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暗潮
夜裏,姜喬本來睡得昏昏沉沉的,忽然聽到房裏有聲響,她一個激靈翻身坐起,順手抄起身邊的魚叉,低聲喝道:“是誰?”
“是我,姑娘。”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姜喬認得這是張牢頭的聲音。她放下了魚叉,披上了衣服,又點上了燈。燈光下,姜喬看見張牢頭正在窗邊,半個身子探了進來。
姜喬理了理鬓邊碎發,持着燈走到了窗邊,有些不耐煩地問道:“你來做什麽?”
“宋先生想見你。”
她身形頓了頓,冷冷地說:“我不見。”說着,就要關上窗子。
“等等,”張牢頭伸手擋住了将要合上的窗子,道:“你就見他一次吧,他說有很重要的話要跟你說。”
“重要的話?那他跟我說完,你是不是又要轉頭就告訴你的主子了?”姜喬冷笑着,“那我還是別去的好。”
“姑娘!”張牢頭有些急了,道:“你不去的話,宋先生就要鬧絕食。湖陽令說了,宋先生不能出事,不然拿我們是問啊!”
姜喬一聽,腦子裏迅速過了遍已知的信息。最後,她微笑道:“我去看他。”
姜喬搭上了張牢頭的船去了水牢。水牢依舊是那樣的陰森可怖,讓人喘不過氣來。姜喬循着熟悉的路徑來到了戊字號牢房,見下方的宋清披頭散發地坐在那,手裏拿着杆筆在微弱的燈光下畫着什麽。
“宋先生。”她故意用了個生分的稱呼,想氣一氣他。
“小丫頭來了。”他似乎看穿了姜喬的目的,仍是用以往和善的語氣叫她,“正好你來給我梳梳頭,我昨剛洗了個頭,不知怎麽的自己梳不上了。”
“太暗了,看不清,梳不了。”
“不梳也行,”他放下筆拍了拍手,擡頭看向姜喬,道:“你下來陪我說說話也好,我七老八十了,受不得冷落。”
姜喬悄悄嘆了口氣,仍是按照他的吩咐順着梯子爬了下來,徑直走向他身後,順手拿起梳子開始為宋清梳頭。
“你想說什麽,趕緊說,梳好了我就走了。”她一副冷冰冰的樣子。
“公孫樊有意篡位。我說完了。”宋清一副十分随意的樣子,語氣淡然地好像就在讨論明天吃什麽。
“什麽?”姜喬腦中一下子炸開了鍋,她努力地想要捋一捋自己知道的信息:當年公孫簡兵變殺了同母的嫡長子二哥公孫複才得以被立為太子,公孫樊一直是那個最不起眼的四弟,而且公孫樊也是衆兄弟中第一個對公孫簡俯首稱臣的人。聽宋清以前說過,公孫樊為人老實和氣,也沒有主見,平日裏唯唯諾諾的…
正想着,只聽宋清又道:“你對于公孫樊來說是個可以戳到公孫簡痛處的把柄,他想讓你亂了公孫簡的心神讓他好有機會做那些蠅營狗茍的事。所以他把你看管得很嚴,你的一舉一動他都知道。”
“我算什麽把柄,”她不禁覺得可笑,放下了手中的梳子坐在了宋清身側,道:“公孫簡早就宣稱我死了!況且就算大家知道我活着又能怎樣?公孫簡當年可以翻臉絕情殺了我娘還要殺我,他現在也可以。我從來都不是能牽制他的人。”
宋清聽了只是笑着擺了擺手,道:“你不懂人心。”
“我還不懂麽?”她冷笑着,“我這短暫的一生裏,可是把人性都看透了。我的親爹以我為質逼死了我娘,然後還把我扔進暗無天日的大牢;獄卒對我不管不顧,還有個下賤的婢女整日折磨我;同村的村民餓急了要殺我吃肉,人販子也要拿我去換米;好不容易有個我以為是真心待我的你和李伯,結果你們一個利用我、一個監視我…我看的還不夠多麽!我受夠了!”她越說越激動,眼眶裏也隐隐有了些淚水。她忙拿手抹去,扭頭看向另一邊。
“你看到的只是人性的一面,”他擡起頭看着姜喬,面上出現的是少有的認真的神色,“人性複雜,沒有純粹的好人和純粹的壞人。你以為的壞人也有溫情和軟肋,你認為的好人也會有陰暗的想法…”
“…你把好人壞人分的太清了,這不好。就像張牢頭,他是對你不管不顧,他也膽小怕事沒什麽志氣,每天只想着吃喝玩樂和女人,可他也是在這水牢裏吃苦的啊,不能娶妻生子、還隐瞞身份與世隔絕…他這些都是為了什麽呢?不過就是為了官府給他的那點補助,能養活他的老娘和幼弟。還有你嘴裏的李伯,他的事我也聽過。他當年餓的實在受不了,剛好官府的眼線也餓死了一個,官府找他來替補做眼線來監視你,能保證每月給他足夠的口糧,他聽到這才答應的。大荒之年嘛,誰不想拼了命活下去?還有…”
“那你呢?”她冷冰冰地抛出了一句話打斷了正滔滔不絕的宋清,“你又是為了什麽?”
