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母豬産崽
胡綏這病一養就是大半個月, 前面一個星期是在醫院渡過的,郝爸和治保隊長兩個人輪流幫忙照看了三天,回到村子裏之後, 大隊長也不允許他立馬工作,一定要先養好身體, 畢竟醫生說的太嚴重了。
可是胡綏又是一個閑不住的性子, 如果讓他看着別人幹活兒, 那可真是一種天大的折磨, 所以糾結了兩天之後決定巡視一下大隊如今的所有項目, 梳理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麽問題。
首先就是去養雞場,這是甜水村最早的一個項目, 也是由胡綏和郝雲兩個人一起努力搭建起來的,在這裏也有着很多兩個人快樂的記憶。
“大娘,你們這邊的孵化有沒有什麽問題啊。”胡綏在養雞場四處看完之後就去問兩位負責的大娘,和她們聊聊天,了解一下養雞場如今的情況。
何大娘是個爽快的人, 她直接就說:“這邊的活兒還是按照之前郝雲丫頭說的那樣幹, 差別也不大,就是我們孵化出來的小雞崽沒有她以前在的時候存活率高。”
這個問題之前郝奶奶也回來問過郝雲,可是她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 物競天擇,适者生存, 這是生物界的自然規律,身為飼養者, 她們能夠做的就是把小雞的生存條件做到極致。
當時說這個的時候胡綏也在場, 所以他也把當時郝雲的那番話再告訴給何大娘:“……大娘, 你們不要有太多顧慮, 這養雞有些虧損都是正常的,何況咱們養雞場這邊能夠做到一月後就不會再出現小雞死亡,這個已經是很厲害的了。
兩位大娘做的很好,年終的時候我和大隊長也會商量一下,在咱們原有公分的基礎上,再給兩位大娘一些獎勵。”
聽到這話,何大娘和郝奶奶都很高興,雖然還不知道獎勵是啥,但是這也表明了大隊上的領導對于她們工作的認可,一定意義上也說明了明年養雞場的工作肯定還是她們的。
要知道這工作比下地可要輕松很多,現在村子裏的很多老大娘都盯着呢,甚至上次還聽到有人說,她們已經在這兒幹了兩年了,明年怎麽也得換人做一下了吧。
可是她們在這兒幹的好好的,每個月都有不錯的成績,憑什麽就換人呢?
郝奶奶本來還想偷偷和胡書記說說這個事情,沒想到對方今天就給她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胡綏在這邊觀察完就離開了,準備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而兩位老大娘,不知道是因為胡綏的誇獎還是那尚未兌現的獎勵,反正工作是更起勁了。
對于這種結果,胡綏是喜聞樂見的。
要知道他也不是忽然之間就想來巡查,而是聽大隊長說最近村民們的積極性似乎又有了一些下滑,所以才想了這麽一個招兒。
Advertisement
還真別說,這招挺管用。
胡綏巡查完的養雞場,辣椒地,西瓜地,作坊這些地方都基情滿滿,大家幹起活來不再省着力氣,就希望能夠在胡綏或者大隊長跟前挂上號,年底分到更多的東西。
胡綏巡視的最後一個地方是養豬場。
別看這個廠子今年五月才開始投入使用,可是總價值是大隊所有産業裏面最高的,配備也是最充足的,甚至大隊長和胡綏去縣裏開會的時候,都有領導提到這個,畢竟今年國家也是想大力提高村民的養殖技能的。
大家都希望甜水村能夠做出成績來,到時候就可以把它作為典型,讓其他的大隊也可以到這邊來學習這種先進的經驗,然後回去己的大隊推廣。
對此,胡綏是沒有什麽意見的,如果大隊能夠真正做出來,然後造福其他的人民,讓大家一起致富,那肯定是最好的,不過他們經驗是能夠分享,但絕對不能夠無償,至于對方需要付出什麽來交換,就到時候再說了。
郝雲現在是養豬場對外的負責人,所以這個事情甚至他的想法都是有提前溝通的,郝雲也沒有什麽意見,如果他們只一家獨大,那麽在富城縣以後的路就會越來越難走,和其他村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張。
隔壁的牛頭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胡綏和郝雲都是聰明人,當然不會讓自己陷入這樣的境地,要想扭轉局面,早早布局,提前作出自己的特色是必不可少的。
需要耗費心機的事情自然是交給胡綏去處理,那怎麽為甜水村的養豬場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特色,就是郝雲的任務了。
不過她也不緊張,反正一早她就有了想法,現在就是到了實踐的時候了。
為此,她都推遲了胡綏來巡視的時間。
她要讓胡綏親眼到養豬場來看自己締造奇跡!
