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我總是有些不安
第71章 我總是有些不安
陸芍本來想着, 倘或王氏那處沒有動靜,她也可耐着性子慢慢尋罪證,同她周旋。
然而陳姨娘說的沒錯, 她手裏既過手人命,便是個膽大無畏的。同樣的事已經做過一次,再做起來,愈發得心應手。
王氏确實是想除掉陸芍,礙于她身側都是東廠的人, 遲遲尋不到下手的機會。
一直到清明前夕的寒食節, 王氏那廂終于有了動靜。
寒食節是大梁第一的祭祀日, 因且将這日稱作是吉禮之一。故而不僅民間看重,就連皇室官府也對此事尤為上心。
皇室自然是祭陵,官府則借着往孔廟祭先賢來彰顯對文人的敬重, 籠絡文官。其他官宦亦或是尋常百姓, 也會一并至先祖墳地挂紙錢祭祀。
陸芍去歲來汴州的時候,便同魏國公府的人一并上山祭祀, 今歲也不例外。
寒食節頭一日, 陸芍便帶着雲竹和福來去魏國公府住下。府裏已經開始絕火吃寒食, 後廚端來的不外乎是寒食粥、寒食面、涼粉與涼糕。
魏國公不知是否受了王氏的枕旁風, 寒食面沒用幾口, 便同陸芍提起陸婳的事。雖未明說,話裏話外卻都是要将陸婳接回來的意思。
陸芍撚了一塊涼糕擺在魏國公面前:“爹爹嘗嘗,雖是涼糕,味道倒是不錯。”
魏國公明白她身後有東廠的人撐腰,送陸婳去樊金寺又是靳濯元的意思,他沒那本事同靳濯元對着幹,也不好将話說得太明白。
他偷偷觑了一眼王氏, 只見王氏面色沉郁,似是早就料到他沒那本事,冷冷地嗤笑一笑。
魏國公面色一凝,不願再将事情鬧得太過難堪,便拂袖撚起那塊涼糕,咬了一口,幹巴巴地回道:“确實細膩。”
陸芍彎起眉眼,裝作不經意地提起:“聽聞,我阿娘生前最愛吃涼糕,爹爹可還記得阿娘的模樣?”
魏國公擡手的動作頓止,他一手撚着半塊涼糕,僵在半空,吃也不是,放下也不是。
Advertisement
淡月籠紗,細風簌簌地掃過枝頭新葉,眼下這個時節當是噴薄而出的盎然之氣,花廳之內卻一片死寂,靜得讓人直冒冷汗。
魏國公尚未開口,王氏便擱下舀粥的湯匙,有些氣急地将話接過:“這都多少年歲過去了,如何能記得。”
陸芍淺淺笑着,不惱不怒:“父親忙于朝中大小事,興許是不記得了。”
她扭過頭,問王氏:“母親總記得吧。”
自王氏打探到流夏那丫頭回了餘州,心裏就一直不踏實。眼下沒了用膳的心思,心裏頭堵得慌,便将這樣的情緒撒在陸芍身上:“好端端的時日,提你阿娘做甚麽?”
“阿娘雖然枉死餘州,可她到底是從汴州出去的,死後也當落葉歸根才是。女兒先前在人在餘州,遇上祭祀的日子,一應好打點些。如今回了汴州,卻有諸多不便。我便想着,幹脆在家廟替阿娘重新立個牌位,生前不能盡孝,死後總不能教她孤零零地呆在異鄉。”
王氏旁的話沒聽進去,獨獨‘枉死’兩字,就如銀針紮在她耳根上,激得她放在膝上的手指緩緩收斂。
這麽多年過去了,她以為所有的罪孽都随着過往深埋于底下,卻不曾想着有一日,會被陸芍這丫頭明打明敲地指出來。
十五年,有些事,就連魏國公都記不清。
他只是記得當年他從宮中下值回府,渾身倦累,連熱茶都不曾喝上一口,便聽聞沈姨娘同外男互通首尾。
他好臉面,生怕醜事外傳,盛怒之下便打着調養身子的幌子,将沈姨娘送至餘州。如今十五年過去了,回想起此事,雖然仍覺得丢臉,卻不如先前那般怨怼。
畢竟他年輕之時,是當真喜歡過沈姨娘溫柔小意。
打量陸芍一片孝心,魏國公也不好反駁,正待要松口應下,卻聽王氏冷冷開口:“公爺,明日就是寒食節,祭祀事項諸多,哪有餘力做這些瑣事,立牌位的事,日後再說吧。”
她輕飄飄地揭過,魏國公思量了半會兒,覺得王氏的話在理,便又像牆頭草似的倒向王氏。
陸芍藏在袖中的指骨逐漸泛出清白,陸淑瞧在眼裏,探手覆在她的手背上,輕輕拍了拍。
用過晚膳,張媽媽上來領着陸芍去了清梨院。
清梨院裏頭的陳設雖然未改分毫,但是許久未住,難免顯得冷清。
陸芍沒有歇下,她只是靜坐在軒窗前的榻上,以手支頤,将福來喚了進來。
“今夜的事都備妥了嗎?”