宋清聽了,看着姜喬的眼睛,臉上不由得露出了詭異而又溫和的笑容:“我要讓公孫家知道,得罪了我是什麽下場。”
“而你,就是搞亂公孫家的關鍵人物啊。”宋清和氣地笑着,輕輕摸了摸姜喬的頭,看起來就是個慈愛的長輩。
姜喬一愣,随即了然,微笑問道:“你想讓我做什麽?只要能讓我也出了這口惡氣,我全聽你的。”
東邊太陽剛剛升起,張牢頭載着姜喬回到了岸上。姜喬似笑非笑地看着張牢頭,道:“你跟公孫樊說一聲,我這幾日要去見他。”
張牢頭不知道宋清和姜喬究竟說了什麽,但是看姜喬的表情顯然他們達成了某種協議,讓人隐隐有些不安。張牢頭只得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然後便走了。
姜喬看着張牢頭的背影遠去,輕輕哼了一聲,然後便扭頭進了自己的小木屋裏拿上了些幹糧和錢,拎起了自己編的竹籃,還揣好了那一塊圓圓的白玉佩。
她沿着熟悉的路徑進了湖陽城,一進城就去了驿館相鄰的大街上熟練地擺起了攤賣起了自己編的竹籃。她從前撈不到魚時也曾經擺過攤,不過都是在雲夏澤周邊的漁村裏,進城賣這還是頭一次。
馮律應該會從這裏經過吧?
她身側不遠的地方是個說書的,在這種靠近驿館的地方說書估計滿嘴都是那些高官貴族的豐功偉績。果不其然,只聽那說書的以一種極為誇張的語氣道:“就說咱們楚國的王上,那是一出生就注定與凡人不同!當初先王苦于巫族幹政,無計可施。大家也知道,那巫族是無惡不作惡貫滿盈,向來與人對着幹!先王日夜苦惱,忽然有一天,先王夢見自己迷失在了巫族的巫木林裏,周圍盡是瘴氣,這時候一只五彩的玄鳥從天而降,叫了一聲便驅散了周邊所有的瘴氣,為先王指明了方向。先王醒來,便聽到了三王子出生的消息,大喜過望,認定了這孩子就是能解楚國巫族之禍的人啊!因此,先王并沒有按照常理立嫡長子公孫複為太子,而是選擇了三王子,也就是當今王上!後來王上果然沒有辜負先王的寄托,一舉鏟除了巫族,還了楚國一個太平啊!咱們今日講的,就是當今王上鏟除巫族的故事…”
姜喬聽着,不由得一聲冷笑。公孫簡還真會往自己臉上貼金,想把自己弑兄奪位忘恩負義的事都改成天降奇才為國為民的故事…這确實不失為一個為自己美名的好辦法,然而他把一切都想得太好了。
不知不覺,已過了正午,天氣本來悶熱,卻忽然刮起了了一陣風,倒是涼爽了許多。可這風越來越猛,沒一會烏雲籠罩,周圍的攤販都已經開始收拾東西準備避雨去了。姜喬也開始手忙腳亂地收拾攤子,可她一個沒抓住,一個竹籃被風卷到了路中間,她忙用石頭壓好手邊的竹籃然後就奔去路中去撿竹籃。誰知剛到路中間,就聽見一疊的馬蹄聲傳來,她撿起竹籃要起身躲避,卻已來不及了。只見一匹白馬沖她飛奔而來,正撞在她身上。
“馭!”騎馬的人忙收疆勒馬,馬蹄高高擡起,向姜喬身側落下。
“沒聽見有人騎馬嘛!怎麽還在路中間擋着!”馬上的人生氣地叫喊着。姜喬心中不由得冷笑:在人這麽多的大街上策馬奔馳撞到了人,竟然還好意思埋怨被撞的。
“太子!太子!”又是一連串的叫喊聲,一個侍衛模樣的人追了上來,身後跟着幾個騎馬的侍衛和一隊小跑的侍從。
