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養殖之路(1)
有正經事情做的日子過得很快,一轉眼就過去了大半個月。
郝雲最近身上擔子也重了,每天早上起床開始就要忙活到天黑。
小豬崽剛剛捉回家的時候還有些不習慣,每天都在豬圈裏左蹭蹭,右捅捅,每天吃食的時候也不是很積極,郝雲還有些擔心,怕這花了大價錢買回來的小豬崽餓死,要知道這時候肉都才一塊錢一斤呢,三頭小豬崽花了家裏七十五塊錢,相當于小半年的收入了。
過了兩天,小豬崽适應了,胃口頓時就大增,郝雲就開始了甜蜜又辛苦的日子。
小豬崽吃得多,睡得多,身上的肉肉是看着長得,剛來的時候小豬崽都是二十五斤到三十斤之間,才養了半個月,起碼長了十斤,把郝奶奶都高興壞了,直誇這回的小豬崽質量好。
郝雲也從之前的兩筐豬草變成了四筐,每天早上要趁着太陽還沒有出來之前先打兩筐豬草回家,然後吃了早飯就要趕緊的把豬草切好,放到鍋裏去煮,然後要幫着郝媽收拾家裏,或者學習做菜,下午也要趕在太陽落山前再打兩筐的豬草回去。
剛開始的時候,郝奶奶還擔心郝雲不會煮豬草,每次都要在旁邊進行指導,後來看她操作順手,就慢慢放開了,郝雲也是借着這個機會在煮好的豬草裏添加了一些東西下去,這是郝雲在末世看小說的時候學到的配方,她一開始只敢放一點點,後來看小豬崽喜歡吃,肉長得也快,才放下心來。
就是配料不太好找,每天下午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在這個上面,再過一個多月氣溫就會降低,到時候一些不耐寒的植物都會枯萎,她要在這個月找好冬天三個月的量,才能确保小豬崽子在過冬的時候不會瘦下去。
這個時代的人最喜歡到山上去找一些芨芨草還有刺藤給豬吃,等到了冬天,豬草不好打了,就需要用到紅薯藤或米糠,但這年頭田地都是國家的,地裏種植的作物也是屬于國家的,自家養的豬要想喂紅薯藤,就只能看自家的自留地有沒有種。
郝家的自留地就在房子後面,郝奶奶有成算,每年都會把一半的地用來種紅薯,畢竟這玩意高産又管飽,就是郝爸這樣的壯年男子,一頓飯有三個大紅薯那是得撐到嗓子眼上。
家裏是打算在十一月的時候先挖一批紅薯出來,這樣空出來的地就可以種白菜和蘿蔔,剩下的一批紅薯就等年前再挖起來,正好豬也能吃個新鮮。
“爸,你今天怎麽才回來呀,我今天學了一個新菜,等下你嘗嘗呀。”
郝雲最近正在和郝媽學廚藝,按照郝媽的說法就是女兒再過兩年就要成家了,自己會做飯到哪都餓不死,再加上郝雲自個也很有興趣,家裏人都特別的支持,具體就表現在每天的光盤行動上,這也讓郝雲特別的高興,每天都動力滿滿。
郝爸:“是嗎,那我晚上可得多吃點,今天回來晚是因為咱們大隊的書記派過來了,年輕人有奔勁,一來就在和整個大隊部的人了解情況,搞到剛剛才結束。”
郝雲了然的點點頭,郝爸在上個星期如願以償成為了甜水村大隊部的會計,老會計本來要做到過年,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摔傷了腿,大隊長和縣裏報告了一下就幹脆提前讓郝爸走馬上任。
郝爺爺原本是坐在堂屋吸煙,這會兒聽到三兒子的話,趕緊把煙滅了,走出來:“大隊書記之前一直是在咱們村裏挑,這回怎麽是外派呢?”
Advertisement
郝爸:“聽大隊長說是政府新提出的政策,每個大隊都會從上面派一個,我看咱大隊的胡書記還是挺不錯的,做事認真。”
郝雲和郝媽把做好的菜都端到桌上:“行了,先吃飯吧,有啥要聊的吃完飯再說。”
要說這時代有什麽讓郝雲不習慣的,用電就是其中之一。
甜水大隊之前是有指标可以牽線過來的,但是前幾年村裏進項不多,大家夥手裏沒錢,也就沒有報這個名,只有大隊部牽了一根從其他大隊接過來的線。
也正是因為日子過得艱難,今年縣裏鼓勵大家養雞養豬,村裏人才紛紛報名,就想通過這找條出路。
“爸,這個大隊書記是什麽樣的人啊?”村裏人都是祖祖輩輩就在的,難得有個新面孔,郝雲有些好奇。
說到這個,郝爸就有話說了:“咱們書記可是個年輕人,看起來也就和知青差不多大呢,但是人家是個有才的,據說是個大學生,長的也很不錯,就是為人有些嚴肅,對待工作特別的認真。
對了雲雲,你之前不是寫了一個啥養殖的計劃書嘛,我看你可以拿給我,我到時候讓書記看看,今天他還說讓我們這些幹部每個人想個主意,幫助咱們村子發展呢。”
郝爸也是個初中畢業的,他看郝雲寫的那個計劃書也還行,就想着遞上去算了,畢竟村裏人除了種田也就會養一些牲畜,他也沒有什麽好的法子。
甜水村別看名字好,其實地界不太行,村子三面環山,離縣城也是遠得很,招工都輪不上。
郝雲有些驚訝,沒想到爸爸還記着那份計劃書呢,之前說明年開春可以問一下,她還以為是在敷衍自己的呢。
“好呀,我最近跟着奶學養豬,正好有一些新的經驗呢,晚上再補充一些東西,明天拿給您去遞給大隊吧。”
“行,我給你遞上去看看。”
嘿嘿,總歸是完成了一項任務,郝爸心裏放下了一塊大石頭。
“磊子,你下午有沒有啥事啊?”
