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39章
袁柳臻聽李娘他們說誰嫁給陶傅肯定享福後,神情一僵,說的也是,陶傅剛成年就落得個“克妻”之名,沒人敢給說媒,再說陶傅一直住在山上,忙于賺錢,不怎麽接觸外人,沒人說媒也是應當。但現在不同,他和陶傅搬進裏遙村,裏遙村村民又不知道陶傅“克妻”的名聲,自然會有人給陶傅說親。想到這裏,他不禁有些心情不好,連即将吃到陶傅親自做的一桌菜都沒有剛才那麽興奮。
袁柳臻拿出他過濾好又加了不少糖的葡萄酒,對蠻大叔、李娘他們說:“這是我和阿傅釀的酒,大家可以嘗嘗味道。”
袁柳臻給每人倒了一杯酒,蠻大叔他們看到紫紅色的酒滿眼都是好奇,特別是蠻大叔,昨日他們一起喝酒的時候,他聽陶傅說了釀酒的事情,但是沒想到陶傅和袁柳臻釀的酒是這種紫紅色,看着就很好喝。
等袁柳臻給陶傅倒酒的時候,陶傅擋住了袁柳臻要倒酒的手,看向袁柳臻,眼神顯得有些不自在,有些不好意思道:“臻臻不用給我倒,昨日喝太多酒,今日再喝對身體不好。”
袁柳臻笑了笑說:“說的也是。”也沒給自己倒酒。
蠻大叔他們嘗過酒的味道後才發現這酒挺甜,挺好喝的,他們忍不住多喝了幾杯。只是等他們吃完菜後才發覺,這酒喝的時候沒什麽感覺,喝多了,後勁很大,他們吃完飯的時候有不少人已經覺得頭暈乎乎的了。
飯後,陶傅去收拾碗筷和竈臺,袁柳臻跟蠻大叔他們唠嗑說話。
随後沒多久,李娘他們陸陸續續離開,蠻大叔和小蠻多坐了一會兒跟陶傅說了說話也離開了。
大廳中只剩下陶傅和袁柳臻,袁柳臻若無其事一口一口吃着糕點,喝着陶傅去鎮上買的茶葉泡的茶。
袁柳臻知道陶傅在看他,他一直沒有詢問,他能感覺出陶傅想跟他說什麽又沒敢說出來,他也沒有特意詢問。
吃了一會兒糕點,袁柳臻繼續在客廳挑豆子,陶傅過來幫忙。袁柳臻閑來無事跟陶傅找話題,說的都是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陶傅更加找不到機會問出想問的問題。
所有的大豆挑揀完,時間不算太晚,但兩人今夜都有心事,不約而同都沒有提起練劍的事情,而是各自回到了房間中休息。
袁柳臻回到房間躺下,長出一口氣,今天可累死他了,幸好他身體除了酸軟之外,沒有其他症狀,要不然他可不能裝作若無其事撐到這個點,他躺下後整個人舒服多了。
這時,他才開始仔細想昨天夜裏發生的事情,雖然記憶比較模糊,他還以為是在做夢,但他還是記得一些,他沒想到醉酒後的陶傅看起來和平時一點也不一樣,大概陶傅以為那是夢吧,顯得比往日更加大膽一些,也沒有太多拘束,只憑借本能行事而已。
想到這裏,袁柳臻不敢再去多想。
Advertisement
就在這時,來到裏溝村後幾乎不經常跟着他的阿斑突然從打開的窗戶飛進來,他本以為這時候阿斑的到來能給他一些心理安慰,沒想到随着阿斑身影的出現,窗臺又落下一只陌生的身影,他瞬間明白總是不見的阿斑自從來到裏溝村後去幹了什麽,阿斑這個時候回來根本不是安慰他,而是給他撒狗糧。
那落在窗臺的身影并沒有進入屋內,阿斑卻把他剛才沒吃完的糕點叼着給那抹身影送了過去。
袁柳臻看到這一幕,有些氣結,轉身背對着阿斑,沒多久就睡着了。
第二日一早,袁柳臻起得特別早,比陶傅起的都要早,他起床後就開始磨豆漿。
陶傅頂着黑眼圈醒來,看見袁柳臻在磨豆漿詢問道:“臻臻現在就要做豆腐嗎?”
