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5章
袁柳臻一副畫剛畫完,一擡頭就發現不知道何時陶傅已經站在了他面前。他剛才畫畫太投入,完全沒注意到陶傅是什麽時候過來的。陶傅垂眼看着他的畫,見他停下筆,笑道:“畫的很好看。”
陶傅沒讀過書,也不懂字畫,但他看到袁柳臻畫的畫後,就覺得袁柳臻畫得很好。
“啊?随意畫的。”袁柳臻謙虛道:“以後阿傅想學了我可以教你。”
“行。”陶傅也沒拒絕,不過,他從小就想像他爹一樣從軍打仗,舞刀弄、槍,不知道對于筆墨這些能不能學得會?
想到這裏,陶傅不禁一笑,“我們到外面去吃飯吧。”
“嗯。”
兩人吃過飯後,又像往日一樣開始練劍,袁柳臻只有一把鐵劍,兩人輪流用。
睡覺前,陶傅會給阿斑準備吃的,前夜阿斑飛來陶傅的草屋,陶傅喂過一次食後,阿斑就和陶傅很親近,大概是陶傅喂的食物太好吃了吧。
一大早,袁柳臻和陶傅差不多時間一起起床,清洗過後,又開始忙忙碌碌制作辣條和鍋巴。
依舊是陶傅去裏遙村借牛車,借來牛車的同時陶傅帶來了好消息,說李娘幫找到要賣院子的村民了。
“真的?”袁柳臻很開心地詢問:“需要多少銀錢?什麽樣的院子?”
“就是你說的那種四合院的院子,那家人有錢後搬去縣上住了,本來院子是不賣的,覺得也沒人買,昨夜我還牛車的時候,正好那家人回來村上探親,聽李娘說了這事,就說可以賣。比裏溝村的院子要貴很多,因為院子大,裏面還有不少能用的家具,需要三十兩銀子。”
袁柳臻覺得三十兩銀子相比現代的房價不知道要便宜多少倍,還算能接受。估計得賺大半個月或者一月錢才夠買院子。
“那我們要不要現在去看看院子?”袁柳臻詢問。
“嗯,我過來就是跟你說這個事情,把東西放上牛車,我們先去看院子,一會兒去裏唐鎮,我們從村裏面走。”
Advertisement
“行。”
兩人把兩大竹簍辣條和鍋巴搬上車,趕着牛車朝村裏走去。
他們要去的那家院子在村東頭比較靠外圍的一處院子,趕了一會兒牛車,兩人已經靠近那處院子。
院子外擠了不少人,李娘看到兩人趕着牛車過來,趕忙招呼道:“阿傅,這裏這裏!”
牛車停下後,兩人從牛車上下去,袁柳臻透過人群,從敞開的大門可以看到院子裏面。
院子裏面有一個小花園,還有一處亭子,附近還有水井和石磨,院子很大,四面都是房子,四面房子有連接房子的長廊,要不是多年沒有打理,地面生了不少雜草,院子一定非常漂亮。
袁柳臻一眼就喜歡上了這處院子。
李娘和一位穿着講究的老先生走過來,李娘跟陶傅和袁柳臻介紹道:“阿傅,臻臻,這位是田叔。”
田叔看向袁柳臻又看向陶傅笑道:“聽李娘說了,你們要買院子,我這處院子好久沒住人了,你們先去裏面看看,若是看着行,過幾日我就找人把東西搬一下,給你們騰出地方。”
“行,我和臻臻進去看看,麻煩田叔和李娘了。”陶傅說。
“不礙事不礙事。”李娘和田叔笑着回答。
袁柳臻、陶傅、田叔、李娘一起走進院子。
院子果然如袁柳臻從外面看到的一樣,整個院子比陶傅院子大很多,房子也比較大。正對着門的一面有大廳及兩間小房,兩側兩間大房,靠近大門的一面有兩間小房。
袁柳臻進門後就覺得更喜歡了,如果把院子裏的雜草處理幹淨,花園裏面修一修,還能在裏面放點假山養魚,最重要的是院子裏居然有石磨,他本來還想着以後要做辣片,磨豆子需要用裏遙村的大石磨磨豆漿,現在有小石磨完全不用跑了。
袁柳臻看後很滿意地對陶傅說:“阿傅,我覺得不錯,你覺得呢?”
