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楊家的家境不算富裕,但是供倆孩子讀書還是可以的。加上楊滿倉不是個重男輕女的,男娃女娃在他眼裏都是寶貝,只要楊夢蓮想讀書家裏就願意供。
前幾天楊詞問過楊夢蓮幾次,想要楊夢蓮跟他一起去上學。可是楊夢蓮不是個愛讀書的,一看見書本她就一臉的排斥,所以楊詞也就沒有強迫她去讀書。
但是經過剛剛的事情之後,楊詞覺得還是讓楊夢蓮讀書更好。因為有了讀書這一件事擋着,楊家就有理由不用給她說親了,還能躲過最麻煩的那個男人。
因為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女孩子若是不去讀書的話,十七八差不多就要結婚生娃了。
在楊詞看了來十七八正是花季,女孩就應該像個無憂無慮的小公主,多去外面的看看多接觸更好的男人。
而不是受到身邊大環境的影響,就這樣嫁給一個不知好壞的男人,一輩子困在一個半大公社裏,然後為了生活圍着竈頭和孩子轉悠。
楊詞沒有覺得小村子不好,只是覺得人的一生那樣短暫,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是試着走出去看一看外面。
就會發現世界那麽大,什麽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見識的多了之後眼界也就寬了。
……
大家都不知道楊詞這是怎麽了,在其他人看來那個大娘也是好意啊,大娘把自家知根知底的外甥說給他姐,楊詞不感激就算了還一臉看仇人的樣子,在他們看來楊詞就是不知好歹了。
楊家佑的想法與其他人完全不同,他弟弟不是無緣無故甩臉子的性格,肯定是大娘說的那個外甥有問題。不然以楊詞的性格反應也不會這樣的激烈。
如果真的如他所想的,那個大娘的外甥有問題,而大娘還把人說給他妹妹,想到這裏他的眼神也冷了,因為他發現他比楊詞要更不冷靜。
他們一家裏一共六個孩子,其中他和楊夢蓮的感情最好。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住一個屋,還有楊夢蓮明明是他的妹妹,但是對他卻像是對待弟弟一樣照顧。
在別人看來楊夢蓮愛掐尖吃醋,有一點好東西就喜歡四處去顯擺,甚至有點愛占小便宜的毛病。
但是在楊家佑這個哥哥的眼裏,楊夢蓮這些小毛病都是可愛的,這世上就沒有男人能配得上她的。
原本大家都在說楊詞不懂事,結果一轉頭就見楊家佑的臉色不對勁,一群人頓時就不敢繼續說什麽了,一個個閉上嘴拉着糧食往公社趕去。
……
差不多上午十點多的時候,楊詞才騎着車帶着楊夢蓮來了公社。也不知道姐弟兩個說了什麽,來的時候楊夢蓮紅着一雙眼睛,很顯然在家裏的時候剛剛哭過了。
原本因為現在不能高考了,劉纖梅還覺得讀書沒什麽用的。加上小女兒自己也不願去吃苦,劉纖梅就不舍得逼着小女兒讀書。
但是後來聽了楊詞的話,說多讀書可以讓楊夢蓮和女知青一樣有氣質,以後說不定能找個城裏吃公糧的丈夫,劉纖梅頓時就覺得多讀書還是有點好處的。
而且楊夢蓮已經讀到高一了,就算複讀一年也就兩年高中而已,兩年高中學費他們家還是出得起的。
說不定她撈一個高中文憑之後,能和二兒媳婦一樣當個老師呢。如今的老師沒有以前那樣吃香,但是也總歸在地裏刨食要輕松。
楊夢蓮下學才不過一年時間,一雙手已經操勞的長滿繭子了。剛好她也快要到相看的年紀了,讀兩年書好好養養肯定能夠養回來,到時候好看了也能找一個更好的人家。
于是楊詞在親娘的幫助下,用上了威逼利誘等等手段,終于讓不愛上學的楊夢蓮答應了,這才有了兩人一起來公社一幕。
楊詞帶着楊夢蓮直接去報了名,楊詞讀初二楊夢蓮要去上高一。兩所學校就隔了一條路而已,以前楊詞一個人來公社上學,來回跑不方便所以住在了大姐家。
如今姐弟兩個要一起上學了,兩個人就不能一起住大姐家了,好在他們家裏有一輛大杠車,以後上下學可以騎着車一起回去。這樣楊詞就能天天回到家裏,晚上還能去牛棚培養……補個課?