這個時代,一部分人已經會做豆腐,但也不是家家都會做,豆制品也沒有特別多的吃法。做豆腐用的石膏粉也可以買到,他們買豆子的時候順便買了一些石膏粉回來。因此,他們自己做豆腐也不是特別麻煩。
袁柳臻點了點頭,說:“是啊,最近正好空閑,我研究幾種豆制品吃法。”他看了看陶傅黑黑的眼圈關切地詢問:“阿傅昨夜沒睡好嗎?”
陶傅有些不好意思道:“是,最近兩日總是在做夢。”
袁柳臻在想陶傅很可能覺得前天夜裏的事情是在做夢?他建議道:“睡不好,可以點些安神香,有助睡眠。”
“沒事,過兩日就好了。”陶傅走過來,見袁柳臻一手放泡發的豆子,一手用磨子磨豆漿,很自然得從袁柳臻手上接過木棍,開始轉磨盤。
兩人一人推磨,一人放豆子,很快就磨出一桶豆漿。
磨好豆漿後,袁柳臻看着一桶豆漿,決定先做辣片需要的豆腐皮。
陶傅提着豆漿來到夥房,詢問袁柳臻怎麽做,袁柳臻不緊不慢讓陶傅把豆漿倒入大鍋中煮沸。
煮豆漿的功夫,袁柳臻一直回憶做豆腐皮的步驟。
随着豆漿煮沸,袁柳臻讓陶傅把煮好的豆漿放入木盆中。等木盆中豆漿晾至微涼後,又讓陶傅在裏面放一點買來的石膏粉,進行凝固。
放入石膏粉後,需要凝固一會兒。袁柳臻利用這個時間找來幹淨的白布,之前他們因為賣辣根和鍋巴買了不少白布,這些白布都被清洗過,他拿了一些白布把白布都裁剪成一般豆腐皮大小的正方形,就是比辣片更大一些的正方形。裁剪後的布用熱水燙一遍殺菌然後再使用。
等時間差不多了,他讓陶傅把凝固好的豆漿也就是豆腐腦打碎,然後把裁剪好的布放在案板上,把打碎的豆腐腦一層鋪在正方形的布上進行包裹,包裹好後,又繼續鋪上一張正方形白布,白布上鋪一層打碎的豆腐腦,用白布把打碎的豆腐腦進行包裹,就這樣一層層擺放上去,等累計到一定高度後,找來比正方形布塊大一些的石板,清洗消毒幹淨後壓在最上面,這樣可以把布包裹的豆腐腦中的水擠壓出來。
不一會兒所有的豆腐腦都被這樣擺放好。
等着布包裹的豆腐腦中的水全部擠壓出來不再流水,袁柳臻和陶傅把手洗幹淨,就開始把每一片用白布包裹的豆腐片從裏面拆出來。袁柳臻看了看豆腐片,雖然沒有理想中的模樣,但看起來還不錯。
把所有豆腐片都拆出來後,他們把一片一片的豆腐片擺放在幹淨的白布上放在院子裏進行暴曬,今日太陽很好,曬兩日就可以用了。
弄完這些,還剩下一些豆腐腦,他和陶傅當做飯吃了。
要制作出來辣片可能需要兩三天時間,袁柳臻決定利用這段時間好好把之前和陶傅釀的酒包裝好,這樣方便他們拿到裏唐鎮上賣。聽蠻大叔說他上次和陶傅喝的那一小瓶白酒需要兩百文,他們制作的紅酒,蠻大叔李娘他們都說沒喝過,最重要的原材料難得,他們這次賣完了,下次可沒得賣了,因此,他把紅酒的價格定在三百文一小瓶。當然也可以分味道進行定價,味道甜一些定價高一下,到時候可以根據裏唐鎮的酒價進行調整。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陶傅說了後,陶傅很同意,他們釀的那些酒還有不少,到時候估計能裝不少瓶。
兩人吃過飯後,一起來到放酒的那處洞穴,進入裏面兩人都顯得有些不自在,還是袁柳臻說了一些輕松的話題才打破氛圍。陶傅把酒壇搬出來,袁柳臻一一放在洞口。他們過來帶了大背簍過來,這些酒可以一次性搬完。
他們把酒壇一一放入背簍中确定不會撒漏後,才背着酒壇向山下走。
