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廣而告之◎
星期六, 出發前往兩位廠長家中拜訪的前一天。
李蓁蓁再次仔仔細細檢查了要帶的衣服,這些都是她送的禮。
人情往來上的必要花費是不能夠吝啬的,尤其是求人幫忙辦事情的時候。
衣服從料子到針線, 她選擇的都是最好的, 也都反複檢查了好幾遍。
質量上必須要過關,她手工做出來的衣服,要保證穿個三年沒有問題。
只要不是像謝言之幾個人幹的那種力氣活兒,整日裏搬東擡西,長時間磨損,穿個三年不是空口說白話的。
穿的時間越久,越是給李蓁蓁做廣告。
廣告, 廣而告之。
都是她将來可能發展為顧客的因素,所以她必須要認真檢查。
李蓁蓁接連檢查三四遍, 也沒有多餘的線頭, 衣服上更沒有灰塵污漬,最後整整齊齊疊放進袋子當中。
“別緊張,蓁蓁, 他們不選擇你是損失。” 謝言之從廚房端來一盆水,肩膀上搭着一塊白毛巾。
剛端着洗腳水進來, 就看到李蓁蓁在檢查衣服。
這樣的情景他見了好多遍。
李蓁蓁整理好衣服之後, 轉身坐在床鋪上, 腳自然而然地擡起, 眉眼間有一絲憂慮:“就是有那麽一丢丢小緊張, 像是我在學校給老師背書的時候,心情激動。”
少年時代, 找老師背書是最艱難的任務, 有時候很多學生本來是會背的, 看見老師之後緊張的一句話也講不出來。
心裏沒由來一股緊張與膽怯。
李蓁蓁在縣一中任教期間,見慣了這樣的學生。
在私底下和同桌背書背誦流暢富有感情,在她面前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磕磕絆絆話都講不囫囵。
現在她就又像是回到了自己學生時代,作業已經完成,明天就是要找老師檢閱的時刻,心情緊張。
鑒于李蓁蓁的過分緊張,謝言之摟着人在被窩裏安慰了大半宿,翻來覆去就是讓李蓁蓁腦海中牢牢記住,她肯定會成功的。
第二天李蓁蓁早早起來準備,幾個人都有一個事業心。
謝言之他們出去繼續忙碌自己二手貨物的事情,李蓁蓁也開始自己的服裝大業。
上午李蓁蓁站在走廊上,對着空曠的院子講話。
把自己能夠想到的話全部講了一遍,從衣服的優點到缺點,還有自己服裝店的發展規劃,全部在講。
這不是一件小事情,這是件十分嚴肅的事情,需要反複練習。
從講什麽話到說話的肢體動作表情,李蓁蓁都要反複練習。
要将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兩位老廠長。
反複的練習讓李蓁蓁口幹舌燥,喝水潤嗓的時候一陣唏噓。
李蓁蓁剛下杯子,左右活動有些僵硬的脖子,多少年沒有這種緊張了。
想當初都是別人在她面前緊張,那時候她自身有了一定實力,這一家生意不成那就換一家,不是她求着別人。
而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蓮花灣的制衣廠,換做其他的工廠,中間耗費的時間、人力與物力都是雙倍加長的。
最好的選擇就擺在她面前,她當然要珍惜起來,而不是現在還沒有結果就去想着失敗以後的事情。
她要做的就是将這些衣服将自己最好的狀态呈現在兩位廠長面前,讓他們知道選擇自己不會有錯的。
而不是什麽也不做,準備臨場發揮。
臨場發揮講究變通,再怎麽靈活也沒有提前準備好的反應快。
李蓁蓁十分重視這次拜訪機會,自然要在家裏演練無數回見面介紹的情況。
做生意她是希望雙方能夠長久合作下去的,不希望給兩位廠長留下壞印象,否則功虧一篑。
中午李蓁蓁簡單吃了兩口飯,保持在七分飽。
飽暖思淫.欲,吃的太飽她擔心下午犯困。
只有在七分飽的時候,大腦清醒,能夠高速運轉。
蓮花灣總共就那麽大點兒地方,兩位廠長住的不遠。
就住在制衣廠家屬院,家裏的兒子兒媳也多是在制衣廠工作。
李蓁蓁小心将衣服放在自行車前方的車簍中,鎖好門窗騎上自行車就出發。
她打聽到的距離在四公裏以內,十二點半出發,按照她騎自行車的速度,一點半之前肯定能夠到達。
那時候兩位廠長家裏肯定都吃完飯了。
拜訪的時候絕對不能夠趕在飯點的時間,不然人家要吃飯,你在那裏磨磨蹭蹭的講話。
陌生人留在家裏,主人家吃飯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場面會很尴尬。
