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楊不悔的安排
紀曉芙死了,那麽那個失蹤的楊不悔到哪裏去了呢?這個問題其實聰明的各位應該已經猜到了,是的,那個孩子在一開始就讓韋一笑偷走了。
“海棠,這個孩子你準備怎麽辦?”
王難姑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奶瓶,神色溫柔的不行,她自己因為常年搗鼓毒藥的緣故一直沒有生育,又不甘心給胡青牛納妾,所以兩個人一直也沒有個孩子,平日裏兩個人各有癡迷的事情可做,倒也沒有覺得孤單什麽的,這一次,這楊不悔一來,倒是激起了王難姑的慈母之心,一手接過了照顧着嬰兒的事情,弄的像模像樣的。
不過她自己也知道,這孩子在她這裏呆不長,畢竟是楊逍的孩子。所以想着先問問海棠這孩子的安排。心裏也好有個底,雖然她巴不得這孩子就這樣給了她。
“還能怎麽辦,送去給她姑姑呗。”
“姑姑?楊逍有姐妹?”
海棠正在看書,随口說出的一句話,倒是讓王難姑一時有些詫異,大家都沒有聽說過啊!這楊逍還有家人?
看着王難姑的樣子,海棠忍不住笑出了聲。
“感情,你們以為這楊逍是石頭裏蹦出來的不成?是人總有親眷吧!”
這一說,王難姑倒是不好意思的笑了,他們還真沒有想過這些,現在海棠一提,倒是覺得這才是正常的。
“這倒也是,只是這楊逍一直以來都是獨來獨往的,大家都以為他家就他一個了呢,也沒有人問,那山上都是大老爺們,哪有什麽細心的。這樣說來,你倒是知道他家的事情?怎麽樣?難不成有什麽說道?”
王難姑難得八卦了一回。不過這個問題海棠還真是不好回答,于是含糊的說道:
“就是有些關聯罷了,具體的也不好說,他們家事隐世避居的,不外傳。”
這一說,王難姑立馬就知道了,這是人家的規矩,她也不是愛打聽的,既然不好說,也就不再問了。
“這樣倒也好,有了親人照顧,這要是送到山上,這一幫子的大老爺們,這孩子還不得教壞了,女孩子和男孩子的教養可是不一樣的。”
這一點海棠倒是很是認同的,這楊不悔在原著中可不就是被教壞的嗎?不說她嬌蠻,單說在六大派面前說她母親的事情,那是實實在在的屬于不懂得什麽叫做規矩禮法的,這樣的她還真是不像女孩子的樣子呢,如今要是送到了古墓再怎麽的也比原著好些,大不了就是有一個冷美人,對了,還可以買一個嬷嬷送去,楊依依也不是個會照顧孩子,有一個懂得人情世故的嬷嬷,說不得就是楊依依那裏也能受益些。
海棠覺得自己似乎都要成為大大的保姆了,這什麽人都想要照顧好,真是個勞碌命啊!
“姐姐可知道那裏有賣人的?”
這事情她可是沒有做過,只好求助王難姑了。
“買人?你買人做什麽?”
王難姑一臉的疑惑,沒看見海棠要人服侍的樣子啊!
“還能為什麽,還不是為了這個孩子?這一路送過去,總要為這個孩子找個嬷嬷才是,不然怎麽辦?再說了,這楊家姐姐家裏也沒有個年紀大的,這估計一個個也不懂怎麽照顧孩子呢,還是準備好了嬷嬷比較妥當。”
無意中露出來楊家的狀況,王難姑倒是不在意,注意力放到了怎麽招人上了。
“這樣啊,那倒是要好好找,鎮上的人牙子那裏估計有,我讓人去問問。你說說,你這裏有什麽條件沒有?”
“最好是沒有家人的,不然這要是背井離鄉的人家怕是不願意,還有就是最好年紀不要太大,這怎麽的也要能把這孩子拉扯到成人呢,啊,對了,最好是什麽大戶人家出來的,懂些規矩禮儀什麽的,要是懂女紅就更好了,以後也好教導一二。還有…”
這海棠的條件那是越說越多,聽得王難姑都要滿頭大汗了,心想:這海棠還真是什麽都懂啊,這嬷嬷要什麽樣的都知道,自己怎麽就從來沒有想過這些?這難道是大戶人家出來的?自己還真是孤陋寡聞了。
其實海棠那裏懂這些,不過是小說看多了,這書裏不是都這樣嗎?這教養嬷嬷什麽的,那是最要緊的了,什麽宅鬥宮鬥的,那可是必需品,海棠這裏還沒有祭出這一個條件呢,這要是說出來,怕是王難姑都要懷疑這海棠詩宮裏出來的了,還是前朝宮裏出來的,這蒙古人可會死沒有這樣的神神叨叨的事情呢。
不過這樣的要求在這個偏遠的地方其實真的是不好找啊!為了這個找嬷嬷的事情,不說明教除了力,就是丐幫也幫着相看了些,莫聲谷更是新鮮的不行。武當山上的孩子那可都是大嫂他們自己教養的,還真沒有這樣麻煩過,一時激動,很不小心的給宋遠橋寫信的時候說起了一下,這下好了,引起了連鎖反應了,因為,這個宋遠橋很不小心的随着宋夫人說起了這件事情,當然當時是當笑話說起的,但是宋夫人卻突然覺得自家似乎對于孩子的教養上卻是是在這一方面疏忽了,男孩子還好,這女孩子似乎還真的是少了這樣一個人,于是第二天就去找了俞蓮舟的夫人說了起來,立馬得到了支持,兩個人于是開始串聯起了其他兩個妯娌,再接下來,這武當也開始招聘嬷嬷了。
所以說這海棠雖然人不在武當,但是影響依然強勁啊!
