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棉花限兌
臘月二十九,一大家子正熱火朝天地包餃子,二舅和趙六風塵仆仆趕回來了。
二舅很瘦小,是三個舅舅中最矮的,因為常年在外,皮膚很黝黑,笑起來一口白牙特別顯眼。
趙六也瘦,卻是高了不少,看到韓家人,趙六告訴他們上次的方便面賣得挺好,後悔進少了,問他們還有沒有方便面。
韓十三抱了一箱方便面出來,“趙六哥,這一箱方便面送你的,不用錢,感謝你千裏送信。”
趙六不肯要,無奈跟着他一起過來的小兒子很想要,扯他衣服,小聲地說,“爹,我都好久沒吃過方便面了。”
上次他爹帶回來方便面,他們姐弟也就一人分了一包,方便面的味道,這個小子饞了很久了。
趙六那個尴尬啊,他可沒有喻家二舅媽那麽斯文,伸手就給了小兒子趙皮一下。
趙皮吃痛,還是很執着地說出口,“爹,我想要方便面。”
一句話,把大家都逗笑了,韓十三忍着笑把方便面塞給趙六,“六哥,你收下吧,這方便面我不給你,這是我給小侄子的。”
趙六還能怎麽,只能謝過收下。
趙六還要訂二十箱方便面,喻二舅也要二十箱,韓丹鳳十趁機推薦其它零食,像小魚幹、肉松餅、大禮包等這些适合走街竄巷賣的,唯一的要求,就是江州城不能賣。
江州城的大禮包和肉松餅他們也有所耳聞,聽過也就罷了,不過是羨慕人家生意好,沒想到那店子還是韓丹鳳與人合夥開的,趙六和二舅齊齊答應,每人又要了一些其它零食,正好每人湊了一百箱。
韓丹鳳順便說了收鴨毛的事,不用他們送,他們只管收就行。
趙六很是激動,“謝謝。這樣的好事能不答應嗎?反正每次我們的貨賣得差不多了往回走,都是空着手的。這樣一樣,有些人家沒錢的,正好用鴨毛抵,可以讓我們更容易賣出貨。另一方面,收了鴨毛,又給我們增加一份收入。”
二舅媽也說自己想在家收鴨毛的事,二舅很支持她。
當天晚上,二舅媽親自上陣,做了爆米花,大人小孩子都喜歡吃,二舅媽說要讓二舅拿出去賣,大夥也很贊成。
Advertisement
這個年是在一片歡笑聲中過去的。
他們是二十六日從李家村動身的,二十八到外婆家,到了正月初三,韓十三提出初五要回去,再次邀請岳父母同去。
喻東時夫婦有些意動,二舅家的大女兒,叫喻枚的也想去。喻枚比丹鳳大幾個月,家裏已經給她訂了親事,約定等滿了十六歲就嫁過去,如今眼看要滿十五了,她爹娘已經在給她準備嫁妝了。
喻枚的繡活做得不錯,是喻羅氏幾個孫女中做得最好的,她是聽說丹鳳和人合作開了個繡坊,她奶奶也在裏面做事,她就想跟着去。爹娘賺錢辛苦,她并不想找爹媽要多少錢,就想着自己去做一年工,賺點錢回來壓箱底。
她這麽上進,韓十三肯定同意。只是這樣一來,馬車就更坐不下了。
韓十三于是道,“這樣吧,我先送琴娘他們母子幾人回去,到時再來一趟,接岳父母和侄女過去,正好把他二舅和六哥要的方便面帶來。”
二舅答應,“行啊,說不定到時我們也攢下半車鴨毛,正好你帶過去。”
幾位舅媽都送了吃食給他們路上吃,又囑咐有空再過來玩。依依不舍中,外婆家的房子越來越遠,最終變成了一個小黑點。
“
韓丹鳳有些傷感,“爹,我們下次什麽時候來?”
“最快估計要年底了。”韓十三告訴她,“不過你外公外婆還有表姐,過幾天就來我們家,馬上就能見到了。”
回到家,韓十三休息了一晚,就載着滿是零食的馬車再次出發了。除了預定的零食,又多拿了一些給幾位舅哥家的孩子。
正好初八到了,繡坊又開工了。韓丹鳳一大早兌換五百斤棉花,結果沒成功。
系統:抱歉,主人,去年那個世界棉花産量不高,過年期間劉老升級了系統,現在起每天限制兌換十斤棉花。
丹鳳吐槽,“他是你主人,還是我是你主人?怎麽不早告訴我?”
系統:你是我的主人,但他是我的創造者,我不按他的做不行呀!