“塗師傅和郝雲同志她們那邊開始了嗎?”胡綏今天終于不需要在外面叫門了,郝雲專門安排了郝瘸子在門口守着,等胡綏一來,就把他領到母豬的那個豬圈去。
“應該差不多了,我剛剛已經聽到了一些母豬的叫聲,而且郝雲丫頭囑咐過我,等你到了就直接過去豬圈那邊。”郝瘸子趕緊說。
今天,就到了養豬場第一批小豬崽出世的日子了。
一般母豬是四個月可以生産,郝雲她們當時給豬配種的時候就是五月底六月初了,按道理怎麽也得到九月中下旬才能生,可是早半個月,塗師傅檢查豬圈的時候就發現有兩頭母豬情況不對勁,似乎快要到産期了。
經過仔細的檢查,發現這兩頭母豬可能是由于懷崽比較多,所以導致産期提前,由于這兩頭母豬是郝雲負責的,本來接生也應該是郝雲來負責。
可惜她從來沒有親自給母豬接生過,所以這次主要出力的還是塗師傅,郝雲就在旁邊做助手,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畢竟以後養豬場肯定會繼續發展,光靠一個塗師傅是運轉不過來的,再加上對方年紀也大了,以後像是抓豬仔這種比較需要力氣的活兒,他肯定是幹不了的,那就需要培養年輕人。
最近一有機會,他就會讓郝雲或者郝碩來學習,大隊長已經私底下找到他,承諾以後就算是他幹不了活兒,村子裏也願意給他養老;如果他出了什麽意外,那麽村子裏是可以把他孫女兒養大的。
面對這樣的條件,塗師傅不可能不心動,他一直以來擔心的不就是這個嗎?
既然大隊長願意解決他的後顧之憂,那他自然也是願意把自己的一身本事傳授給村裏人的,本來他的這個本事就沒有什麽局限,也沒有說過不可以傳授給外人。
“郝丫頭,你接下來就要好好看我的動作了,這裏有一些是我特意設計的,這樣做可以幫助母豬減輕一些下崽的痛苦,同時我們在旁邊輔助操作的人也沒有那麽的辛苦。”塗師傅既然說了要交,那自然是盡心盡力,他自己多年來的一些技巧都指點的明明白白。
郝雲的悟性和耐心都很不錯,每次都能夠快速的領會到塗師傅的意思,是個很讨老師喜歡的學生。
至于郝碩悟性就要差一些了,不過他聽話,而且性情也很不錯,所以塗師傅平時也挺喜歡他的,但是要學難一些的技術的時候就會讓郝雲先來,學會之後再慢慢去教給郝碩。
至于塗師傅自己,是不願意去慢慢教郝碩的,按照他的話來說:我還想多活幾年。
胡綏進來的時候,正是她們在給母豬接生的重要時期,大家都分不出心神來招呼胡綏,幸好對方也不在意,看他們很忙,就自己待在側面,不會打擾到他們三人的位置觀看。
母豬叫聲很尖銳,刺得人耳朵疼,但是豬圈裏的人都不在意,據塗師傅觀察,這兩頭豬這次都是懷了八只小豬崽子。
但是正常情況下,頭胎的豬最好是懷四五只,這樣小豬崽能夠吸收到充足的營養,有适合的孕育環境,母豬的負擔也不會很重。
但是八頭,基本上都正常的兩倍,那這兩只母豬很可能會在生産的過程中難産,那小豬崽也有可能生不下來,或者生出病弱的小豬崽。
萬幸的是剛剛考慮到的兩種情況都沒有發生,在塗師傅老道的指揮下,他們順利地給兩只母豬接生出了十五只的小豬崽。
和之前預估的有一點點的區別,兩只母豬一只懷了八只,一只懷了七只,但是對于初胎的豬來說,都是屬于多産的了。
“這些小豬情況還挺不錯的咱們最近一段時間需要多費點神,只要能夠順利養上半個月,就能夠追上正常的體重了。”塗師傅仔細檢查了一番之後高興的表示。
“哇……太好了,我這段時間願意住在養豬場,就專門來照顧這些小豬崽。”郝雲特別的開心,這兩只母豬從配種開始就是她親自照顧的,生崽也是看着生的,所以她對于這些小豬崽有很強的親切感,甚至超越了對養豬場味道的厭惡。
郝碩也在旁邊争取:“這個事情怎麽能夠讓郝雲姐你一個女孩子幹呢,當然是我來了。”
塗師傅和胡綏就站在豬圈旁邊看着兩個人争論不休,都沒有出聲制止。
養豬圈裏氣氛正好!
作者有話說:
我來啦我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