福來點頭,眉眼彎彎,機靈得很:“夫人放心,小的沒甚麽本事,腳上功夫還是拿得出手的。小的幼時還在戲班子裏摸爬滾打,學過鬼步,飄起來當真同孤魂野鬼一般。”
說着,他便繃直雙腿,拿鞋尖邁着碎步,輕飄飄地在陸芍眼前飄過。
陸芍被他逗笑,如若不是今夜月色晃亮,她當真會被福來的鬼步唬住。
“行了。一會兒你将雲竹手裏頭的衣裳穿上,去蘭德院走一趟。”
福來接過雲竹手裏疊好的衣裳,展開來一瞧,是套婦人的衣裳。
“夫人,這衣裳是?”
“是我阿娘的。”
是夜,整個魏國公府鬧得六畜不安,王氏不知發了哪門子瘋,愣說是瞧見了沈姨娘的冤魂。
陸芍夜裏被張媽媽喚起,披衣起身,同陸淑一并同蘭德院趕去。
因着寒食節的緣故,家家戶戶都未點燈生火,此時蘭德院內一片黢黑。陸芍進去時,只瞧見一個披頭散發的面廓,除此之外只有王氏凄厲的喊叫。
魏國公被她鬧得頭疼:“方才着人一一查看了,哪裏有甚麽冤魂,你瞧糊塗了!”
倒是陸芍,輕攏着外衣,慢條斯理地問道:“甚麽冤魂?”
王氏念叨着:“沈清素的冤魂!”
陸芍悠悠地在王氏身側落座。
夜裏光亮黯然,瞧不清容貌,王氏側首望向陸芍時,只瞧了個大概。又因陸芍是沈清素所生,神态上總有幾分相似之處。
她吓得抱住架子床的闌幹,雙唇上下磕絆着。但凡今夜屋子裏點上火燭,她也不至這般狼狽。
陸芍湊近一步:“沈清素病故在餘州,何來冤屈一說?”
王氏丢了魂,眼瞧着就要和盤托出,站在一旁的常媽媽,立時拔高了聲音:“夫人近幾日念着二姑娘,本來就心神不寧,說會子胡話也是常有的事。各位散去罷,老奴是跟着夫人陪嫁來的,最懂夫人心裏想着甚麽,容我稍後寬慰幾句,便沒甚麽妨礙了。”
魏國公本就被她吵得頭疼,常媽媽願意攬事,他再輕省不過。
他披上大氅,揮手道:“成了成了。都散去吧。”
陸芍瞥了王氏一眼,随着衆人一并退出屋子。
月色溶溶,經廊檐削割,淡淡地照在陸芍清麗的秀靥上,她漫不經心地走在抄手游廊上,不作聲,陸淑覺得有些可惜:“只差一步,她就能說出當年事情真相了。”
陸芍起初也覺着可惜,後來回過神一想,縱使王氏交代清楚了,府裏攏共就這麽幾個人,魏國公只需說她神志不清,患了失心瘋,又有誰會相信一個瘋子的話?
橫豎今日敲打她一番,殺殺她的焰氣,待她明日回過神來,還不知是怎麽一番有趣的場面。
二人在小道上作別,陸芍入了清梨院,阖上屋門,福來這廂慘白的脂粉才卸了一半,瞧見陸芍,邀功似的跑上來,差些把她吓倒在地。
陸芍捂着胸口,長舒一口氣:“塗得也太白了些,難怪她被你吓着。”
福來不好意思地撓了撓腦袋:“我也沒抹過姑娘家的東西。這些個妝還是雲竹姑娘替我上的。”
福來和雲竹對視一眼,笑出了聲。屋內的僵冷的氛圍頓時活絡起來。
雲竹擰了張幹淨的帨巾遞給他:“明日上山,你人手可都備夠了?這事還是未雨綢缪的好。”
福來一面擦臉,一面點頭道:“備下了。只是夫人要這些人手做甚麽?”
陸芍心裏沒底,照理說明日上山,可以制造不少險象,是王氏動手的最佳時機。但她會使甚麽手段加害于她,卻是說不準。
“也沒甚麽。明日上山,人多混雜,生怕出甚麽亂子。”
福來嗳了一聲,只覺得世道混亂,确實應當謹慎為上,也沒追問。
翌日晨時,日晖自薄雲漏出,洋洋灑灑地覆在街巷磚瓦上。
今日街衢不複往日熱鬧,倒是京郊之外,車馬擁簇,太平車、串車、癡車首尾相接,近乎要走不動道。
所幸春日正是四序裏最舒宜的時候,花柳嬌妍,光是定心靜坐着,也不覺得無趣。
她挑開錦緞縫制成的小窗簾幔,往前邊的山頭望去,山抹微雲,瞧着是一片寧和,并未有甚麽蹊跷的地方。
放下轎簾,一手搭在窗檐處,低聲呢喃道:“莫不是我多慮了?”
陸淑同她乘一輛馬車,見她思緒游蕩,念念有詞,有些許放心不下,柔聲問她怎麽了。
陸芍搖搖頭:“我總是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