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兩分錢一碗是窮瘋了嗎◎
“我可以将設計畫給你, 回去你自己也可以對裙子簡單改造,或者找人幫忙。”李蓁蓁從包裏拿出紙筆,快速記錄下來。
她最經常出門用的包就是這個, 少不得要用紙筆記些東西, 都随身帶着。
會做衣服的人一看就懂,她記下的主要是縫袖子時容易踩的一些坑,一不小心就會毀掉整個裙子。
做袖子的布料也是從裙子上裁剪下來的,怎麽可能會一直重複使用,沒有試錯的機會。
她記錄下容易踩的坑和正确做法,同時給了王曉芳兩種選擇。
考慮到她住在部隊家屬院,裙子的長度還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在最底部她寫上了一句話。
一定要牢記裙長裙長。
絕對不可以為了縫出來兩條袖子,導致裙子太短。
最後穿在身上根本無法穿出去, 那樣會浪費掉一條裙子。
看得出來, 王曉芳和她喜歡的衣服相同。
“等到以後我開了服裝店,你可一定要來,我給你最大優惠。”李蓁蓁揮揮手和王曉芳說再見。
不是沒有手機, 李蓁蓁都要開口加王曉芳的聯系方式了。
這都是潛在客戶。
買完菜回來,李蓁蓁和周大媽坐在院子裏, 一邊縫福袋一邊聊天。
“蓁蓁, 你将來真的要開服裝店嗎?”周大媽挑選好布料顏色, 放在旁邊低聲問道。
下海經商, 開店鋪。
這些詞彙周大媽聽的太多太多了, 甚至是自家兒子兒媳也辭去鐵飯碗選擇經商。
她并不是很看好經商,政策一天一個變化, 誰知道往後會如何。
李蓁蓁穿好針線, 想也沒想直接回答:“當然了, 應該用不了多長時間。”
手頭的資金暫時不夠,她可以自己做衣服,順帶再接一些裁剪定制的活兒,等到手上資金能夠周轉開來,再和工廠合作,批量生産,她只需要注意品質的把控,會輕松很多。
肯定是需要先租個店鋪下來,擺攤她也想過,只不過付出的勞動力太大了。
擺攤的東西抗來抗去,她自己一個人無法完成,除非是瘋了才會選擇擺攤。
店鋪就不一樣了,她制作的衣服全部都是手工縫制,價格相對也會偏高一些。
擺攤根本不能定高價錢,定的高了誰也不會買。
環境很重要,和定價息息相關。
擺攤大多抱着撿漏的心态,都想要搞價挑便宜,她真擺出去會面臨許許多多的問題。
店鋪她是一定會開的,他們不會一直守在縣城。
周大媽是個很矛盾的人,在她身上能看到自由的想法,又有許多根深蒂固的老思想。
最顯著的就是對下海經商的态度。
她很不看好個體戶,也僅限于不看好,并不會說出什麽惡言惡語。
且允許自己的孩子按照想法辭職經商。
不過最後仍然不是很看好。
有些及時行樂的意味。
李蓁蓁在心裏默默想道。
周大媽有些發愁,眉心聚攏在一起,這又是一個鐵飯碗要辭職。
她滿臉真誠握住李蓁蓁的雙手:“蓁蓁,開服裝店可不是小事情,你可要好好考慮。”
“別看表面上那些個體戶很賺錢,他們承受的壓力也不小,房租水電,進貨賣貨,還要應對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萬一有個什麽…..”