東西遞上去了,豬也是按部就班的養着,郝雲又開始折騰起其他的來,這會兒看弟弟放學了,趕緊叫住。
自從兩人一起去山裏摘了金銀花,還賣了五塊多錢,兩人之間就有了一股革命情誼,這不,本來準備出去玩的淘小子又轉了回來。
郝磊:“怎麽了,找我有事兒?我今天下午準備和大寧他們去河裏捉魚呢。”
郝雲翻了個白眼:“你們都捉了多少天魚了,別說大魚,我連魚苗都沒看到你們拿回來一個,去玩水就不要找這麽多借口。”
郝磊被說中了心事,不服氣了:“那是我們還沒有掌握訣竅,等我們練好了,你就等着天天吃魚吧,到時候我讓你吃膩。”
郝雲:“嘿,你小孩子還挺有志氣的啊,我今兒不想吃魚,找你有正事呢。”
郝雲:“你們經常去釣魚捉魚的,肯定知道哪裏蚯蚓最多吧,今天下午能不能幫忙挖一些蚯蚓回來。”
“行啊,你是準備喂□□,不過咱家的雞太小了,你要是喂的話得把蚯蚓剁碎,你應該不敢剁,要不我剁好了再拿回來給你。”
最近郝雲在學養豬,每天忙的團團轉,家裏的雞就被郝媽交給了郝磊,小孩兒每天玩歸玩,傍晚回來的時候都會給雞帶些蚯蚓或蟲子,這也是農村養雞最常喂的。
郝雲有些驚訝,這小孩兒可以啊,說起什麽來都是頭頭是道:“我是要些蚯蚓,但是不是今天用來喂雞的,而是想看看能不能養起來,所以你今兒要多弄有些哦。”
郝磊奇怪了望了一眼自家姐姐,應了一聲好。
郝雲記得在末世的時候,有一次看到了一根異變的蚯蚓,長的特別的長,但是保衛隊還沒有去殺,就被一女孩子的寵物雞給叼走了。
當時她就聽那些年長的婆婆回憶了末世前的生活,其中一個婆婆就說了她年輕的時候養雞喂的都是蚯蚓,等到冬天的時候,土地凍得邦邦硬,為了讓雞有吃的,就只能在家養蚯蚓。
她現在只記得一點點了,不過現在距離冬天還有幾個月,可以慢慢地實驗,她已經按照記憶裏的收集了一些豬的糞便,還有家裏做菜不要的葉子,爛菜梗,全部堆在一起漚好了,這其實就是一個發酵的過程。
等郝磊挖了蚯蚓過來,她就把蚯蚓放到漚好的那堆養料裏面,慢慢實驗,看看什麽養的溫度、濕度最适合蚯蚓生長,要是這玩意養殖成功了,那以後村裏真的開了養殖場,小雞們的吃食就不用擔心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距離郝爸把計劃書拿走已經過去兩周了,可是大隊部還是一點消息也沒有,郝雲對于來年開養殖場已經失去了信心,看來還是去山裏找個隐蔽的地方養雞是最好的,也是最快能吃上肉的方法。
家裏養的二十只雞因為照顧的好,只死掉了一只,還有十九只,她已經問過郝奶奶了,就家裏這種品種的雞一般三個月就會下蛋,那也就是說正好在冬天的時候,氣溫低,雞在那時候生蛋最不規律,到時她藏一些種蛋下來,年後找只母雞抱窩孵小雞,那等到開化後就可以把小雞偷偷運到山上去。
雖然離得有點遠,但是禦獸異能可以感知到小雞的狀态,那就可以知道小雞有沒有危險,再說她可以在家給小雞發命令,就算有危險也可以讓小家夥藏起來或者逃命。
哎,想吃肉肉吃到飽真的是太難了。
作者有話說:
注:文中關于養蚯蚓的部分都是參照百度百科上的。
有喜歡的親親可以收藏一下喲,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