好吧,其實她也就是發發牢騷。
十斤棉花夠幹什麽?一件棉衣要一斤多棉花,加上有時候有些小浪費,韓丹鳳都是準備的兩斤一件。
杜子銘一聽說棉花沒到位,一天只有十斤,也急了,他叫過青松,“你快去查看一下,年前還剩下多少棉花。”
早在年前的時候,他們就計劃了,年後除了棉衣,還要做棉褲,棉褲做工簡單,正好适合新人,剛開始做一天就能做一條,熟手更快,只是這棉褲做得快,要用的棉花也多。
半晌,青松來報,年前做了三十二件棉衣,加上學徒浪費多,大概用掉一百斤左右棉花,現在還剩四百斤。
這是丹鳳開工前兌換的五百斤棉花剩下的,加上之前空間和地裏收的四百九十斤,和新兌的十斤,總共九百斤。
繡坊現在有十八人做活,韓丹鳳選了兩個組長,其中一人帶着九位比較熟練的繡娘做棉衣,另一人剩下的七位做棉褲。
好家夥,第一天就用掉三十斤棉花。韓丹鳳晚餐睡覺時都發愁,這個棉衣棉褲,她是想春天和秋天也做的,可是剩下的八百多斤棉花,還不知道能不能堅持二十天。
第一天用掉三十斤棉花,第二天因為做褲子的人更熟練,用掉四十斤棉花,韓丹鳳不得不選了三個熟練點的,從做褲子那一組調到做棉衣那一組。
當天又兌換了十斤棉花,只餘下八百七十斤。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棉衣棉褲的銷量倒是不用愁,都是提前預定了的。
韓丹鳳翻來覆去睡不着,棉花不像其它東西,這個世界除了他家有,估計只有少量野生的了。對了,還有城裏賣得白疊子,只是那些白疊子實在太貴了,做出來棉衣不得賣天價?
乾丹鳳這邊正發愁,韓十三已經接回來了岳父岳母和喻枚,同時真的帶回了半馬車的鴨毛。
為了讓孫女盡量适應繡坊的活,喻羅氏也沒休息,到了第二天就帶着孫女上工了。這下子,繡坊又多了兩人,本該是件好事,此時韓丹鳳卻更愁了。
她現在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兌換棉花,更是期待着系統突然說兌棉花不限制,或者是突然升級了可以兌更多的棉花。
可惜系統并不懂她的心聲,這幾天安安靜靜地。
元宵節的時候,棉花只剩六百斤了,為了緩口氣,丹鳳放假一天。
去年元宵節,還歷歷在目,這次姐弟仨沒有獨自享樂,強行關掉店子,帶着家裏幾位長輩和表姐去鎮上了。
雷先生家裏就是住鎮上的,想要不去,被二個弟子強行拖去了。
這次他們再次見到了李三小姐,一年過去,李三小姐的娃都已經抱在手上了。而緊跟在李三小姐後面的,是個小白臉,聽說是入贅了李家。
像是約好了一樣,這次又遇到了杜子銘,他正在一個燈籠攤前忙活着。原來這家燈籠是用白紙做了,文人墨客可以自己在上面題詞或是作畫。
杜子銘在上面畫了一只可愛的小豬,頭頂一輪明月。看到韓丹鳳一行人很是驚喜,拿過畫好的燈籠送給了韓丹鳳。
韓十三狠狠瞪了他兩眼,也不知道他真沒看到還是裝沒看到,很是熱情的給一行人充當向導。
福寶寶搖頭,“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雷先生也是啧啧有聲,說了句:“司馬昭之心!”
原本大寶二寶兄弟每次見到杜公子很有禮貎的,這次也氣哼哼地不想理他。
喻東時倒是對杜子銘越看越順眼,旁敲側擊問起家裏情況。杜子銘也沒瞞着,盡量用不吓着老人家的口氣說了。
老人家也沉默了,他雖然不反對外孫女高嫁,但高嫁太過,而且是嫁去京城的話,很可能這輩子見一面就難了。
就像喻氏,還只是嫁臨縣呢,也因為窮,十多年都沒回去過。京城千裏萬裏,韓丹鳳人生地不熟,有個什麽事他們也幫不到。
喻東時很現實,語氣立即變了方向,“丹鳳,你幫你表姐去看看,有适合她的首飾選一兩件。”
“外公,表姐的首飾,是不是您出錢呀?”丹鳳趁機為表哥撈福利。
喻東時很是慈愛,“沒問題。你有喜歡的也選一件,外公一起出!”
“表哥這下慘了。”福寶寶幸災樂禍。
衆人中,只有喻氏心軟,畢竟杜子銘對韓家向來不錯,不想讓杜子銘下不了頭,“杜公子,你對鎮上熟,元宵節鎮上哪裏熱鬧,麻煩你帶我們去!”
杜子銘哪裏不同意,當下引着一行人往前面去。
今年的游燈會照常舉行,甚至比往年更熱鬧了。
九月的時候,玉米大豐收,衆人期望一畝收五百斤,結果少的有七百斤,多的有□□百斤。
這還是第一次種,沒經驗,禦史派人帶着玉米快馬加鞭了京城。于是禦史升官了,林澤縣令升官了,三羊鎮找不願離家,于是收到了嘉獎。
杜子銘得到消息,他和韓丹鳳也有獎,只是還沒下來,具體獎什麽也不清楚。
因此這一次元宵節,鎮長拿了銀子出來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