回到院子裏,袁柳臻負責過濾紅酒,陶傅則去鎮上買裝酒的酒瓶。
袁柳臻過濾酒過濾的很仔細,這些紅酒是用來賣的,必須得過濾細致一些确保裏面沒有任何沉澱物。
忙活了一下午,他手都困了才把所有的紅酒過濾好,重新裝入幹淨的壇子中。
他忙活完,還沒休息多長時間,陶傅就帶着不少酒瓶趕了回來。
陶傅帶回來的酒瓶,兩人清洗幹淨,又用熱水燙洗消毒進行晾幹。
這時差不多已經天黑,兩人把白天曬的豆腐皮拿到了大廳中。
天黑後,陶傅去做飯,袁柳臻則進入書房中畫畫。
只是這次畫畫沒有以往那麽用心,總是在畫畫的時候,想到很多關于陶傅的內容,有關那夜的事情,關于今日兩人去洞中尴尬的情景,弄得他有些心煩意亂,只好随意寫了一行字,“狂夜本是無心度,卻因無心明有情。”
他寫這句話也不是為了表達什麽,只是随意寫來平複自己胡思亂想的心情。他剛寫完就聽到陶傅的腳步聲,瞬間吓了一跳,本想把這張紙收起來,又想到陶傅不識字,又放心的沒動,而是走出房間,正好和進屋的陶傅撞上。
陶傅見袁柳臻走出房門,跟袁柳臻說飯好,袁柳臻點了點頭,兩人一起去大廳吃飯。
今夜的飯菜依舊很好吃,昨日招待蠻大叔他們剩下不少菜,像豬頭肉、豬耳朵就沒吃完,陶傅做了涼拌豬耳朵和豬頭肉,又炒了一些菜,配上白米飯,他一口氣吃了三碗。
吃完飯後,兩人一起收拾竈臺。
收拾幹淨,袁柳臻在庭院中轉悠消食,這是他的習慣,陶傅見此也跟着他消食。
等消食差不多,袁柳臻便提議兩人一起練劍,陶傅也沒拒絕,他們就這樣像以前一樣練劍,讨論招式到很晚才去睡覺,那夜發生的事情誰也沒再提及。
豎日一早,袁柳臻和陶傅簡單洗漱過後開始裝紅酒,陶傅在裝酒之前,在紅酒裏面加入白糖将這些紅酒調成不同甜度,又對不同甜度的紅酒用不同的瓶子裝起來。
陶傅買酒瓶的時候按照袁柳臻的要求,買的都是比較貴的酒瓶,花去不少銀錢。
紅酒裝入酒瓶後,顯得非常上檔次,完全可以賣出更好的價錢。
在調紅酒味道的時候,兩人之間的氣氛顯得略微尴尬。袁柳臻覺得這調味的活教給陶傅他比較放心,畢竟陶傅做飯會那麽好吃,除了天賦、用心之外,還有比別人更敏銳的舌頭,因此,他沒有多考慮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陶傅。
但陶傅對于那夜發生的事情不知道是做夢還是真的發生了,他其實更傾向于真的和袁柳臻發生了什麽,他幾次想提起,但見袁柳臻沒什麽事的樣子,又不敢确定。最近幾日每夜都會做夢,讓他對于喝紅酒有些抵觸,袁柳臻讓他品嘗紅酒的味道,他又想起那夜的時候,導致他品嘗紅酒小心翼翼,只沾一點點嘗一下味道差不多就行。
袁柳臻見陶傅品嘗紅酒小心的模樣,有些心虛地看向陶傅,又沒敢多看幾眼。
紅酒裝完,袁柳臻有些吃驚,他沒想到幾壇紅酒居然差不多裝了八十六小瓶。紅酒裝完後,他又讓陶傅跟他一起磨豆子,他準備做豆腐乳,等紅酒賣的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賣豆腐乳了。
做豆腐和上次做豆腐皮的步驟差不多,就是磨好豆漿之後過濾,然後放入鍋中煮沸後晾涼,再在裏面點一些石膏粉進行凝固,差不多豆腐就做好了。
