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雙贏的大好事
過了兩天,王二姑娘帶着一筐雞蛋來了,“韓姐姐,這些雞蛋,有我家的,也有鄰居搭過來賣的。還要謝謝你告訴我用蚯蚓為雞的方法,能省下不少米糠。”
韓丹鳳幫着她放下筐子,一共六十個雞蛋,一個雞蛋三文,正好二十文。
這次運氣好,市場還剩着五十個雞崽,王二姑娘咬咬牙,全部要了。
小姑娘很是興奮地告訴丹鳳,“只要我勤快一點,這五十只雞崽養下來問題也不大。我哥讀書行,就是家裏沒錢供了,我辛苦一點,看不能讓他多讀兩年。到時就算哥哥考不上,找個賬房之類的活計,我爹娘也能輕松不少。”
小姑娘圓圓的臉上滿是憧憬,韓丹鳳想起自己剛到這個家的情景,那個時侯徐夫子照顧他們家,出一文一捆的柴,對于他們家來說是雪中送炭。
她把小姑娘叫到小吃店,又給了她四文,“我們平時收雞蛋,是按一文錢三個,然後有賣得多的,就按兩文錢五個。你下次來,可以再找鄰居收點來,還是按這個價。”
六十個雞蛋,原本只有二十文,現在憑空多出四文,王二姑娘又笑彎了眉,“謝謝你,韓姐姐!”
韓丹鳳把食指豎到嘴唇上,“噓,這是我們的秘密,別人問起,你就說買的三文一個。”
“好的。”王二姑娘重重點頭。
王二姑娘一走,正好遇上李成氏進來,“成嬸子,您要點什麽?”
“丹鳳,給我兩包方便面,我帶走。”成嬸子拿出四文錢,遞給丹鳳。
丹鳳拿了兩包方便面,又包了個饅頭,“嬸子,這個饅頭送給栓子弟弟吃。”
“那嬸子就不客氣了。”李成氏眼裏全是笑意,很滿意韓家會做人,她是裏正的媳婦,栓子是她的小兒子。她拿到方便面和饅頭,卻沒急着走,而是找韓丹鳳聊起來,“我剛好像看到前村的王二姑娘,她買了五十只雞回去了?”
“是呀。她想多喂點雞,到時來賣雞蛋。”丹鳳不知道李成氏想說什麽,只能順着她的話說。
“你們這還要收很多雞蛋不?”李成氏又問。
韓丹鳳懂了,李成氏大概是裏正派來打探消息的來了,于是她說道,“雞蛋是要,成嬸子有雞蛋要賣嗎?”
Advertisement
“我家現在是沒有,不過你李叔說了,如果你家要得多,他可以發動村裏的鄉親一起養雞。”李成氏說。
這算是一件雙贏的大好事。
現在李家村也有幾家跟韓家關系好的在大量養雞的。裏正想做的,就是發動剩下的村民一起養。他帶領大家致富,贏得了人氣。聽說過半年要重新選裏正,到時李家村肯定會選他。而李家村大量提供雞蛋,韓家收到雞蛋,得到實惠。
想到這,丹鳳問,“成嬸子,李叔什麽時候有空?我爹正好想跟李叔去唠嗑唠嗑!”
聞音而知雅意,李成氏知道事成多半成了,笑眯眯地,“你跟你爹說,你李叔今天晚上就有空,讓你爹帶上你們來玩。”
“那先謝謝嬸子了,我會轉告我爹的。”
此時又有過路的路人要吃饅頭,李成氏心滿意足地拿着方便面和饅頭離開。
下午天氣陰了,正是栽棉花的好時機。棉花比玉米嬌貴,要帶土栽,不能傷根,好在有空間這個神器在,移苗出來不用親自動手。
韓十三挖了一排一排的洞,丹鳳跟在後面,每到一個洞,就從空間裏移出一棵棉花出來,大寶就跟着後面蓋上土就行。最後剩了兩棵棉花樹,丹鳳也沒浪費,種在空間裏原本育苗的地方。
趁休息的時候,韓丹鳳就把成嬸子的話說了,韓十三答應晚上去裏正家。
大寶跟他開玩笑,“爹,要不要我跟二寶陪您去壯膽?”
