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養豬開始(2)
郝雲今天照例去養豬場看了一下建房的進度才回來, 一進家門就看到每天早出晚歸的郝媽這會兒還留在家裏。
她很是不解。
最近魚辣椒醬在市裏的百貨大樓已經賣的很不錯了,胡綏想趁着這股東風趕緊推出之前郝媽提議的雞辣椒醬,所以郝媽最近一直待在加工坊加班加點。
郝媽看到女兒疑惑的樣子, 主動說:“雞辣椒醬那邊已經有點頭緒了,就是需要等幾天看看味道會發酵的怎麽樣, 正好今天你二伯家準備搬家, 我就和胡書記說了, 今天就待在家裏休息。”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郝媽感覺自己好久沒有看顧到家裏了。
說起來, 女兒去京都學習的時候她就忙着弄魚辣椒醬, 女兒從京都學習回來之後她又忙着推出雞辣椒醬,這麽想想都很久沒有好好看看女兒和家裏人了, 正好現在雞辣椒醬已經研究的差不多了。
郝媽在心裏默默決定:接下來要把心思轉移一半到家裏來。
二伯家?郝雲感覺很驚奇,自從分家之後,雖然住在一個院子裏,但是郝雲不用去上工,出門的時間往往會和大家夥岔開, 其實已經很久沒有接觸他們了, 印象裏最近一次看到二伯和二伯娘還是在過年的時候。
“二伯不是說他們準備建一個新房子嗎?怎麽這會兒就搬出去了,最近大家都在忙着建養豬廠,好像沒人建新房吧?”
郝媽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 兩家人雖然是分家了,但是這大半年來各過各的, 井水不犯河水,這急急忙忙的搬出去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自己家做什麽了呢。
郝媽想到這裏臉色有些不太好, 和女兒吐槽:“是啊, 我也不知道你二伯家為啥要着急搬出去, 他們找大隊長買了村子裏一戶人家的老房子, 之後肯定還是需要重新蓋的,之前也沒有和我們打招呼,今天大清早的你二伯才過來和你爸說的。
他們家這樣一弄,村裏人還不知道該怎麽說我們家呢,你爸遇上這麽一個哥哥,真的是倒了大黴了。”
郝雲趕緊安慰郝媽:“咱家的為人大家都知道,您不要想太多,不過您看一下咱們是不是需要過去幫忙搬家呢。”
“不用,”郝媽繼續解釋:“大件的東西今天早上我和你爸已經幫忙運送過去了,今天剩下的就是他們自家收拾,然後暖屋宴也還要等兩天有空了才會辦,咱們這會兒去了也幫不上什麽忙。”
郝雲點點頭,随即又想到了郝敏家住的房子,當時分家的時候是說誰家住的房間就是算誰家的,那現在他們家搬出去了房間怎麽辦呢,郝雲可不希望院子裏還住進一家沒有什麽關系的人來。
郝媽:“這個你不用擔心,今天早上搬東西的時候你爸就和你二伯已經商量好了,咱們家花一點錢把這間房子給買下來,到時候你們兩就可以看一下是住過去還是怎麽樣了。”
Advertisement
房子這個事情當時分家的時候就在文書上面有标注,住在老宅的是有優先買下房子的權利,除非郝雲家放棄買這個房子,要不然郝二伯家是不可以賣給其他人的。
行吧,既然爸媽已經把事情都處理的好好地,看着也沒自己什麽事,郝雲就準備繼續去伺候家裏的兩頭豬大爺。
從京都學習回來之後,雖然養豬場還沒有建好,但是郝雲已經在拿家裏的兩頭豬練手了,她和郝碩互換了學習筆記,郝雲現在就是在學習喂豬。
可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程序,實踐起來難度還是蠻大的,一般來說豬飼料可以分為蛋白質飼料、粗飼料、青綠飼料、礦物質飼料和飼料添加劑這五種,其中在農村喂豬比較常見的就是蛋白質飼料和粗飼料,一般情況下也會稍微添加有些礦物質成分。①
郝雲最近就是在實驗這些飼料的配比,看看怎麽樣才能讓豬真正長肉。
其實在從京都回來之前,郝雲已經提前把村子裏豬的情況告訴了老師傅,他雖然沒有親眼看到,但憑借這麽多年的經驗,也差不多推斷出這些豬喂養的環境還有飼料的營養程度達不到豬的要求,這才導致豬把一些能量用去維持身體的活力。