有了有了選嬷嬷這件事情,送孩子的事情只好拖後了,好不容易經歷了兩個月,這才選到了一個合适的,是一個前朝官員的後裔,算得上是書香之家,只是因為丈夫早逝,公婆也沒了,獨自帶着一個不到4歲的小兒子和一個1歲的女兒,家産被幾個叔叔奪走了,還說她克夫,被族裏趕了出來,無依無靠,沒有落腳的地方,所以這才願意遠走他鄉,給一個奶娃子做嬷嬷,好養活兩個兒女。
海棠看着這兩個孩子也是個練武的材料,想着這倒是可以讓古墓多點人氣,便認可了這個拖兒帶女的上嬷嬷。
海棠親自送了她們去了古墓,和楊依依說了這奶娃子的身份,讓她自己給楊逍送信,說明這孩子的下落,又幫着在古墓外頭布了一個陣,解決了安全問題,保證這靠近的人,基本上轉不進來。又在靠近進出古墓的水潭邊搭建了一個四合院式的木屋給嬷嬷一家子和楊不悔住,這奶娃子住在暗無天日的古墓對健康可不好,順帶,海棠給楊依依好好的上了幾堂健康講座。
順帶勸她沒事的時候也到這外頭來住幾天。反正這屋子建造的比較大,沒什麽住不下的,這裏大大小小可是有7間屋子呢。再說了,這楊不悔怎麽也是她的親侄女,多親近些也是應該的。以後教導這讀書,練武,也方便些。免得以後這侄女對待嬷嬷比對姑姑還要親,這不是讓人遺憾嗎!
楊依依長這麽大,除了兄長,也就沒有親人了,這次突然多了個侄女,心裏也很是歡喜,對于海棠說的這些倒也是很在意的。也想着多親近的,便對海棠的話言聽計從,更是順着海棠的意思檢查了嬷嬷家兩個孩子的根骨,覺得還算可以,便對着嬷嬷表示願意收他們為徒,讓他們有再這個亂世生存的本事,這讓那個嬷嬷很是感激,對待楊不悔更是精心。對着楊依依也時不時的說些外頭的人情世故什麽的。關心的很。還教導那些侍女怎麽服侍人,怎麽做女紅,這麽收拾屋子等等。
楊依依看到這些,就覺得海棠說的收攏人心什麽的真的是很有道理,對着海棠更是佩服,對她說的話更聽得進去了。覺得不愧是自己的好姐妹,心裏也多親近了幾分。
另一邊的楊逍收到了楊依依的來信,知道自己的女兒到了古墓,心裏也是大定,對着沒有見過面的海棠也是很感激。特別是關于嬷嬷這一件事,心裏覺得海棠處事周到,心思細膩。楊逍可不是楊依依,他在江湖多年,很多的世事人情也不像以前那樣不懂了(他剛出山的時候,不懂人情世故,所以滅絕的師兄孤鴻子被氣死了,估計是被憋屈死的,或者是噎死的。)
想到從今往後這妹妹那裏也會有一個懂得人情世故的嬷嬷幫襯,他心裏也是覺得安心了很多,不過他也知道自家妹妹的性子,估計她不會懂什麽叫人情往來,什麽叫謝禮,所以他直接從自己辦了,找了些女孩子用得到的東西,打了一個包裹,讓人送到了丐幫那裏,讓他們幫忙送給海棠。
從楊依依以前的信裏,他知道了丐幫和海棠的關系,正好他這邊有一個知道他和古墓關系的丐幫弟子,立馬就成了他的信使外加快遞了。
要說這丐幫真的是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啊!看看,這差事好的,不過是送東西而已,居然得了50兩的腳錢,真是好處多多啊!這個時候的海棠可是還在古墓呢,目标多明确啊!都不用滿世界的找人。真是好差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