“我也覺得不錯。”陶傅的确覺得不錯,這處院子的房子布局都快跟省城人院子布局差不多了。
袁柳臻知道陶傅也滿意後便對田叔說:“田叔,我們覺得這處院子不錯,決定要買了。”
田叔聽後笑道:“可以可以,那這樣過兩日我先會回縣上一趟,跟家人說後就和家人一起過來把東西都搬走,然後你跟我去鎮上一趟,過一下房契就可以了。”
“行。沒問題。”袁柳臻詢問過田叔時間及付款方式後心裏松了一口氣。
田叔回去縣上再回來搬東西,大概需要十幾日時間,然後一起去鎮上辦房契過戶,差不多有二十日時間。可以在田叔離開時先付五兩銀子定金,過戶房契時再付二十五兩就可以。
袁柳臻跟田叔說明日晚上會過來先付五兩定金,他們現在要去鎮上賣小食,跟田叔和李娘告別的時候,給兩人一人包了一大份辣條和鍋巴。
趕着牛車去往鎮上的路上,袁柳臻和陶傅還在讨論院子的情況以及銀兩問題。
“院子實在不錯,打理好後,無論住着還是做食物都比較方便,只是銀兩還差不少。”袁柳臻看向陶傅說:“我現在身上只有十兩多一些銀子,還需要湊二十兩才行,下次去鎮上,我們多做點辣根和鍋巴。”
陶傅聽後,抱歉道:“我這裏有差不多十二兩銀子。後面賣辣根和鍋巴賺的銀子湊一起應該夠付院子需要的銀兩。都是因為我,裏溝村上的院子臻臻也不能住了,賣那處院子的時候跟蠻大叔說過,院子住的不舒服可以用房契換回那十兩銀子……”
陶傅還沒說完,袁柳臻就打斷道:“裏溝村那院子很不錯,我很滿意,與阿傅沒有關系,以後我也可能回去住不是?蠻大叔還在那裏呢。至于當初你說的住的不舒服用房契換回十兩銀子的事情,我決定了不會換。再有就是買田叔的院子,現在銀兩不夠,但我們後面幾次去裏唐鎮賣辣根和鍋巴的量比現在量多兩三倍的話,也能賣十幾兩銀子。反正以後我們一起經商,這賣的院子算我們兩人的,阿傅要是同意,這三十兩,一人出十五兩,田叔過戶房契的時候,過戶給我們兩人就可以。以後我們一起住那裏。阿傅要是不同意,方便的話,到時候差多少銀兩你借我。”
袁柳臻這麽說是怕陶傅因為這個時代人的思維不好處理這些事情,他以現代人的思維處理房産問題,就沒有糾紛,但這樣顯得過分生分,陶傅聽後果然有些生氣,生氣到一句話也不說。
袁柳臻只好道:“那我們不分這麽細,這處院子我們一起湊錢買,一起住,過戶還是我們兩個人。”
陶傅聽後這才點了點頭。
袁柳臻也是一陣嘆息,在這個時候買院子的确不是明智之舉,因為他不知道陶傅到底還欠多少銀兩,要是因為陶傅要給他湊錢,沒辦法還債,這可如何是好?還是得找機會詢問陶傅到底欠了多少錢,着不着急,而最近,他們必須得賣很多辣條和鍋巴才能賺出十幾兩銀子。
随後一段時間,陶傅跟袁柳臻一起給田叔送過五兩銀子定金後就開始非常忙,他們要做的辣條和鍋巴的量是以前的好幾倍,他們需要起很早忙活,為了去鄰鎮上賣完帶的全部的辣條和鍋巴,他們需要不停地招呼趕集的人,等買完所有辣條和鍋巴時間已經很晚。最初幾次有時候賣不完,他們還需要去附近的村上賣一會兒,等買完所有的辣條和鍋巴,他們才會回到山上的草屋。有次甚至到了醜時他們才趕回去,簡單清洗睡下又要很早起來。他們每次回去還要帶着大米以及辣椒等東西上山。
如此往複兩人已經勞累到極限,但兩人仿佛不知疲憊一般,看着每日賺到手的銀錢,就覺得很值得。
而他們這麽忙碌這麽拼命去賣辣條和鍋巴果然值得,他們在賣到跟田叔說好買院子的第十六日時,就已經賺了差不多十一兩銀子,并且因為他們時常出現在街頭,辣條味道又很好,在鎮上也有了一些名聲,來買的人也多了不少,後面兩次賣辣條和鍋巴就比最開始的幾次要賣得輕松很多。
終于賺到夠付院子錢的兩人都松了一口氣,而李娘也給兩人帶來了好消息說田叔已經把東西搬完,五日後讓他們去裏唐鎮上過戶房契。
在等待的這五日,袁柳臻和陶傅還是像之前一樣忙碌,袁柳臻還不時給自己和陶傅打氣說:“等我們買到院子了,就好好休息幾日,多想一些賺錢的小食來裏唐鎮賣。”
陶傅聽後非常同意,也比較自責,他休不休息倒無所謂,但是,袁柳臻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特別忙,沒時間練劍也沒時間畫畫,他心裏很是過意不去,他想着等院子買了,他們就不用這麽忙活了。到時候他可以獨自去賣小食,袁柳臻想休息的時候就讓袁柳臻休息,當然袁柳臻要是想繼續當夫子的話,他可以跟裏遙村的村民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