而且老師傅也說了,郝雲她們回來之後一定要盡快改變豬的生長情況,不然後面豬就算重量達到出欄要求,豬肉的等級也會降低,要知道現在市場上一等肉和二等肉之間一斤就差了一毛多,村子裏現在養這麽多頭豬,加起來差距可就很大了。
蛋白質飼料一般是會分成植物性蛋白質飼料和動物性蛋白質飼料的,植物性的蛋白質飼料就是指豆子類的以及它們的加工品,之前郝雲在牛頭村弄回來的豆渣就屬于蛋白質飼料,這個給豬吃是很不錯的,只是這些年來甜水村也只有新開荒出來的地會在冬季的時候種上一些大豆,用來養地,産量自然沒有多少。②
郝雲只能寄希望于動物性的蛋白質飼料了,這部分選擇起來相對就會廣一些,像是家裏面吃剩的骨頭,就可以磨成粉加到豬食裏面去,還有村子裏的水渠裏面會有一些超級小的魚,它們反正也是長不大的,平時就是鳥或者雞會去啄食,郝雲發動村子裏的小家夥們,讓他們去網一些回來,也和胡書記打了招呼,到時候按照重量給他們加一點公分。
這幾天郝雲去養豬場也不是單純去看進度的,更多的時候是和胡書記一起讨論養豬場接下去的運作。
從村民家裏把豬收上去之後,肯定就沒法讓大家再無償地打豬草了,所以他們兩商量了一下,以後可以讓村子裏的小孩去,一背簍的豬草差不多有六十來斤,如果兩背簍就願意給一個公分,大家一定會非常願意的。
這時節草木茂盛,大家往山上一蹲,不要一個小時就可以打兩背簍的豬草,早上花兩小時,下午再花兩小時,一天就可以賺四個公分,要知道村子裏的老奶奶做一天的活也才四五個公分呢。
還有關于收豬的一些規則,養豬場需要的固定人員等等都是她們兩人商量着來的,合作了這麽長的時間,兩人之間都特別的有默契,很多時候一個人引出一個話題,對方就知道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麽,郝雲經常會有一些小點子,而胡綏對于政策還有村民的心思都特別的了解,胡綏是什麽感覺郝雲不知道,但是對于她自己來說,胡書記絕對是一個特別合拍的搭檔。
以前一直在村子裏還沒有這種感覺,但是這次郝雲去了京城一趟,中途也和很多人合作過,可是都沒有和胡綏合作這麽的順暢。
那些人做得惡心一些的,就是喜歡把所有的事情都掌控在自己的手裏,但是又不願意承擔責任;或者喜歡偷懶,把安排下來的任務都推給自己,等自己完成之後去搶功勞。
稍微好一點的呢就是合作的時候溝通不到一起去,或者覺得郝雲的想法太另類,每當這個時候,她就特別的想念胡綏。
話說回來,郝雲實驗的動物性蛋白質飼料還是很不錯的,她把一些魚骨粉摻到豬食裏面喂給豬吃,雖然才幾天的時間,效果不明顯,但是郝雲能夠感覺到豬的活力确實增加了一點點,相信再過一段時間,效果就能夠顯現出來了。
現在草木正是生長的季節,郝雲就不準備給豬吃幹青草這類的粗飼料了,反而會喂一些能量飼料,甜水村地處南方,這個時候雖然多數是以玉米,紅薯為主,可是水稻吃的也不少,村子裏的人家都養了豬,糠什麽的多數是留給自己家的,可是據郝雲了解,牛頭村因為有個豆制品作坊,村裏人都沒有怎麽養家禽。
郝雲私底下偷偷過去牛頭村找了個認識的人,讓對方幫忙牽線,花錢買到了一批糠,現在家裏的豬最長吃的就是肥美的青草,裏面會加一些豬骨粉或者魚骨粉,三不五時的還會給豬加個餐,裏面要麽是糠要麽是豆渣,郝爸看她折騰,還開玩笑說家裏的豬吃得比人還好。
只是這些東西總歸量不多,郝雲更想去看看縣城有沒有泔水,縣城的人住的密集,肯定是不允許養豬的,但是她們家裏都會做菜燒飯,每天肯定是有泔水的,再加上城裏人生活條件要好一些,油水足,那泔水用來喂豬是非常好的。
只是自己穿過來這麽長時間了,都沒有去過縣城,之前的同學也很久沒有聯系,這忽然之間該怎麽才能夠弄到泔水呢?
郝雲是不想用這個事情去麻煩大隊長或者胡書記的,最近村子裏的辣椒醬賣的很不錯,再加上養豬場工程也比較忙碌,這段時間胡書記都憔悴了不少;大隊長那邊也是如此,每天需要盯着大家上工,還需要時常去西瓜田那裏巡查,最近瓜快要熟了,可得萬分小心,下工之後本來可以休息休息,結果郝碩又把老師傅房子的事情交給了他,整個人是分身乏術。
到底可以找誰在中間牽線呢?
郝雲細細盤點了一下村子裏的人,忽然,眼前一亮,是啊,這人天天就在眼皮子底下,自己怎麽就給忽視了呢……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