李蓁蓁自然要避免那種尴尬情況的發生。
她時刻垂眸注意手腕上的表,控制騎自行車的速度。
慢慢悠悠,享受清風拂面的溫柔動作,也不至于會騎出一身大汗淋漓。
從頭發到鞋子,李蓁蓁都刻意挑選,發型搭配今天穿的衣服。
要說服別人買自己的衣服,自身怎麽能夠穿的破破爛爛。
放眼望去,哪個服裝店不是潮流時尚,沒有誰會穿着睡衣賣衣服。
自身的形象也是一張重要的名片。
李蓁蓁控制着自行車的速度,在一點二十分準時到達制衣廠家屬院。
她在門口停下,推着自行車走了進去。
家屬院裏邊有個自行車棚,原先院子裏的自行車随意亂放,全部都停在自家門口,有時候都堵住路,過都過不去,小孩子還容易磕絆受傷。
後來整改,在家屬院內建造了一個停車棚。
雖然簡陋,但是遮風擋雨不是問題。
有了遮擋風雨的地方,誰還會讓自行車放在路上暴曬。
這些全部都是周大爺告訴她的。
制衣廠在蓮花灣的歷史悠久,家裏出一個工人,那都是很了不得的事情。
關于制衣廠的故事,本地人知道的一清二楚。
李蓁蓁推着自行車,放在停車棚的最邊緣一側,到時候方便她離開。
車座下方她還綁了根紅絲帶,來家屬院之前特意綁上去的。
防止自行車混亂,認不清楚。
家屬院裏都是工人,別說自行車,就是摩托車也是很有的。
住在這裏的,一家雙職工甚至是三職工的都有。
家境殷實,買摩托車不稀奇。
李蓁蓁擡手整理整理兩鬓碎發,從口袋裏拿出紙巾,擦擦額頭和臉頰上最容易出汗的地方。
絕對不能出現汗珠,流汗再配上夏日的陽光,整個人看起來油光滿面,影響形象。
最後,她又拿出随身的小鏡子,仔細看圓圓小框中的人,确認沒有任何問題之後,深呼吸兩口氣,抱着衣服離開了停車棚。
兩位退休老廠長家裏很好打聽,随便一問就能知道。
李蓁蓁在一處綠蔭環繞的地方看見了兩位廠長家的房子。
退休的正副廠長家裏挨着,一左一右。
李蓁蓁單手抱住衣服,空出來的另一只手敲響了趙學賢家的大門。
——铛铛
“誰呀?”
“我是李蓁蓁,來拜訪趙伯伯的。”
門後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打開後,露出一張年輕朝氣的臉。
“快進來吧。” 事先有交代過,女人直接領着李蓁蓁進了門。
屋子裏要開始談工作,不能夠再有小孩子影響。
女人将李蓁蓁領進書房後,帶着沙發上坐着的兩個孩子回了屋。
書房內,趙學賢和王同正在下象棋。
李蓁蓁安安靜靜站在一旁,直到象棋結束才出聲。
“趙伯伯,王伯伯好。” 先問好肯定沒有錯。
“李同志,快坐快坐,不是老王頭這個老不羞的,我早就閑和你打招呼了。” 趙學賢指了指旁邊的凳子,招呼李蓁蓁坐下。
王同生氣地打亂象棋:“不玩了不玩了,不是你耍賴我早就請李同志坐下了。”
兩個人就像是老小孩,争論不休。
從大到小都在争論,街邊的螞蟻為什麽走了左邊不走右邊都能夠吵起來。
每天都吵架,架架不一樣次次都有新鮮事兒。
雙方沒有過多寒暄,開門見山。
衣服一共四件,兩位老廠長各自拿着找自家老伴兒,一同試穿。
談生意的地方也從書房轉移到了客廳。
四個人都在屋子裏換衣服,偌大客廳瞬間只剩下李蓁蓁一人。
李蓁蓁乖巧坐在那裏,雙手放置在膝蓋上,目視前方。
她的儀态無可挑剔,坐姿也是筆直。
餘光打量着周圍的布局,李蓁蓁發現一件格外有趣的事情。
西式沙發和中式紅木椅都出現在客廳。
顯然在收拾房子的時候,兩種觀念發生了碰撞。
最後的結果是誰也不服誰,大家都不肯低頭。
一個想要客廳裏擺放沙發,一個想要擺放中式紅木椅,端方大氣。
互相都不肯低頭的情況下,誰也沒有退讓,導致客廳兩種風格都有。
剛才李蓁蓁進來直接就跟着女人到了書房,目不斜視。
眼下才有片刻的輕松得以四處看一下,她仍舊只是用餘光觀察。
在別人家裏,眼睛大幅度亂飄亂看是十分不禮貌不尊重人的做法。
好奇也只能用餘光打量。
這麽一看,李蓁蓁發現客廳內不少這樣矛盾的存在。
單說四四方方大明窗兩側的窗簾,都是不一樣的顏色與布料。
李蓁蓁嚴重懷疑,如果不是面前的電視機再怎麽樣也是這樣大頭笨重的,不然肯定也是要一中一西放置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