“太子公孫奕。”姜喬一愣。公孫奕是楚國吳王後的唯一的兒子,和姜喬同歲,今年十八,但比姜喬小了兩個月。世人皆道楚王公孫簡專情,多年來後宮只有吳王後一人,不僅如此,還在嫡長子公孫奕滿月之時就将公孫奕立為了太子。因此公孫奕從小就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養成了個嬌縱的性子。姜喬記得,小時候她初入楚宮之時,公孫奕就已經是嚣張跋扈讨人嫌了。她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公孫奕竟然一點沒變。
“太子切莫再如此了,若是讓王上知道又要教訓微臣們了。”那個侍衛模樣的人勸公孫奕道。
“好了,李詹事,你不要總拿我父王來壓我,聽着煩。”公孫奕一副不耐煩地樣子,又問姜喬:“你沒事吧?”
姜喬覺得自己摔倒時扭到了腳,現在腳腕疼得厲害,但想着如今不适合太過糾纏,便道:“多謝太子關懷,民女無事。”
“沒事就趕緊起來,別裝死了。這麽多人看着呢。”公孫奕正說着,忽然又聽到後方一連串的馬蹄聲,公孫奕回頭看去,不由得笑道:“公子律,你的馬術着實不算精湛啊。”
姜喬強撐着要站起來走開,忽然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太子的确馬術精湛,名不虛傳,馮律自愧不如。”
馮律?姜喬擡頭一看,果然是那個熟悉的白衣男子。
馮律看着坐在地上的姜喬也是一愣,他又看了看公孫奕,一下子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忙跳下馬扶起姜喬,對姜喬微笑道:“在下騎馬急了一些,姑娘莫怪。”說着,他又對公孫奕道:“馮律馬術不精,在大街上無意沖撞了楚國子民,也驚擾了太子…請太子莫要怪罪!”
公孫奕雖然嘴上強硬,看起來一副不懼此事的樣子,但其實他還是怵的。若是被公孫簡知道他竟如此不愛惜子民嚣張跋扈,少不了又是一頓罵。如今馮律主動擔下此事,實在是給了他一個臺階下。于是公孫奕笑了笑,對馮律道:“公子律也是無心,看在你知錯就改,本太子便也不再追究了。”說着,又對旁邊的李詹事道:“咱回吧。”說着便騎馬掉頭,一路去了。
馮律看着公孫奕遠去後,忙扭頭問姜喬:“姜姑娘可還好?”
姜喬低了頭,道:“腳好像扭了,有些站不穩。”
馮律四處張望了一下,有些着急,卻也有些不好意思:“這離驿館還有一條街,我出來也沒有帶侍從。如有冒犯,還請姑娘莫要怪罪。”說罷,馮律一把将姜喬抱起,将她抱到馬上,然後自己站在馬下牽引着馬的缰繩,慢慢向驿館行去。
“其實…不用如此麻煩的,我可以走的,雖然會慢一些…”
“但是會疼啊。”馮律擡頭看着姜喬,道:“驿館裏有醫官,我們可以找個醫官為你醫治。”
“我只是腳扭了。”
“傷筋動骨一百天,”馮律笑了笑,“姜姑娘,你就當我在報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