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福至心靈(一)
趙玉白說完那段故事,已經是深夜。無非很是無奈,明明是她想要睡覺。可是,一段故事說完,說故事的人睡着了,聽故事的人卻更清醒了。真是,不公平啊!
看着趙玉白熟睡的模樣,無非感嘆地搖頭,再看看緊鎖的房門,只能擡頭望着天邊一輪明月。
其實表面再風光的人,心裏深處都是有一方最容易受傷的淨土吧?
二十多年前,趙老爺是當時名震三國的天鷹派五大弟子之一。
無非聽人說起最多的顧長生就是五大弟子其五,而趙老爺居然是第一個。這讓她不小地驚訝了下,可仔細一想,依照顧長生那種視權貴為無物,敢為摯愛女子夜闖深宮的真性情之人,豈會因為趙家的勢力而收趙玉白為弟子?
有這麽一層關系在裏面,也就了然了。
上官明排第二,據說是個不愛說話,性格扭捏的人。
男人的很多糾紛源自女人。上官明和趙老爺的糾紛也差不多因此。
五個弟子中有個傲然如秋霜卻同樣風華絕代的女人,那就是他們的排行第四的師妹。
當時天鷹派在塞外,天鷹老人去世後,五個弟子便要面臨将來的去留。
五人本都想着發揚光大天鷹派,哪裏知道顧長生的豐國一行,非但沒完成所謂的使命,還把自己搭了進去。從此只羨鴛鴦不羨仙,帶着桃花娘娘,過起了逍遙小日子。而上官明和小師妹去往滄瀾,一顆心也在那個時候為小師妹顫動。至于趙老爺和三師兄去了楚國,本是三師兄要見見那不成器離家出走的侄女,卻沒想到會遇上……家中老幺。
且說,小師妹容貌傾城,卻像是天上的仙子,少了一分煙火味。
可終歸是見慣了美貌女子,一般人,的确入不了眼。
但那個少女就這樣冒冒失失,跌跌撞撞,以最慘烈的方式和他打了第一次招呼——當時的美貌少女男裝打扮,帽子掉了以後,長發披肩,不男不女,且身上多處有跌倒跡象,狼狽不堪!
在三師兄喊出那句小妹的同時,少女已經一頭埋在他的懷裏,對後面追趕她的人大喊:我的相公在這裏,要錢找他!
後來,三師兄那個所謂的侄女,原來也是個十七八的丫頭了,不知她如何和那個楚國王侯對上眼的,反正他們在楚國逗留一個月後,就回滄瀾去了。
Advertisement
自然,三師兄的小妹是跟着他們一起回去的。
那個時候,他才發現,這個世上原來還有這麽好玩的女人。
人前絕對是一副淑女模樣,可一旦面對自己所熟識的人,本性就必顯無疑。
雖然很潑辣,有時候很難招架,但這個女人還是直性子,善良而聰慧的。
他決定洗手不幹了,學學顧長生,守着心愛的女人過一輩子。
就在他宣布和那女人的婚事的時候,上官明和小師妹竟也湊到了一對。
雙喜臨門。他們在滄瀾一起辦的婚事。
本來是一樁喜事。而且更在兩年後,為彼此的長女和長子定下了娃娃親。
可是誰也沒想到,在尋常的夏日,那個高傲的女人會對別人的丈夫下了藥,一夜春*宵。
所以,趙夫人推開丈夫的書房,見到的就是這麽一副活色生香的場面!
原來小師妹一直愛着的是大師兄,可當她鼓起勇氣想要向大師兄表白的時候,他的身邊已經有了另外一個她。也許是賭氣,也許是賭一把,她答應嫁給上官明。可是,他卻笑着祝福她!哪怕他當時皺一下眉頭,她也不會做出今天這樣的事情來!
可現在,她只想看着他和那個女人痛苦的表情!
可是,她忽略了她現在的丈夫,上官明。
這是四個人的悲劇。
皆因她的一時不理智。
一年以後,上官明卻再一次出現。
趙老爺子還殺了他。
這件事,上官明才是最可悲的被戴綠帽子的那個。可是,趙老爺殺了他。殺完後,雖然撫養了他的女兒,卻說殺他的決定,他一生都不後悔。
所有的事情,是趙玉白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在一本手劄裏發現的。
而自他有記憶起,母親對父親就一直是愛理不理的樣子,可在五年前,父親死後,母親卻能自刎殉情,所有的事情都似乎都有了解釋。可趙玉白想不通的就是,是什麽樣的原因讓父親在二十一年前殺掉上官明?又是什麽樣的原因讓上官明謀劃十六年,連親生女兒都被當成複仇工具,定要置趙家于死地?
因為一個女人。
趙老爺因為一個不愛的女人殺害原本就對他心存愧疚的上官明?