楊詞和二姐報完名之後,之前還說不願意上學的二姐,在見了以前的班主任之後,突然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不再像剛剛一樣不樂意了,反而開始擔心起功課來。
楊夢蓮的班主任是個很溫柔的女人,也不知道她們師生兩個都說了什麽,楊夢蓮一出來就說她要好好讀書,還說回去就把書本找出來複習。
其實下學前她的成績還可以,在班裏不算拔尖但是也算是中等偏上,這還是在她不願意努力讀書的情況下。
原本楊詞還覺得自己有點過分,他不應該因為自己覺得讀書好,就強迫二姐也跟着他一起讀書。但是一想到裏的情節,楊詞覺得還是錯這段時間比較好。
因為裏二姐跟那個男人,除了有那個大娘搭線之外,其中還有那男人的不斷追求。
對方只見了他二姐一面而已,就開始了大膽又熱烈的追求。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二姐,接觸到的男人更是少之又少,加上對方結婚之前特別會裝好男人,所以二姐不知不覺中就淪陷了。
二姐跟對方談戀愛的時間線,剛好就是今年的冬天到明年的夏天。那男的就住在了隔壁大隊,時不時就要往他們大隊閑逛。
楊詞擔心在自己上學的時候,二姐會和裏一樣跟他看對眼了。戀愛之中男女很不理智,有很多人會為了所謂愛情,做出一起去私奔甚至去死的事情。
楊詞沒時間一直盯着他們,也沒有證據證明人家是個大變态。加上楊夢蓮現在的年紀不小了,別人若是像那大娘一樣給介紹對象,楊家人也不可能一直都拒之門外。所以楊詞覺得最好的辦法還是去上學。
原本楊詞心裏還挺愧疚的,覺得二姐是被他逼着來上學的。此時見二姐的心情好像還不錯,心裏的愧疚感這才少了一點,看樣子她也不像說的那樣讨厭上學。
楊詞為了讓二姐更開心,就把早就到的紗巾拿了出來。楊詞一共買了四條紗巾,每一條的顏色都不一樣,分別是給家裏四個女人準備的。
四條紗巾分別為:紅色、粉色、紫色、和黃色,都是那種顏色純度很高,戴在是很上特別紮眼的。
這個時候大家衣服的顏色,依舊是比較常見的灰色、藍色和綠色。偶爾一些比較時髦的年輕人,會穿一些白色或者是黑色的衣服,比如白襯衫,黑褲子,黑色的布拉吉等。
像楊詞拿出來的這種顏色很少見,不過在一些大城市已經漸漸有了,像他們這種比較落後的公社,放眼看過去到處依舊是藍綠色的海洋。
偶爾就算能看見一點彩色的,也是小孩子腳上的塑料涼鞋,或者是女人頭上的發繩發卡。
楊夢蓮都沒怎麽去過縣城,也就見過一些時髦的女知青身上,會偶爾出現這類明亮的顏色,每一次想要看看人家的人家還不樂意。
楊夢蓮知道小弟現在有本事,總是能給她弄到各種好吃的,卻沒想到能弄到這麽漂亮的紗巾,立刻拿起來在自己身上一陣比劃。
“小弟,你看這個好不好看?”
“啊,我覺得這個也挺好看的。”
……
為了避免楊夢蓮把其他人的搶了,楊詞只好把之前買的發繩也拿出來。
有了楊詞給的幾根發繩賄賂她,楊夢蓮也不好意思把所有紗巾都霸着了。
楊詞買的發繩都是簡單款式,就是那種彩色的很長系在頭發上的,但是就是這樣也已經很時髦了。
因為楊夢蓮當場就選了一個戴上了,結果就吸引來了不少小姑娘的注意力,可見這發繩的樣式還是挺漂亮的。
然後楊夢蓮挑了粉色的紗巾,兩人幫大姐選了最亮最時髦的黃色,剩下的紅色和紫色留給了娘和奶奶。
他們便一邊聊着天一邊去了供銷社,打算把紗巾送給大姐之後就去糧站。
結果讓兩人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們前腳走進供銷社時,後腳就有人跟着追了上來。追上來的是兩個年輕姑娘,看起來年紀和楊夢蓮大小差不多。
她們是奔着楊夢蓮的頭繩來的,攔住姐弟兩個剛想要開口問頭繩,就看見楊夢蓮懷裏抱着的紗巾了,兩個年輕姑娘的眼神頓時就更亮了起來。
同樣是女人大家互相了解,楊夢蓮一看見她們亮亮的眼神,就害怕的把紗巾往衣服裏藏,一臉生怕她們會動手的樣子。
兩個姑娘見狀有點哭笑不得,同時也覺得她們确實有一點失禮,于是只好尴尬的笑着解釋道:“那個……同志不要緊張,我們就是問問這是哪裏買的,覺得挺漂亮的想要問問而已。”
楊夢蓮聞言松了一口氣,還沒有把紗巾重新扯出來呢,就聽到楊詞在一旁開口道:“拖親戚從外地買的。”
兩人聞言頓時一臉失望,若是外地買的她們就是有錢也買不到。現在去哪裏都需要開證明的,她們也不可能為了這點東西去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