韓十三早已今非昔比,聞言笑了,“你跟二寶一起去吧,不過不是幫我壯膽,我跟裏正談事情,你也可以跟裏正家小孩熟悉熟悉。你們多結識一些朋友,沒有壞處。”
“是,聽您的,爹!”大寶吐了吐舌頭。
晚上的時候,韓丹鳳并沒有跟去,事情交給他爹,又有大寶二寶跟着,她很放心。二寶還帶了紙筆,萬一談好了,可以直接簽文書。
半晌,父子三人回來了,帶回來了簽好的文書。裏正答應發動全村除韓家外的五十五戶養雞,保證至少五十家加入。韓家則負責收雞蛋,價格兩文錢五個。
另外,二寶還加了個附加條件:萬一韓家不收雞蛋了,需提前半年告知,你撓了撓頭,“我這也是以防萬一,萬一哪一天那個特需系統沒了……”
喻氏欣慰地摸摸二寶的頭,“不錯,你想得很周到。”
二寶又拿出一本書,“這是亮子哥借我看的書,他在鎮上私熟讀書,今天放假回來。他學問好,已經準備要考童生了。”
“二寶你還小,等你有亮子哥那麽大也可以的。”丹鳳安慰他。
看到大寶有些落寞,想起大寶其實也就十二歲,丹鳳于是問道,“大寶,你要不也別管店子了,認真跟着雷學生做學問,到時……”
“不了!”大寶打斷了她的話,“我知道自己,我對讀書并不像二寶那麽感興趣。我就有空的時候去蹭個課,二寶有空的時候教我識幾個字就行。”
大寶有自己的打算,韓丹鳳也就不勉強,轉而繼續說起雞蛋,她拍了拍胸脯,“這下我就放心了,杜公子說以後每天要減少兩百個雞蛋,那樣的話,每天收入将近要少一兩銀子,這次全村一起養雞蛋,應該每天不只兩百個了。”
杜子銘早就跟她說了,他們合作在江州開的鋪子,其中就有茶葉蛋這一項,韓家小吃店每天都能賣出上百個茶葉蛋,江州應該人更多一點,杜子銘肯定要優先供應零食鋪子,多的才能賣給她。她怕家人憂心,就沒說出來,趁這個機會,才說出來。
說到杜公子,喻氏有些憂心,“丹鳳,你跟杜公子合作的那個零食店,準備賣些什麽?”
丹鳳就數起來,“第一個就是您在賣的茶葉蛋,然後方便面、肉松餅、雪餅,還有特殊系統新上的六種吃食。我們也沒吃過呢,不如趁這個機會我們也嘗嘗。”
這幾天,她裏面已經存了二十兩銀子了,夠每樣吃食買一百份了,她一個意念間,每樣新吃食兌了一份。
她先打開了小魚幹,“爹、娘、大寶、二寶,你們嘗一嘗這個,這個是小魚幹。一包足有将近一兩重,一箱有三十包。”
大寶嗅到了商機,“姐姐,這個可以放吃食店賣,咱超市也可以上點貨,就賣一文錢一包。一文錢能吃個葷腥,相信有不少人買的。”
對呀,韓丹鳳拍了拍自己的頭,她是真沒想到,她是思想沒轉變。
在韓丹鳳看來,一包麻辣小魚幹和一包麻辣素菜并沒有區別,可在韓家其它人眼中,區別就大了。特別是三羊鎮幾乎沒有河,更是見不到魚蝦,魚,對于他們來說,是比肉還珍貴的食物。
大寶說賣一文有人要還是保守的,就是賣兩文一包,也照樣會有人買的。
于是,麻辣小魚幹,還沒在江州零食鋪上貨,就先進了韓有吃食店和超市。
至于剩下的五種零食,就不那麽受韓家人歡迎了。大寶抱着試試看的态度,把吃剩下的一股腦兒丢到超市賣賣看。
喻氏也算是鍛煉出來了,小吃店有人點吃的,她就會順便問問別人要不要小魚幹。小魚幹已經被她倒出來,一份小魚幹裝在盤子裏,看起來份量還是挺足的。
手上有閑錢的,看到小魚幹也就要了一份,甚至有些吃完了,還問有沒有。
得了,喻氏也不用打包了,直接拿一包出來。
一天下來,喻氏一個人賣出十二份小魚幹。
大寶的超市,效果沒這麽好,也賣出了八份。
一天下來,一箱小魚幹賣出三分之二,算算賺了六文。值得一提的是,其餘的幾種零食也賣了幾包,都是過路的客商買的。
大寶一鼓作氣把肉松餅、雪餅也上架了,“反正也有占不了多少地方,能賣出一件算一件!”
雷先生的書桌上,二寶也放了兩包小魚幹,“先生,這小魚幹有點辛辣,有一次不要吃多了。”
雷先生滿口答應,誰知一吃就停不下來,他知道韓家的小吃店有,于是第二天一早自己拿銀子去買,喻氏不肯收他的錢,當初說好了供吃供住供點心。
雷先生卻堅持要給,他覺得這是他額外想吃的。韓家人自己也沒誰完兩包小魚幹又吃第三包的。
裏正李大叔的速度很快,兩天後,就拿了份名單過來,除了有四戶長期沒人在家的,都在同意書上簽了字。
韓十三正在幫着蓋房,一時下不來,同意書是叫丹鳳收下的,丹鳳看了一下,同意書上規定了每家最少養三十只雞,一共五十一戶,就有一千五百三十只了。
大寶湊過來,很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錯,一千五百三十只雞,旺季的時候能有上千只蛋,姐姐你就坐等着收錢吧。”
“就是還要等幾個月。”韓丹鳳很期待。
傍晚的時候,青松趕着馬車來通知韓丹鳳準備好零食,還帶來的杜子銘的口信,江州的鋪子要開張了,他問韓丹鳳有沒有興趣去看看,有興趣的話這兩天整理好東西,兩天後去。回去的時候青松的馬車沒空着,順便帶了一車零食回三羊鎮。
江州,韓丹鳳是很想去的。可是,韓丹鳳還沒離開過三羊鎮,連縣城都沒去過,江州那麽遠,她獨自跟着杜子銘去,實在是太不合适。
--------------------
作者有話要說:
江州,去不去呢