現在雞蛋的價格比一個月前豬肉都貴。
原先周高氏還覺得食堂東西太貴,不如自己做飯吃。現在她只慶幸衛校食堂是公家的, 又正是放暑假階段, 對物價變化不敏感,還維持原價。反倒是叫她們占了便宜。
瘋狂上漲的肉類食品價格無意間為她們母女進一步打開了豬油渣市場。肉是買不起了, 葷腥還得保證吧。沒油水的魚都這麽貴了, 還不如花三毛錢吃一頓豬油渣。
在這種心态支配下,都不用她們多吆喝,基本上油渣一進小區就被一搶而空。有的人家害怕豬油渣也會跟着望風漲,大夏天的愣是能一次就買一個禮拜的量,存在家裏慢慢吃。
周秋萍都擔心他們會吃壞肚子找自己算賬。
現在她和阿媽從天不亮忙到月上中天,專門倒賣豬油渣和知了猴。
以前自行車一次載貨最多300斤, 換了三輪車裝個七八百斤的油渣根本不在話下。一趟就能掙以前兩趟的錢, 200塊的買車費完全不算什麽。
每天晚上賣完知了猴, 母女倆面對面地盤賬時,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一沓沓的票子呀, 各種面額的鈔票, 攤在涼席上, 能夠堆成小山。
難怪外面都說,小攤一擺,幹部白幹;輪胎一轉, 省長不換。
這做買賣的确掙錢啊,她們還是小本經營呢, 現在每天進賬都是4位數。保底一天1000塊, 生意特別好的時候, 一天1500都有可能。
別說周高氏了, 就連周秋萍本人都感覺跟飄在雲上似的,每一腳踩下去,都輕飄飄的落不到實處。
加油!再加油!這種掙錢的買賣能多做一天是一天。
泡菜生意停下了,因為菜場的西紅柿都瘋漲到兩塊五一斤,僅僅是因為它跟綠葉菜不同,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能擺一個禮拜。
其他蔬菜也不遑多讓,一顆大白菜賣到5塊錢,跟肉一個價。原先乏人問津的大白菜葉子也被人當成寶,好多老人跟小孩直接去菜場撿了回家當菜吃。
Advertisement
周秋萍上門跟黃秀琴表示抱歉,大白菜太貴了,她原料價錢吃不消,只能停下。
事實的真相是,泡菜利潤實在太薄了。一天撐死了也就是十幾塊錢。她跟阿媽現在真沒空做這種小買賣。
黃秀琴倒沒生氣,都是做生意的人,神經病才做賠本買賣。
泡菜沒貨就沒貨吧,反正她現在光靠着橙汁冬瓜球,夜市掙的錢都快趕上賣面條的一半了。城裏菜價飛上天,她爹媽在鄉下收的冬瓜還是一分錢一斤,多的是人搶着賣。
黃秀琴只愁一件事:“東西怎麽一天一個價,我上個禮拜才看的洗衣機,好不容易弄到票了,價格直接漲了三百!我才猶豫了不到半天,好家夥,人家就加價四百搬走了。”
周秋萍心念微動,追着她問:“現在家電價格上去了?我還以為就吃的漲價呢。”
“你想得美哦,什麽都在漲。你去商場看看,電風扇電視機,成百上千的東西,都有大把的人揮着鈔票搶貨。”
這事周秋萍真不知道,她還以為起碼等到全國物價闖關的通知下達,才會物價全面上漲呢。
跟黃秀琴道別後,她特地騎車繞了趟供銷商廈,裏面果然人山人海。大夏天的,一條長龍都排到太陽底下了。還有人頭上搭了毛巾,手上拿着扇子,自備小馬紮坐着排隊。倘若不是大家個個滿臉油汗,這場景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悠哉悠哉。
周秋萍下車找人打聽:“現在床單什麽價格啊?我先前聽說十六塊錢一條。”
排隊的人不清楚,居然熱心地傳龍進去問商廈裏的人,然後又傳回來:“十六,牡丹床單十六一條,不要票。”
六月初那會兒她問過了,一條床單十四塊。現在漲是漲了,漲幅有限,還得再等等。
她笑着跟人道謝,推車準備走。
結果排隊的人鼻子尖,聞到了油香味,立刻問她三輪車上是什麽。等瞧見豬油渣時,瞬間就有人掏錢要買。
一人動手,人人掏腰包,個個都怕錯過。
周秋萍從隊尾問到隊頭,一溜下來,光是在供銷商上就賣掉了兩大袋子合計300斤豬油渣。連給客人裝油渣的塑料袋都是問供銷社買的。
她還在隊伍裏看到了熟人,今天早上剛從她手上買了5斤油渣的老太。
周秋萍都不敢做她的生意了,油渣放壞了不要緊,吃壞了人才是大事。
老太卻爽利得很,直接揮揮手:“沒事,我外孫外孫女兒要來過暑假哩,頓頓都少不了肉。”
也是,豬油渣的确是豬油榨出來的呀,當然算肉,而且還不要肉票啊。