他們做的豆腐比較多,留了一部分吃及做其他豆腐制品,剩下的豆腐,袁柳臻都讓陶傅浸泡在清水中一會兒,然後撈出空幹水分,将豆腐切成小塊狀放在幹淨的白布上,放在溫度比較高的地方,現在夏季,正常放在室內就可以了。一個星期後豆腐表面顏色發生變化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陶傅見袁柳臻讓他這麽做有些不理解,覺得這樣豆腐放着就壞了,袁柳臻毫不在意解釋道:“雖然豆腐乳的味道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吃,但喜歡吃的一定會覺得很好吃。”就和臭豆腐一樣,他是不喜歡吃臭豆腐,但豆腐乳他不怎麽排斥,覺得味道還不錯。
剩下的豆腐,一部分用做鮮豆腐炒菜涼拌用,一部分切成條狀或者片狀用油炸過,這樣方便保存。
忙完這些,他們吃過飯後,看了一下院子中間曬的豆腐皮,袁柳臻覺得曬得差不多了,他們又馬不停蹄開始制作辣片。
曬幹的豆腐片非常硬,需要用水浸泡一會兒,差不多軟就可以,不能泡得太軟,泡好撈出,把一片一片的豆腐片放在幹淨的白布上把水控幹。然後再制作塗抹辣片的料汁就可以。
這個塗抹辣片的料汁非常關鍵,除了白芝麻、糖、鹽、花椒、辣椒等調味品外,陶傅根據自己多年做飯的經驗以及上次制作辣條的經驗又增加了不少調味品,然後澆上滾燙的熱油,進行攪拌。
攪拌好料汁,兩人把手清洗幹淨就開始給控幹水的豆腐皮上塗抹料汁,把豆腐皮正反面都塗抹上料汁,然後放入盆中。
陶傅做得辣片不是很多,只是先弄一部分,嘗嘗味道,等他調好最佳味道,準備賣的時候,再多做一些就可以。
袁柳臻在辣片成功的那一刻,直接用手拿了一片吃了一口,又在廚房中翻找出熱饅頭,夾在饅頭裏面大口大口吃起來,吃到久違的辣片夾馍,比記憶中味道還要好還要辣的辣片夾馍,袁柳臻三兩口就吃完一個,又用辣片夾了一個馍慢慢吃。
陶傅見袁柳臻吃辣片夾馍吃得急切的樣子,也用辣片夾馍吃了起來,在吃過後他才發現,味道比單獨吃辣片要好很多。他瞬間想到辣片可以一張一張賣,并不用按斤稱着去賣。一張辣片可以夾一個馍,這樣沒空做飯做菜的時候,非常方便,這樣的話辣片可以比辣根賣得更貴一些。
陶傅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袁柳臻,袁柳臻聽後笑道:“我也是這麽想的,做辣片比做辣根麻煩多了,時間成本也高,可以按片賣,辣根的話是一斤十文,辣片差不多一百克是五張,一斤就是二十五張,就賣兩片一文錢,如果以後味道更好了,可以分開來賣,原來味道的賣兩片一文錢,味道好的賣一片一文錢。”
陶傅聽袁柳臻這麽說,覺得這個定價很合理,也覺得也許跟袁柳臻接觸多,現在對于賣東西,他也有了很多思考。要是以前不到一月賺取十五兩銀子,他想都不敢想,除非他在山上挖到非常珍貴的藥材,但珍貴的藥材可遇不可求,也不是時時都有,需要長很長時間才能長成,不是說努力花費時間就可以有的。但經商不同,只要頭腦靈活,有一門手藝,又非常努力,想賺錢非常容易。
袁柳臻跟陶傅坐在一起盤算了一下要賣的東西說:“後日正好裏唐鎮街市,我們明日一早多做點辣片,帶兩瓶紅酒就可以,後日先去看看市場情況再說,至于辣根和鍋巴,明日去街市恐怕沒時間做,可以過兩天跟蠻大叔說一下,讓蠻大叔過來幫忙或者直接把辣根和鍋巴的做法告訴蠻大叔讓蠻大叔賣。你覺得這樣怎麽樣?”