周大媽後邊的話沒有說完,不過李蓁蓁知道她要表達的意思。
是擔心什麽時候大環境再次發生變化,如同當初的十年混亂。
周大媽會這樣想不奇怪,她有過最黑暗的經歷,哪怕是現在看起來自由與周圍格格不入,心底也還有恐懼。
李蓁蓁不一樣,她有前世的記憶,開了上帝視角。
她嗓音溫和帶着安撫,說:“放心吧,這些我都能應付得來,沒問題的,現在是最好的時機。”
不能只看到那些困難,也要看到自己開店帶來的便利。
自己做老板,不給其他人打工,不需要看人臉色,更不需要勉強自己做那些不喜歡的事情。
為了那一點工資,付出雙倍甚至是三倍勞動。
自己做老板,生意步入正軌後,她想什麽時候開門就什麽時候開門,沒人敢給自己臉色看。
當然這些過于理想化了,店鋪開門還是需要有個固定時間的,随意開門對顧客來說有些不太負責。
李蓁蓁解釋給周大媽聽:“姨,您想啊,自己開個店,坐在那裏還能賺錢,時間上是非常自由的,家裏有個什麽情況,也好應對,不用再想着請假扣工資,請不下來假這些事情。”
時間上自由是她最在意的,在縣一中,哪怕是沒有課也要留在學校裏,按時按點一個白天,不能提前離開。
不是很方便,如果上完課能夠離開的話,她也好提前回去陪江秀英。
李蓁蓁的眼裏閃過一絲疲憊與悲痛,她想起江秀英了,對她最好的媽媽。
周大媽看看李蓁蓁堅定的神情,沒有再說其他的話。
現在的孩子都喜歡跟風下海經商,她是無法勸告了。
她在心裏想着,找個時間将房租降一降,給個親情價。
從自家倆孩子走後,她還是頭回遇到這麽對自己心意的孩子。
會叫自己周姨,不會和其他人一樣。
不是年齡實在不合适,李蓁蓁怕是都要稱呼她一聲姐了。
周大媽繼續靜下心來跟着李蓁蓁學習如何縫制出精致的小福袋,學習一天的效果十分顯著。
周大爺在旁邊已經看會了,她還停留在小學生階段。
最後手藝活成功交給周大爺繼承她實在是沒有這方面的天賦。
周大爺:……
就知道最後還得靠我。
在李蓁蓁接連交了周大媽三四天之後,周大媽徹底放棄。
确認過眼神,她不是适合手藝活兒的人。
周大爺兩個誰學會都是差不多。
謝言之那邊的工作進程格外費口舌,每天他們都要講很多話,包括江誠也要從高塔內走出來嘗試講話。
本來最腼腆害羞的一個,因為嘴笨說不出多少話,做成的生意倒是意外的多。
是他們三兄弟中最成功的一個,都很是信任他。
謝言之搬來個大桶,車上他們裝了許多水。
走到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地方,根本讨不到水喝。
也不像是在村子裏,這裏的水都要收費。
花錢買水喝當然可以,不過要價太貴了。
也僅僅是一次,謝言之給完錢後再也不去找過往的家庭借水喝了,就是三輪車多負擔些重量也不再花那麽多冤枉錢。
三碗水一碗兩分錢,不如他們直接攢攢買汽水。
他們車上帶的也有水,不過全部喝光了。
這次謝言之裝了大桶水,再也不會允許出現喝高價水的情況。
那樣純屬是訛詐。
喝水之前根本沒有告訴他們兩分錢一碗,也是謝言之自己沒想到。
認為和村子裏還是一樣的,只是讨口水喝,不會談錢。
他們還要再附近做生意,不能與人交惡,謝言之咬牙給了那個錢。
“哥,他怎麽不去搶,兩分錢是給我加熱了還是放糖了。這水要錢咋也不提前給咱說一聲,旁邊也沒有立個牌子啥的。” 張建業憤憤回頭看一眼緊閉的大雙扇紅木門。
實在是太過分了。
水喝到肚子裏了才開始給他們講價錢,兩分錢一碗是窮瘋了嗎?
在他們縣城,出來借口水喝想喝多少喝多少,哪裏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謝言之神色冷淡,嘆了口氣:“也是讓咱們長記性了,不能用從前的眼光看現在的問題。海城要交水費,喝水确實需要錢,下次咱們應該事先問清楚。”
江誠臉上也寫滿了不開心,一下子出去了六分錢,四舍五入就是一毛錢。
要知道他們來海城的這些天,為了節省開銷,中午飯都是吃從家裏拿來的餅子,沒有了大爺送的熱水,窩窩頭都不敢再蒸。
每日的花銷除了買菜,再沒有任何。
平白扔出去一毛錢,可把他心疼壞了。
張建業往日裏還真就不會計較這一毛錢,花就花了,今時不同往日。
他們攢下的所有錢全部都在三輪車的貨物裏,一分錢他恨不能掰成兩半花,漂亮衣服都不敢買了。
這就被人坑一毛錢了。
海城再怎麽交水費也沒有那麽貴的,他們給了六分錢,怕是将那一大家子一個月的水費都給交齊了。
走到大路上,四周少有房屋建築的寬闊大路上,謝言之視線落在不遠處的黃色小花上,無聲笑了笑:“好了,調整好心态,咱們今天失去一毛錢,就要賺出個十塊二十出來。”
“等到往後咱們生意做大了,再看他還敢不敢坑咱們。”
那人就是拿捏了他們走街串巷做生意的命脈,不出那個錢他們仗着自己是本地的能将他們的名聲搞臭,這一片以後他們再來想要做成生意就難了。
不過是看他們生意弱小才敢欺負再他們頭上,等到強大起來,今天的三碗水,高低他們都不敢胡亂收費。
謝言之不怨不恨,這些經歷過往全部都是刺激他奮發向上的動力。
思及此,他更加賣力和那些老板談生意。
一定要向上拼搏,不能繼續再讓別人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