上官明因為一個背叛自己的女人潛伏十六年,不見天日,滅趙家一門?
這不可能。
連趙玉白都想不通的事,無非覺得自己還是省省心罷。
無非在翌日醒來,卻是躺在一間寬敞的房間裏。
她和衣而躺,一雙鞋子被整齊地擺放在床前。窗戶緊閉,透入的陽光明媚,這是個十分美好的早晨。她甚至還聞到了稀粥的香味。
她以為趙玉白還在此處,可出了房間一看,居然春兒秋兒,和冬兒。
“公子下山辦點事,吩咐婢子們照顧姑娘。”
說話的是為首的春兒。其實四婢中,無非就認識夏。這段時間和她們三人相處,倒也明白,這三位姑娘都是對自己人十分溫柔的主。
既然趙玉白不在雲上峰,她似乎也沒有呆在這裏的必要。雖然這裏的一切,都是她夢中所想,可終究不是屬于她的。
用過早飯,無非便讓三個婢子領她下山去。
順道再去趙家堡,和趙玉白告個別。
這雲上城她也來過了,風景也看過了,再呆在趙玉白的身邊,唯恐會出現一個尴尬的情況。
三個婢子聽從她的命令,卻私下交頭接耳一通。
到了山下,正是午時。下山路好走,而且一路涼風習習,風景如畫,便閑聊便走,倒是不覺得時間太長。
“姑娘,公子如今不在趙家堡,不過公子吩咐過,如果姑娘想下山散散心,就帶姑娘去福至客棧,然後帶姑娘去錦繡閣挑些歡喜的衣裳。大概酉時一刻,公子會在城東玉華臺等姑娘。說是夜間有燈會。”
無非的步子一頓,心道這趙玉白怎麽如何喜歡安排別人?
她對春兒道:“你們公子現在在哪裏?”
春兒正要開口,冬兒便朝着她一個勁地使眼色。倒是秋兒清咳一聲,道:“姑娘,福至客棧有三寶,桃花糕,桃花釀,桃花詩。錦繡閣更是天下聞名,每一個女子都為擁有一件錦繡閣的衣服而驕傲。城東春夏兩季每月十五的燈會更是有趣好玩。來滄瀾的人,如沒去過這三處地方,都算是沒有來過。姑娘就去逛逛。盡管公子沒能陪伴左右,到底還有我們三個婢子,姑娘可不要嫌棄。”
她就知道這三個婢子沒有一個是等閑的人物。
這話說的,要是她不依,似乎還成了生趙玉白不陪伴的氣。也罷,到時候見了趙玉白再說自己的意思也是一樣的。
她側首,正巧見到春兒和冬兒暗地裏對秋兒眨眼。
哎。這三個丫頭。
正巧走了半天的山路,如今正是饑腸辘辘。
人還未到福至客棧,便聞到桃花釀淳淳的香氣。
入了客棧後,只見衆人曲觞流水而坐,一條清澈的溪流,大概是從院子後引進來的,院子裏的人在紙船桃箋上寫上聯,在客棧內室的人截取紙船,對上下聯。皆是随性而為,興到高處,便附庸此番風雅。也有人獨酌遠坐,臨窗低語。
無非見小二端到餐桌上的幾碟糕點,模樣各異,色澤鮮嫩,中心皆是印了桃花印。想必就是桃花糕。
總之,此處的确是應了那句——福至客棧有三寶,桃花糕,桃花釀,桃花詩。
無非自問對詩詞只是略知皮毛,何必去打擾了別人的雅興。是以便尋了臨窗的一桌坐下。
春兒方點了幾盤糕點,無非便聽到一個十分熟悉的聲音——
“娘子,你來此的确是任性了些。”
手中的酒杯哐當一聲落地。
三個婢子皆是疑惑地看着無非,且順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見到二樓雅間下來個器宇軒昂的男子。他手中攙扶一個女子,那女子身懷六甲,挺着個大肚子。女子一臉被寵溺的幸福模樣,對那男子低語一些什麽。只見那男子又笑開,正恰似春花漸次醒來,一身風華張揚。
男的俊,女的俏。夫妻恩愛。
大夥都在羨慕他們。
可無非的身子,從發絲一直涼到了腳底。
她以為躲的遠遠的,就應該再也不會見到他。
她以為躲的遠遠的,時間就能治愈一切。
他越走越近,然後,停在她的身邊,她的心跳的很急。可是,他卻是體貼地對身邊人道:“娘子,小心臺階。”
她怎麽忘了?她已經不是“花無非”了,換了一副心腸,換了一張皮……
冷笑冷笑。他卻在離開她不遠處頓了一步,回答那個女子:“沒什麽,就是福至客棧的桃花太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