“可以啊。”陶傅看向袁柳臻的眼神帶有自己都無法察覺的溫柔,其實自從袁柳臻說跟他一起經商後,他還沒預料會發生什麽,直到袁柳臻毫無保留的把每一樣可以賣錢的手藝教給他,他就明白像袁柳臻這樣随意把手藝交給別人的人幾乎沒有。只是做辣根這一項手藝就可以一輩子不愁吃飯,還會積累不少財富。還不說,袁柳臻每次想到好的吃食的做法第一時間教他做,這是全然的信任。因此,袁柳臻說要把辣根的做法告訴蠻大叔的時候,他有些吃驚,又覺得袁柳臻會這樣做一點也不意外。
兩人又絮絮叨叨商量不少,買過院子之後剩下差不多七兩多銀子,最近因為喬遷之喜之喜招待蠻大叔和李娘他們,又買了酒瓶之類的東西,差不多只剩下四兩。休息幾日兩人精神狀态也好了,賺錢的事情正好趕上日程。
晚上又如以往一樣兩人散步消食,随後練劍休息。
豎日,兩人風風火火忙活很長時間做了不少辣片,這次陶傅選擇的辣椒面是他認為最能提高辣片口感的辣椒面,做出來的辣片比昨日的好吃很多,夾馍更是很有滋味,兩人早上一人一連吃了五個辣片夾馍,根本不用做飯。
辣片裝好,他們又帶了兩瓶酒,陶傅去村上借了牛車,他們就往裏唐鎮趕去。
到達裏唐鎮像前一段時間一樣休息一晚,豎日直接去了之前他們擺攤的地方。
到那裏,袁柳臻先是把一張辣片剪成小碎片放入碗中,旁邊放了一下小竹簽,這樣試吃比較方便。
為了更好的宣傳,袁柳臻還專門讓陶傅帶了一些饅頭,這些饅頭雖然有些涼了,但很軟,夾着辣片也很好吃。
他們在攤位前等了沒多長時間,就有幾個老顧客走了過來,那幾人在攤位前沒有看到辣條和鍋巴,看到一種沒見過的小吃,便詢問陶傅和袁柳臻,“老板,今日過來不賣辣根和鍋巴嗎?我前幾日過來沒看到你們。”
“前幾日家中有事,沒過來趕集。今日正好做了新的小食,您嘗嘗。”袁柳臻趕忙給過來的幾人一人遞了一根插了辣片的竹簽說:“這種小食叫辣片,完整的有這麽大。”
袁柳臻把完整的辣片給這幾人看後說:“吃法的話,可以像現在一樣當小食吃,也可以當作菜,用來配飯配饅頭吃,當然最好的吃法是把整張辣片夾在剛出鍋的饅頭中吃,像這樣,味道非常好吃。”
袁柳臻邊說邊演示,把辣片加入饅頭後,用刀切成小塊,夾着辣片的小塊一一遞給幾人,幾人知道袁柳臻這邊賣東西可以試吃,也不客氣,接過後,直接吃了起來,他們嘗過味道後果然被驚豔到了,單吃辣片味道很辣,很好吃,加饅頭後味道比單吃還好吃。袁柳臻讓他們試吃只是一口,他們吃完後還有些意猶未盡。
“這個怎麽賣?”
“辣片的話是兩片一文錢,可以先買幾片回去嘗嘗鮮。”袁柳臻回答。
“行,那我買三文錢的,好吃下次再來買。”
袁柳臻也不嫌少,熱情道:“行,我這就跟您包。”
其他人有買十文錢的,有買五文錢的,都買了一些,不過,他們走前還是詢問什麽時候賣辣根和鍋巴,家裏孩子吵着要吃。
袁柳臻笑着說:“下次街市會帶來一起賣。”
那幾人聽說下次街市會賣辣條和鍋巴,才滿意的離開,他們都想的是回去得蒸一大鍋饅頭,夾辣片吃。
幾人走後,袁柳臻依舊像以前一樣去街頭招呼路人,讓路人品嘗,然後帶到攤前購買。由于之前為了賺院子錢,他和陶傅高強度攬客經驗,現在做起來還算輕松也比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