得虧周秋萍動作快,做完供銷商廈的生意就推車走人。
她還沒過馬路呢,商廈的運貨卡車開到大門口了。商場的工作人員根本沒辦法将運來的電風扇轉移到倉庫裏,因為剛才還排成一條長龍的顧客集體圍住了卡車,一個個揮舞着鈔票急着購買。
兩邊僵持不下,供銷商廈退了一步,就在現場一手交錢一手發電風扇。
這可真是個糟糕的決定,瘋狂的顧客拼命往卡車上擠,上車賣貨的售貨員叫人拽了下來,現場混亂不堪。大家都在拼命地搶貨,還有兩位文質彬彬像是知識分子模樣的年輕人為了臺風扇在街上直接打了起來。
最後要不是警察過來,都不曉得會怎麽收場。
周秋萍看的心驚膽戰,趕緊推着三輪車走人。
供銷商廈的事給了她啓發,剩下的那600斤豬油渣她沒進小區去叫賣,直接在信用合作社和副食品商店門口便兜售一空。
她甚至說不清楚大家到底想不想買油渣,好像但凡是東西,能夠拿出來賣自己可能用得上的東西,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購買。
也許等不到秋天,被單的價格也會跟着瘋漲。
她現在要做的就是耐下性子,慢慢等待時機的到來。
為了防止自己繼續飄下去,周秋萍除了每天晚上堅持收看《 Follow me》學英語之外,去食堂吃飯時還特地跟賣票的工作人員打聽,衛校開不開夜校或者電視大學之類的,專門教人學計算機。
她雖然會用電腦,但1988年的電腦根本就不是windows系統,拿着電腦書,她從頭背到尾都不曉得該從何處下手。
賣票員驚訝地挑高眉毛,難以置信:“你要學計算機?”
周秋萍落落大方,笑着點頭:“對呀,都說21世紀不會計算機、英語以及開車,那都算文盲。我總得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吧。”
她要掙錢,就得不斷地充實自己。技多不壓身,油渣不能賣一輩子,更多掙錢的門路,她都得準備着呢。
八.九十年代的深圳,可以說是電子産品的天下。做買賣也許不需要精通技術,但你是門外漢還是懂點兒,買賣做的好與壞差別大了去。
賣票員點點頭,十分佩服:“你這種積極學習的态度非常好。我也不太清楚,我給你問問看吧。要是有的話,我随時通知你。”
周秋萍趕緊跟對方道謝,伸手塞了包香煙過去:“那真是麻煩吳老師了。”
吳老師趕緊擺手,卻沒有推拒香煙,反而自嘲一笑:“那我就笑納了,現在煙也貴的要死。我看再這樣下去,所有人都要把嘴巴縫上,賴在家裏別出去了,反正連衣服都買不起。”
周秋萍驚訝:“衣服也漲價了嗎?”
吳老師還沒回答,旁邊跑過來一位短發女教師,催促他:“你怎麽還能坐得住?快快快,我表姐他們商場新進了一批毛衣,六點鐘上貨,賣到八點半關門,每人限購三件。快把你家丹丹和濤濤都帶上,一塊去排隊,晚了就沒了。”
周秋萍大吃一驚:“現在就買毛衣呀?”
眼下還7月份呢。
女老師沒好氣道:“你懂什麽?沒門路的還買不到呢。多的是人在門口連夜排隊,就睡在大馬路上。”
周秋萍咋舌,感覺人民群衆為了囤貨也真夠拼的。
她打完招呼走人,掉頭就調侃阿媽:“看吧,我說被單會漲價。”
阿媽懶都懶得理他,直接拖人往外走:“別啰裏八嗦的,咱們趕緊也擺攤子。”
周秋萍立刻喊停,正色道:“還不到時候呢,我估計8月份會漲得更厲害。”
她印象之中,1988年8月份全國物價全面上漲。據說連商場的人都感覺不可思議,不明白為什麽大家跟東西不要錢似的,什麽都往家裏搬。
周高氏瞪眼:“哪個說賣床單了?我是說賣豬油渣。”
周秋萍樂了:“呀!阿媽,你現在不急着賣了?你不怕東西砸手裏了?”
周高氏直接翻了個白眼:“哪個傻呀,現在是誰手上有東西誰胸脯挺得高。被單在我們手上,我們怕什麽?豬油渣哪天人家不給貨,哪天我們就沒東西賣。到手的才是好東西。”
青青手上抓着包子一路走一路吃,這會兒咽下嘴裏的肉肉,認真地點頭表示贊同外婆:“手裏的東西最好。”
周秋萍懷裏還抱着小女兒呢,聞聲忍不住揉了把大女兒的腦袋。
嘿,你個小東西,吃的好,說的好,大肉包都塞不住你的嘴。
小女兒在她懷裏咯咯直笑,小手一伸一伸的,試圖朝姐姐的方向夠。
周秋萍殘忍地打消了她的癡心妄想:“哈哈,你想吃肉包子呀?等你會說再講。”
呵,這才是養娃的樂趣之所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